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趙鈺
【摘要】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媒體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取新聞的重要方式。與傳統(tǒng)新聞傳播相比,網絡媒體能給人們帶來良好的感官體驗,因此受到了大眾的歡迎。但是網絡媒體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虛假新聞多、炒作現(xiàn)象常見等,導致網絡媒體的公信力大為下降,只有加強對新聞編輯的管理,才能促進網絡媒體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網絡媒體;新聞編輯;管理
我國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以來,傳統(tǒng)的新聞傳播方式逐漸被網絡媒體取代,網絡媒體具有便捷性、豐富性和娛樂性等特點,滿足了現(xiàn)代人的需求,成為我國新聞傳播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網絡媒體由于交互性、開放性和虛擬性等特點,很容易產生網絡暴力、隱私泄漏等問題,為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網絡媒體新聞編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道德素質水平直接關系著網絡媒體的健康發(fā)展。
一、網絡媒體發(fā)展現(xiàn)狀
1、網絡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后,新型的媒體模式也就是網絡媒體產生。首先,網絡媒體的傳播速度快,可以讓人們第一時間掌握世界的變化。其次,網絡媒體集音頻技術和視頻技術于一身,可以為人們展示圖片、聲音和文字,使提供的信息更加豐富。再次,網絡媒體以大眾為中心,人們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在網絡上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
我國網民的數(shù)量在世界上占據(jù)首位,二十歲的網民超過了總數(shù)的一半。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便捷了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接收信息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各種低俗文化、虛假信息甚囂塵上,給沒有辨別能力的青少年造成惡劣影響。在此背景下,網絡媒體應當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保證信息傳遞的公允性,為年輕人提供積極向上的信息,促進網絡平臺的健康發(fā)展。
2、網絡媒體具有突出優(yōu)勢
網絡媒體具有突出的優(yōu)勢,它打破了傳統(tǒng)新聞傳播方式的桎梏,克服了傳統(tǒng)媒體的許多缺點。
首先,網絡媒體具有及時性。它可以第一時間將咨詢帶到人們面前,新聞人在獲得信息之后大多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傳播,使人們及時接收信息,把握世界的變化。
其次,網絡媒體具有高速性。網絡媒體的傳播速度非???。傳統(tǒng)的新聞傳播方式無法跨越地區(qū)的限制,網絡媒體卻打破了這個局限。通過網絡媒體的傳播,世界之間實現(xiàn)了信息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推進全球化的進程。
再次,網絡媒體具有強烈的感官性。網絡媒體集聲音圖像和文字在一起,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可以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體驗,讓人如臨其境。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媒體的方式來接收信息。
二、目前網絡媒體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
1、負面新聞大量涌出
在網絡媒體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想享有充分的話語權。為了爭奪經濟利益,許多商家編造虛擬信息,博取瀏覽量,誤導了大量網民,給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比如,一些網絡媒體利用“搶劫”、“犯罪”、“殺人”等字眼迷惑人們,扭曲社會事實,人們在看到這些報道后失去了對社會的信心,人人自危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受到很大影響。
2、危害青年身心健康
目前我國的網絡媒體新聞報道還存在著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問題。一些新聞報道內容不堪,為了吸引眼球,黑心商家們把黃色暴力信息作為炒作的焦點,甚至有部分商家專門設立了黃色網頁,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我國一般以上的網民都是青少年,這些黃色暴力信息嚴重危害了青少年們的身心健康,阻礙了他們的發(fā)展。青少年時期是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青少年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逐漸形成,如果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很容易走向墮落。因此,在網絡媒體興起背景下,需要對新聞編輯進行管理,從而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為社會發(fā)展做出應有貢獻。
三、網絡媒體興起背景下對新聞編輯的管理
1、加強新聞編輯的社會責任感
我國的網絡媒體人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感,遠離低級趣味,讓自己的權威性得到有效發(fā)揮。每個網絡媒體人都起著為社會確定正確輿論導向的作用,都承擔著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責任,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應該從基礎工作抓起,提高網絡媒體新聞編輯的道德責任感。
首先,可以集中組建一批媒體骨干網站,與政府、群眾密切聯(lián)系,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并行使自己的權力。比如,對待群眾的合理需求,網絡媒體應該進行及時反映,以民為本,將群眾的呼聲上報給政府。對待政府的科學規(guī)劃,網絡媒體也應該在群眾之中普及政府的決策,促進社會的平穩(wěn)發(fā)展。網絡媒體作為政府和群眾的中間人,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價值,讓文明之風吹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同時,社會媒體人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正確引導。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網絡媒體的新聞編輯絕不能讓青少年為歪邪之氣污染。
2、建立健全新聞編輯培訓制度
建立健全新聞編輯培訓制度,對加強網絡媒體背景下新聞編輯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網絡編輯來說,他們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知識素養(yǎng),更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遵紀守法,客觀地傳播信息,讓群眾看到最真實的情況。
首先,政府應當對網絡媒體的新聞編輯進行定期培訓,加強媒體人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水平;其次,政府應當健全相應的獎罰制度,對于工作完成較好,信譽較好的媒體人要給予一定獎勵,對于工作完成較差,信譽不佳的媒體人要施以一定懲罰。再次,政府要建立培訓工作中的監(jiān)察小組,對媒體人的工作進行切實有效地監(jiān)察。只有這樣,才能完善網絡媒體新聞編輯的管理體系,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全面提高新聞編輯的素質。
3、規(guī)范網絡媒體新聞編輯工作
新聞編輯的工作應該有一個規(guī)范的流程,政府應當規(guī)范網絡媒體新聞編輯的工作。
首先,新聞編輯的具體工作包括采集稿件內容、編輯稿件等等,政府應當在新聞事實的核準上進行嚴格把關,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內容直接要求編輯撤銷。其次,政府應當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新聞編輯在編輯稿件時,會對新聞事件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但是這套標準應當符合政府的評估體系,否則就網絡新聞將與主流的價值觀越來越遠。
4、提升編輯應對突發(fā)時間能力
在網絡新聞中,突發(fā)性事件的價值非常大,一些重要的網站就是靠突發(fā)性事件的報道才贏得人氣的。一旦出現(xiàn)了突發(fā)事件,網絡媒體會調動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新聞進行采訪。但是如何排兵布陣成為網絡媒體關注的重點。
首先,應當建立起高效率的快速反應機制,制定突發(fā)事件的預案,這樣可以在突發(fā)事件出現(xiàn)后及時做出反映,進行新聞的追蹤報道。其次,應該提高新聞編輯的業(yè)務水平,報道突發(fā)性事件時需要爭分奪秒,新聞編輯必須有國人的專業(yè)能力,才能在第一時間確定稿件內容。
5、增強網絡新聞編輯把關水平
為了在網絡媒體的競爭中占取有利地位,許多的網絡傳媒把“軟新聞”作為自己的競爭武器。軟新聞可以增加網站的瀏覽量,吸引人們到網站中來。但是相關部門必須增強對網絡媒體新聞編輯的把關水平。主流媒體必須要以“硬新聞”為核心,不能一味地追求媚俗化和娛樂化,使自身失去了發(fā)展原則。同時,在編輯新聞材料的過程中,不應該使新聞過于煽情,要注重新聞的真實性和實效性,吸收傳統(tǒng)新聞傳播方式的優(yōu)點。
四、結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絡媒體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但是網絡媒體傳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政府和社會需要共同努力,加強對新聞編輯的管理,促進網絡媒體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齊丹陽. 結合“把關”理論的網絡新聞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 電子科技大學, 2013.
[2] 肖 ?娜. 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J]. 編輯之友, 2014,09:56-59.
[3] 吳桂霞. 我國網絡新聞編輯的職業(yè)化研究[D]. 暨南大學, 2011.
[4] 戴顯龍. 我國地方新聞網站編輯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研究[D]. 大連理工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