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當一支隊伍迎著黎明的曙光登上山頂,其中的一個年輕人端起相機拍攝壯闊的山景時,你絕對想不到,這個成功攀巖的攝影師竟然是一個盲人。
他叫薩拉斯,出生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市。小時候,他也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視力越來越差,從五歲開始就不得不戴上厚厚的眼鏡。上了中學后,他的視力急轉(zhuǎn)直下,不得不休學回家。經(jīng)過一年的掃描和血液測試后,該市最好的眼科醫(yī)生表示無能為力。薩拉斯的世界崩塌了,一步一步墜入黑暗之中。
驟然失明,對于一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小男孩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他再也不能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薩拉斯的脾氣喜怒無常,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發(fā)火。后來,他又把自己封閉起來,幾天不說一句話。他偷偷湊近寬大的電腦屏幕,拼命地想要感知屏幕上的一點點光線。
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有一天,好朋友約翰遜敲開了他的房門,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他說:“你這個偷懶的家伙,想一直這樣逃避下去嗎?我知道你的視力很差,但不要用視線去指引你的前路,要用信念!”
約翰遜的話給了薩拉斯當頭棒喝,他記起自己左臂上的文身,那是來自著名魔幻小說《獅子、女巫和魔衣櫥》之中的一個場景,寓意就是這句話。對,年輕的生命不需要沉淪,應該無所畏懼地向前進。
薩拉斯重新回到生活當中,和命運抗爭,追求心中的信念,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他和約翰遜去騎自行車,讓朋友充當他的導盲人。約翰遜緊緊跟在薩拉斯身邊,不斷提醒他注意轉(zhuǎn)彎和避讓。盲人騎自行車,摔跤在所難免。但薩拉斯的興奮戰(zhàn)勝了恐懼,陽光溫暖的感覺是如此迷人。
當他騎著自行車和約翰遜去郊游之后,薩拉斯找回了自信。后來,另一位朋友鮑比邀請他去攀巖,薩拉斯卻猶豫了。攀巖是一項極限運動,要是摔下來,代價會非常慘痛。鮑比勸他打消恐懼,并告訴他一個事實。只要山的海拔超過 800米,那些登山愛好者就會選擇從黑夜出發(f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光明中登頂。何況,攀巖并不需要你的視力,你只要靜下心來去感受就行。鮑比的鼓勵給了薩拉斯巨大的勇氣,他也要做一個在黑暗中攀登的人。
薩拉斯跟著鮑比來到一個攀巖館,他要挑戰(zhàn)一塊高15.2米的大圓石。他用心感受著石頭的形狀和方向,記住一些信息并將它們拼湊起來,一遍又一遍地進行嘗試。鮑比隨時提醒他哪些地方可以擱腳,比如讓他抓住一點鐘方向的那塊石頭。一開始,薩拉斯經(jīng)歷了很多次失敗,從十幾米高的石頭上掉到墊子上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不服輸?shù)乃_拉斯每次都重新站了起來,繼續(xù)向高峰挑戰(zhàn)。通過不斷的練習,薩拉斯成功登頂,而且還能做出類似于騎車360度轉(zhuǎn)彎的高難度動作。
就這樣,薩拉斯愛上了攀巖,他喜歡通過身體去記住每一塊石頭,找到屬于自己的路,一步一步爬上頂峰。慢慢的,他不滿足于在攀巖館里活動,就自己組織了一個興趣小組,到戶外攀巖。他成了一個著名的極限運動家,在美國的很多懸崖峭壁上都留下過自己的足跡。
另外,薩拉斯還培養(yǎng)了一個和他一點兒也不搭邊的愛好——攝影,他把攝影當成了另一種在黑暗中的攀登。只要有毅力,他一樣能行。盡管薩拉斯只能感受到極其微弱的光線,但是他抓住了僅剩的這一點感官,去體會光線的變化。他會利用太陽照射的方向和自己的感知去研究構圖。近日,薩拉斯在家鄉(xiāng)成功地搞了一個攝影展,引起不小的轟動。因為,和其他攝影師不同的是,薩拉斯的作品個人風格非常鮮明,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對這個世界的熱忱……
(選自《遼寧青年》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