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河北省文安縣醫(yī)院 (河北 廊坊 065800)
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RP、ICAM-1、D-二聚體水平的影響
王軍 河北省文安縣醫(yī)院 (河北 廊坊 065800)
目的:探討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RP、ICAM-1、D-二聚體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予以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呼吸機治療,比較兩組血氣指標及CRP、ICAM-1、D-二聚體水平。結(jié)果:兩組治療前PaO2、PaCO2、SpO2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PaO2、PaCO2、SpO2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CRP、ICAM-1、D-二聚體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的CRP、ICAM-1、D-二聚體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呼吸機對于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及炎癥狀態(tài)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廣。
呼吸機 慢性阻塞性肺病 CRP ICAM-1 D-二聚體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來我院住院治療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在45~73歲,平均年齡為(64.75±8.46)歲;對照組4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在44~75歲,平均年齡為(64.69±8.7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治療指南》[4]的診斷標準;②患者有咳嗽、咳痰、氣短等臨床表現(xiàn);③年齡在18~75周歲之間;④患者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②合并重要器官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者;③入組前1月內(nèi)接受過激素治療者;④合并肺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者。
1.3 方法
野外采樣在設計點位的引導下實地根據(jù)地形和GPS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定點,采用化探采樣航跡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主點、副點、副副點進行監(jiān)控[17],確保采樣到位率。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予以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并視患者具體癥狀采取平喘、祛痰、補液、吸氧等對癥治療措施,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視患者具體情況予以一定的營養(yǎng)支持。連續(xù)治療7d。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呼吸機治療。采用Drager呼吸機,選擇SIMV+PSV模式,高壓吸氣壓8~15 mmHg,低壓吸氣壓3~5 mmHg,12~16次/min。連續(xù)治療
7d。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PaO2(mmHg) PaCO2(mmHg) SpO2(%)觀察組 44 治療前 47.63±6.94 70.65±9.31 67.02±9.30治療后 77.85±10.66#* 48.91±6.80#* 91.24±3.73#*對照組 44 治療前 47.54±7.25 70.27±9.21 66.89±9.11治療后 67.47±10.49# 56.53±6.66# 80.11±6.04#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CRP(mg/L) ICAM-1(μg/L) D-二聚體(μg/mL)觀察組 44 治療前 29.83±9.98 213.87±14.26 134.94±14.90治療后 5.94±1.16#* 171.07±12.59#* 87.63±10.53#*對照組 44 治療前 28.72±9.44 214.08±14.39 133.40±14.60治療后 11.81±3.47# 209.78±11.82# 124.29±12.72#
1.4 觀察指標
1.4.1 血氣指標
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
1.4.2 炎性因子
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的CRP、ICAM-1、D-二聚體水平變化。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收集兩組患者的各種資料數(shù)據(jù),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視為有顯著差異。
2.1 兩組血氣指標對比
兩組治療前PaO2、PaCO2、SpO2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PaO2、PaCO2、SpO2水平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兩組治療前CRP、ICAM-1、D-二聚體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CRP、ICAM-1、D-二聚體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慢阻肺系慢性進展性疾病,癥狀反復,其發(fā)生發(fā)展與氣道的炎性反應息息相關[5]。常規(guī)的藥物對癥治療雖然對炎癥及機體的酸堿代謝紊亂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但起效較為緩慢,且不同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不一,因而單純的藥物的治療往往不能及時糾正機體的內(nèi)環(huán)境紊亂狀態(tài)[6]。呼吸機是近年來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手段,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緩解低氧血癥,維持酸堿平衡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7]。通過正壓通氣可有效克服患者呼吸道的彈性阻力,緩解疲勞的呼吸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通氣狀態(tài)。
本研究中,我們采用呼吸機結(jié)合常規(guī)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前的PaO2、PaCO2、SpO2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的PaO2、PaCO2、SpO2水平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的CRP、ICAM-1、D-二聚體水平無差異(P>0.05),治療后的CRP、ICAM-1、D-二聚體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氣指標及炎性因子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呼吸機對于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及炎癥狀態(tài)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
CRP系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下所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產(chǎn)生于炎性反應的早期,是機體炎癥狀態(tài)的敏感指標;ICAM-1可介導黏性反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白細胞的聚集;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水解的特異標志物之一,可反映機體的纖溶活性,其水平升高與低氧血癥密切相關。本研究采用呼吸機對慢阻肺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的通氣功能及CRP、ICAM-1、D-二聚體水平均有顯著改善,呼吸機在此類患者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促進患者通氣功能及酸堿平衡的恢復,值得推廣。
[1] 劉燁.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高齡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34(17):4855-4857.
[2] 林貽照, 王芳, 張榮照, 等. 沙丁胺醇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TNF-α、IL-6、IL-8及血清CK-MB活性影響研究[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5,35(12):136-138.
[3] 姜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應用BIPAP呼吸機的護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28(20):13-14.
[4]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 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 2013,36(4):255-264.
[5] 鄧姍姍, 李禮, 黃英, 等.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吉林醫(yī)學, 2016,37(7):1676-1677.
[6] 劉麗娟. 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評價[J]. 醫(yī)藥與保健, 2015,23(10):34-35.
[7] 孫海洋. 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4,25(2):462-463.
1006-6586(2016)06-0088-03
R5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