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們”被照亮著——章聞?wù)艿纳⑽脑娂对诖箨懮稀?/h1>
      2016-12-19 09:17:22王曉悅
      星星·散文詩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散文詩花園詩人

      王曉悅

      ?

      “我們”被照亮著——章聞?wù)艿纳⑽脑娂对诖箨懮稀?/p>

      王曉悅

      新詩的語言模式與硬性規(guī)則使章聞?wù)軣o法脫離形式與節(jié)奏的樊籬,或許這也是牽制她疾行于精神社會的因素之一,然而,散文詩的出現(xiàn)或許更能釋放她內(nèi)心茂盛的詩意,使她在社會的滄桑與自然的超脫間獲得一種釋然,且游刃有余地參與其中完整性地表達(dá)自我。誠如詩人自己所言:“散文詩正是一種要求打破游戲慣勢的詩體——沒有一種詩體比散文詩更要求自由無拘地抒情了……這種文體可以貫穿其余一切文體,使之集體歸于其抒情的需求內(nèi),其他文體的規(guī)則對它的抒情而言幾乎是無障礙的,但它又奇跡般地在其自身的文體內(nèi)保存著其他文體的神態(tài)。它可以儲存故事、戲劇、神話、小說、古詩體、散文,但在語言上則堅持詩的原則。這與一般新詩不同,在一般新詩中,雖然也可能存在著其他文體,但受到自身分行形式和節(jié)奏的限制,它對于其他文體只能是碎片的、蜻蜓點水式的、拘謹(jǐn)?shù)哪7拢?,它就破壞自身的詩原則,而完全淪為他者的語言模式。”[1]

      在章聞?wù)艿脑娢闹形覀兡芨Q見她執(zhí)拗于自由卻深陷秩序的束縛,詩人不斷袒露又在不斷遮掩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她通過悖論的語言將稔熟的事物陌生化,希冀在矛盾與反叛中獲取救贖。美中不足的是她的散文詩單向度的布道偏多,偏向于做詩性烏托邦的描述,或者脫離現(xiàn)實的造句游戲,有時略顯觀念的陳舊,無法全然觸及語言的邊界。整體而言,章聞?wù)艿纳⑽脑娪斜瘧憛s不矯情,在綿長的詩文中書寫著人格化的真實,她的詩中沒有咄咄逼人的質(zhì)疑,只是自我在迷惘中追尋真相。在每個動植物被幻想化和被意識化的背后,都是她無法自已的拳拳之心,她的寫作是一種綿延,呈現(xiàn)出自然(花園)與社會(人類)的風(fēng)景線,同時又不乏內(nèi)省與自覺。

      一、神思悖論的語言

      章聞?wù)艿淖髌纺腿藢の?、?gòu)思巧妙。她的詩歌乍看荒誕不經(jīng),細(xì)讀雅致入理,有時支離矛盾、牽強(qiáng)附會,實際卻完整貼切、環(huán)扣相連。這些悖論看似毫無邏輯,卻又能自圓其說,包含著意味深長的內(nèi)涵,充滿了對生命和神學(xué)的思考。詩人的這種思維創(chuàng)作方式,或許我們可將其視為一種詩歌的語言策略。她擅于用獨樹一幟的突兀語言把看似荒謬的事情演繹得符合情理,并賦予其深不可測的意蘊。在我看來,接受者在閱讀的同時極其需要邏輯上的梳理,甚至需要移情式的揣摩與體悟。詩人將相互對立的語言放置在一起,從而在語言的碰撞和意義的對立中誕生詩性,然而這種詩性所呈現(xiàn)出的場域更多是超乎經(jīng)驗且深思有辯的。詩人自己曾剖析:“我總是走自己的獨木橋,但這樣一來,我的詩可能不被很多人所接受,而且因為杜絕了經(jīng)驗,在技術(shù)上造成欠缺,導(dǎo)致詩歌有時顯得很笨拙,這也是我詩歌中常常存在的問題?!盵2]

      詩人將隱匿于古老記憶中的等級制度鉤沉索隱,又在這毫無自由的封地上繼續(xù)沿用統(tǒng)治著他者,安排出己所不欲的偏見劃分,并最終完成一己對他者生命去向的指派。然而這個主體本身又存在著明晰的自我認(rèn)知,“我寧愿在我不在的地方”希冀通過禮數(shù)來降服自我的傲慢,對其進(jìn)行虔誠的跪拜,如同拜佛時的最高敬禮。這種語句形式,即詩句中出現(xiàn)A的同時又出現(xiàn)非A,可以視為典型的悖論。

      我曾聽說:在中神的封地上居住著中人,在下神的封地上居住著下人。

      現(xiàn)在,對著一片樹木,我拋出了一枚刺栗,說:在中人的封地上居住著中樹,在下人的封地上居住著下樹。

      ——再也沒有比我更討厭的人了。

      我寧愿在我不在的地方,對樹頂禮膜拜。

      你們統(tǒng)治著我,但我不在。我喜歡你們,但我也不在

      ——《在大陸上》

      從閱讀效果上而言,章聞?wù)茏韵嗝?、自我沖突的語言由于違背了我們的經(jīng)驗世界,直觀上使人覺得晦澀難懂。但我們不得不承認(rèn),這些語言營造的“陌生化”能起到扭轉(zhuǎn)慣性思維的效用。“我寧愿在我不在的地方”,其一想說明“我”的蛻變,雖然都是“我”但是此處幡然醒悟后的“我”與先前發(fā)號施令的“我”并不再指同一的主體,其二則通過主體“我”的缺場表現(xiàn)出對自我存在的對抗。

      在《綠伯》篇,詩人的開篇題記“綠伯說:如果水的源頭不見了,一切都將干涸。但罪也是一條河流,在那里人們將看見寬容與慈悲的清泉?!彼牧硪环N存在形態(tài)即淚,此水發(fā)乎悲傷,止乎平靜,這是生物主體自身分泌的液體,詩人將其視為生命的本質(zhì)。鮑爾吉·原野曾在文章中寫道:“在所有的水里,唯有淚水代表情感。淚水連著心房,情動于衷心,思緒化為淚水,一滴地爬上眼眶……流過淚,人常常沉默著,淚水和語言不兼容。人在哭泣中說不成句,談吐異常困難,淚水里有情感,而語言真假莫辨。淚不與言詞為伍?!盵3]又如《綠伯》中:

      天將參朝露令我喜,天落雨雪令我悲,它們令我感知我的存在。我?guī)缀跽J(rèn)為眼淚就是我的天性,我的呼吸,我的生命的本質(zhì)。

      ——似乎,一棵丁香較之愛彌兒有著更多可惜的悟性。后者有著這樣可恥的認(rèn)知:一滴淚比一個殺人犯難以解決得多了。

      ——一粒子彈能穿過一個殺人犯的胸膛,卻穿不過一滴眼淚的胸膛。

      ——《愛彌兒》

      學(xué)者覃雯指出:“從符號學(xué)的角度上,語言的能指和所指是在同一條意義鏈條上的,而當(dāng)鏈條斷裂時,意義會互相拆解,能指和所指的斷裂會導(dǎo)致悖論的產(chǎn)生。換句話說,詩歌語言和日常語言的能指相同,但其所指有的時候是不一樣的?!盵4]比如在此處詩文中的“淚”就充滿巧智,“一粒子彈能穿過一個殺人犯的胸膛,卻穿不過一滴眼淚的胸膛?!边@種類比乍看令人費解卻又引起人們更深入的思考。輕盈的淚此時擁有著質(zhì)感與份量,有著在具象與抽象間轉(zhuǎn)換的能力:

      盲者,你將為從光明中脫身而喜

      為忘了光明中的一切而喜

      不,只是你,不復(fù)為萬象所惑

      在這里,造物主贈予你的色香味,全部遁入你體內(nèi)隱去了言語

      你是用心與光明對話的人

      在你的盲區(qū),光明將遇見光明,萬物之靈遇見萬物之靈

      ——《盲區(qū)》

      “盲區(qū)”和“光明”,很顯然是兩個不同語義場的語詞,在這里詩人將他們用來互相說明,互相牽制。這里詩人試圖通過這種悖論來展示盲者的豁達(dá)與勇氣,詩歌在這種悖論的語言下顯示出極大的魅力。表面似乎毫無道理,但事實上“是非而是”,看起來是悲從中來地陷入黑暗而壓抑的盲區(qū)之中,實則預(yù)示著盲者在困境下心存光明,內(nèi)心充斥著萬物之靈,你不復(fù)為萬象所惑,雙目不為絢爛所耀,呼吸不為芬香所悅,萬物不能俘獲你纖毫,你始終堅持自我的追求。表面荒謬內(nèi)在真實的悖論式陳述恰恰最能體現(xiàn)詩歌內(nèi)涵和外延有機(jī)結(jié)合所形成的既緊張又和諧的張力效果。通過這種語言和情感的起伏落差,才使得詩情更加豐盈,詩意更加凸顯。

      詩人在《色諾波詞》序中寫道“在《歷史的基本原理》一書中,作者A.D.色諾波如是說:自然科學(xué)研究的對象是‘重復(fù)的事實’,人文科學(xué)研究的對象是‘延續(xù)的事實’”。誠如周來祥所言:“在科學(xué)作品的形式中,它的語言是喚起相應(yīng)的概念內(nèi)容,它的形式主要是指向內(nèi)容,使讀者理解它所說的道理,除此之外,它的語言、形式自身并沒有獨立的價值,而藝術(shù)作品的形式則不同。藝術(shù)語言不但要喚起相應(yīng)的觀念內(nèi)容,而且自身具有表情的意義。”[5]詩人對此也有過較為相似的感觸:“與日常關(guān)系不同的是:日常往往是機(jī)械的、復(fù)制的、物質(zhì)的、流逝的,也即量化及其量化的新陳代謝;而只有精神對話是不可復(fù)制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并通常讓我們倍加關(guān)注和重視的?!盵6]藝術(shù)詩性的語言勝在延續(xù)而非重復(fù),而散文詩更在不斷地滲透出社會性的審美,探索人文的價值存在。

      一種陌生,是十分必要的。相互看看,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我們從來不認(rèn)識彼此。

      欣賞這種陌生,使我體內(nèi)溫度有所回升。

      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色諾波詞》

      章聞?wù)艿脑姼杷囆g(shù)是和悖論密不可分的,詩歌在這事實中的哲理,需要讀者在這悖論的語言中認(rèn)真地體悟,才能揣摩到詩人所要表達(dá)的意圖。兩個陌生而獨立的主體,“你”與“我”彼此從不認(rèn)識,卻以這種最直接的悖論來詮釋對方,“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是持存于陌生狀態(tài)下的利用反常之道靈動穿行,帶給我們一種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本能反應(yīng),以瞬間的生命體驗同構(gòu)彼此,藉此抵達(dá)存在的本真與敞亮:

      聽,西勒諾斯猶在人間游說:人們,那最好的是“不出生”,那次好的是“死亡”

      啊,正是,那最好的詩人還沒有出生,那次好的詩人正在自盡。

      那母語純真的人正在不屑地反駁:你才是個詩人!

      ……

      西勒諾斯,我們可否這樣來進(jìn)行:那最好的總是在出生,那次好的總是在死亡?

      我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麥人,一個自以為是的神農(nóng),我總是在出生,亦總在死亡。在獸類里出生,在人群中死亡。

      ——《色諾波詞》

      章聞?wù)茉谠娢闹性O(shè)置西勒諾斯角色,闡釋出對詩人悲觀的認(rèn)知。在字面上的主體“我”就以“出生”和“死亡”相互對立,但是實際討論的是最好的并不在現(xiàn)存的當(dāng)下,而是在將來某個“出生”的過程里;而那次被稱贊的好,卻又難以持存與傳承,帶著靈魂與精神走向“死亡”。詩人表現(xiàn)了一種矛盾的語義狀態(tài),這些都是一種旁敲側(cè)擊的創(chuàng)作形式,詩歌語言在這形成了一個壓抑而悲觀的語境,在這樣的語境下,詩人表達(dá)出對當(dāng)今文化發(fā)展的一種無奈與失望。

      二、 神奇幻想的重返

      不穩(wěn)定的意識流與非現(xiàn)實的生活構(gòu)成神奇幻想的重返,詩人章聞?wù)芩?gòu)的種種陌生而奇幻的世界,其實都是現(xiàn)實世界被人類的理性、欲望、情緒等因素打碎、重組之后的產(chǎn)物。章聞?wù)艿脑娢某涑庵孟胄缘目臻g,設(shè)計出的世界是一個在人們的常識里不可能存在的特殊環(huán)境,是非現(xiàn)實、超自然、反常識的空間幻想。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由于中國現(xiàn)代小說有著白話小說的基礎(chǔ),現(xiàn)代散文則有著雄厚的傳統(tǒng)技巧,同時它們作為一種不純粹的審美形式,對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經(jīng)驗畢竟有一定程度的松動和讓步的余地,因而還可求得某些方面的發(fā)展。中國的自由詩、散文詩卻沒有這樣的基礎(chǔ)和彈性。散文詩作為一種移植而來的忠于個人心靈的極深的內(nèi)省形式,只適于表現(xiàn)具有崇高和神秘意義的行為和情緒,而不適于表現(xiàn)生活中比較平凡的現(xiàn)象,或者需要用明確復(fù)雜的言語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盵7]這種具體崇高和神秘意義的行為和情緒,就是別出心裁的誘惑與驅(qū)動,面對稍縱即逝的一切,面對無邊無際的未知,面對無所不在的萬有,這一世界的重返有時能更“客觀地”存在于我們的內(nèi)心,更“真實地”呈現(xiàn)的是我們的心理世界:

      她想她應(yīng)該藏起來——藏在哪里呢?到哪里她都能看見自己。她曾經(jīng)有曠野,可以令她突然消失;曾經(jīng)有大海,可以令她無邊無際;曾經(jīng)有美洲豹,可以令她躲在長頸鹿背后的灌木叢里。

      現(xiàn)在她只能停在一片秋葉上,一粒沙子上。她的熱帶正在縮小,已經(jīng)只剩下指甲般大的面積;她的冬季小得連一朵雪花也比它宏闊。正是無處躲藏。

      ——《橡皮與小刀》

      詩人消弭了主客體的心理距離,忘己,以“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合一”的態(tài)度,真切體驗生命的虔誠。人類主體的生命經(jīng)驗是近而親切的,而自然他者的生命意識卻是遠(yuǎn)而神秘,章聞?wù)軕{借她奇妙的詩歌技巧以及完美的語言駕馭能力,以兩類截然不同的意象交替打動我們的內(nèi)心,從細(xì)小之處分析,詩人使接受者能在不同客體的氛圍中反復(fù)穿行;從整體宏觀來看,這的確是不同生命世界的體驗與分享,誠如詩人所言“低處有低處的世界”:

      當(dāng)人類直立行走,他們基本把目光放在了半空,或者更高的地方。但抵處始終是個威脅。

      一個人只有重新伏于大地上,才能了解低處,并非如他們想象的那樣危險。

      伏于大地上——其實,這是一個虔誠的生命的姿態(tài)。神是欣賞這樣的姿態(tài)的。如此時,我只是一只斑斕的老虎,且安詳而懶散,全無逼人的氣勢。我在叢林中無疑更像一只巨大的蝴蝶。作為一種自然的點綴和組成,我受到了低處一切生命的歡迎。

      ——《色諾波詞》

      詩人神奇遐想的重返,其目的在于通過虛設(shè)體驗,以便感應(yīng)自身以外的假想世界,俯仰于萬物間,化解人我與物我的對抗,外順于道,內(nèi)足于性。心為天籟,誠中形外,詩人本真的神奇遐想,使其作品散發(fā)著誠摯與謙卑的色彩,將孩子的成長瞬間幻化成泥鰍,不僅沒有降低人類自我的人格,反而顯示出充滿童趣與幻想的泛靈論,期待言說出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

      噢,孩子。他喜歡像蛇一樣在母親身上游走,慢,狐疑,矜持,狂熱,優(yōu)雅。而一個長大的孩子,會忽然丟到大人們給他畫好的一切,在一個瞬間里選擇做一條活蹦亂跳的泥鰍,在泥土的懷里。背叛了漂亮,體面的舉止,還操持著謙卑。從人類的高度,降落為低微的小動物,不也是一種神諭嗎?

      ——《愛彌兒》

      詩人宋琳認(rèn)為:“人憑借語言并在語言所象征的世界里相互傾訴和傾聽,可以喚起心靈對超驗的感覺,詩不完全是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沒有超驗的介入,詩充其量不過是書架上的小擺設(shè),或借用米沃什的一個比喻是‘散文的精致馬車’上的小部件?!盵8]從詩文當(dāng)中我們能窺見這個孩子的些許想法,能感覺到長大后孩子希冀狠狠地背離成人為其計劃好的人生。這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實在太鮮明,情愿做一條鉆入泥土的泥鰍,退避與擺脫現(xiàn)實是他行為的特有方式。這種背叛體面與所謂漂亮的選擇,一方面是詩人賦予孩子自由而揮揚的幻想天性,另一方面則是成人施加于孩子無奈且無形的思想束縛。將長大的孩子幻想成為一條泥鰍,以這種“非人”的方式來宣泄痛苦,神奇的遐想毫不亞于卡夫卡的那只由格里高爾所變的昆蟲,仿佛孩子會在異化出人的世界以后,倒在小動物的世界找到“泥鰍”的自我,這種寫法是絕妙的:

      我的鹿皮靴子可能是個瘋子。若你掉進(jìn)去,它還能給你提供一個充滿荊棘的斜坡。——它煞有介事地裝得像個墮落的梯子。

      若你想爬出來,它還能裝得像一件古典的馬鞍,上面鑲滿金光閃閃的銅釘。

      事實就是如此。掉進(jìn)一只靴子里就像掉進(jìn)一個墓穴。

      一腳踏空……古老的人們并不會告誡你:快點爬出來——你必須會先爬出來,然后讓人們來告訴你這是對的。

      ——《橡皮與小刀》

      詩人筆下孤立的靴子意象竟能引發(fā)出一段奇幻的哲思,很多時候詩歌會蛻變成為一種私人的情感,與此同時希冀詩歌能打開封閉的自我。童話式的幻想沖出詩人的筆尖,彌漫于字里行間,在我看來盡管這是虛幻經(jīng)驗的表達(dá),但詩歌的深刻性正是在故事之后。胡戈·弗里德里希曾說過“智識型詩歌與非邏輯詩歌的一致之處在于:逃脫人類的中庸?fàn)顟B(tài),背離慣常的物象與俗常德情感,放棄受限定的可理解性,代之以多義性的暗示,以期待讓詩歌成為一種獨立自主、指向自我的構(gòu)成物,這種構(gòu)成物的內(nèi)容只有賴于其語言、其無所拘束的幻想力或者其非現(xiàn)實的夢幻游戲,而不依賴于對世界的某種描寫、對感情的某種表達(dá)。”[9]

      三、神秘花園的建構(gòu)

      章聞?wù)茉娢睦锼?gòu)的秘密花園承載著她的思想,讀者可以參與其中,探尋其中的秘密,在花園中獲得妙悟。詩人的花園主義充滿著“嬰兒思想”,嬰兒剛剛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對于他們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這有利于他們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事物,便于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達(dá)。人們都在缺失并又在尋覓這樣一所花園,這里是安全而舒心的空間,這里時刻擁有童心的創(chuàng)作思想,拋去各種掩飾來吐露真實情感。當(dāng)然,對于散文詩的創(chuàng)作而言,純真情致只是其中的要素之一,“情感的濃度與思想的深度,在散文詩里是不能分開的。散文在敘事時,大多直接敘事,當(dāng)然可以帶有感情色彩;但是在散文詩里敘事是被包裹在情感的窠臼里的,絕不是具體的事件本身。詩歌里,因為形式的限制,敘事本身就相對短暫,而在散文詩里,‘詩情’則被相對拉長了。詩歌的思想,大體要在整首詩作中完整體現(xiàn),但是在散文詩里,思想是更為豐富和多元的,思想的豐富性,導(dǎo)致散文詩里兩三行(一小節(jié))就可以表達(dá)一層意思,所以散文詩的意蘊是比詩歌更為復(fù)雜的,同時情感的融合卻是自始至終的,因而形成了情與思詩的和諧一致?!盵10]融合情與思的詩文會闡發(fā)出一種內(nèi)在的震懾性,有如堅硬的鳥喙,啄住人心,從而才會有啟示的功能,它引發(fā)接受者深思、反省等審智活動。

      有時我們也會絞盡腦汁——仿佛在自養(yǎng)。但一想到花園,我們就露餡了。整個花園或

      花園主義充滿著嬰兒的思想。

      誰會不需要花園呢?我們要在那里獲取充分的安全感。

      ——《橡皮與小刀》

      豐子愷認(rèn)為“童心”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藝術(shù)的心”,就是“藝術(shù)的精神”的代名詞。但豐子愷倡導(dǎo)“童心”并不是要人真的去做小孩子。他說過:“我向來憧憬于兒童生活,尤其那時,我初嘗世味,看見了當(dāng)時社會里虛偽的一面,覺得成人大都己失去了本性,只有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變成了兒童崇拜者,在隨筆中漫畫中處處贊揚兒童。現(xiàn)在回憶當(dāng)時的意識,這正是從反面詛咒成人社會的惡”[11]而詩人章聞?wù)艿摹皨雰核枷搿币膊⒉皇钦娴囊プ鰦雰?,而是?zhí)著于內(nèi)心的一種狀態(tài)與天性,孩童是缺少因果觀念和邏輯思維的,因此,他們的想象也是最為天真最為神奇。

      在詩人神秘花園的編碼中,“一切景語皆心語”,這里的一切事物都被人格化與意識化,無形中意味著一種精神化的存在,神秘花園詩篇其時間性的存在關(guān)鍵依賴于對空間的確認(rèn),此處意是人中情,物是景中人,詩人賦予秘密花園獨立的生命和灑脫的行動,使得花園空間集人性與自然于一體。人格化的動植物們是一條強(qiáng)有力的內(nèi)在紐帶,把詩人章聞?wù)芩械乃枷攵悸?lián)系到了一起。讓讀者可以體悟花園空間性的存在及在時間性的欣賞中跳躍出的生命質(zhì)感。

      為了節(jié)日,所有的陽光都集中在這里了。天是眷顧我們的。

      往后該如何呢?菊花也用盡了她的金子。

      杜鵑在一個星期內(nèi)用光了所有的藍(lán)天。沒有賒賬的慣例。綠伯說,可是生命不會像平均律一樣,我喜歡聽山花放肆的大笑。

      沒有笑到最后的說法,只有想笑,就要痛快淋漓的。

      我也喜歡看那大茴香驕傲的樣子,它目中無人,它自詡天下第一,它以為鬼也會相信它的自吹自擂。

      這是它最滑稽的地方,恰恰是我可以愛它的地方。沒有什么比天真更可以讓人放心大膽地居高臨下地愛

      ——《綠伯》

      “生命不會像平均律一樣”,詩人在神秘花園的想象中并沒有將理性擱置一方,她以“綠伯”的口吻道出肺腑之言,在主體有限的生命里沒所謂的永恒,一切存在都在變化。菊花用盡了它的金子,杜鵑用光了所有的藍(lán)天,沒有所謂的賒賬,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詩人喜歡山花痛快淋漓的笑,喜歡大茴香滑稽本真的模樣。不要偏激地認(rèn)為如此只是得過且過,只顧眼前并無遠(yuǎn)慮,詩人在菊花和杜鵑的人格化的行動中,就印證了生命的極端,在遭遇生命的大起大落,這何嘗不是一種灑脫,學(xué)會活在當(dāng)下,不要為無法改變的的過去而抑郁,唯一掌控的便是當(dāng)下。有山花般穿襲心靈的喜悅,有大茴香那樣復(fù)蘇心中最天真無邪的渴念。

      詩中的洛陽牡丹與瘦芙蓉,豆瓣綠與狀元紅,讓人感受到暮雨落英、霧靄朦朧,猶如處于美妙的花園的境界中。由于現(xiàn)實存在非黑即白讓人窒息的誤區(qū),讓人不得不通過縝密的思想,潛入花園探尋究竟,詩人巧妙抓住植物的色澤與形態(tài),并運用逆反突變的手法暗中渲染這股神秘的氛圍。章聞?wù)芮腥攵獙α⒌挠^照視角,牡丹花大而香有著花中之王的美譽,而芙蓉花瘦艷似菡萏展瓣;豆瓣綠中竟發(fā)現(xiàn)狀元紅;懷疑天使本有惡魔的邪惡,而惡魔卻有天使的靈感;本想獲得對方的心理圖式,然而卻無法同盲區(qū)的物象心心相惜。

      半片失神的天空,你發(fā)誓,與你無關(guān)

      但我們定要在你的花園尋找罪證

      因你總是對著白說紅學(xué),對黑說堅白,以致我們幾乎窒息在顏色的原野上

      你是斜視者,你看洛陽牡丹,我們卻看到了瘦芙蓉

      當(dāng)你贊美野花傾城,我們終于找到一種尺度,就是在豆瓣綠中發(fā)現(xiàn)狀元紅的蛛絲馬跡

      我們疑你分身有術(shù),世界各地遍布你的靈魂

      你隨便從哪里出發(fā),在我們看來,都像一個虛幻之像

      你扮惡魔,我們疑是天使本有邪惡。你演天使,我們得到惡魔的靈感。

      ——《盲區(qū)》

      花園是靜止的空間存在,植物的外形、色彩與結(jié)構(gòu)等始終是停留的,但游觀中的主體始終處于運動狀態(tài),它們刺激人們的視覺感官,由多姿的形態(tài)和色彩引發(fā)虛幻的質(zhì)疑,也說明我們對這所神秘花園那份氣韻生動的藝術(shù)期待。誠如章聞?wù)茏约核裕骸霸娙藢υ娨獾陌l(fā)現(xiàn)正是對日常的一種鑒賞活動。這正如藝術(shù)收藏家從浩瀚的藝術(shù)作品中發(fā)現(xiàn)符合他自身審美意志的——即對作品是否能夠強(qiáng)烈地喚醒主體自身意志的追尋過程。無疑,不是每一種作品都能夠喚醒我們的審美興趣,激起我們最深處的精神活動。因此,假如一個詩人發(fā)現(xiàn)了某種詩意,即意味著該詩人與對象之間建立了一種溝通的途徑,一種相互運動的關(guān)系?!盵12]

      章聞?wù)艿淖髌烦休d著詩人忘我至無我的心境,擁有歸返自然融進(jìn)宇宙的意識,以高度抽象的形式轉(zhuǎn)化具體的觀念內(nèi)容,在她的散文詩里我們不斷與走失的自己相遇,體察到時常忽視的生靈萬物,感受到從所關(guān)注的細(xì)枝末節(jié)。詩人獨抒性靈地介入非經(jīng)驗的世界,甚至消弭主客體的心理距離,用全新的眼光來觀照周遭,章聞?wù)艿纳⑽脑姫q如瞳孔中的光,讓我們能感應(yīng)自身以外的幻想世界,俯仰于萬物間,化解人我與物我的對抗,省思并展望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xiàn)

      1.章聞?wù)?在大陸上[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95。

      2.阿翔.章聞?wù)茉L談:以自己的姿勢崛起[J].詩歌月刊,2009:88。

      3.鮑爾吉·原野.草言草語[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91。

      4.覃雯.現(xiàn)代詩歌悖論性語言特征研究[D].2014:9。

      5.周來詳.文藝美學(xué)[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3:383。

      6.章聞?wù)?散文詩的質(zhì)化與量化問題[J].文學(xué)報,2015:1。

      7.王光明.論20世紀(jì)中國散文詩[J].江漢大學(xué)學(xué)報,2007:10。

      8.宋琳.精靈的名字——論張棗,宋琳,柏樺.親愛的張棗[M].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163。

      9.胡戈·弗里德里希.現(xiàn)代詩歌的結(jié)構(gòu)[M].李雙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130。

      10.陳亞麗.散文詩文體特征探微—以“我們”散文詩群作品為例[J].詩探索,2013:79。

      11.豐子愷.漫畫創(chuàng)作二十年載率真集[M].上海:萬葉書店,1946:25。

      12.章聞?wù)?散文詩的質(zhì)化與量化問題[J].文學(xué)報,2015:1。

      猜你喜歡
      散文詩花園詩人
      2024 《散文詩》征訂
      散文詩(2023年19期)2023-11-02 11:06:50
      散文詩八駿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03:16
      曬娃還要看詩人
      可愛花園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夜晚的花園
      詩人貓
      散文詩(選二)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7-08-15 00:47:32
      愛護(hù)小花園
      童話世界(2016年26期)2016-08-22 12:17:52
      《散文詩》刊征訂征稿
      散文詩(2016年20期)2016-02-06 06:29:30

      临颍县| 静宁县| 岐山县| 株洲市| 大理市| 成安县| 安达市| 雷州市| 南漳县| 同德县| 正安县| 太原市| 梅州市| 合水县| 神木县| 宁晋县| 上栗县| 香港 | 金堂县| 铁岭县| 克拉玛依市| 武邑县| 离岛区| 北票市| 象山县| 武山县| 利津县| 灵川县| 灵石县| 卢龙县| 衡水市| 赤水市| 花垣县| 民县| 淳化县| 安乡县| 吉隆县| 内黄县| 米脂县| 同仁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