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王雪瑤
(長春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長春 130032)
?
皂基在實驗室條件下應用條件的選擇
王 迪,王雪瑤
(長春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長春 130032)
皂基制皂工藝可以改進,根據(jù)皂基的主要制作流程,可添加適量的其他成分進行改造,使其具有較好的效果,如添加椰子油可以增加泡沫豐富度,加入蔗糖可以提升透明度等。皂基融化后的形狀是液體,操作起來更為簡單,可以添加各種成分。本文在實驗室條件下,選取成品皂基,通過不同的處理溫度,不同的乙醇用量對其制皂進行了研究,得到最佳的反應條件。
皂基;手工皂;溫度;甘油;乙醇
在手工皂制作[1]過程中,皂基作為一種成熟的工藝品,理應發(fā)揮其重要的價值[2]。用油脂進行手工皂制作的時候,工藝程序復雜且工藝成本偏高,比較耗費人力物力[3-6]。我們認為可以通過對皂基的改造,加入一些必要的成分使之變成可以被使用且能夠被大眾接受的手工皂制品。鑒于當前在實驗室條件下對皂基制皂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現(xiàn)對采用皂基制作手工皂過程中的不同溫度選擇、不同乙醇的用量加以研究。
反應原料:皂基 30g,乙醇 6mL,甘油 3g,白砂糖 5g。
實驗步驟: 按照配比將原料稱取好,取燒杯將皂基放入,調(diào)整不同水浴溫度,加入乙醇,在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皂基,使其受熱均勻,待皂基完全融化后,加入已經(jīng)加熱過的甘油和白砂糖的混合物,混勻,倒入模具中后置于陰涼處冷卻。
1.1 60℃時加熱皂基對于手工皂的影響
表1 實驗記錄Tab.1 Experimental records
總結:該條件下融化速度較慢,而且在加熱過程中皂基融化不均勻,加入的蔗糖熔化不完全,出現(xiàn)明顯結晶,成品手感不夠細膩。
1.2 70℃時加熱皂基對于手工皂的影響
表2 實驗記錄Tab.2 Experimental records
總結:融化速度較快,冷卻時間稍慢,蔗糖熔化完全,無明顯結晶。手工皂手感較為細膩,而且泡沫豐富,清潔效果好,硬程度偏軟。
1.3 80℃時加熱皂基對于手工皂的影響
表3 實驗記錄Tab.3 Experimental records
總結:融化速度快,冷卻時間與70℃時大致相同,蔗糖熔化完全,無明顯結晶。手感較佳,制出來的成品外形比較光滑,泡沫豐富,手感好。
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看出,在采用成品皂基制作手工皂過程中,加熱溫度選擇70℃~80℃,不但可以得到較好的熔化冷卻時間,也可保證蔗糖等添加物熔化完全,得到泡沫豐富、手感較佳的手工皂。
依據(jù)上述實驗中對于溫度的探究,我們認為80℃是皂基融化速度以及制出來的手工皂品質(zhì)皆為最佳,所以接下來的實驗中采用的均為80℃的實驗條件。乙醇分別取6mL,10mL,15mL;皂基 30g;甘油 3g;白砂糖 5g。
實驗步驟:按照配比將原料稱取好,取燒杯將皂基放入,水浴溫度為80℃,加入乙醇,在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皂基,使其受熱均勻,待皂基完全融化后,加入已經(jīng)加熱過的甘油和白砂糖的混合物,混勻,倒入模具中后置于陰涼處冷卻。
2.1 加入乙醇為6ML對于制皂的影響
表4 實驗記錄Tab.4 Experimental records
總結:加入6ML乙醇后較不加入乙醇的皂基融化速度快且融化均勻,制出來的成品外形較好,試用產(chǎn)品入手無刺激感,說明酒精含量并沒有超標。
2.2 加入乙醇為10ML對于制皂的影響
表5 實驗記錄Tab.5 Experimental records
總結:加入10ML乙醇后融化速度明顯加快,而且皂基凝固的速度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且加入的乙醇使得白砂糖更加易溶于皂基中,制出來的皂泡沫豐富,顏色細膩。
2.3 加入乙醇為15ML對于制皂的影響
表6 實驗記錄Tab.6 Experimental records
總結:加入15ML乙醇后,融化的速度十分快且冷卻的時間并沒有因此而增加,乙醇使得皂基與蔗糖和甘油的融合程度更好。
綜合以上各影響因素,我們認為,在制皂過程中,加熱溫度選取80℃,甘油∶乙醇∶皂基為1∶5∶10的比例制作出來的手工皂效果最佳。
[1] 藍色牧人.一起來做手工皂[J].家長,2013,(10):01.
[2] 張德昌.淺析皂類產(chǎn)品的發(fā)展趨勢[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yè),2010,(03):40-42.
[3] 韋小超,唐犇.中性香皂的配方優(yōu)化及工藝過程控制[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yè),2008,(12):15.
[4] 譚大志,冉媛媛,周立靜.手工肥皂的實驗設計[J].實驗室科學,2010,(03),66-68.
[5] 金建中.制皂工藝[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
[6] 胡芳華.風靡全球的綠色護膚產(chǎn)品[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0,(02):34-36.
Application condition selection of soap base in laboratory
WANG Di, WANG Xue-yao
(School of Chemistry,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32, China)
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duction process of soap base, soap base making technology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 appropriate components to make it have good results, such as adding coconut oil to increase the richness of foams, adding sucrose to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etc. The shape of soap after melting is liquid with more simple operation, which can be added a variety of ingredients. The soap base was selected in the condition of laboratory, and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different processing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mount of ethanol.
Soap base; Handmade soap; Temperature; Glycerol; Ethanol
2016-08-29
王迪(1980-),男,博士,講師。
T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