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內容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大學生具有多元化、個性化等特點。高等教育面對新時期成長的大學生肩負著培養(yǎng)人才、服務社會的高校職能,對于社會輸入優(yōu)質人才,對于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其中高校輔導員是直接面對大學生群體,與大學生直接交流的人。而面對全面大學的新時代,如何在大學群體里,保證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針對性,更有成果,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輔導員 思政教育針對性研究 實際方法
在現今的高等教育中,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屬于最基礎的教育,影響著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高等院校承擔著向社會輸送專業(yè)人才的責任,同時給予大學生與社會接軌接觸的機會,是大學生思想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大學生思想和政治的提升可以給大學生接觸社會,成為社會需要的專業(yè)型人才帶來無限的力量。其中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至關重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得到全面的推動和開展,大學教師應按照以人為本的思想進行教學,幫助廣大高校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隨著網絡產生而成長的大學生一代,是高等院校輔導員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代,網絡等新媒體對傳統(tǒng)媒體的沖擊,使得處于傳統(tǒng)思維模式下的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被動。如何利用新興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積極有效的宣傳和建設,對思政教育內容進行有效性整合,是現今高校輔導員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增強大學生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并找到實際性的實施方法。
一.網絡給高校思政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
1.網絡信息較為復雜,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信息爆棚的網絡世界里,許多網站充斥著大學生不宜接受的黃色、暴力等信息,這對于意志薄弱的學生的思想侵害非常嚴重。嚴重扭曲了大學生思想意識,產生消極低沉的思想,對正確認知自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一個阻礙。
2.依賴網絡,人際關系淡漠,理解能力減弱。網絡信息的真?zhèn)伪孀R度低,對于扎堆的虛假信息,諸多大學生仍處于辨認不清的狀態(tài),對于嚴重的言語傷害和惡略的語言使用,是沒有抵抗力的,網絡給了更多言論自由的同事,沒有更好的告訴大學生群體如何正確使用,容易導致更極端的人際交流情況。
二.加強大學生思政工作的策略方法
在面對網絡時代成長的大學生一代,如何更好的加強大學生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并找到實際性的實施方法,是現今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重點。雖然目前,在我國高等學校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處于被動狀態(tài),沒有得到系統(tǒng)性的改善,但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在不間斷的經驗積累上一直探索著,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設。
高等院校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應用型人才,其最終目標是實現學生個體的全方位發(fā)展,以此來帶動學生群體的全面發(fā)展。對于現今大學生心理素質及思想素質的培養(yǎng)和改善,應該緊密結合現今大學生思想和成長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在高等教育的四年培養(yǎng)中,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最直接的接觸學生,對學生思想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思想輔導員應感同身受的站在大學生立場來思考、觀察,從大學生群體出發(f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方針,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采用時效性強的思政教育方式,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建設力度。有什么樣的高校教育理念,培養(yǎng)什么樣的優(yōu)秀人才,高校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的一個實踐平臺,如何培養(yǎng)社會文化傳承建設的高質量人才,需要大學生對于社會信息及時性掌握,并了解更深刻更有意義的社會文化信息。作為高校思想輔導員的教育工作就需要采用時效性強的教育方式,進行信息和思想的整合和傳播??梢酝ㄟ^網絡、新的移動媒體等方式來宣傳普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礎知識,結合最新的實事案例,做到與大學生的及時溝通和交流。
同時面對新時期下的新一代大學生群體,高校輔導員應自覺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要想真正做好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高校大學生們的思政工作,就必須改變陳舊思想,緊隨時代潮流,逐步完善自身的思正教育知識體系,做到學生們的引路人、成長榜樣的角色中去,以自身與大學生雙面成長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隨著新媒體的而滲入,以前傳統(tǒng)的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絡和校報等媒介進行傳播的校園思想教育活動已經產生改變。利用好新的媒介、新的溝通方式,是做到大學生思政工作針對性和實際性的根本方法,也是現今高校輔導員應該致力于思政教育探索的新的前進之路。
參考文獻
【1】謝婧.淺析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J].青年與社會,2012(2).
【2】陳瑛.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與心理輔導[J].福建建筑高等??茖W校學報,2002(2).
(作者單位:白城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