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淼
“作為一名教師要致力于:上課之前學生期盼你,下課之后學生回味你,離校之后學生懷念你?!?/p>
—陳迪
從不情不愿到心甘情愿
作為非師范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陳迪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翻譯家或外交家,進入教育領域純屬偶然。從教之后,她經(jīng)歷了“不愿做教師—只好做教師—做個好教師—做教師們的教師”的心路歷程。陳迪從四川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來到廣州找工作,恰逢天河區(qū)首次面向非師范院校招聘教師,為了留在大城市,她只好選擇了做教師。當其他職位向她拋出橄欖枝時,她也曾多次動搖。然而,偶然間看到的一則英文故事最終堅定了陳迪做教師的
信念。
一位15世紀的宗教學家在一本書中記錄了一件轉折他人生的小事:一天,他路過一個巨大的工地,看到工人們在汗流浹背地搬運磚頭。他來到一位苦工面前,問道:“您在做什么?”那位苦工沒好氣兒地說:“看不見呀,這不是在搬磚呢嗎?”他又來到第二個人面前,問道:“您在做什么?”第二個人語氣比較平和,回答道:“我在砌一堵墻。”他來到第三個人面前,問了同樣的問題。第三個人非常從容地放下手中的磚,擦了擦頭上的汗,臉上露出一種幸福的光彩,回答說:“我在建造一座心靈的圣殿?!?/p>
為什么對同一件事,三個人卻有著三種不同的解讀?第一個人是現(xiàn)實主義者,因為所有他受的苦都是真實的;第二個人是職業(yè)主義者,他知道這是他的工作,盡管并不熱愛,但他明白自己要忠于職守,完成自己的職責;第三個人是理想主義者,他做的每一件事、砌的每一塊磚,都通向自己心靈中的那座
圣殿。
陳迪被這則故事震撼到了,從此確立了自己的職業(yè)愿景: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yè),通過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努力成為一名師德高尚、知識全面、教藝精湛、視野開闊、富有個性與魅力的教育教學專家,收獲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天河區(qū)幾任校長的帶領下,陳迪參與了四所學校的創(chuàng)辦。做“開荒?!焙芾?,但陳迪堅決服從組織上的工作安排,無論在哪所學校,都堅持愛崗敬業(yè)、顧全大局、任勞任怨。
2012年,她因為參與天河外國語學校的籌辦,調離東圃中學,班上的學生和其他班的學生聽到這個消息傷心地抱頭痛哭,多次致電教育局希望能夠陳老師能夠留下。這使陳迪深深體會到以心換心的回報。
在天河外國語學校創(chuàng)辦的第一個學期,陳迪負責教導處工作,除了繁雜的行政事務外,她還承擔了6個英語A班的教學任務,每周上12節(jié)英語課。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效益,她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網(wǎng)絡教學和家校聯(lián)系,同時積極進行英語教學實驗。陳迪經(jīng)常通過E-mail、QQ和微信幫助學生和家長解答學習上的難題、成長中的困惑等。在這個完全平等的交流空間里,她真實地感受到了家長和學生滿滿的信任。
“留白”的課堂藝術
從教以來,陳迪不斷思索和探尋教學實踐的豐富內(nèi)涵,面對中學英語課堂普遍存在的盲目追求大容量、快節(jié)奏課堂的困境,她不斷反思:課堂內(nèi)容充實飽滿,是否就是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學是否需要適當“留白”?
“留白”,是中國繪畫藝術用語,原是指在畫面布局上留下空白,讓人浮想,引人回味;因此,它也是中國藝術審美的一個重要觀點。無論是文學、音樂、攝影,還是戲劇或繪畫,作品中的留白以無勝有,不僅顯示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智慧,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藝術間的規(guī)律是相融貫通,為何不給課堂一份“留白”,換取別樣的精彩呢?在教學實踐中,陳迪開始探索并逐漸形成了“留白”的教學風格。
陳迪的“留白”教學風格可以概括為“三自”“三留”和“三還”。“三自”,即自然生發(fā)、自在建構、自如應用;“三還”,即把講的權利交給學生、把問的機會還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三留”,即保留學生自主學習和展示交流的時間、保留思維和文化浸染、保留自行解決問題的空間。
“留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知識的自我構建積累語言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可以啟迪思維使其感悟語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對世界文化的認識。英語課堂教學適當“留白”,讓學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有所創(chuàng)造,形成一種語言教學所特有的韻味和幽遠的意境??梢哉f,“留白”是一種充滿智慧的教學
策略。
陳迪非常認可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在陳迪看來,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和無奈的責備,而是師生共同經(jīng)歷、相互激蕩的生命歷程。“如果我們的課堂,能夠讓學生通過主動體驗得出認識,同化、順應舊認知體系,建構新認知體系的過程。在體驗、認識、感悟的過程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有實效的?!标惖先?/p>
是說。
陳迪的課堂教學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她的人品、理念、視野和能力得到了同行、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和贊譽。從教以來,因工作需要陳迪調動過五所學校,教過的學生成百上千,體會過教育路上的酸甜苦辣,也面臨過許多更好的職業(yè)選擇,但她從未后悔當一名中學教師。在這個物欲橫流、功利浮躁的社會,她甘于平淡和清貧,堅定不移地繼續(xù)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
“我不是一名教育家,但我熱愛教育;我不是一個思想家,但我有思想?!标惖现铝τ诔蔀橐幻心芰?、有文化、有擔當?shù)慕逃ぷ髡?,一名有地位、有品位和有精神感召力的引領者,成為教學的典范,課改的先鋒。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江麗莉
Jiangll@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