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歌
我任教的美國大學某次招聘代課教授,有中國學者在申請信中特地標明自己曾是某省高考狀元。美國同事質疑:十幾年前的成績還要重提,難道就沒更精彩的事了?在他眼里,這大約和大學畢業(yè)找工作卻列舉在幼兒園拿了小紅花一樣可笑。
人對自己的青少年時代可能有兩種極端態(tài)度。一種是沉湎于以往的光輝,反復回味,還要拉別人分享,不管人家有無興趣;另一種是悔其少作,覺得年少輕狂,不成熟,不穩(wěn)重,說到過去就像曝光了孩提時代的光屁股照片,怪不好意思的。
高中同學聚會,老師表揚我當年筆記做得好,又有同學夸我學習方法出色,我都茫無記憶。他們的稱贊是好意,從共同經(jīng)歷中找尋話題也能打破多年未見的生疏。我感激盛情,卻不敢當真。二十多年來世事變遷,在校成績好的未必是日后的人生贏家。作為應試教育的產(chǎn)物,我中學時代最大的收獲有二:一是掌握了一些學習技巧,二是培養(yǎng)了學習的習慣。從大學、留學到工作,吸收新知識、經(jīng)營人生都得益匪淺。
什么階段做什么事。讓過去留在過去,遺忘最好。輕裝上陣,為現(xiàn)時解壓,也給未來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