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加林
高中物理學教學是為我國培養(yǎng)理學人才的重要階段,高中物理知識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并且高中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物理課程中主要涉及的電磁學以及機械運動等知識,對于高中生的思維能力與觀察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這些高中物理知識是為了物理繼續(xù)教育做鋪墊,需要高中學生熟練的掌握物理的解題技巧,這就需要在進行教學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
1 高中物理的學習特點
1.1 高中物理課程特點
高中物理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以及邏輯性,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地知識拓展,是大學物理知識與初中物理知識的過渡階段,高中物理知識主要考察的是高中生解決物理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高中生掌握實際物理知識的理論與規(guī)律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試驗項目比較少,需要的是學生用自己較強的思維能力,在物理知識的理論概念的理解基礎上,根據(jù)物理定律或者物理公式,進行物理問題的解答,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極大程度上會引起學生的不適應感,若此時還按照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式方法,很難達到現(xiàn)代物理教學的目標,同時高中物理知識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想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高中物理知識需要學生充分的將生活實際與物理理論知識相結合,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物理知識的解讀,并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物理問題,但是大多數(shù)高中生很難用實際與理論相聯(lián)系,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物理學習基礎,需要利用現(xiàn)代的物理學習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1.2 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的現(xiàn)狀
在大多數(shù)高中物理的教學課堂中,依然是由老師主導著物理課堂,由于高中物理教學的任務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中物理教學的效率,而且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極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的發(fā)展.同時有些物理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對于現(xiàn)代的教學觀念與教學辦法的接受程度差,在課堂中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些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不能及時的了解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方面存在的問題,教授學生的解題方式也依然是傳統(tǒng)辦法,很難適應新課改對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要求.在學生的自身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進行解答物理知識時,大部分學生只是拿著公式與定律進行生搬硬套,往往在問題解答過程中出現(xiàn)思維混亂,最終得不到最終的答案,缺乏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使其自身的解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 培養(yǎng)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的對策
2.1 培養(yǎng)高中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在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前,需要教師積極的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利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結合學生的特點,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思維培養(yǎng)方式,并結合新課改物理教學的要求,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打好堅實的基礎,物理知識學科的基礎是物理定理與物理定律,需要學生充分的掌握并熟練的應用解答物理問題的理論知識,由于物理知識比較“雜”,所以需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比較多,教師需要將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套思維導圖系統(tǒng),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模式,例如,在學習力的概念時,物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的理解一般力與抽象力的概念,以及不同的力對于物體的作用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師在進行思維導圖時,應該以力為中心點,以重力、摩擦力、洛倫茲力以及彈力等與力有關的概念知識為支點,形成有關“力”的思維導圖模式,使學生可以充分的掌握有關力的知識點,在進行物理知識的解答時,充分考慮不同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
2.2 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審題是進行解答物理知識的基礎,高中的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計算題的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在復雜的題干中整理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有著較高的審題能力,分清已知的條件與未知條件,找出已知問題的題干與問題的相關條件,確定出解題的思路,物理問題的主要的解答方式是綜合方式與解析方式,在利用綜合方式解答物理計算題時,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利用物理方程式解答,而解析方式是用物理公式進行推理,這些解題方式的熟練運用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斷地進行經(jīng)驗積累,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與解題能力,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時,需要帶領學生對大量的物理計算題進行分析,包括問題中涉及那部分的知識點、物理定律或者物理公式,幫助學生整理出相關問題的解題思路,例如,在學習曲線運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以此題為例:質(zhì)點在三個恒力分別是F1、F2、F3共同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若將F1突然撤去,但是F2、F3保持不變,則此時的質(zhì)點一定做( )運動.在進行審題能力訓練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平行四邊形定則,涉及到的有勻速直線運動知識與勻變速曲線運動以及運動的同時性等知識,帶領學生找到審題、解題的辦法.
2.3 培養(yǎng)高中生的物理解題技巧
培養(yǎng)高中生的物理解題技巧的能力是提高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經(jīng)過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審題技能的培養(yǎng),掌握物理解題思路,再利用物理解題技巧做輔助功能,立足于題目的整體,規(guī)范學生的解題過程,提高物理解題的效率,促使學生有興趣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若學生沒有充分的掌握物理解題技巧,則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由此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技巧,培養(yǎng)學習分析快速了解物理過程,將物理過程的示意圖畫出來或者挖掘出其中隱含的條件,在前期的知識樹立基礎上構建出物理模型,并利用物理解題解題技巧,包括類比法、總結歸納法、等效法以及對稱法等,培養(yǎng)學生熟練掌握并利用這幾種解題技巧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與物理解題能力.例如,利用作圖法來解決物理問題:一車廂的長度為L、其質(zhì)量為M,車廂內(nèi)有一物體質(zhì)量為m,正在以初速v0向右進行運動,在車廂內(nèi)碰撞n次后靜止下來,求此時車廂的速度是多少.學生在進行解題前可以利用作圖法,將題干中設計的條件以圖形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畫出模擬圖(如圖1)來分析題目,進行下一步的解題,作圖法可以清晰的直觀的將已知條件展示出來,降低解題難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4 培養(yǎng)學生總結錯題的習慣
錯題是學生總結自己在物理學習中存在問題的最好資源,可以充分的反映出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物理知識架構存在的缺陷、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等,由此培養(yǎng)學生總結錯題的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必要時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做錯的題騰在筆記上,標注出錯的原因,包括審題不清、公式或者定律沒有掌握等,標注出正確的解題思路與技巧,督促學生不斷地總結分析錯題,經(jīng)常翻閱錯題本,加深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不斷地回憶經(jīng)常出錯的知識點,在培養(yǎng)學生總結錯題的習慣時,需要慢慢的、循序漸進的進行,防止學生出現(xiàn)應付的現(xiàn)象,失去總結錯題的意義,組織學生進行錯題總結,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物理解題能力工作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需要老師與同學一同重視,必要時老師可以選擇檢查錯題本,監(jiān)督學生進行錯題總結,但是需要教師衡量好利弊,防止學生出現(xiàn)反感的心理,防止出現(xiàn)反作用.
綜上所述,解題能力對于學生更好的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課程學習的難度較大,并且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對于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與解題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在大多數(shù)高中的物理教學中,依然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極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解題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審題能力、解題技巧以及不斷地進行錯題總結,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逐步地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提高高中生的物理知識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