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英 李俊玉 劉 珺 潘純國
?
·經驗交流·
改良痰標本收集法對提高周圍型肺癌痰細胞學陽性檢出率的意義
王杏英 李俊玉 劉 珺 潘純國
改良痰標本收集方法;痰細胞學;周圍型肺癌
肺癌是當今對人類健康與生命危害最大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增長居惡性腫瘤首位[1]。病理細胞學是肺癌最重要、最準確的診斷方法,痰脫落細胞學涂片檢查是病理細胞學中唯一一種無創(chuàng)的檢查手段,也是肺癌患者篩查和診斷最簡單、最經濟、最能接受的有效方法,但敏感性不高,陽性率低,有文獻報道[2]其對中央型肺癌的敏感性可達80%,而對周圍型肺癌則<20%,周圍型陽性率明顯低于中心型[3]。敏感性不高與痰標本的質量,尤其與咳痰要求、標本收集技術等有很大的關系。
目前臨床上對標本的收集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本研究擬通過霧化吸入加振動排痰進行標本收集,探討如何獲取周圍型肺癌患者高質量的痰液,從而提高周圍型肺癌痰細胞學陽性檢出率。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入住某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yī)院胸部腫瘤科的患者。納入標準:初診或肺內轉移近期未接受過放、化療的患者,經影像學檢查考慮為周圍型肺癌的患者。共納入了2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進行編號,根據(jù)編號的奇偶性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16例,年齡37~85(55.3±8.1)歲;對照組100例,男性87例,女13例,年齡(51.5±8.3)歲。陰性病例指患者細胞學及組織病理未查見惡性腫瘤細胞患者。經統(tǒng)計分析,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組患者咳痰取標本過程均經統(tǒng)一護理方法指導:前一天由責任護士發(fā)放標本盒,交代注意事項;第2天早晨由專業(yè)護士床旁指導。
1.2.1 觀察組 由專業(yè)護士于第2天早晨7:30將10%Nacl 10 ml+0.9%Nacl 10 ml+氨溴索30 mg以6~8 L/min的流量進行氧氣霧化吸入15 min;霧化吸入完成后使用振動儀誘導排痰;7:50由專業(yè)護士指導患者咳痰:患者雙手叉腰呼吸,鞠躬,抬起上身,深吸氣,張口咳痰。痰標本統(tǒng)一于8:00送檢。連續(xù)收集3次。
1.2.2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方法收集痰標本,即自然咳痰法,幫助患者輕叩背部3~5次,由下至上,由外至內,輕捶胸部3~5次,然后囑患者將深部痰咳出。痰標本統(tǒng)一于8:00送檢,連續(xù)收集3次。
1.3 觀察指標
以檢驗科發(fā)出的報告為準,觀察2組患者痰細胞學檢出的陽性率,痰檢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異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系統(tǒng),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痰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
觀察組痰細胞學陽性檢出率65%,對照組陽性檢出率32%,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8,P<0.01)。見表1。
表1 2組痰細胞學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例
2.2 2組細胞學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
觀察組敏感性66.3%(65/98),特異性100%(2/2);對照組敏感性33.0%(32/97),特異性100%(3/3)。2組敏感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6,P<0.01),特異性2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痰細胞學陽性檢出率及敏感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所用排痰方法優(yōu)于傳統(tǒng)留痰方式。而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善。①霧化液選擇:10% Nacl 10 ml+0.9% Nacl 10 ml配置成3%的高滲鹽20 ml,對氣管、支氣管黏膜具有濕潤作用,同時暫時性高滲狀態(tài)可刺激黏膜上皮內杯狀細胞分泌黏液,使痰量增加。②藥物的選擇:氨溴索30 mg,具有促使黏液排除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促進黏稠分泌物排除,減少黏液滯留,使痰中酸性粘多糖纖維斷裂降低痰液黏稠度,稀釋痰液,使之易于咳出。霧化方法:選擇6~8 L/min氧氣霧化15 min。利用氧氣氣流作用將藥液形成氣霧狀使藥物變成微小顆粒,隨著氧氣霧化吸入均勻分布到氣道表面,從而達到濕化氣道,稀釋黏液作用,既保證了氧氣供應,又達到濕化氣道療效。氧氣霧化作用柔和持久,刺激性小,舒適度較好,患者容易接受。④振動儀促排痰的效果:根據(jù)物理定向原理設計的,能同時提供2種力,一種是垂直身體表面的垂直力,幫助支氣管黏膜表面及代謝物起松弛與液化作用,另一種是平行與身體表面的水平力,幫助支氣管內已液化的黏液按選擇的方向排出體外。⑤霧化和送檢時間:上班前30 min操作,避免細胞時久自溶,減少細菌污染,提高痰質量。
周圍型肺癌病變位于段支氣管,痰不容易咳出,由經過培訓的專業(yè)護士統(tǒng)一指導非常重要,標本專人及時收集并送檢也很關鍵[4]。本研究在借鑒了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綜合了多種措施(霧化吸入加振動儀排痰加專業(yè)護士指導咳痰),提高了周圍型肺癌患者痰細胞學檢查陽性率,為周圍型肺癌患者診斷、治療提供依據(jù),提高早期診斷率。
[1] 王銀芳,歐陽學農.中醫(yī)藥對非小細胞肺癌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2):204-205.
[2] 韋春暉.肺癌早期診斷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8):1136-1138.
[3] 楊 青,李 俊.痰細胞學檢查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yī)藥,2011,15(6):764-766.
[4] 孟德娣,汪洪杰,呂莉萍.常規(guī)痰細胞學與誘導痰細胞學檢查陽性率對比研究〔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25(6):161-162.
(編輯:甘 艷)
330029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
江西省衛(wèi)生計生委科技計劃(編號:20151114)
10.3969/j.issn.1001-5930.2016.09.054
R734.2
B
1001-5930(2016)09-1561-01
2016-05-06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