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摘 要:本文通過采用觀察、訪談、分析等方法,對說課取得成功的關鍵點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能否取得說課的成功,起著關鍵作用的可以歸納為精細、精準、精辟等說課前、中、后的“三精”達成度,即說課設計階段的精細準備、說課實施階段的精準表達、說課內容陳述結束以后專家提問環(huán)節(jié)的精辟答疑等。
關鍵詞:說課;精細;精準;精辟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11-0024-02
一、說課設計階段的“精細準備”是成功說課的前提
每一次說課前,說課者都要做一系列的設計準備工作,既包括文本的準備,如撰寫教學設計或完整的說課稿,制作說課課件,拷貝課件,播放課件等;還包括心理的準備,如為了能夠不產生緊張情緒,事先反復熟悉說課材料。那么,如何體現準備工作做的精細呢?
1.說課文本力求完備
說課文本的撰寫是成功說課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從對以往說課文字材料的了解來看,有的說課文字材料缺乏反復通讀的過程,不僅存在錯字、別字,還有的專業(yè)術語出現表達錯誤。有的還在多級標題的編號上存在順序顛倒或其他不規(guī)范現象。一旦提交的是有錯誤或不完善的明顯被人看出是不夠認真的說課文本,在參與態(tài)度方面,盡管評委們可能不會明確地在這方面扣除一定的分值,但是,也會在整體評價時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參與說課比賽前,說課文本材料在撰寫好后,要能夠三番五次地閱讀修改完善,力爭消除任何錯誤或表述上的不當之處。例如,在一份“籃球傳接球”內容的說課文本材料中,在“教材分析”部分,多處將“傳接球”寫成了“傳球”。一定程度上不僅僅是一個漏字現象,會很有可能被升級為態(tài)度問題或專業(yè)術語不清晰問題等,無形中或大或小地會影響到參賽結果。
2.目標設置體現差異
無論是上課還是說課,教學目標的設置對上課與說課的效果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過去有關目標設置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是否具體和可操作、可評價上,實際上,還有一項不可忽視的就是在目標中是否體現出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從目標中能否看到是否顧及到了全體學生。如果以前未能在這方面引起重視,建議在說課文本中能夠有所體現。因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第四條基本理念提出:關注地區(qū)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個學生受益。如果要讓每一個學生受益,從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要能夠體現有層次性的目標內容表述,最好不要制定空泛難落實的大統(tǒng)一的目標。也就是說,從目標設置上就應該能夠顯示出照顧到了全體學生。假如以初中一年級的籃球(原地)傳接球的說課內容為例,運動技能目標設置時,根據學生的不同運動技能基礎,可以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如果有少部分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原地傳接球技術,就可以在為大部分同學制定原地傳接球學習目標以后,給這少部分學生提出較高的目標要求,甚至可以讓他們完成行進間傳接球練習任務等。
3.課件制作精美選配
在部分說課比賽中,有的要求制作課件,以PPT的形式配合完成說課。要想在說課中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有助于說課取得較理想的效果,PPT的制作要盡可能地精美,尤其是在內容呈現形式上和圖文字體色彩的搭配上都應有所講究。如果每一張PPT都是文字通篇,不僅給人的視覺效果不好,看著吃力,而且很難吸引觀眾和評委的注意,評委們假如不能集中注意力聆聽說課陳述,或多或少地會對說課結果產生不利影響。基于此,要考慮盡可能地以圖表的形式代替大量的文字,如果必須要呈現的文字,也最好使文字的字體醒目。圖表的顏色選配也應充分考慮其合理與精美。假如課件制作時能夠考慮到動靜結合,更能引起關注,而且還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基于此,說課者要力爭能夠從PPT的展示上就略顯勝出。如立新小學任軍老師在一次說課比賽的課件演示中,游戲圖示中一個可以移動的“模擬小人兒”完成了游戲跑動示范,讓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材料拷貝認真核對
常言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說課時一旦需要借助PPT展示,其PPT內容的拷貝過程也不可疏忽。無論是移動硬盤或容量較小的優(yōu)盤拷貝說課相關材料,都要經過一個核驗和調試的過程。有的因文本轉換存儲位置變化,有些內容會發(fā)生格式變動或圖文顯示不一致性現象,有的甚至不能正常讀取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拷貝后的核驗過程做出及時查找與處理,否則,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就很有可能影響到整個說課效果。例如,在一次說課比賽現場,一位說課者由于事先未能檢查拷到優(yōu)盤里的課件存儲情況,當開始走上講臺準備說課時,卻發(fā)現優(yōu)盤里的PPT文件無法打開,當時又沒有其他備份,假如再回去重新拷貝為時已晚,不拷貝就很難說的自如從容,結果選擇了后者,果然在說課的時候,幾次出現遺忘現象,最后以說課失敗而告終。
二、說課實施階段的“精準表達”是成功說課的核心
在說課實施階段,有諸多需要把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從語言表述上,語音、語速、語義都不容忽視;從肢體展示上,手勢、目光、眼神、表情都十分關鍵;從整體把握上,突發(fā)事件處理方式、說課節(jié)奏調節(jié)等都與說課效果直接關聯(lián)。
1.語言表述:自信與從容
說課時的語言表述直接影響著說課結果,說課者能否在說的時候表現出自信與從容,一方面取決于對說課內容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與說課者自身的心理素質有關,甚至還與說課者的個性特征有關。同樣是一句話,自信者和缺乏自信者的表達效果會截然不同。不自信者的表現,多會出現語氣與語義不肯定,甚至會出現模棱兩可的語言表達形式。如,一位說課者在說跪跳起課的設計時,說到“如果讓學生跪到斜放的墊子上,可能會更有利于學生完成動作”。這樣的語言表達形式顯然是不確定的,一句“可能會”,很難讓人們聽明白,究竟采取這種斜坡跪跳起練習方式能否完成教師所要求的練習。一個自信與從容的表達者,不僅會減少或避免不確定的表述,還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出更高的說課水平。
2.肢體展示:得體與尊重
說課并非完全是通過語言在說,有時會有肢體上的配合,有的是通過手勢,有的是通過眼神,有的是借助于身體的展示。手勢的表達有的是一種習慣,有的是說課某環(huán)節(jié)的需要。但,無論做出什么樣的手勢,都要求力爭動作頻次適中,不可過多,否則就會顯得亂而不穩(wěn),減弱說課效果。用手指表達某一含義的時候,切不可指向他人,否則會給人一種不禮貌甚至不尊重的感覺。同樣,眼神的呈現也要多加注意。說課的時候,目光既不可過分集中在某人或某物之上,也不可太過于游離不確定,如有的像掃視或尋求某一目標似的,邊說邊從左至右,又從右至左地轉個不停。這樣有可能會讓人有心慌或不安之感,說課的效果自然也就會隨之被削弱。
3.突發(fā)事件:機智與靈活
說課比賽有時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突發(fā)事件的處理不當而失去成功的機會。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盡管在說課活動中并不多見,但是,一旦出現也不可掉以輕心。突發(fā)事件有大有小,不僅大的突發(fā)事件可能會讓說課者措手不及,而且小的突發(fā)事件也同樣可能產生難以挽回的損失。因此,處理突發(fā)事件是否機智,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說課的成敗。其中,大的突發(fā)事件,可能會導致說課一度中斷,小的突發(fā)事件,可能會影響到說課者的情緒,從而精力分散而出現一連串的負向連鎖反應。如,說課現場不夠安靜時,說課者可能心情不悅,進而導致注意力分散,牽扯到對內容的記憶穩(wěn)定性發(fā)生變化,甚至出現明顯遺忘。短暫遺忘快速恢復記憶對說課效果影響甚微,假如遺忘時間跨度過長,有可能會導致說課比賽終止,從而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機智的處理突發(fā)事件,除了說課前有預案,還要體現出及時觀察、準確判斷、靈活調整三位一體的機智而精準的處理方式。
4.節(jié)奏把握:明確與適中
要想獲得說課的成功,也不可忽視對說課節(jié)奏的把握,前松后緊和前緊后松的表達都是說課節(jié)奏未能把握好的具體體現。很多人在說課的時候會忽略節(jié)奏問題,有的甚至從未考慮過還要把握說課的節(jié)奏,結果上述不良現象就難以完全規(guī)避。那么,該如何把握說課節(jié)奏,什么樣的節(jié)奏是最適宜的呢?從時間上來看,要達到各項內容時間分配合理的說課;從內容上來看,要體現各部分內容詳略得當的說課;從形式上來看,要展示按照預期形式新穎的說課;從效果上看,要保證無急追快趕或有意拖延的說課等。當然,說課的時候,有的會因為突發(fā)情況而打亂節(jié)奏,還有的會因為事先未重視節(jié)奏而在說課過程中出現忽快忽慢現象等。成功的說課,這些不良現象都要盡可能地避免。
三、說課陳述結束的“精辟答疑”是成功說課的助力
很多說課活動都在說課結束以后由評委或聽眾向說課者提出問題,說課者做出答疑的過程。這一過程能否把握的好,也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說課的效果。例如,如何聆聽他人提問?如何對問題作出巧妙回應?如何應對疑難問題?
1.微笑示意:表達認同所提問題
說課答疑階段,在聆聽評委或聽眾提出問題的時候,說課者是否能夠微笑示意,既表現出是否從容淡定,還表達出對所提問題是否認同。有的說課者,不僅微笑,還會同時點頭示意,表到出認同所提問題。能夠做出微笑示意者,都顯示出了與他人的友好溝通。答疑順利自然效果更好,但一旦未能順利做答,也不會影響太大,因為,畢竟在交流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即心態(tài)要放平擺正。但,假如他人提問時說課者面無表情,或表現出緊張無助之感,或不屑一顧的神情,無論問題回答的是否圓滿順利,都難以給評委們留下較好印象。例如,在一次說課比賽活動中,在某一評委提問的時候,說課者除了目光未能與提問者有任何交流,而且,振振有詞地質疑評委提出的問題。固然他人的提問或許與說課者觀點不一,但采取不當的處理方式會不利于成功說課。
2.簡明扼要:體現答疑思路清晰
落實到對提問所要答疑的內容和形式,回答問題簡明扼要,邏輯思路清晰,尤其不出現“所問非所答”現象,基本上達到了答疑的最基本要求。簡明扼要,究竟簡到何種程度為宜,一般而言,先以要點或觀點式的呈現至關重要,讓聽者一目了然,進而對所提出的觀點認識用一定的支持材料稍作解釋,基本上都能給評委以清晰的思路。實際說課活動中,有的答疑時繞來繞去,有的問題回答時語無倫次缺乏邏輯,還有的邏輯性雖有,但與問題的相關程度不高,同樣會導致難以被認同,甚至會帶來更大的答疑難題。
3.難題無解:力爭傳遞虛心學習
說課者在專業(yè)范圍內,或許能夠及時對評委們提出的問題作答,但是,也不免會有絕對的無解現象發(fā)生。有的在評委們提出問題以后,說課者啞口無言,有的吱吱嗚嗚不知在說些什么。當然,在眾多遇到難題的答疑者中,會有一些人直接誠懇地表達“對這一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接下來會認真學習”等的答疑應對策略。面對難以回答的問題,不同的說課者因表現不同而效果不一。但是,當說課者面對難解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夠傳遞給評委們的信息是一種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基本上不會影響說課成績,因此,在答疑階段,一方面精辟作答十分關鍵,另一方面保持一種良好的答疑態(tài)度至關重要。如,在一次說課活動中,某說課者面對評委提出的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的時候,說課者因過去未曾思考過該問題,結果無言以對,可是,說課者并沒有體現進一步加強學習之態(tài)度,而是,所問非所答地做了一番無用的解釋,給評委們也就難以留下較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