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蔭/文
一份童心,一份人性
■楊樹蔭/文
我有外孫了。
小家伙生于2016年6月28日,新的生命來到了家庭,皆大歡喜。
女兒、女婿一定讓我給取名,這自然是難事。但一想,取一個有意思的名字,便是給他終生的一份禮物,試想,還能有什么禮物能夠始終如一陪伴他的?
名字是寓意,寄托著價值取向。這小家伙名聿懷,取自詩經(jīng)中的“文王”:“聿懷多福”。即:胸懷寬廣,幸福自然就多。人,各有天份和命數(shù),許多事情無法求之,而胸懷廣闊,卻能求之而得之。
小家伙很可愛,其實(shí),小生命個個可愛。他的可愛,是在他的眼睛,又黑又亮,一閃一眨,稚嫩中透出靈氣,間或,還有一點(diǎn)調(diào)皮,這是一雙從未被視覺污染的眼睛。但凡他要看的,他一定目不轉(zhuǎn)睛一眼不眨地看,天知道,他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
我仿佛悟到了他眼神的背后。
我們第一次帶他去西湖。秋天的陽光,給西湖增添了一份高貴。一個多月前,全世界最強(qiáng)大、最有發(fā)展?jié)摿Φ?0多個國家的元首聚集在這里,共商全球事務(wù),優(yōu)美秀雅的西湖,從深閨走上了世界的舞臺,卻依然從容淡定,大家風(fēng)范。
聿懷是從這西子湖畔,開始睜眼看世界,晶亮的眼神,閃動著無比的欣喜、新鮮和新奇。
他喜歡看天,天這么高,這么遠(yuǎn),一望無際,一只鳥拍翅飛上了天,一群鳥從四處跟著飛上去,那是自由,無盡無止的自由,無遮無攔的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童車上的聿懷,手舞足蹈,他也想飛,他也想這自由的天地。鳥遠(yuǎn)遠(yuǎn)地飛走了,他還癡癡地看,不舍地看。
他喜歡看樹,樹這么直,這么高,粗壯的樹干,綠綠的樹蔭。風(fēng)來了,樹枝動了,樹葉娑娑地響,奏出天然優(yōu)美樸實(shí)的樂曲。那是大自然,人類的大懷抱,他微微地睜眼,似乎睡去,其實(shí)在享受。大自然的懷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懷抱。
他喜歡看人,人這么多,這么好,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無論是高雅的人、還是率性的人,無論是富貴的人、還是貧寒的人,無論是呀呀學(xué)步的人、還是拄著拐杖的人,在他眼里,不管什么人,都是人。他招手,他叫喚,試著想打招呼,他蹬腿,他探身,想著融入人群,他更多的是在凝視,第一次看到一群群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多么親切,多么友愛,他有著天然的念想: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他看到了,天地如此廣闊,大自然如此美妙,人群如此和諧。他看到了自由、生命和人性,他看到了,所有這一切,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小生命問世,我們做長輩的,搜腸刮肚的總想給什么,卻從未想到,他與生而來竟也能帶給我們什么,那就是一份童心,一份人性,這恰恰是我們正在遠(yuǎn)離的、遺忘的東西。我們成熟了,老練了,老成了,卻也世故了,隔閡了,荒蕪了。我們回不到童年,找不到童真。
新的生命在成長,他們應(yīng)該有自己的路,只要胸懷寬廣,那一份童心,及由童心而來的人性,便會永遠(yuǎn)相隨。
童車?yán)锏男№矐?,讓我又有了童真,又有了生命本質(zhì)的感悟。
(著于2016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