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快羽雞主翼羽和副翼羽長度在2周齡時顯著大于慢羽(P<0.05),隨著周齡增加差異逐漸減小,育雛期末差異不顯著(P>0.05)"/>
劉小輝等
摘要:為研究壩上長尾雞快慢羽基因?qū)υ缙隗w重與羽速生長的影響,對0~10周齡壩上長尾雞體重與羽速生長進行了測定分析。結(jié)果表明,壩上長尾雞快羽與慢羽0~10周齡體重差異不顯著(P > 0.05),快羽雞主翼羽和副翼羽長度在2周齡時顯著大于慢羽(P < 0.05),隨著周齡增加差異逐漸減小,育雛期末差異不顯著(P > 0.05),8周齡慢羽雞主翼羽和副翼羽長度顯著大于快羽(P< 0.05)??煊痣u1~3周主翼羽與副翼羽差異較小,隨著雞的生長差異增大,慢羽雞1~4周主翼羽與副翼羽差異較大,隨著雞的生長差異減小,育雛期結(jié)束時,主翼羽發(fā)育優(yōu)勢體現(xiàn)出來,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長可以作為壩上長尾雞快慢羽鑒定的輔助方法。快羽雞在1周齡開始長出尾羽,慢羽雞在3周齡以后開始長出尾羽,可以根據(jù)尾羽的生長情況對壩上長尾雞進行快慢羽鑒別,鑒定時間最好控制在1~6周。
關(guān)鍵詞:快慢羽;壩上長尾雞;體重;主翼羽;副翼羽;尾羽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1-0011-03
雞的羽毛有早羽和遲羽,也稱為快羽和慢羽,羽毛生長速度受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基因控制,雞的快慢羽伴性遺傳性狀被廣泛用于初生雛雞的自別雌雄,一般鑒定快慢羽是在雛雞出雛時通過主翼羽與覆主翼羽的相對長度進行區(qū)分,但此時主翼羽與覆主翼羽的差異并不是很明顯,會存在誤鑒的情況。快慢羽基因不僅可制約主副翼羽的生長而且制約尾羽的生長[1,2],育雛期間可參考尾羽的生長情況來剔除出雛時可能誤鑒羽性的雛雞或出雛時未鑒別羽性的雛雞,此外,不同品種的雞其生長規(guī)律是有差異的,簡承松等[3]通過對貴州黃雞羽速生長研究認為,在7日齡前可繼續(xù)按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相對差度進行,7日齡后,除部分慢羽雞可繼續(xù)按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相對差度識別外,主要可依據(jù)尾羽的差異對快慢羽雞進行區(qū)分。婁義洲等[4]認為武農(nóng)Ⅰ系烏骨雞快羽雞的體重增長速度要高于慢羽雞,不同生長階段快慢羽雞主翼羽與覆主翼羽的變異程度各不同,孟千湖等[5]報道長沙黃雞70日齡快羽雞體重顯著大于慢羽雞,珍禽貴妃雞快慢羽雞出殼重很接近,快羽雞略比慢羽雞高。慢羽雞從初生到第1、4和10周齡體重略低于快羽雞,但差異不顯著(P>0.05),其他各周慢羽雞的體重高于快羽雞,且在3、6、7、8和13周齡兩者差異顯著(P<0.05)[6],熊燕等[7]報道嶺南黃雞快羽和慢羽在0、4、8、12周齡的體重差異均不顯著,本試驗對壩上長尾雞中發(fā)現(xiàn)的快慢羽類型進行了早期體重和羽速生長研究,以期為壩上長尾雞快慢羽品系選育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以230只壩上長尾雞(60只快羽公雞,70只快羽母雞,50只慢羽公雞,50只慢羽母雞)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剛出殼雛雞主翼羽與覆主翼羽的長度關(guān)系鑒定快慢羽[8],稱初生重,以后測定2、4、6、8、10周齡空腹重以及主翼羽、副翼羽、覆主翼羽、尾羽生長情況。試驗飼料選用蛋雞配合飼料(表1)。
1.2 統(tǒng)計分析
用Excel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的Duncan多重比較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快慢羽雞體重比較
快羽雛雞初生重(32.04±2.92)g,慢羽雛雞初生重(32.04±3.27)g,快慢羽雛雞初生重差異不顯著,隨著周齡的增加,快慢羽雞體重情況見表2 。
由表2可知,2周齡時快慢羽壩上長尾雞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4~10周齡時公雞體重顯著大于母雞(P<0.05),快羽與慢羽公雞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快羽與慢羽母雞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因此不能通過體重對雞的快慢羽進行區(qū)分,這與簡承松[3]的結(jié)論是一致的。
2.2 翼羽發(fā)育的比較
2.2.1 快慢羽雞主翼羽發(fā)育的比較 隨周齡的增,快慢羽壩上長尾雞主翼羽長度的結(jié)果見表3。
注:同行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 < 0.05),肩標(biāo)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 > 0.05)。
由表3可知,2周齡時快羽公雞的主翼羽長度顯著大于慢羽公雞(P<0.05),快羽母雞的主翼羽長度顯著大于慢羽母雞(P<0.05),隨著周齡的增加這種差異逐漸減小,8~10周齡慢羽雞的主翼羽長度顯著大于快羽(P<0.05),這與簡承松等[3]研究結(jié)果較為一致。
2.2.3 主翼羽與副翼羽發(fā)育的比較 隨周齡的增加,壩上長尾雞主翼羽與副翼羽間的差異,見表5。
根據(jù)對雛雞主翼羽與副翼羽生長的觀察以及表5可知,1周齡以內(nèi)的雞翼羽快速生長,快羽雞1~3周時主翼羽與副翼羽差異較小,隨著雞的生長差異增大,慢羽雞1~4周時主翼羽與副翼羽差異較大,隨著雞的生長差異減小,但隨著育雛期的結(jié)束,慢羽雞主翼羽發(fā)育的優(yōu)勢又體現(xiàn)出來,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長可以作為壩上長尾雞快慢羽鑒定的一個輔助方法。
2.2.4 快慢羽雞覆主翼羽發(fā)育的比較 隨周齡的增加,快慢羽壩上長尾雞覆主翼羽長度的結(jié)果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壩上長尾雞快羽雞的覆主翼羽在2周后長度基本穩(wěn)定,而慢羽雞的覆主翼羽2周后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長,隨著周齡的增加,快慢羽間覆主翼羽的差異也在減小。
2.3 快慢羽雞尾羽發(fā)育的比較
隨周齡的增加,快慢羽壩上長尾雞尾羽長度的結(jié)果見表7。
3 小結(jié)
(1) 壩上長尾雞快羽與慢羽0~10周齡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
(2)雛雞翼羽在1周齡內(nèi)快速生長,快羽雞主翼羽和副翼羽長度在2周齡時顯著大于慢羽(P<0.05),隨著周齡增加差異逐漸減小,育雛期末差異不顯著,8周齡慢羽雞主翼羽和副翼羽長度顯著大于快羽(P<0.05)??煊痣u1~3周主翼羽與副翼羽差異較小,隨著雞的生長差異增大,慢羽雞1~4周主翼羽與副翼羽差異較大,隨著雞的生長差異減小,但隨著育雛期的結(jié)束,主翼羽發(fā)育的優(yōu)勢又體現(xiàn)出來,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長可以作為壩上長尾雞快慢羽鑒定的輔助方法。
(3)壩上長尾雞快羽雞的覆主翼羽在2周后長度基本穩(wěn)定,而慢羽雞的覆主翼羽2周后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快慢羽間的差異也在減小。
(4)快羽雞在1周齡開始長出尾羽,慢羽雞在3周齡以后開始長出尾羽,可以根據(jù)尾羽的生長情況對壩上長尾雞進行快慢羽鑒別,鑒定時間最好控制在1~6周。
參考文獻:
[1] 宋素芳,康相濤,竹學(xué)軍. 羽速基因在養(yǎng)禽業(yè)中的應(yīng)用[J].中國家禽,2003, 25(18):33-36.
[2] 王建華,李花妮,石鳳英. 雞羽毛生長基因的研究進展[J].家禽科學(xué),2012(8):44-46.
[3] 簡承松,賀玉書. 快慢羽貴州黃雞若干性狀的早齡發(fā)育及與羽型鑒別的關(guān)系[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1999, 27(5):9-13.
[4] 婁義洲,徐寒梅,婁 鋒,等. 武農(nóng)Ⅰ系烏骨雞快慢羽系羽毛生長速度與體重關(guān)系的研究[J].云南畜牧獸醫(yī),2001 (4): 3-4.
[5] 孟千湖,吳曉林,肖千鈞. 優(yōu)質(zhì)黃羽肉雞伴性快慢羽基因效應(yīng)的研究.中國畜禽遺傳育種進展[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
[6] 曹寧賢,杜炳旺,李樹軍,等.珍禽貴妃雞快、慢羽系早期生長性能的探討[C]第十五次全國家禽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2011,717-722.
[7] 熊 燕,文伯珍,楊純芬, 等. 嶺南黃雞快、慢羽品系的生產(chǎn)性能[J]. 廣東畜牧獸醫(yī)科技,1995(3):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