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
雉科,鳥綱雞形目下的一科,包括雞形目的絕大多數(shù)成員,比如我們熟悉的紅腹錦雞、孔雀、鷓鴣,皆屬此科。雉是鳥類中色彩最為絢麗的一種,不僅具有五彩繽紛的羽毛和優(yōu)雅美麗的體態(tài),而且也與華夏民族的衍生息息相關。中國擁有著大約1/3的雉科鳥類,其中超過一半是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中國也因此被譽為“雉的王國”。
棕尾虹雉
攝影:劉璐
棕尾虹雉,又名九色鳥,形象非常美麗,尤其是色彩絢麗的雄鳥,頭頂有一簇特別延長的藍綠色羽冠,如同絲絨一般,甚為奇特,是虹雉中羽冠最漂亮的。棕尾虹雉主要分布于中國西藏南部。
藍馬雞
攝影:柴江輝
藍馬雞,又名叫角鳥、松雞,通體藍灰色,中央尾羽特長而翹起。藍馬雞身披閃亮的藍灰色羽毛,像穿著一件華美的絲絨大氅。耳羽簇向斜后方突出,宛如圍著的雪白圍巾被微風輕輕掠起,柔軟細密的羽支披散下來,就像馬尾巴一樣。藍馬雞是高山寒冷地區(qū)的鳥類,只產(chǎn)在中國,終年留居于青海東北部和東部,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一帶及南部,寧夏賀蘭山及四川北部。
灰孔雀雉
攝影:王大為
灰孔雀雉,又名孔雀雉、諾光貴,全身羽毛黑褐色,密布幾乎純白色的細點和橫斑;上背、翅膀和尾羽端部具有紫色或翠綠色金屬光澤的絢麗的眼狀斑,像孔雀羽毛上的孔雀斑一樣,故名之。灰孔雀雉僅見于云南省西部盈江、西南部西雙版納、勐臘、景洪、思茅和海南島霸王嶺、尖峰嶺、白水嶺、東方、澄邁、屯昌等地林區(qū)。
血雉
攝影:顧曉軍
血雉,別名血雞、松花雞,因其雄鳥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腳、頭側、臘膜為紅色,故有血雉之稱。與黃腹角雉相比,血雉比較機警、靈活,如遇到危險情況,便迅速鉆進土洞、草叢中隱匿,直到危險解除,聽到親鳥的召喚聲,才從隱匿處鉆出。這種奇妙的本能,可以使它們免遭天敵的傷害。血雉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南至云南西北部,北達青海和甘肅的祁連山脈以及陜西南部秦嶺等地。
柳雷鳥
攝影:德治
柳雷鳥與一般的雉不同,它沒有漂亮的羽毛和鮮艷的羽色,但卻有著雉中獨一無二的特異功能,是雉中的“魔術師”,羽毛的顏色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柳雷鳥的冬羽與大地的銀裝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春天雄鳥的頭、頸和胸部也換成了有栗棕色橫斑的春羽。夏天柳雷鳥上體又換成了黑褐色,具棕黃色斑紋。秋季植被枯黃時,羽毛換成黃栗色。雄鳥繁殖前還有換“婚羽”的習性,用華麗的羽飾來博得雌鳥的青睞。柳雷鳥是典型的寒帶鳥類,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流域,在新疆阿爾泰山附近亦有分布。
黃腹角雉
攝影:李小強
黃腹角雉,別名角雞、吐綬鳥。黃腹角雉身子粗笨,膽子很小,喜歡潛伏,反應遲鈍,有時還會干出“埋頭不見”的傻事。當聽到危險響動時,它不飛不跑,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發(fā)現(xiàn)危險正逼近自己時,想逃已經(jīng)來不及了,它就急中生“智”,一頭鉆進雜草叢中,可是身子卻仍然露在外面,好像鴕鳥一樣,故又被人稱作“呆雞”。黃腹角雉是中國特產(chǎn)的一種鳥,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廣東、湖南、江西亦有分布。
勺雞
攝影:趙洪順
勺雞,又名柳葉雞、角雞。勺雞特別喜歡在高低不平而密生灌叢多的巖坡地,平時成對活動,很少結群,但它們響亮、震耳的粗獷叫聲使人一聽就可以辨別出來。勺雞廣布于中國遼寧省以南至西藏東南部的中部地區(qū),雖然分布區(qū)范圍較大,但分布區(qū)不連續(xù),每地的數(shù)量都不多。
斑翅山鶉
攝影:邢新國
斑翅山鶉,是體型略小的灰褐色鶉類,善于奔跑,也善于匿藏,遇到危險時常常靜立不動,好奇地伸頸觀望,如果敵害相距較遠時,則繼續(xù)朝相反的方向活動,如危險臨近,則很快鉆入附近樹林或灌叢中,僅在緊急情況時才起飛,常常發(fā)出“撲、撲”的振翅聲。斑翅山鶉的分布地區(qū)東達烏蘇里邊區(qū)、南抵帕米爾高原西部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東北、內蒙古、山西、陜西、青海等地,多生活于山坡、山麓、田野以及草原。
黑琴雞
攝影:劉璐
黑琴雞,又叫黑雞、黑野雞、烏雞等,黑琴雞善于奔跑和飛翔。在危險逼近時,他們可以在短距離內進行快速的飛行。黑琴雞還善于鳴叫,尤其是雄鳥能顫動整個身體,發(fā)出一連串類似于吹水泡和拉風箱的美妙歌聲。它的18枚黑褐色的尾羽中,最外側的3對特別延長并呈鐮刀狀向外彎曲,與西洋古琴的形狀十分相似,所以得到“黑琴雞”的美名。黑琴雞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新疆等地。
環(huán)頸雉
攝影:鐘田毅
環(huán)頸雉,是最狹義概念上的雉,也是我國雉科中分布最廣的種類,因頸部下方有一圈顯著的白色環(huán)狀花紋而得名。環(huán)頸稚羽毛華麗,尾羽較長,中央尾羽尖長,呈灰黃色,具有對稱黑色橫斑,善奔跑,飛行快速而有力。環(huán)頸雉在我國各地多有分布,僅海南省和西藏的羌塘高原處尚未發(fā)現(xiàn)。
白腹錦雞
攝影:王艷秋
白腹錦雞,俗名有銅雞、筍雞、衾雞、箐雞、寬寬雞等,雄性常有極端華麗的羽毛,屬于最美麗的鳥類之列,其中有不少種類深受人們的喜愛,并在各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白腹錦雞和紅腹錦雞是雞類中色彩最艷麗的品種,尤其是雄鳥的羽色美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當它拖著光亮似錦的長尾,在高山灌叢和矮竹林中輕盈裊娜地奔走時,很是令人喜愛。白腹錦雞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區(qū)。
原雞
攝影:陳建國
原雞,外形與家雞類似,體型較大,是家雞的野生祖先。因其啼聲似“兩雜茶花”故又名茶花雞。雄鳥體羽上體多紅色,下體黑褐色。雌鳥體羽上體大都黑褐色,上背黃而具黑紋,胸部棕色。雄鳥獨處,或與眾雌鳥配偶,或與其他雄鳥群棲。原雞的分布范圍包括中國南部,現(xiàn)主要產(chǎn)于中國的云南、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及海南省。
藏雪雞
攝影:劉璐
藏雪雞,又名淡腹雪雞,藏北牧區(qū)群眾也稱“貝母雞”,藏語譯音為“公莫”。多棲息活動于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雪線”附近,故稱“雪雞”。藏雪雞在中國分布于西藏、新疆南部、四川西部、甘肅、青海和云南西北部等地。
白冠長尾雉
攝影:王艷秋
白冠長尾雉,以長尾著稱,是所有鳥類中尾羽最長的,即便在雉科長尾雉屬中,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白冠長尾雉的尾羽不僅細長,而且顏色鮮艷,因此又被稱為“雉翎”,是傳統(tǒng)的天然工藝品,常被用來做京劇演員的道具。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chǎn)珍禽,主要分布在中國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