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菊
鄰家有祖母,愛講究,潔凈而芳香。樸實鄉(xiāng)村有大院子,祖母年輕時從很遠的地方嫁過來后,那院子就有了花香。她喜歡花,年年都養(yǎng)一庭院?;洌占饋?,裝在小碎布縫制的一個個小香袋中,放在衣柜里。她總是要多做一些香袋,然后分送給鄰人和親戚。年年如此,很多人都受過她的微小而鄭重的恩惠。
祖母一年四季雖稱不上光鮮亮麗,但總是穿戴齊整。有人或無人,出門或在家,她堅持把自己收拾得爽朗干凈。其實,祖母家貧,而她卻會在有限的環(huán)境下,把頭發(fā)梳得整齊,簡單的月白衫子穿出溫暖芳香的味道。她也不甚美,又瘦又小還不能說話,可是在我們心里她始終很美。過去在老家,我們不叫她啞巴祖母,而親切地稱她香祖母。那是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對她的敬重和喜愛。
讀中學時,有一位平日里不茍言笑的語文老師,教起書來卻是細致溫柔熨帖。他一直用他的堅持為我們守護著一個習慣,每當課前,他總會用幾分鐘時間為我們講解一首詩詞,然后要求我們記在他為大家準備的筆記本上,課后背誦。
那筆記本是新學期開始時,他從文具店買來,送給每個學生的見面禮物。多年來,一屆又一屆學生,他一直堅持著這微小而鄭重的習慣。他自然有他的要求,要每個學生工工整整地把他講解的詩詞抄在那筆記本上,且會嚴厲地提問記誦情況。很奇怪的是,哪怕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會認真地做這件事情。等到學期結束,筆記本不知不覺地竟已有了厚厚的分量,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很多首詩詞。語文和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一直到數(shù)年后,他教給我們的詩詞還銘刻在心中,在生活中時不時應景地脫口而出一兩句,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韻味和生趣。語文老師那微小而鄭重的習慣,讓他的學生受益一生。
剛畢業(yè)那會兒,在一個小工廠里上班,整天坐在辦公室里上網(wǎng),無所事事。偶爾逛到了一家晚報的論壇,很多人在里面貼文章,熱熱鬧鬧的。有一位熱心的版主每天都會在論壇里播報晚報發(fā)表的文章,送小紅花。我讀書時就喜歡文字,于是也信筆寫了兩篇,貼了進去。沒想到很快就發(fā)在了晚報上,文字第一次變成了鉛字,很開心,滿世界找在晚報那個城市的朋友幫我買報紙。不料竟收到了那位版主的短信,問我是否要樣報?他可以給我寄。
很快,我就收到了他寄給我的報紙。那時候,已要過年了,便回了老家,文字的事也就擱淺了。過年以后,我重新找了一家公司,很忙碌,無暇顧及文字,更沒有閑情逛論壇了。這一丟就是6年,直到近年才把文字撿起,堅持寫著,也有了很多收獲。而最初的那個晚報的論壇,已是飄飛的云煙,差不多都忘記了。
然而,就在前幾天,我有一篇文章竟又發(fā)在了那晚報上,因緣際會,又來到了當年的論壇,竟和以前一模一樣!版主還是那位版主,報喜的方式還是當年那樣的小紅花,誰想要樣報,他就給誰郵寄。那一刻,突然又驚奇又感動!屈指算來,那位版主在我知道他堅守那個論壇時到現(xiàn)在已有七八年了。
一個人堅持做一件事,不難辦,難的是毫無利益的情況下,一直把那件事鄭重地堅持著,用心做著,不含糊,不應付。這么多年,那位版主的執(zhí)著堅守,不知道慰藉溫暖了多少在文字之路上的初心!
迢迢路途,默默人生,總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人,把微小的事,鄭重虔誠地堅持著,讓我們在微茫辛勞的生活里感受這一路的風景旖旎,溫情脈脈。
編輯/馬沖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