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光潛
有生命的知識
·文 朱光潛
我常看見學英文的人埋頭讀詞典,把詞典里的單詞從頭記到尾,每一個詞他都記得,可是沒有一個詞他會用。這是一種最笨拙的方法。他不知道詞典里零星的單詞是從活的語言中宰割下來的,這些詞失去了在活的語言中與其他字義的關系,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在人們腦海里也就不容易“活”。所以,學外文與其記單詞,不如記整句,記整句又不如記整段、整篇。整句、整段、整篇是有生命的組織。學外文如此,學其他一切學問也是如此。
一個人的知識有了系統(tǒng)和生命,就必有個性。舉一個淺例來說,十個人同看一棵樹,叫他們各寫一篇文章或作一幅畫,十個人會產生十樣不同的作品。這就顯得同一棵樹在十個人心中產生了十樣不同的印象。原因是各人的性情、稟賦、學問不同,觀念不同,吸收那棵樹的形色、情調來組織它的印象也就自然不同。
知識必具有個性,才配說是自己的。假如你把一部書從頭到尾如石塊一樣塞進腦子里去,沒有把它變成你自己的,你至多也只能和那部書的刻板文字或留聲機片上的浪紋差不多。它不能影響你的生命,因為它在你腦子里沒有成為一種生命。(摘自《朱光潛談讀書》) (責編:李卉嬪) (插圖/楊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