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11日表示,他決定接受中國以優(yōu)惠條款出售給菲律賓的一批武器,他說菲律賓不需要求助別國了。另據(jù)杜特爾特透露,菲律賓將以貸款形式在25年內(nèi)支付這筆軍火費用。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出售給菲律賓的都是些什么武器,不過輿論都注意到,這是菲律賓第一次從中國購買武器。美國長期是菲律賓的主要武器提供國,美國一些淘汰的落后武器流入菲律賓,這成為美國支付其使用菲軍事基地的一種形式。
軍事合作往往處在國家間關系最高端的部分,盡管有分析認為,菲從中國購買的可能是槍支一類的輕武器,但鑒于幾個月之前中菲還因南海仲裁案尖銳對立,如今中國武器即將進入菲律賓,給人以滄海桑田般的隔世之感。
對于中菲關系是否達到了中國向菲提供武器的緊密程度,中國尚有一些人感到擔心。菲律賓國內(nèi)這樣的疑惑聲音同樣存在。一些中國人認為,杜特爾特很可能是在中美之間“搞平衡術”,通過購買中國的武器“給美國看”,包括給即將入主白宮的特朗普看。他已經(jīng)與特朗普通過電話,未來誰敢說杜特爾特不會與特朗普擁抱,順便也“做給中國看”呢?
有人在網(wǎng)上提出,菲律賓如果成為又一個得到中國武器的“白眼狼”,有一天用那些武器來對付中國人,那我們豈不又吃虧了?
中菲這幾個月迅速重開的合作局面顯然還不能被看成牢不可破的,但是中國能因為未來存在某種不確定性,就放棄與杜特爾特進一步加固合作嗎?如果那樣的話,我們未免太消極,太缺少開拓新局面的勇氣了。國際政治不是以患得患失做基礎材料的,利益既是外交的即時指南,也是它的長久羅盤。對利益的認識既要清醒,也要當機立斷。
杜特爾特將菲律賓外交從對美一邊倒并與中國對抗,帶向同時與中國發(fā)展合作,這符合菲律賓的長遠利益。在杜特爾特上臺之前輿論就廣泛預測阿基諾三世的敵視中國政策已經(jīng)走到了頭,無論誰當選總統(tǒng),菲律賓的外交回擺都不可避免。
現(xiàn)在菲律賓漁民重新回到黃巖島海域,這一點阿基諾三世縱使緊抱美日大腿也未能做到,但是杜特爾特通過與中國重新修好就做到了。延續(xù)不與中國對抗的政策帶給了菲律賓貨真價實的好處。
中國如果認為菲律賓不繼續(xù)做美在南海擠壓中國的工具和籌碼對我們是重要的,那么我們就應當為鞏固杜特爾特所帶來的菲外交政策變化而積極行動。我們不能因為存在某種不確定性而猶豫、保守,主動而為是這種時候中國的最佳選擇。
同時,中國對馬尼拉的期待也應是現(xiàn)實的,我們不可幻想菲律賓會從美國的籌碼一舉變成中國的籌碼。中國必須尊重菲律賓的獨立自主,馬尼拉不會與華盛頓真正為敵,杜特爾特對美的一些尖銳批評反映了他的真實看法和感受,但他在表達了這些情緒之后,對將它們轉(zhuǎn)化成相應激烈的實際對美政策方面,也有所謹慎和克制。
菲這幾個月大致脫離了幫助美國在南海遏制中國的軌道,越南也緩和了同中國之間的氣氛,這種局面的形成非常難得。中國有必要將當前的局面保持下去,繼續(xù)緩和南海爭端,在東盟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這是一項困難、麻煩的工作,但我們要很清楚,美國作為域外有實力的大國,一旦南海有較高的危機熱度,它拉攏東盟國家要比中國與東盟保持關系更有優(yōu)勢。
所以說,鞏固中菲合作,就是為中國的東盟外交增加一份正支持。這與阿基諾三世時中菲關系那份負資產(chǎn)相比是多么不同。中菲關系應成為中國人計算成本、了解各種利益排序關系的一個重要案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