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
1.尿糖。正常情況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檢查呈陰性。當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6~10.08mmol/L)時,腎臟的腎小管就不能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就會增高呈陽性,化驗單上用“+”號表示。
2.血糖??崭寡恰?.0mmol/L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即可診斷為糖尿??;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IFG),餐后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為糖耐量受損(IGT),統(tǒng)稱為糖尿病前期。
3.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時達高峰,峰值<8.89mmol/L,2小時后血糖<7.8mmol/L,3小時后血糖恢復(fù)正常。
葡萄糖耐量試驗對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診斷價值。對空腹血糖正?;蚩梢缮?,及餐后2小時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有糖尿病者,均須依賴葡萄糖耐量試驗才能做出最后診斷。
4.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為4%~6%。我國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應(yīng)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此前2~3周內(nèi)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為1.5~2.4mmol/L。
5.胰島功能測定試驗。主要用于了解胰島B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協(xié)助判斷糖尿病類型并確定治療方案。通常包括:
● 胰島素釋放試驗:口服75克葡萄糖或饅頭2兩,測定餐前及餐后血漿胰島素水平??崭拐R葝u素值為5~25微單位/毫升,服糖后1小時上升為空腹的5~10倍,3小時后恢復(fù)至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餐后胰島素分泌也無明顯增加,胰島素釋放曲線呈無反應(yīng)型或低平曲線。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及餐后胰島素水平可正常甚至略高,但胰島素分泌高峰往往延遲至2~3小時后出現(xiàn);2型糖尿病晚期,由于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趨于衰竭,其胰島素分泌曲線可與1型糖尿病相似。
● C肽釋放試驗:健康人空腹血漿C肽值為0.8~4.0微克/升,餐后1~2小時增加4~5倍,3小時后基本恢復(fù)到空腹水平。
6.尿微量白蛋白(UAER)。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反映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尿微量白蛋白超過3 0毫克/24小時,或20微克/分鐘,則提示有早期腎損害。此時如能嚴格地控制血糖、血壓并配合其他治療,腎功能多半可以恢復(fù)正常。
7.血、尿酮體。重癥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嚴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礙,造成脂肪分解,產(chǎn)生大量酮體并在血中堆積,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如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救治,可危及生命??煽康脑囼炇菧y定血中的β-羥丁酸含量,超過0.5mmol/L,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癥。
8.糖尿病相關(guān)抗體。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細胞抗體(ICA)和胰島素自身抗體(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這三種抗體均呈陰性。1型糖尿病多呈陽性,其中,谷氨酸脫羧酶抗體診斷價值最高,其陽性率高達90%且可持續(xù)多年。
9.血脂。糖尿病患者血脂應(yīng)控制在:總膽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