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敬恒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9 )
?
漢字教學中的文化釋讀法
古敬恒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9 )
漢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講漢字不能僅僅停留在指出其六書類型、說明其句中含義上,應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其文化資源??衫脵?quán)威字書和學界認知,分析古人構(gòu)字意圖,指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文化真諦,從而有效提升語文課的教學質(zhì)量。
漢字教學;文化;釋讀方法
漢字是以表意為特征的語言書寫符號。古人通過字形解說、結(jié)構(gòu)布局、形象顯示、聲中傳義等各種途徑向人們表達漢字的意義,展示漢字中所蘊藏的文化內(nèi)涵。語文教學中漢字教學是重要一環(huán),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指出其六書類型、說明其句中含義,而忽略對其文化意義的分析,我們應充分觀察、分析、發(fā)掘古人的造字意圖,從而指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文化真諦。具體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權(quán)威字書的說解以及學界對漢字的普遍認知,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漢字,分析和發(fā)掘其中的文化意義。
明釋指權(quán)威字書對字中所含文化的解釋,并為學界所公認。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下簡稱《說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權(quán)威的文字學著作。許慎在《說文》中不僅明確地指出了每個漢字的本義(所釋字的本義總體上是可信的),還對不少漢字的文化背景作了介紹。如:
韶,《說文》:“虞舜樂也。從音,召聲。”指出其為虞舜時代的樂曲。《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笨讉鳎骸吧?,舜樂名。”傳說中的韶是一種極其美妙而富有感染力的樂曲。《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比舴巧貥肪哂刑厥獾镊攘?,孔夫子豈能如此如癡如醉?舜樂和禹樂古人合稱“韶夏”,又泛指優(yōu)雅的古樂。又由于傳統(tǒng)文化認為人唱出來的是聲,樂器演奏出來的是音,所以“韶”列入“音”部。
翣,《說文》:“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垂。從羽,妾聲?!绷犑枪糯撞牡难b飾物,垂掛在棺木的兩側(cè)。由于古代為君權(quán)社會,尊卑等級森嚴,即使棺飾物也不能例外,所以許慎作了不同等級的介紹。
鶴,《說文》:“鳴九皋,聲聞于天?!柄Q是一種白羽黑翎、丹頂赤目的水鳥,許慎強調(diào)了它的生活環(huán)境和特殊叫聲。其實白鶴與道教還存在著聯(lián)系。因白鶴善飛,遨游天際,正合道教所追求的逍遙自由的境界,因而道家常以白鶴為坐騎;又由于白鶴長壽,而道家也把長生不老作為自己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騎鶴飛升”就成了道家成仙的最大向往。至于“烏,孝鳥也”所提示的“烏鳥反哺”典故,人們更是耳熟能詳。
《說文》中提示了一些語言文化信息,盡管沒有明說,但透過它的點撥,可以幫助我們?nèi)メ屪x漢字。如:
衙,行皃,音yú,該字屬于表示道路的“行”部。這就告訴我們,“衙門”義非本義,是后起義。衙衙,列隊行進之貌?!冻o·九辯》寫詩人遨游太空時,朱雀舞蹈,蒼龍騰躍,雷師擊鼓,飛廉衙衙。衙表示“官署”,則始見于隋唐文獻。唐人封演的《封氏聞見記·公牙》:“近代通謂府廷為公衙……字本作牙……軍中聽號令,必至牙旗之下,稱與府朝無異。近俗尚武,是以通稱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音稍訛變,轉(zhuǎn)而為‘衙’也?!?/p>
弄,“玩也。從廾持玉”。弄是對玉的把玩與鑒賞,是一種高雅的精神文化活動,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擺弄?!秶Z·楚語下》:“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焉?”韋昭注:“玩,玩弄之物?!敝傅氖峭尜p的東西,如古玩、珍玩。
節(jié)(節(jié)),竹節(jié)也。節(jié)為什么會產(chǎn)生節(jié)制、節(jié)約、節(jié)氣等引申義?它們與竹節(jié)義有何關聯(lián)?原來,竹節(jié)的特點是有所控制約束,這就使人們聯(lián)想到節(jié)制、節(jié)約;竹節(jié)是一段一段的,因而使人聯(lián)想到每年二十四節(jié)氣,每半個月就有一個節(jié)氣。竹經(jīng)冬不凋,不畏嚴寒,這又使人聯(lián)想到人的高貴氣節(jié)。
通過結(jié)構(gòu)搭配,先民們把造字意圖表達出來,展示其文化含義,讓讀者自己去領會。如:
侃,古代指耿直,其形體由“信”的異體字“亻口”字合成。一個誠信的人,剛直率真,好似潔凈明澈的河水。古人在河水與誠信之間建立起固化的聯(lián)系。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里寫晉公子重耳面對黃河,說:“所不與舅氏(指子犯)同心者,有如白水?!睏畈洞呵镒髠髯ⅰ罚骸凹础腥绾印?,意謂‘河神鑒之’?!币部杀硎鞠駶L滾的黃河水一樣,不改變初衷。“侃侃”,剛直貌,表示“滔滔不絕”,為后起義。
漢字的結(jié)構(gòu)講究對稱,搭配合理,富有平衡美。但有時如果把構(gòu)件完整寫出,就會破壞對稱和平衡,于是古人就創(chuàng)造出“省形”“省聲”的辦法,以解決這個矛盾。如:
星,原做“晶”,表示閃耀的星辰。后來聲化為“曐”,從晶,生聲。相比較而言,形符“晶”所占比重過高,故而古人將“晶”省作“日”,改作“星”。這樣形符、聲符相對平衡,“星”也就成為一個省形字。
雷,古字作“靁”,從雨,畾聲。但兩相比較,“畾”字所占比重過高,于是也加以省化,改為“田”,新造出“雷”字。因此,“雷”屬于省聲字。解釋這些字的結(jié)構(gòu)時,如果就字面說,就會造成誤釋,而應當回溯其原初結(jié)構(gòu)。因此,我們不能說“星”從日,生聲;“雷”從雨,田聲。
有些漢字的文化意義,字面上較難展現(xiàn)出來,需要我們分析挖掘,揭示其內(nèi)含的意義。如:
婿,原作“壻”?!墩f文》:“夫也。從士,胥聲?!睆氖?,表示是有才智的男子。又如“吉”,《說文》:“善也。從士口?!币虼?,形符的意義是明晰的。聲符“胥”,本指“蟹醬”,后又借指官府中的小吏?!吨芏Y·天官·序官》注:“胥,讀如谞,謂其有才知,為什長?!笔瑁骸鞍钢苁抑畠?nèi),稱胥者多,謂若大胥、小胥、胥師之類,雖不為什長,皆是有才知之稱。”胥是小吏,且小吏必須具有一定的才智。因此,“胥”的“才智”義是隱含的。古人挑選女壻,自然好中選優(yōu),有才智者,才有資格成為“乘龍快壻”。
漢字歷經(jīng)演變,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古文一路走來,又轉(zhuǎn)為小篆、隸書、楷書。每經(jīng)過一個階段,都會發(fā)生形體的變更,這些變動往往會帶來原初構(gòu)意的散失。今天再看一個字的這些不同形體,人們難免會做出不同的理解,對其文化意義的解釋也會有所差異。漢字文化的豐富和異彩紛呈,也可從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如:
茵,《說文》:“車重席”,從艸,因聲。《說文》列出的異體字,從革,說明其是皮革制品。所以,實際上“因”就是車墊。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引江永之說:“象茵褥之形,中象縫線紋理?!?/p>
同一個字擁有不同的形體,叫異構(gòu)。對于同一個字形做出不同的解釋,叫異釋。對于異構(gòu),自然也要做出不同的解釋。因此,異釋與異構(gòu)既有不同點,也有相同點,兩者的重點不同。如上文對金文“皇”的不同解讀,就是異釋的例子。又如:
南,《說文》:“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碧铺m認為是瓦制之樂器,郭沫若認為“南”是南方的樂器,所以用其表示南方。又如“且”,祖的初文,有人釋為神主形;或釋為“俎”,器具內(nèi)放肉食以祭天地、神靈和祖宗,故轉(zhuǎn)而指祖宗;或認為與男性有關,是一種生殖崇拜。
我們相信,只要正確利用權(quán)威字書的重要解說和學界對漢字結(jié)構(gòu)、含義的普遍認知,有目的地分析和揭示語文課中重點漢字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我們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就會更加豐富充實,更加生動活潑、展現(xiàn)魅力,學生也會得到更多的收獲,從而使語文教學質(zhì)量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李志紅)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fully explore and utilize their cultural resources, apart from pointing out their six scripts types, and explaining their meaning in sente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can be enhanced by making use of authoritative dictionaries and knowledge from academic to analyze ancient word structure and to guide student on master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ulture.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culture;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2015-12-01
古敬恒(1944-),男,河南唐河人,江蘇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古文字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G648.8
A
(2016)01-0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