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林
主動讀帖自助臨寫——以《豎鉤》為例談三年級起步階段毛筆書法課的教學設計
唐軍林
小學三年級為毛筆書法教學的起步階段,考慮到書法課程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帶領學生接觸古典碑帖,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在欣賞碑帖、主動讀帖的基礎上重點進行基本筆畫以及含有這些基本筆畫的獨體字、合體字的練習,在練習中體會書法的筆法美、結(jié)體美、章法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要實施綠色評價,正面引導,呵護孩子學習書法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自主學習書法的能力和習慣。
經(jīng)典;讀帖;臨習;綠色評價
小學三年級為毛筆書法學習的起始階段,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開設書法課,旨在讓孩子感受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書法藝術(shù),同時通過書法學習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和個性習慣。由于書法藝術(shù)的根在古代,必須通過對古代經(jīng)典碑帖的感受、臨習,方能習得技能。體悟書法文化,決定了書法課程實施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特殊性,即實踐性、藝術(shù)性。而對于剛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來說,書法學習的載體——經(jīng)典的古代碑帖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甚至是隔閡的、不可理解的。但是無論從認識上還是從具體技法學習上來說,第一印象和感覺都至關重要。因此三年級的書法教學應該胸強化規(guī)范、激發(fā)興趣、描摹入手,讀臨相輔,走好入門第一步。
1.原汁原味,呈現(xiàn)經(jīng)典。
書法的學習和繪畫的學習不一樣,繪畫的學習除了可以臨摹古代畫家的作品外,更多的是師法自然,直接到大自然中寫生。而書法是無法直接師法自然的,能夠師法的只有古代書家的經(jīng)典碑帖,因此,接觸并研究揣摩古代經(jīng)典碑帖是書法學習的必經(jīng)也是唯一路徑。所以讓孩子直接接觸經(jīng)典,有利于保證其正確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和學習方法的純正。如教學人美版小學書法教材《豎鉤》一課時,因為教材選用的碑帖是歐體,所以一開始就可以投影出示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的拓片,配以后世學者臨習或者創(chuàng)作的歐體書法作品,將學生帶進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的書法藝術(shù)世界中去。這里強調(diào)原汁原味,正是應了古人的“取法乎上”的原則,一般來說,要盡量少用或不用經(jīng)后人加工修飾過的所謂“高清版本”的字帖??赡茉驓v史原因會有磨礪缺損,但這正是馳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所在,有時更能產(chǎn)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學習效果。
2.文化滲透,造境激趣。
伴隨書法技法練習的還有書法文化的感受和學習。書法家習字的故事、書法字體的演變、文字學角度對書法現(xiàn)象的解讀等等都可以列入書法文化的學習范疇。通過書法文化的學習,感受古人練字過程的艱辛和專注、了解書法藝術(shù)的前世今生、明確某種書法現(xiàn)象的成因,解決書法學習中概念的困惑,為書法學習注入動力,掃除障礙。書法文化的滲透可以創(chuàng)造有效的、優(yōu)美的書法學習情境,激發(fā)孩子熱愛書法的感情,培養(yǎng)孩子對書法學習的執(zhí)著精神。如《豎鉤》的教學中,教師配樂講述唐代大書家歐陽詢雖長得丑,但因書法寫得好而備受人們敬重,以及他為學索靖書法坐習三宿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吸引著學生潛心勵志,走近書法,學習書法。
3.教給方法,主動讀帖。
在感受碑帖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讀帖,不能信手就寫。起始階段就要讓學生明白書法學習的第一關就是學會讀帖。這一點宋代山谷老人有曰: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于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自隨人意。一語道盡讀帖的重要性。讀帖和臨帖同樣重要,甚至有時比臨帖更重要,因為只有看出并讀懂了古人的用筆和結(jié)體規(guī)律,包括神采章法等訣竅,才有可能在手上表現(xiàn)出來。磨刀不誤砍柴工,讀帖在書法中的作用亦如斯。讀帖能力是自主學習書法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本環(huán)節(jié)應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常態(tài)的呈現(xiàn)和一定程度的強化,訓練學生主動讀帖、觀察的習慣,不斷形成并提升學生對書法元素的感知和審美能力。
1.過程完整,富有質(zhì)感。
趙孟頫云:用筆千古不易,結(jié)體亦須用工。書法是由一個個線條長度單位構(gòu)成的,而在楷書書體系列中,每一件作品則是由一個個單字構(gòu)成,每一個字又是由一個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因此,練好基本筆畫乃是筆法學習入門的第一大要事。每一個基本筆畫的書寫均要詳細解析,完整表現(xiàn),不可以一步或一個動作有缺,如豎鉤起筆的逆鋒動作少了就容易形成尖鋒,鉤前少了駐筆轉(zhuǎn)鋒的動作就會使得鉤畫缺少蘊藉,草率凌厲。任何一個動作不完整、不到位,就都不會收到應有的練習效果。
2.筆勢暢達,節(jié)奏分明。
筆畫的動作不能或缺,但是書寫過程更不可割裂,不可板滯。戶樞不蠹,流水不腐,那是因為運動,因此筆鋒在紙面上的運動過程必須力爭流暢。當然這也要有一個練習過程。如何把握好每一個基本筆畫的書寫節(jié)奏,該慢的時候慢,該快的時候快,該輕的時候輕,該重的時候重。這些都是教和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里體現(xiàn)的書寫性,需求有速度,也是書法神采的重要來源。因此,從基本筆畫開始就要努力讓學生進入書寫狀態(tài),盡早脫離畫字的誤區(qū)。如豎鉤的書寫過程,從逆鋒起筆,到轉(zhuǎn)鋒寫豎,最后頓筆順勢靈巧出鉤,先分解,后連貫,務必體現(xiàn)書寫的節(jié)奏。
1.避讓穿插,虛實相生。
規(guī)避禮讓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而這一美德更純粹地體現(xiàn)在書法藝術(shù)中,尤其是在合體字的結(jié)體規(guī)律中。通常小學生在初學寫字時,最難做到相輔相生,穿插避讓。這也是讀帖的重要內(nèi)容。如《豎鉤》的教學中,“利”字左右兩邊的避讓就非常明顯。如何引導和描述這種避讓的規(guī)律從而讓孩子易于發(fā)現(xiàn)和接受呢?可以采用童話式的教學法來處理——左部的禾木旁多像一位彬彬有禮的小朋友??!家里來客人了,他起身迎客,得體地擺出手勢,恭恭敬敬地邀請客人進屋上座。右邊客人立刀旁積極回應,瞧那一小豎頑皮地跳起,那分明是親情友情的表達,豎鉤的動作也是那樣地儒雅,那樣地得體。這一切多么和諧、有趣!書法應是有生命的,充滿情趣的。
2.關注空間,計白守黑。
孫過庭說:初學分布,務求平正。意為初學書法要分布好筆畫,使其勻稱穩(wěn)定。分布二字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引導孩子關注字內(nèi)和字外的空間留白。學生容易關注的是筆畫的本身,筆畫與筆畫、字與字間的空白,有時比筆畫本身更具有視覺和藝術(shù)沖擊力也正是書法家匠心所在。忽視了空間關系的分析和表達,必然會使所寫之字或結(jié)構(gòu)松散,或局促難安,難以和諧;即使基本筆畫寫得有一定質(zhì)量,也不會產(chǎn)生書法之美。如《豎鉤》一課的教學,歐陽詢的“可”字中,第一筆長橫和內(nèi)部“口”的兩橫形成一個組合,三橫間的距離均等,同樣三豎之間的空白對于整個字的內(nèi)部關系表達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3.筆斷意連,一氣呵成。
筆斷意連是書法藝術(shù)的內(nèi)涵特質(zhì),是所有書體書寫式必須遵循的原則。這里的筆斷意連主要體現(xiàn)在一個字內(nèi)部的筆畫與筆畫之間在書寫過程中應該呈現(xiàn)的聯(lián)系狀態(tài)。上一個筆畫完成后,筆尖的動作并沒有停止下來,而是離開紙面,在空中繼續(xù)行走,至下一筆的起筆處,自然順接,古人所謂“一筆書”便是此意。當然還包括字與字之間的筆斷意連。這也是教師在示范時要強調(diào)的話題。在描紅、雙勾填墨時必須一遍完成,不得反復。
1.鼓舞激勵,無劣評價。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本毩暶P書法本身和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在學習中也運用甚少,因此學生和書法之間隔著相當?shù)男睦砭嚯x。練習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茫然無措,知難而退。尤其在起始階段,剛開始的新鮮感逝去后,剩下的感覺味同嚼蠟,書法學習的興趣于是悄然泯滅。這是書法學習的悲劇。書法學習當然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但也需要來自老師和他人的不斷鼓勵,需要指點,更需要正面的評價。我們提倡綠色評價,即無劣評價。學生只要認真練習了,就要表揚、激勵,哪怕一開始寫得都不像,唯有態(tài)度認真也值得加星、畫圈,可圈可點。當然表揚激勵要有針對性,要有引導性,不能為了表揚而表揚,要有助于導入進一步的學習和練習,激發(fā)興趣,激發(fā)研究觀察揣摩書法的自主性,最終實現(xiàn)能自主讀帖,自主練習。
2.多元互動,富有情趣。
教師的評價一開始是確定標準的水平線,是有根據(jù)、有方向的,同時也是給學生做出的示范。但是評價的主題要多元。有時,來自學生之間的評價和來自家長的評價更具有激勵性。同樣,學生對自己也有一個定位和評價。書法教學中,教師要就地取材,積極推動多元評價,讓孩子獲得書法學習的動力、獲得自信,分享成績,快樂書寫。評價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可以是口頭評價,如夸夸對方,夸夸自己;也可以是書面評價,寫一句話,畫五角星,多畫紅圈圈;還可以給對方冠以“神品”“妙品”“能品”,冠以“小王羲之”“小顏真卿”“小柳公權(quán)”等榮譽稱號;等等。實施綠色評價,可以有效地為學生的書法學習保駕護航,不斷為書法學習注入動力。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書法學習尤其如此。教會學生讀帖,歸納書寫要領,根據(jù)范字進行臨習,然后自主對照范字再次矯正,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形成正確的書寫技法。這是一個自助學習的過程,形成習慣的過程,自我完善的過程。
附人美版三年級上冊第10課《豎鉤》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讀帖指導和描紅填墨臨帖練習,掌握歐體豎鉤的特征和書寫方法。
體會掌握帶有豎鉤的字的書寫規(guī)律,并寫好“可”“利”“求”三個帶有豎鉤的字。
培養(yǎng)認真讀帖,善于發(fā)現(xiàn)的能力和習慣,提高書法審美水平,培養(yǎng)對書法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悟掌握豎鉤筆畫及其在組合字中的書寫要領。
教學難點:
豎鉤的出鉤要領,“可”的橫豎關系,讀帖。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好書法練習用品。
適當復習坐姿、執(zhí)筆姿勢及豎畫的書寫。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作業(yè)紙實物投影設備。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激發(fā)興趣。
據(jù)統(tǒng)計,凡是練習書法的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很高興有緣與大家相識。喜歡書法嗎?我也喜歡書法,那咱們就是知音了。唐代也有一位我們的知音叫歐陽詢。他的字因為寫得太漂亮而被刻成了碑帖,我們來欣賞一下。(課件播放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拓片)據(jù)說歐陽詢本人長得比較丑,但是因為寫了一手好字,不但得到了別人的尊重,而且做了大官。古書記載,有一天他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便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后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瞧,書法的魅力有多大,歐陽詢練習書法竟如此刻苦!
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出示碑帖上的“可”“利”“求”三個字,觀察。這三個字都出自《九成宮醴泉銘》,它們都含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那就是——豎鉤。歐陽詢的字之所以漂亮,就是因為他的豎鉤寫得特別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豎鉤和含有豎鉤的字。
指導讀帖,練寫豎鉤。
看教材第36頁上面的“可”這個字中的豎鉤,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課件出示“可”、豎鉤示意圖。)
交流:豎畫挺勁直爽,鉤畫略平。
我來分析。
究竟該怎樣寫好這個豎鉤呢?讀36頁下半頁。交流。
確定起筆位置——逆鋒起筆向左上入紙——向右下適當按筆調(diào)轉(zhuǎn)筆鋒向下行筆。
至末端適當按筆,調(diào)鋒輕轉(zhuǎn),微向左上順勢出鉤。
強調(diào)要領,示范筆法。
看到這么美的豎鉤,老師的手癢癢的。誰來讀要領指導老師寫?學生邊讀要領邊看老師書寫豎鉤。(邊寫邊強調(diào)描紅、填墨、臨帖的要求:描紅不溢不漏紅,填墨填滿不出線。臨寫越像越好,想著書寫的要領。)
課件出示描紅、雙鉤填墨要領:
描紅:
蓋紅不漏不外溢,
一次完成不涂描。
雙鉤:
運筆路線動作全,
粗細正好填框滿。
一氣呵成要流暢,
不可反復涂抹添。
4.學生練習描紅、填墨、臨寫豎鉤兩個。
5.評價矯正。投影出示——對照要領——先夸一下,再給點建議。
再練習兩個。
體驗例字,描填臨寫。
豎鉤寫得這么漂亮,帶豎鉤的字能不能也寫好呢?出示“可”。
1.讀帖。
說一說,這個字要怎樣寫才能像字帖一樣好看呢?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首先要學會觀察讀帖。誰發(fā)現(xiàn)了這個字里筆畫之間空間分配的秘密?(學生讀帖,發(fā)言。)
你們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破解了這么多美的密碼。老師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編成了幾句口訣,讀一讀,看合不合適。
一橫在上形偏長,
口靠左上橫畫均。
上寬下窄豎內(nèi)收,
豎鉤豎筆挺且勻。
2.大家看老師寫,看老師是不是按照要領書寫的。
教師示范。
3.相信孩子們讀了口訣,又看了老師寫,一定也忍不住想寫了。那就拿起筆,按照要領寫兩個吧。先描紅,作業(yè)紙上如果是黑的(最好有配套的作業(yè)紙),那就描黑吧。再填墨,最后照著臨寫。要盡量像。靜下心來認真寫。(音樂)
4.評一評。
讓兩個同學帶著作業(yè)上展臺。誰來對照要領說說他寫得怎么樣?
夸夸他。下面同學互相評一評。先夸夸同桌,再提提建議。
再練兩個??茨懿荒軐懙酶?。
互評。根據(jù)要領互評,并畫紅圈圈。
練寫“利”字
觀察“利”字,示范臨習。
看到小朋友們這么快就把“可”寫得這么挺秀,另一個漢字朋友早就忍不住要來和大家交朋友了,快來認識他——“利”。
2.為了讓我們記住它的樣子,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口訣,請你來讀一讀,看看能不能看出它的書寫秘訣。出示口訣:
親,請記住我:
禾木首撇略短平,下部橫撇向左伸。
豎畫穿橫偏右過,點畫有禮讓客人。
右邊小豎短靠上,豎鉤挺勁鉤略平。
3.教師示范,學生用指掌同步書空領悟。
4.學生練習。
5.評價反饋。
請兩位寫得有進步的孩子上臺展示。自己夸夸自己哪兒寫得好。
同位互相夸夸對方,用紅筆給對方寫得好的字畫上紅圈圈。
要領引路,自主習“求”
讀帖尋路。
最后一位朋友“求”的獨立性很強,希望小朋友們能夠不用老師示范自己嘗試寫好它。它也帶來了書寫的要領呢。(出示例字,引導觀察,再出示口訣。)
口訣:試試寫好我
橫畫雖短有力度,
豎鉤居中是主筆。
點提呼應多靈巧,
捺變長點美又奇。
自主練習,邊寫邊悟。
3.評價反饋,再次矯正。自己給自己寫得好的字畫上紅圈圈,也可以只給自己寫得棒的那一個筆畫畫圈。
4.覺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一兩遍,看能否寫得再好看些。
作業(yè)展示,增強自信。
經(jīng)過一節(jié)課的練習,每個人對豎鉤和帶有豎鉤的字的書寫要領都有了較深的領悟。能把字寫得這么漂亮,多不簡單啊!老師好羨慕你們——我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可沒你們這么有才。大家都把作業(yè)拿到前邊來張貼在展示欄里和同學互相分享一下,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
學生自主粘貼作業(yè)。
下課贈言。
書法使人安靜,使人睿智,使人變得更優(yōu)秀。
板書設計:
豎鉤,
藏鋒起筆描紅,
雙鉤填墨,
中鋒行筆挺勁,
頓筆出鉤輕靈。
J292.1
A
1005-6009(2016)56-0070-05
唐軍林,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實驗小學(江蘇連云港,222300)教師,一級教師,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教育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