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山
摘 要 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傳播的速度逐漸加快,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新聞媒介也呈現(xiàn)出飛速的發(fā)展態(tài)勢,為新聞信息傳播提供了多樣化的渠道。當前,我國新聞媒介快速發(fā)展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引領社會發(fā)展,但同時需要注意一些失實的信息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避免這些問題,就需要新聞記者承擔起工作的責任,強化新聞敏感以及新聞工作責任意識。
關鍵詞 新聞敏感;新聞工作;責任感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71-02
新聞敏感和工作責任感是新聞工作者必備的兩種職業(yè)素養(yǎng)。新聞敏感是保證新聞數(shù)量、及時性、時效性的保證,而工作責任感是保證新聞內容質量、真實性、準確性的基礎。二者都對新聞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新聞敏感性與新聞工作責任感
1)新聞敏感的含義。所謂新聞敏感性就是新聞記者對于新聞類事件和線索的敏感程度,具備良好新聞敏感性的記者能夠及時捕捉到與新聞相關的事件或線索的風吹草動,并且能夠做出較為快速的反應,及時出現(xiàn)在新聞熱點第一線。進而通過新聞報導引導社會輿論方向,使人民群眾的社會活動能夠遵循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新聞敏感性是新聞記者應當具備的第一素質,是新聞記者個人觀察力、反應速度的表現(xiàn),并且良好的新聞敏感性還要求新聞記者具備一定的新聞識別能力,表現(xiàn)在對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和新聞信息的分析能力上,這也是考察新聞記者業(yè)務能力的重要標準。此外,良好的新聞敏感性是建立在記者對黨的政策、方針、路線有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這也是記者的職業(yè)素質之一。
2)新聞工作責任感的含義。新聞責任感是新聞工作人者個人責任感的集中表現(xiàn),表現(xiàn)在新聞工作中有良好的責任意識,新聞報導才能夠真實反映社會生活、整治形態(tài)等。高度的新聞工作責任感要求新聞工作者能夠做到對新聞報導內容負責,能夠保證新聞報導的真實程度,這是新聞記者在工作中應當遵守的重要職業(yè)準則。
2 新聞敏感性和責任感在新聞工作中的作用
美國有位著名的新聞學家曾在其著作中強調過,新聞敏感對新聞工作者的意義如同色彩感覺對畫家的重要性。而畫家沒有色彩感覺就無法動筆創(chuàng)作,新聞敏感性也就是成為新聞記者的首要條件。
在新聞敏感性的基礎上需要遵循新聞責任感開展與新聞事件、新聞播報相關的活動、業(yè)務等,這樣才能夠保證新聞工作的質量。并且新聞責任感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動力,還可以表現(xiàn)在新聞敏感性上來,新聞工作者為新聞工作的開展時刻保持警惕,并且反映在新聞播報工作中去,新聞采訪、播報工作能夠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時代特征等。
3 新聞敏感性和責任感在新聞工作中的意義
1)兩者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
首先,兩者是構成新聞工作者職業(yè)素質的重要部分,新聞敏感性是新聞工作者在進行外部新聞工作時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是評價新聞工作者個人技能素質的最直觀標準。新聞責任感表現(xiàn)在新聞工作者對新聞內容的負責任程度,是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工作中表現(xiàn)的內在限制因素。新聞的敏感性是新聞責任感發(fā)揮作用的前提,而新聞責任感是新聞敏感性產生的依據(jù)之一。兩者雖然有所分別,但是不可分割。
其次,新聞敏感程度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就是新聞價值判斷,良好的新聞價值判斷依賴于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責任感。此外,在新聞敏感性和責任感的雙重作用下,新聞工作者會保持高度的工作警惕性,及時對新聞事件或線索做出正確的行為判斷,是提供科學新聞報導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責任優(yōu)于敏感。對于社會大眾來說,新聞播報不在于數(shù)量,而在于質量。新聞信息的質量更多的來自于新聞工作人員對其的負責任程度。這就要求實際的新聞工作中,新聞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新聞工作責任感。而相比較而言,新聞敏感性就是新聞責任感作用下衍生出來的一種工作熱情。
由此可以看出,高度的責任感是新聞工作的核心要求,一旦新聞工作者缺乏責任感,其相應的工作熱情就會降低,更不用說新聞敏感性了,只有在較強的工作責任感的驅動下,新聞工作者才回積極活動在新聞事件的第一線,通過個人努力,提高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才能在新聞播報中還遠事件的真相。
3)實踐中實現(xiàn)責任和敏感的統(tǒng)一。實踐中的新聞工作不能僅僅依靠責任感或是敏感性就可以輕松開展,新聞工作是在責任感和新聞敏感性雙重驅動下才能夠順利展開的活動。并且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和新聞敏感性并與生俱來,而是在不斷地實踐中慢慢培養(yǎng)、慢慢積累而來。如果責任感缺失,新聞工作者單純依靠新聞敏感性在活動,那么新聞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將無法保證。但是如果僅依靠新聞工作責任感,新聞信息的數(shù)量將無法滿足大眾的社會需求。
而大眾需要的新聞信息是在數(shù)量上能夠覆蓋社會生活多個領域,在質量上是能夠做到新聞信息句句屬實、完全可靠,因此新聞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不能放松對自身的要求,要時刻注意工作中的責任感和敏感性。在實踐中鍛煉自身,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
4 新聞敏感以及工作責任感的培養(yǎng)
要培養(yǎng)新聞敏感性就需要對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政治熱情,能夠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積極踐行科學發(fā)展觀,使新聞工作能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領悟不同時期黨和國家做出的不同部署與決策[4],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升新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深入實踐,貼近群眾和生活,報道出更多有價值的新聞。
5 結束語
高度的新聞敏感和工作責任感是新聞記者必不可少的素質,是新聞記者在長期的新聞工作中嚴格自律,積極探索而形成并不斷提升的重要職業(yè)素養(yǎng)。在長期的工作之中,積累工作經驗的同時,不斷地推進新聞工作的同時實現(xiàn)自我價值、自我素質的提升,進而報道出更有價值的新聞。
參考文獻
[1]張國昌.新聞敏感與新聞工作責任感的關系[J].新聞愛好者,2010(5):77-78.
[2]鄧海杰.新聞敏感與新聞工作責任感的關系[J].西部廣播電視,2014(11):34.
[3]魏巖峰.論新聞敏感與新聞工作責任感的關系[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189-190.
[4]姜文慧.淺談新聞記者新聞敏感及責任感之間的兩者關系探析[J].智富時代,2015(S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