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
《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建議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如果學生對學習活動缺乏興趣,或者雖有興趣,卻不知道怎樣開展活動,那么“自主”和“積極的參與”都無從談起,綜合性學習也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激發(fā)學習興趣、開拓活動思路是開展好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條件,是教師應當優(yōu)先考慮的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并創(chuàng)造性運用
綜合性學習教材的編排很有特色:各項要求由易到難分步提出,各項活動伴隨課文的閱讀逐步展開;綜合性學習與單元導語、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密切相關(guān),貫穿單元教學始終,整組教材的教學過程也是綜合性學習過程。如第二組教材“保護環(huán)境”:單元導語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人們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激起學生對環(huán)境的關(guān)注,接著概括提示全組課文的內(nèi)容,并初步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讓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注意觀察,對保護環(huán)境注意思考。第一篇精讀課文,把人類破壞森林植被的歷史濃縮成《一個村莊的故事》,小村莊的慘狀觸目驚心,小村莊的悲劇發(fā)人深思——人類違背了大自然的規(guī)律,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至此,時機成熟了,教材開始具體布置綜合性學習——“開展一次調(diào)查周圍環(huán)境的活動”。首先一連串提出四個問題,分別針對著生活環(huán)境、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環(huán)保意識,然后提出活動的內(nèi)容,并對活動形式提出建議。經(jīng)過三篇課文的閱讀訓練后,教材提出了“綜合性學習提示”,建議學生交流情況,整理材料,確定展示方式,為后面的口語交際、習作和成果展示做好準備。最后,伴隨著整組教材教學的結(jié)束,綜合性學習活動也完成了。第五組教材“人間真情”的編排思路同第二組相同。
另外,這兩項綜合性學習活動都滲透著濃濃的情感因素。如果教師不僅能從理智上把握教材,而且能用情感感受教材,從而激起教學的激情和創(chuàng)造的熱情,那么,兩項綜合性學習的成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做引導工作
教師可以用飽含激情的導語打動學生的心靈。比如在布置“環(huán)境保護”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教師除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導語外,還可以自己精心設計導語,心情激動地對學生說:同學們,地球是我們?nèi)祟惞餐哪赣H??墒?,我們的地球母親已不像當年那樣生機勃勃、青春煥發(fā),而是重病纏身,傷痕累累。你看,森林減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海洋污染嚴重,物種大量滅絕……讓我們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來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吧!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目標設置一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你知道環(huán)境污染主要有哪幾種嗎?你知道哪些鳥是益鳥嗎?你能說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國的環(huán)保紀念日嗎?在你的父母過生日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做一件讓他們高興的事情?你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嗎?你曾經(jīng)給予過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教師還可以用一些典型事例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
三、積極引導活動思路,開發(fā)課程資源
綜合性學習,從總體上說是強調(diào)自主和探究,但是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對三年級學生來說,自己確定活動的主題,自己設計活動的形式和步驟,都可能存在一些困難,農(nóng)村偏遠地區(qū)學校的學生困難可能會更多一些。對于第二學段的綜合性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教師的啟發(fā)引導是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前提。
教師的指導,重在鼓勵和開拓學生思路。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領會教材要求的基礎上,根據(jù)當?shù)厍闆r自主地選擇活動內(nèi)容,確定活動主題,擬定活動計劃和展示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雖說“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在某些學校,學生還是有可能在選擇活動內(nèi)容上感到困難。這時,教師應當以學習伙伴的身份、以同學生商量的口吻,作一些必要的提示,以開拓學生的思路。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真實、復雜的社會中,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認識社會,而“語文綜合性學習”正是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因為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不法分子制造假幣,如何鑒別人民幣的真?zhèn)?、拿到假幣后該怎么辦就是一個生活中實際的問題,因此,我便引導同學們對這一實際問題展開了研究。他們通過去銀行咨詢、上網(wǎng),共查找了十條辨別人民幣真?zhèn)蔚霓k法,并整理成冊。為了更好的掌握方法,他們還向在銀行工作的家長借來了一張被銀行查處蓋章的假幣,又向我借了一張真幣,親自對照、逐一驗證,而且就此向全班同學做了專題介紹,還設計了宣傳畫報張貼在班中。同學們掌握了鑒別的方法后,又向家長耐心講解,搜集并宣傳假幣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倡議家長在拿到假幣后正確的處理,可以交給派出所或銀行,維護貨幣的正常流通。我又借來了驗鈔機,他們還學會了用驗鈔機鑒別人民幣真?zhèn)蔚姆椒?。教師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研究過程中走入了生活、明辨了是非,從而有所體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
緊扣學段目標,突出學科特點“課程標準”提出的第二學段綜合性學習目標,充分考慮了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能力水平,只提出“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而沒有提出讓他們解決問題;只提出“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沒有提出讓他們走向社會去調(diào)查、寫調(diào)查報告,在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目標中也僅僅提出“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的要求。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兩項綜合性學習都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緊扣學段目標和教學建議,防止提出過高的要求。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的的一種綜合課程,要有語文學科的特點,學生的實踐活動應當同課文的閱讀緊密結(jié)合,在學生進行活動情況交流、口語交際和習作時,教師不僅要注意內(nèi)容是否充實具體、形式是否生動活潑,還要注意對學生在語音、語匯等方面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單純?yōu)榱苏Z文園地的口語交際和習作而開展活動,讓學生老背著口語交際、習作的包袱,心里老惦記著最后要發(fā)言,要作文。活動時就要全身心投入,這樣不僅有利于全面實現(xiàn)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而且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質(zhì)量也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