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學生體質卻普遍下降。因此大學體育教師不僅要加強責任心,而且要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通過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考察,認為可以通過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有效的、具體的大學生體育課程成績評價體系,充分運用體育課程考試的杠桿調節(jié)作用來促進學生認真上體育課,重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從而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
[關鍵詞]成績評定;大學生體育;體育考核標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16
高等院校體育課成績考核內容和標準,是高等體育教學中一項重要內容。從目前各高校該方面的工作來看,由于教師的專業(yè)差異和教學水平、能力的不同,以及教學組織形式的差異,使教師在制定考核內容和標準時帶有較多的自我主觀性,對考核內容的側重點也存在不同的差異,教師的經驗式教學仍然普遍,使得教師制定的考核內容和標準各不相同,缺乏統(tǒng)一,造成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不同的班級所學的內容不同,考核的內容和標準也不同,使學生的體育成績沒有尺度,缺乏客觀性和統(tǒng)一性,對教師的教學效果也難以客觀評估。因此,文章以體育教學的教育目的為出發(fā)點,根據高校大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的實際情況,就如何對高等院校大學體育課程的內容和標準的制定進行探討,建立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和評估標準,使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更加趨于完善。
1考核內容和標準相關因素的分析
考核內容和標準的統(tǒng)一確立,是以教學內容的完善、統(tǒng)一為基礎的。教學內容的確定,又受著教育目的在大方向上的引導,因而,確定明確統(tǒng)一的教育目的,才能合理地安排、調整教學內容,建立相對完善、統(tǒng)一的考核內容和標準,使高校的體育教育工作完成其應有的使命。
2制定考核內容和標準所遵循的原則
2.1各項考核內容的相對統(tǒng)一性原則
在考核內容的選擇上,以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作為基礎,分別將籃、排、足,乒、羽、武術、健美操等各項課程中的最基本技術作為考核內容的選擇范圍。在這些內容中,又以對掌握該項目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技術列為考核內容,使得所制定的考核內容在各項目中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代表性,對所選擇技術動作的類型具有相對的統(tǒng)一性。
2.2所選內容上技術性評定和達標評定相對均衡性
在考核內容的選擇上,盡可能使技術性評定和達標評定的成分相對均衡,避免教師在學生成績評定上的主觀性差異,同時,也防止了只強調數量達標而忽略技術優(yōu)劣的評定。
2.3考核標準評定的細致性和準確性
在技術動作的評定標準制定上,盡可能細致、準確地區(qū)分技術動作的優(yōu)劣,使之得以明確、準確地評定。
2.4學生成績分布范圍的均衡性
按照所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學生成績的評定,可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明確的區(qū)分,避免了學生成績整體偏高、偏低或過分一致的現象產生。
3大學體育課程考核評估辦法的建立
3.1考核內容的選擇
高等院校體育課教學內容的安排是以學期為周期,每一學期安排一至兩項獨立的運動項目進行教學,因而每學期的教學,都會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全面地安排某一項運動項目的各項技術作為教學內容。在考核內容的選擇上,基本上是以運動項目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技術性較強的技術動作,并且是能全面反映該項目特點的關鍵性技術動作列為考核內容。
3.2考核標準的確定
考核評估標準,最終反映出的是學生的考核成績,標準制定得或高或低,都會影響學生考核成績的合理性。標準過低,學生過于容易通過考核,會降低他們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影響他們所學技術更高、更深一步地掌握,從而也影響了教學效果;標準制定得過高,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形成過重的壓力,同樣會削弱他們的興趣,過分追求對考核內容的練習,而忽視了對所學運動項目其他技術的全面練習和全面提高,同樣也影響了教學的實際效果??紤]到以上因素,在制定考核標準時,我們應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慮,同時可以借鑒和參考其他院校的考核標準,來確定最后的考核方案。
3.3考核評估方式的運用
考核評估的方式采用技術技評和技能達標兩種方式。
技術技評是教師對學生某項技術動作掌握程度的較客觀的評定;技能達標是學生合理運用某項技術能力所能達到的數量標準。在考核評估方式上,單純或過多采用技術評定,會相對增加教師的主觀因素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同時,會忽略學生的實用技術能力的提高;單純或過多采用技能達標,又會忽略學生對技術的掌握和提高,有悖于體育教學的目的。因此,在考核方式上,盡可能使二者相互均衡,或者將二者結合使用,這樣就避免了前面所述的不足。
綜上所述,學生體育課的成績最終由以下幾項內容構成。
(1)教學內容:技術考核成績。該成績是由教師依據考核內容和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給定的成績。給定成績?yōu)榘俜种?,占學生總成績的 40%。
(2)平時成績,即學生上課考勤成績。該成績是由教師于每學期結束時根據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評定,除正常病、事假外出現曠課、早退、遲到等都將按教學課次累計進行扣分,該分于期末成績評定時,由學生總成績中扣除。占學生總成績的 20%。
(3)教學班級紀律加分。該成績由教師于每學期教學結束時對教學班在完成教學活動中的整體風貌和表現進行評定。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10分,該成績占總成績的10%。
(4)心肺功能水平測試成績。該成績由任課教師每學期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一次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測試,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照給予相應的成績,占體育總成績的30%。
4結論
順應“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建學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價內容指標,把學習態(tài)度、動作技能、體能、理論知識和健康行為等充分納入成績評價模式中來,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從而更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注重激勵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體現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念,這無論是對體育課的教學,還是對促進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終生體育觀的形成都將起到深遠而積極的影響。在對學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定時,做到全面、客觀、公正、簡易、有效,五個方面評價內容的二級指標內容、具體操作方法和分數權重等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S].2002.
[2]唐寧昆.普通高校學生體育教學成績評價系統(tǒng)的創(chuàng)設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6).
[3]李金珠,吳玉華.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田徑課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4,12(77):104-105,106.
[4]周俊平.“健康第一”與學校體育[J].體育學刊,2002,9(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