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是一場以教育價值觀轉(zhuǎn)換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師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長”。在課堂教學中,強調(diào)“三維整合”的“學科素養(yǎng)”教學目標。通過轉(zhuǎn)變教與學的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賦予學習以學生精神成長的意義等等。那么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作用,高效的教與學呢?有人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抓住教材及課堂中出現(xiàn)的細節(jié),促進學生的學習,是教師在教學中應有的智慧,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良方。
一、挖掘教材,抓住細節(jié),帶動全篇
一般學生閱讀沒有養(yǎng)成習慣,閱讀能力差。讀課文常常是瀏覽式,只知道大概內(nèi)容,大概主題,然后就以為可以了。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課文學習需要教師帶動學生,挖掘教材細節(jié),帶動全篇理解。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我曾經(jīng)遇到阻礙,最后的解決辦法是依靠了文本的細節(jié)挖掘,體悟。
課堂片段如下:
讀完文本,我拋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讀完課文同學們的感受是什么?(生答:父親愛我,我很感動)。我一聽,知道學生沒讀進去,只知道一個大概。怎樣才能讓孩子們讀懂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并讓他們感動呢?正在我思考的時候,一個學生大膽地提問:“老師,這個文章太簡單了,不就是寫父親的愛嗎?讀一遍就懂了,過吧?!?/p>
“你很聰明,告訴我你從那里感受到父愛?”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生答:送我啊,買橘子啊,挑座位?。。粠煟骸澳愕母赣H買水果給你吃嗎?你當時有沒有感受到父愛?大家都想想這個問題?!背弥鴮W生沉默,我提醒到。(生答:“沒有,很平常啊?!保煟骸澳亲髡邽槭裁从觅I橘子來表現(xiàn)父愛呢?請大家再讀這一片段?!?/p>
瑯瑯讀書聲。沉默。一會兒,一個學生小聲說:“父親太不容易了。”“怎么不容易?”我緊接著追問?!斑@個父親有點胖,有點老,爬月臺很費勁,努力為兒子買橘子后,很安心,兒子看到這一幕,很感動?!睅煟骸澳悄憷首x一遍?!睂W生讀書,感情越來越充沛。讀完,掌聲四起。
“這是細節(jié)的力量,細致地描寫細微的動作,或許不美,但我們能感受到那個上了年紀的父親,屢遭人生磨難的父親,盡心盡力為兒子做著一切,在他笨笨的行為中,我們看到滿滿的父愛。那二十歲的兒子,也在這深深的父愛中感動淚流。文中還有很多細節(jié),請大家找出來,朗誦,體會。”
朗誦中,有的孩子已淚光瑩瑩。
抓住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在平實的語言中所滲透出的真摯的感情。帶動學生對全篇的理解,把學生帶入一個情感的境界,一個審美的境界。散文的感人,常在于細節(jié),教學中帶動學生把握細節(jié),探究細節(jié),讓學體會文章之美。
二、觀察課堂,抓住細節(jié),帶動課堂
教學細節(jié)是具體生動的,是形象典型的,它可以讓學生感受語文并深切地認識語文;課堂教學是具體的實踐,是由若干細節(jié)組成的課堂教學,如同由字詞組成篇章,由音符組成樂曲一樣。課堂細節(jié)形成于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是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教學細節(jié)又往往是能扣人心弦的,通過細節(jié)可以啟發(fā)學生更多的思維?!爸铝τ趯W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是我們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目標。而“細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中的意義和價值舉輕若重?!币驗榻虒W中的細節(jié)常常是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和心理緊密相聯(lián)的;是學生興趣盎然的、關心的,是能夠全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所以運用這些來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汲取智慧,陶冶情操,應該是會有“事半功倍”之效果的。很多時候,學生一些小小無心的問題,抓住了,便會帶動整節(jié)課。學生的問題,是教學的良好契機。
例如我在教授《醉翁亭記》時,就抓住學生開玩笑的問題,完成課堂教學,帶領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內(nèi)容,更深刻地理解歐陽修的偉大。
在疏通字詞后,學生基本了解了文本的內(nèi)容,有個調(diào)皮的學生笑嘻嘻地說:“這歐陽修也不是什么好官啊,就知道吃喝玩樂,還是公款的吧?!蔽乙宦?,這個學生按照現(xiàn)在社會狀況來理解文章了,對于古代社會,儒家理想,完全不懂。如果再按傳統(tǒng)辦法講解,學生不會有興趣。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個契機,我趕緊抓住,順勢問道:“何以見得他就是個吃喝玩樂的官,大家又怎么看?”學生沒想到這樣的問題老師會接續(xù)下來,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討論特別熱烈。結果學生首先討論出歐陽修的樂:山水之樂,宴游之樂,與民同樂。歐陽修到底是不是個吃喝玩樂的官,還是各執(zhí)己見。同意是的學生抓住了山水,宴飲,不同意的則抓住了與民同樂,至于更深層次的原因,沒有人能說出來,一節(jié)課就下課了,但學生們意猶未盡,課間還在爭。我留下作業(yè),查找歐陽修的資料,明天繼續(xù)討論。
第二節(jié)課,學生不在只糾纏課文,開始從歐陽修的生平入手,理解他的山水之樂,宴游之樂,與民同樂。無論在何種人生境地,歐陽修沒有沉溺于個人得失,而是采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為朝廷,為百姓盡心竭力。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與氣度,他實踐著天下太平的最高社會理想。
教學活動都是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進行,可使師生關系變得十分融洽,讓學生在課堂中融為一體,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靈活地抓住學生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常常都很細小,容易忽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他們而開展的。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努力使學生保持積極性,即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要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問題就要從學生中來,而認真觀察課堂,機智地抓住學生細節(jié)問題,常能很好地帶動學生深入文本,更深層地理解文本。
課堂上的一個個精彩的細節(jié),見理念、見睿智、見價值、見功底,給人以驚喜,更給人以享受。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大環(huán)境下,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與學生的真心交流與人性的寬容,精心編設,細心備課,關注細節(jié),我們定能塑造出充滿靈性的課堂,從而有效地促進每位學生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蒙縣泡子蒙古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