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繁榮與恐慌
投機操作的開始
在英國上議院通過《南海計劃法案》一周后的1720年4月14日,計劃負責人約翰·布朗特發(fā)布了將出售2萬股南海公司股票的公告。南海計劃雖是一項以股票換國債的計劃,但在實行之前,公司首先展開的是以現金購買股票的交易。南海公司的股票,在市場價格至少會一直高于當前價格的前提下,進入了面向大眾的銷售。
雖然按照每股(面值為100英鎊)300英鎊的價格出售,但在幾小時之內就創(chuàng)下了總計2.25萬股的銷售成績,比預計的多售出了2500股。由此大獲激勵的南海公司,于4月30日繼續(xù)出售了1萬股股票;接著,股價升至每股400英鎊;緊接著,又有500股售出。人們對南海公司的期待值不斷高漲,策劃者約翰·布朗特的人氣也直線上升。
南海公司和南海計劃,都是在獲取政府多項巨大特權的前提下啟動的。就英國人而言,南美洲是一塊充滿了能夠依靠勤勉勞作將其開墾成肥沃田野的處女地。在此之前,英國人已經在酷熱的巴貝多島及寒冷的新英格蘭完成了一系列開荒拓地的壯舉。因此,在氣候遠比那些地區(qū)溫和的南美洲,對他們而言簡直易如反掌??拷绽恿饔虻牡貐^(qū),氣候溫和,土地平坦,非常適合谷物和牧草的種植栽培。并且,在這一地區(qū)還能采集到黃金、貴重的智利硝石等特產。一旦殖民成功,人們在這安居下來,英國還能面向這里出口不同種類的毛織物、棉織物、建筑用材、農業(yè)用品,以及其他生活用品。
于是,人們對南海公司的貿易對象—南美洲的期待迅速高漲起來。雖然與西班牙政府的關系仍舊令人擔憂,但英國政府必定會設法解決好一切問題。抱著這樣的想法,受到鼓惑的人們,歇斯底里地想要獲得南海公司的股票。擁有土地的人為此賣掉耕種的土地。貴族、文人,乃至寡婦,人們不論階級高低,紛紛拿出存款,甚至貸款購買。顯然,這是一種投機色彩濃厚的股價上漲現象。
為了催促議會盡快通過《南海計劃法案》,計劃的立案者約翰·布朗特向議員們許下了重金酬謝的諾言。他將南海公司的一部分股權秘密分配給了支持南海公司的議員。法案通過后,南海公司的股票以原面值3倍的價格—300英鎊出售,公司又將這些股票與原面值的差額贈送給他們。支持南海公司的議員們,并沒有以受賄的形式收取這些股票,而是采取了暫時從公司接手、之后又返還公司的形式來獲取利益。實際上,南海公司分給支持者的總金額達25萬英鎊之多。
股價攀升
南海公司股價沖頂
為了博取這些大股東們的歡心,并順利推動人們將所持國債與年金兌換成南海公司的股票,必須提升股票的價格。但是,如何才能令股票價格攀升呢?南海計劃在很多方面都效仿了“約翰·勞體系”,但約翰·勞是通過促使政府增加紙幣發(fā)行量來達成提高股價的目的的,而這一方法在英國未能實現。
于是,作為替代方案,南海公司向股東大舉發(fā)行用于購買股票的貸款,來推動購股。南海公司公布了可向股東提供貸款的公告。相對于每股100英鎊的股價,股民可按每股250英鎊的金額借貸,每人限借5000英鎊。人們對南海公司這一舉措反應強烈,一共有100萬英鎊的貸款被借出,用于南海股票的購入。其股價瞬間上漲到每股400英鎊。
面對年金受益者,南海公司也向他們提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方案。作為對連續(xù)投資20年、每年金額為100英鎊的年金的回報,公司會支付500英鎊現金,并以7股公司股票來抵付剩余金額。南海公司的股價為400英鎊,因此,7股股票的售出價格為2800英鎊。因此,年金持有者可以選擇:如果現在出售股份,要按每股300英鎊的價格交易;如果相信南海公司的股票在未來有大好前景,持股不動,則能以更高的價位賣出。對于年金受益者來說,相較于出售給政府或者英格蘭銀行,這是一個更有利可圖的提案。結果股價再次上漲,一時間達到每股800英鎊,而這一幕就發(fā)生在6月初。
6月14日,股價轉為750英鎊。6月15日,南海公司第三次發(fā)行股票的現金交易展開。每股價格為1000英鎊(面值為100英鎊)的股票售出了5萬股。雖然這一價位比股市還要高25%,但是公司采用了借貸購股資金的方式,允許股民延期付款,因而吸引了許多民眾。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雖然高達每股1000英鎊,但公司允許購股者按照10%的價格,即每股100英鎊的標準支付,剩余金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四年半之內付清。
人們預計南海公司股價還會進一步上升,無不歡天喜地地采用這一方式購買了每股1000英鎊的股票。南海計劃實施后不久,南海公司股票所引起的投資熱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guī)模。這一時期出任南海公司總裁的國王喬治一世,在4月14日公司首次發(fā)行股票時,認購了價值2萬英鎊的股票。之后賣出,獲得了8.6萬英鎊以上的利潤。上流社會中,其他貴族、大臣、議員、商人……幾乎所有人都涉足了南海股票的投資活動。甚至連清貧的知識分子、文人也背負著貸款參與到投資中來。人們在股價飆升引發(fā)的投機熱浪中飄飄欲仙。
泡沫公司的創(chuàng)建狂潮
股票大甩賣
然而,關于這股投機熱潮能持續(xù)多久的問題,幾乎無人擔憂。因為人們在投資之前都未曾對南海公司的經營狀態(tài)做過任何調查。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南美洲的貿易必然會產生利潤,而且利潤一定比東印度公司之類的公司更勝一籌。僅憑直覺和謠言,他們購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因為南海計劃不但受政府支持,而且國王本人就是公司總裁。世上不會有比這更值得信賴的事了。雖然并非沒有人考慮到也許敗局就要來了,但即便是這樣的人,也沒有舍棄用投機的方式快速撈金的欲望。
于是,在1720年上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南海公司股票就從每股128英鎊飆升至1050英鎊。與投機南海公司股票的熱潮相對應的現象是,在英國國內出現了許多僅以投機倒把為目的的惡性“泡沫公司”。這些公司的股票在1720年上半年也被哄抬到不菲的價位,投機熱潮達到了白熱化階段。隨著這一股票投機熱潮的升溫,每個月都會有十幾家新公司成立,僅在4月和5月就有多達50家新公司面世。這些新公司中也有以當時各種有意義的新技術發(fā)明為基礎、懷著創(chuàng)建新興企業(yè)這樣良好愿望的公司。但是,在投機熱潮中乘機而起的大部分公司,不是詐騙團伙,就是充滿疑點的名副其實的“泡沫公司”。
“從40年前的沉船中打撈黃金的公司”、“打造對抗海盜的船舶的公司”“為所有男人、女人在被仆人騙取侵吞財物受損時提供保險的公司”等,可謂不勝枚舉。對于這些泡沫公司,當政者自然不會放任不管。6月初,議會通過了可將未持有特許狀的公司視為違法組織起訴的法案。8月18日,4家規(guī)模較大的泡沫公司—皇家絹布公司、約克建筑公司、英國制銅公司、威爾士制銅公司被這一法案繩之以法。其他規(guī)模不如這些公司的公司,其股票轉眼間變得一文不值。由于這些事件,大眾的信任產生了根本性的動搖。一時間,人們爭先恐后想將手中的股票脫手。一周內,倫敦保險公司的股價就從175英鎊跌到了30英鎊。
新書速遞
看不見的大猩猩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丹尼爾·西蒙斯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定價:49.90元
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實驗之一“看不見的大猩猩”告訴我們:事實上,即使最明顯的信息也會被我們漏掉。在當今這個信息和新事物大量塞滿我們生活的時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無處不在。
金錢與好的生活
作者:[英]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定價:69.00元
本書由政治經濟學家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攜手他的哲學家兒子帶領讀者,結合經濟學與哲學的觀點,審視和思考現代社會所面臨的經濟難題,嘗試找到金錢真正的價值,并告訴讀者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
萬變
作者:李零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
定價:128.00元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最新的論文選集,主要圍繞作者關注的考古與藝術史領域,涉及古代器物、雕刻繪畫、藝術中的動物形象等。文章多由考古遺物、遺跡入手,結合歷史學、藝術史與古文獻學,探究其淵源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