朱悅
摘 ? 要:繪本是一種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特有圖書形式,是繪畫與文字的完美結合。而插圖語言作為一種視覺語言、視覺思維和一種審美意象,具有獨特的社會性、民族性、文化性和流行性特征。書籍插圖是書籍整體設計的一部分,起著延伸、補充文字內容及裝飾、美化的作用。插圖設計的表現形式及思考方式的應用能再現語言表達不足的視覺形象,幫助讀者對書籍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同時增強書籍的形式美,增加閱讀的興趣。
關鍵詞:繪本書籍;插圖語言;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20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158-01
插圖是書籍的一部分,繪本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互動說故事的一門藝術,是一種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特有的圖書形式。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繪本插圖的創(chuàng)作已上升為一個純天然的藝術形式,精致優(yōu)美一體,是繪畫和語言兩種藝術的完美結合。
一、插圖語言的追溯與發(fā)展
插圖也稱為插畫,插在文字中間用以說明文字內容的圖畫。對文字內容作形象的說明,以加強作品的感染力和書刊版式的活潑性。
(一)插圖的定義
插圖語言是藝術語言的一種,也包含在工藝設計語言的范疇中。插圖語言通過設計制作將形象視覺化地展示出來,并配合以適當文字,表達了特定的主題意境,如此便形成了特有的藝術——插圖藝術。
(二)插圖的起源
人類文明起源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最終確定的說法,但是當人類開始記錄自己思想的時候,人類社會的“藝術設計史”就已經開始了,而人類最開始記錄自己思想的方法就是圖畫。但是圖畫對于思想的表達能力非常有限,尤其對一些抽象的思維就更加顯得無能為力了。后來,人類又創(chuàng)造了文字,這樣文字就漸漸取代了圖畫而成了記錄事情的主要手段,為了加強文字的說明能力,人們又在文字排列中配入了大量的圖畫,這就是原始的插畫了。由此可見,插圖藝術作為人類早期設計活動的一部分,是帶有目的性和審美性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藝術造物的表現手法也有所提高,但與此同時,藝術造物也隨著人類社會不同階級的出現而帶有明顯的階級傾向性,這一時期插圖藝術更是變成了統(tǒng)治階級記錄和彰顯其豐功偉績的必要手段。
二、繪本書籍中插圖語言的價值
當代的插圖藝術更多以商業(yè)插圖的形式出現,即以商業(yè)目的而采用的繪畫,同時體現了當代插圖的雙重特征——藝術性與商業(yè)性。設計最終目的在于滿足人們的需要,插圖語言在當今商業(yè)設計中的大量應用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與審美追求。
(一)繪本書籍與圖畫書的差別
繪本書籍與其他普通的圖畫書的區(qū)別在于繪本圖書通常具有獨立的繪畫著者,圖畫有個人風格,畫面即情即景,可單幅成畫。成人繪本是在兒童繪本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在過去大約20年得時間中,繪本書籍有力空前的發(fā)展。文字和圖像的有機結合捕捉了年輕讀者的想象力。
(二)繪本書籍中插圖的作用與價值
文學插圖能幫助讀者發(fā)揮想象力和對內容的理解,并獲得一種藝術的享受;科普類讀物內容抽象枯燥,對于其中復雜的概念或者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流程,插圖就能給予詳細具體的展示;少兒讀物插圖可幫助兒童理解激起閱讀興趣。而目前,插圖的應用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對于文字的詮釋,它的藝術價值甚至超越了繪本書籍本身的文學價值,甚至在商業(yè)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也使插圖語言的商業(yè)性功能得到了充分放大,不僅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也豐富和提高了大眾的審美意識和水平。
(三)繪本書籍與插圖的關系
繪本不是簡單的“有圖畫的書”,它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特別強調圖畫與文字的互動關系,即圖文合奏。日本的繪本研究專家、兒童圖畫書的殿堂級人物松居宜先生曾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區(qū)分“有插畫的書”與“繪本”的關系,文字+圖畫=有插畫的書,文字*圖畫=繪本。
繪本和插圖都以相關文字作為創(chuàng)作背景,并且都經過了主觀意識轉化成視覺圖像的過程,這是藝術性的視覺傳達形式。繪本是以多張連貫的整體形式存在,具有敘事性和連續(xù)性。插圖則多以單幅、單張的個體存在形式存在,具有說明性和裝飾性。若繪本去掉文字,一幅一幅拿出來就是插圖,插圖則不能輕易轉化成繪本。
三、插圖語言在繪本書籍中的視覺應用
人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可視物的世界里,一個視覺的世界。在進行書籍閱讀時,人們已經付諸了大量的體力和感情。據統(tǒng)計,人類所接受的信息中,百分之八十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人們通過圖像交流。視覺傳播是人類生活的核心,許多視覺傳播是通過符號,間接地使用各種語言、標識和符號。繪本書籍中的插圖語言使人們能夠更深的感知文字所傳達的思想。
(一)插圖與想象
要使人對一個抽象化的事物付諸情感是相當困難的事。通過插圖把文字的內容展示出來,如同人像使歷史上的偉人顯得更真實,具體,或更直接地疏導、激發(fā)人的感情。
想象力指人腦超凡的力量,將抽象的、不存在的事物在大腦中形成圖像。人們看到的圖像,無論是夢中圖像還是幻想中的圖像,畫本上的涂鴉,或是印刷品圖像,電影與廣播上的圖像,都與人類關注事物的能力密切相關??梢曅缘膱D像與精神上的圖像是緊密相連的。插圖進入到人腦中,再由人腦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這一能力發(fā)明新的圖像和理念。插圖作為視覺圖像,它能使人們最終“打破定式”,發(fā)掘出新事物。
(二)插圖語言在書籍視覺應用中的基本成分
1.插圖中的點線面
點,作為有外形和尺寸的復合體和有清楚界定的單元體,已經讓它在繪畫基面里成為一種表達方式。就理論上而言,一個點,也足以成就一件藝術品,這絕非妄談。在所有的藝術形式里,我們都能見到點。凡藝術巧匠,必知道如何運用點的力量。
世界上所有內外現象,都可以線的方式來進行某種抽象表達,不妨把這叫做線的轉譯作用。線條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為人所認識,發(fā)展至今,繪畫已經把抽象線條當做表現手段。點代表靜默,線代表運動。這兩種元素相互結合,即能有其自身的形式“語言”,其表達力為文字語言所不及。
線與形狀的生成創(chuàng)造是相互的,線可以創(chuàng)造形狀,成為其輪廓,成為了所謂的面。形狀本身就有生成某種感覺或者引起某種回應的力量。例如那個著名的問題(我們在圖中看到的究竟是人物側臉還是花瓶),背景和環(huán)境決定了圖形的意義,這也取決于我們的讀圖方式。
2.繪本書籍頁面的空間與平衡
我們對于空間意義的態(tài)度和感覺很可能是建立在聯想的基礎上的。沒有空白或空缺的空間,或者排滿文字的版面,給人狹小局促的感覺。相反,白色空間的恰當使用會使整個版面呈現出空間性與簡潔性。
插圖的平衡主要可分為兩種:對稱與均衡。在對稱平衡,又稱為正式平衡中,構圖元素被平等地安排在某一假想中軸的兩側。這種設計是正式且穩(wěn)定的。而在均衡平衡,又稱為非正式平衡中,情況則截然不同;它不追求真正的平衡。事實上,不平衡更受青睞。均衡平衡會帶來壓力、動力以及視覺沖擊力。
3.顏色的相互作用
顏色是一個謎。它由電磁波生成,我們的眼睛會把這些波長理解為某個顏色或者顏色組合。面對圖像時通過色調、飽和度、亮度、暖色和冷色以及背景關系這些顏色屬性的觀察,我們可以對顏色直接感知。顏色與顏色的關系也至關重要,色彩通過互相作用也會影響我們的視覺感受。
四、結論
插圖是穿插在書籍文字中的圖畫,它與書中的文字相呼應共同傳達作者的編寫意圖,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與直觀性。插圖語言的設計與應用對大眾審美的引導在當今社會尤為突出。無論是從視覺藝術發(fā)展的角度,還是從繪本書籍發(fā)展或是大眾審美引導的角度來看,插圖語言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促進手段和實踐工具。它能很好的起到培養(yǎng)大眾審美意識的作用,同時又能在滿足經濟性前提的條件下引發(fā)大眾的興趣動機,進而將動機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的發(fā)展,未來插圖語言的應用與發(fā)展空間會更加寬廣。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M].北京:新世紀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3]邱志濤.平面構成.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4]宋瑞波.插畫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5]任雪玲.書籍裝幀設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