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豐軍,趙云波,倪敬達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1)
現(xiàn)代清梳聯(lián)的工藝優(yōu)勢及應用
徐豐軍,趙云波,倪敬達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1)
為了提高紡紗質量、效率和品種適應性,從開松度調整、除雜效率、適紡性、能耗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詳細介紹青島宏大清梳聯(lián)的工藝優(yōu)勢;根據(jù)市場原料及對成紗質量指標的要求,在紡紗難度較大的紡滌綸、差別化纖維和長絨棉三個品種上,通過清梳聯(lián)機臺配置優(yōu)化、開發(fā)品種適應性更好的主機和輔機;用實例對比分析紡化纖、纖維素纖維和棉細號紗清梳聯(lián)的工藝流程和技術措施。指出,青島宏大清梳聯(lián)能夠適應棉、各種化纖、差別化纖維環(huán)錠紡、渦流紡、氣流紡紡紗品種高產、高質的需要;在保證質量指標的前提下,通過清花和梳棉主機相關工藝配置的突破,進一步提高清梳聯(lián)、梳棉機產量。
清梳聯(lián);清花單機;梳棉機;氣流除雜;除雜效率;纖維損傷;棉結增長率;短絨增長率;智能化;能耗;穩(wěn)定性
1.1 開松適度,開松度調整方便
根據(jù)紡紗原料和紡紗工藝要求,每套清花線可以配置0~5臺開松設備(青島宏大多倉混棉機可以跳過清棉機直接給梳棉機供棉,紡有些原料可以不用開松設備),往復抓棉機抓手、單軸梳開棉機打手、各風機都采用變頻調速,調速方便,滿足不同原料、不同紡紗工藝要求[1]。
1.2 除雜效率高
紡棉時,根據(jù)不同含雜情況,配置不同的主機組合和上機工藝,清花線除雜效率可以達到40%~80%,梳棉機除雜效率超過90%,清梳聯(lián)除雜效率超過96%,確保生條質量和成紗質量[2]。
1.3 清花棉結增長率低,梳棉機棉結去除率高
通過合理的主機配置和上機工藝,清花線棉結增長率根據(jù)不同原料、不同紡紗工藝要求可控制在30%~50%;紡高檔精梳品種時,梳棉機棉結去除率可達到88%以上,一般普梳品種在70%~85%。
1.4 纖維損傷少,短絨增長率低
清花流程中,在各單機工藝結構、工藝配置、主機組合的保證下,清花短絨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梳棉機工藝結構合理,工藝配置、器材選配恰當,梳棉機短絨率可以控制在負增長1%~7%。
1.5 適紡性廣
通過不同的主機、輔機配置,工藝保證,既可紡棉,又可紡化纖及各種差別化纖維。
1.6 低能耗、省電
所有打手和風機均采用變頻調速。清花、梳棉實際耗電分別為額定功率的35%和60%。梳棉風箱增加變頻器后節(jié)能數(shù)據(jù)見表1。對于1機2線紡棉流程,梳棉風機用量為10臺時,每年可節(jié)約電能為15 400 kW·h。
表1 輸棉風機增加變頻器后節(jié)能數(shù)據(jù)
流程輸棉風機數(shù)量/臺非變頻功耗變頻功耗節(jié)省電能(kW·h)·a?11機2線紡棉1030800029260015400
1.7 智能化程度高
清花流程所有風機、打手都采用變頻器控制,工藝調整方便;智能化連續(xù)給棉系統(tǒng),清花到梳棉機的供棉壓力根據(jù)清梳聯(lián)工況自動調節(jié),確保供棉壓力穩(wěn)定,進而保證清梳聯(lián)系統(tǒng)的長期穩(wěn)定;梳棉機主要工藝調整點機外可調[3]。
1.8 安全裝置多
a) 除金屬裝置有6處:抓棉機肋條、FT225A型、AMP3000型、多倉出口、主除雜機、梳棉機給棉羅拉。
b) 防火裝置有3處:AMP3000型、AMP119F 型、AMP119AII型。
c) 排除重物裝置有5處:FT225A型、FT124A型、FA125B型、AMP3000型、FT218型。
2.1 技術措施
青島宏大紡化纖清梳聯(lián)工藝流程:JWF1009(1011)型往復抓棉機→FT225A型強力磁鐵→FT247F(B)型重物分離器→FT124A型重物分離器→FT217型纖維分離器+JWF0007-70型重物分離器→JWF1033型八倉混棉機→JWF1115(-160)型精開棉機(根據(jù)工藝要求可以跳過)→JWF1203/1211/1213/1215型梳棉機單元組。
針對各種化纖原料的特點、近年原料發(fā)展情況,以及紡紗形式、紗線質量的要求,確保清梳聯(lián)紡化纖高產、高質。青島宏大清梳聯(lián)采取了以下工藝措施。
a) 清花各單機、棉箱、梳棉機過棉通道、輸棉管道采用特殊處理的不銹鋼、鋁合金、鍍鋅鋼板、塑料件等材料,消除化纖原料靜電、油劑等對纖維輸送、轉移的影響,確保纖維輸送順暢,轉移適度、穩(wěn)定。
b) 合理的、成熟的清花單機間及清花到梳棉機間供棉壓力參數(shù),確保不同紡紗品種、不同紡紗工藝要求的化纖以合理的速度、形態(tài)在清梳聯(lián)各單機間輸送。
c) 清花各單機、棉箱、梳棉機的各羅拉、打手處都針對化纖原料易塞花、纏花問題,進行了優(yōu)化改進設計,解決了該問題。
d) 清花流程和棉箱在確保原料開松度的情況下,對纖維損傷小,棉結、短絨增長率低。
e) 青島宏大多倉混棉機采用無打擊部件的三重混合形式,在確保原料混合的情況下,對纖維無打擊損傷,可減少棉結、短絨產生;清棉機為大直徑、梳針式打手,在保證足夠開松度的情況下,對纖維損傷小;棉箱為大直徑、螺旋型梳針打手結構,開松度好,纖維損傷小。
2.2 工藝措施
梳棉機紡化纖品種工藝措施如下。
a) 給棉羅拉采用合作開發(fā)的特殊規(guī)格針布,
確保給棉部位喂入順暢、穩(wěn)定,保證給棉羅拉、給棉板間的握持力,進而保證給棉羅拉和刺輥間的開松度及梳棉機生條質量的穩(wěn)定。
b) 刺輥到錫林、錫林到回轉蓋板、回轉蓋板到錫林、錫林到道夫各轉移點轉移區(qū)、隔距和氣流配合,根據(jù)化纖原料特點進行了優(yōu)化配置,確保化纖原料在各關鍵工藝點的轉移適度、穩(wěn)定。
c) 各部位梳理器材通過大量工藝試驗摸索出紡化纖品種適用性更強的梳理器材規(guī)格,確保高質、高產。
d) 針對化纖原料特點和工藝要求,各部位工藝速度,突破了傳統(tǒng)工藝速度配置,形成了一套高產、高質的上機工藝。
e) 整機牽伸工藝調整方便,從錫林刺輥比、剝棉羅拉到道夫、上下軋輥到剝棉羅拉、膠圈到上下軋輥、大壓輥到膠圈、圈條器小壓輥到大壓輥等各部位牽伸,可根據(jù)化纖原料、工藝要求的情況靈活調整。
f) 針對化纖原料靜電、油劑的情況,在大壓輥處出條部位,配置導條輪結構,避免化纖同導條鉤摩擦產生靜電的問題。
JWF1211型、JWF1213型梳棉機紡化纖產、質量指標見表2。
表2 JWF1211型、JWF1213型梳棉機紡化纖產、質量指標
梳棉機型號產量/(kg·h?1)出條速度/(m·min?1)生條棉結(手揀)/(?!?1)USTER2013公報/%JWF121145~6565~85160~210190~2400255~25JWF121360~8080~120140~190180~2600255~25 注:原料為大化纖,原料中回花含量小于5%。
2.3 紡化纖技術應用實例
2.3.1 應用案例1
福建某客戶紡制滌綸18.2 tex、14.6 tex品種,成紗質量見表3。
JWF1211型梳棉機,出條速度為215 m/min;產量為67 kg/h;棉結(手揀)為0~2 粒/g;USTER條干CV值為2.5%~3.2%。
表3 紡制滌綸18.2 tex、14.6 tex成紗質量
紡紗品種/tex18.214.6條干CV/%11.311.8細節(jié)/(個·km?1)23粗節(jié)/(個·km?1)68棉結/(個·km?1)45
2.3.2 應用案例2
山東某客戶紡滌綸14.6 tex紗,成紗質量見表4。
JWF1211型梳棉機,出條速度為220 m/min;產量為66 kg/h;棉結(手揀)為0~2 粒/g;USTER條干CV值為2.7%~3.5%。
表4 紡制滌綸14.6 tex成紗質量
紡紗品種/tex14.6條干CV/%11.4細節(jié)/(個·km?1)4粗節(jié)/(個·km?1)7棉結/(個·km?1)4
3.1 技術措施
纖維素纖維屬于化纖的一種,除具有化纖的共性外,還具有其自身特點。清梳聯(lián)紡纖維素纖維除了紡化纖的工藝措施以外,還進行了其他方面的工藝突破,兩者的工藝流程相同。
a) 由于纖維素纖維在打擊過程中容易形成棉結及纖維損傷,根據(jù)工藝需要及青島宏大多倉混棉機的獨有優(yōu)勢,清花流程可以跳過精開棉機、清棉機,直接通過多倉混棉機給梳棉機棉箱供棉,減少清棉工序打擊產生的棉結及纖維損傷,進而減少生條、成紗棉結。
b) 根據(jù)所紡纖維素纖維的特性,對清花各單機間供棉壓力、清花對棉箱的供棉壓力、棉箱排風壓力、棉箱壓力,進行特殊配置,確保纖維輸送過程中順暢、穩(wěn)定。
c) 棉箱給棉羅拉、梳棉機給棉羅拉、針布采用特殊設計的專用規(guī)格和材料,確保合適的纖維喂入效率。
d) 刺輥、錫林、固定蓋板、回轉蓋板、道夫、剝棉羅拉、針布配套采用專用的不同品種纖維素纖維技術規(guī)格,保證適度、穩(wěn)定的分梳度及轉移率[4]。
e) 根據(jù)纖維素纖維轉移效率低的特點,梳棉機前部各部位牽伸不同程度降低了牽伸倍數(shù),有些部位甚至降到約0.8倍,確保棉網(wǎng)在梳棉機前部各部位間轉移穩(wěn)定、可靠,保證棉網(wǎng)的高質量、清晰度,進而確保生條、成紗的質量指標。JWF1211型梳棉機紡纖維素纖維產、質量指標見表5。
3.2 應用案例
江蘇某客戶生產天絲品種一(賽絡集聚紡9.7 tex)、天絲品種二(賽絡集聚紡9.7 tex),紡紗參數(shù)與成紗質量見表6。
表5 JWF1211型梳棉機紡纖維素纖維產、質量指標
項目產量/(kg·h?1)出條速度/(m·min?1)生條棉結(手揀)/(粒·g?1)USTER2013公報/%粘膠40~6060~7060~70(OE)70~100(OE)160~210180~220180~220200~240044455~500~2525~50天絲、莫代爾30~6070~1802/ 注:原料為大化纖,原料中回花含量小于5%;天絲包括A、A100、B、LF。
表6 紡天絲9.7 tex紗成紗質量對比
成紗質量天絲品種一工藝一天絲品種二工藝二條干CV/%12.911.9細節(jié)/(個·km?1)33粗節(jié)/(個·km?1)3528棉結/(個·km?1)4639 注:工藝一出條速度為150m/min,產量為41kg/h;工藝二出條速度為170m/min,產量為46kg/h。
JWF1211型梳棉機,出條速度為150 m/min和170 m/min;產量為41 kg/h和46 kg/h;棉結(AFIS)為4 粒/g~8 粒/g;USTER條干CV值為2.6%~3.6%。
4.1 紡棉細號紗(小于7.3 tex)技術措施
細號紗的原料主要為長絨棉或長絨棉和高質量細絨棉混紡,是最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種。紡紗領域的棉細號紗清梳聯(lián)工藝,是青島宏大同安徽華茂、無錫一棉、淄博魯泰等紡紗廠專家一塊摸索、試驗,最終定型的。
長絨棉為皮棉,雜質較大、較重極易形成棉結,對清梳聯(lián)工序提出了挑戰(zhàn),既要減少纖維損傷、降低棉結,又要把該去除的雜質除掉,還要保證適當?shù)拈_松度[5]。青島宏大紡棉細號紗(小于7.3 tex)清梳聯(lián)工藝流程如下。
JWF1009(1011)型往復抓棉機→FT225A型強力磁鐵→FT247F(B)型重物分離器→FT124A型重物分離器→FT217型纖維分離器+JWF0007-70型重物分離器→JWF1107(1109)型單軸流開棉機→JWF1033型八倉混棉機→JWF1115(-160)型精開棉機(根據(jù)工藝要求可以跳過)→JWF1203/1211/1213/1215型梳棉機單元組。
a) 除雜工藝采用了多道無打擊的氣流除雜設備,充分利用棉流輸送的氣流,做到早落、少碎、氣流除雜,清花流程根據(jù)工藝需要配置3~6道氣流除雜設備,盡量提高氣流除雜效率。
b) 往復抓棉機、單軸流開棉機打手速度變頻調節(jié),調節(jié)開松度方便,根據(jù)工藝需要可以跳過清棉機直接通過多倉混棉機給梳棉機供棉,盡量減少纖維在清花流程中的打擊,減少棉結產生、纖維損傷。
c) 刺輥、錫林、蓋板速度適宜,可根據(jù)長絨棉的特點,在保證開松度、梳理度的情況下,減少纖維損傷,做到棉結、短絨、雜質兼顧。
d) 梳棉機主要分梳器材,如刺輥、錫林、固定蓋板、回轉蓋板、道夫、剝棉羅拉、針布,選用分梳度好、纖維損傷小、轉移率高的技術規(guī)格,確保在梳棉機高產的情況下,保證適度的分梳度以及高且穩(wěn)定的轉移率。
e) 梳棉機各部位落棉根據(jù)長絨棉原料的特點,進行了優(yōu)化分工,在保證高產生條質量指標的情況下,減少了總落棉率,增加了落棉含雜率;產量在40 kg/h~50 kg/h的情況下,梳棉機落棉率控制在約5%,落棉平均含雜率約25%,顯著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JWF1211型、JWF1213型梳棉機紡棉細號紗(小于7.3 tex)產、質量見表7。
表7 兩種型號梳棉機紡棉細號紗(小于7.3 tex)產、質量指標
梳棉機型號產量/(kg·h?1)出條速度/(m·min?1)生條棉結/(粒·g?1)JWF121130~45(長絨棉)120~21020~35JWF121340~60(長絨棉)120~26020~35 注:達到USTER2013公報5%水平。
4.2 應用案例
4.2.1 案例1
山東某客戶紡制棉精梳7.3 tex、5.8 tex品種,成紗質量見表8。
JWF1211型梳棉機,出條速度為150 m/min;產量為40 kg/h;棉結(AFIS)為25 粒/g~30 粒/g;USTER條干CV值為3.1%~4.2%。
表8 紡制棉精梳7.3 tex、5.8 tex紗成紗質量
紡紗品種/texCJ7.3CJ5.8條干CV/%12.613.1細節(jié)/(個·km?1)38粗節(jié)/(個·km?1)3657棉結/(個·km?1)4972
4.2.2 案例2
安徽某客戶紡制棉精梳7.3 tex品種,具體成紗情況見表9。
JWF1213型梳棉機,出條速度為230 m/min;產量為51 kg/h;棉結(AFIS)為21 粒/g~28 粒/g;USTER條干CV值為3.5%~4.3%。
表9 紡制棉精梳7.3 tex紗成紗情況
紡紗品種/texCJ7.3條干CV/%12.4細節(jié)/(個·km?1)4粗節(jié)/(個·km?1)32棉結/(個·km?1)44
經(jīng)過20多年潛心研發(fā)、優(yōu)化改進及品種適應性攻關,青島宏大清梳聯(lián)能夠適應棉、各種化纖、差別化纖維環(huán)錠紡、渦流紡、氣流紡紡紗品種高產、高質的需要。
青島宏大將在常規(guī)品種上繼續(xù)優(yōu)化改進主機機構、流程配置、工藝配置及自動化、智能化,開發(fā)工藝性、智能化更好的清花設備和梳棉機,將清梳聯(lián)產量、質量,可靠性、穩(wěn)定性再上一個臺階;開發(fā)專用基礎件、專用工藝和專用設備,突破現(xiàn)有清梳聯(lián)工藝思路,繼續(xù)引領清梳聯(lián)發(fā)展潮流。
[1] 王喜文,金浩昌,李紅玉,等. 梳理用針布的技術進步及其配套應用[J].紡織器材,2007,34(1):21-23.
[2] 秦貞俊.現(xiàn)代梳棉機梳理技術的發(fā)展[J].棉紡織技術,2006,34(2):61-64.
[3] 張曉生.透析中國清梳聯(lián)市場[J].紡織導報,2005(3):22-28.
[4] 費青.國產新型梳棉機的特點及其應用[J].棉紡織技術,1995,23(1):10-15.
[5] 李妙福,蘇馨逸.清梳聯(lián)工藝的矛盾、規(guī)律和若干問題[J].紡織導報,2004(2):38-44.
Th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Blow-card Combination
XU Fengjun,ZHAO Yunbo,NI Jingda
(Qingdao Hongda Textile Machinery Co.,Ltd.,Qingdao 266001,China)
To improve spinning quality,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starting with regulation of opening degree,blowing efficiency,spinability,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introduction is made to Qingdao Hongda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regarding the edge of the blow-card combination,considering the demand of market raw materials on yarn quality,main frames and auxiliaries with better adaptability are introduced through configuration of the blow-card combination in the difficult spinning processes of varieties of polyester,differential fiber and long stapled cotton.Contrastive analysis is done of processe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of spinning synthetic fiber,cellulose fiber and cotton fine yarn.It concludes that the blow-card combination made in Qingdao Hongda Textile Machinery Co.,Ltd.meets the needs of ring spinning,vortex spinning,air spinning of varieties of cotton fiber,synthetic fiber,differential fiber with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Under the premise of quality insurance,improving process configuration breakthrough of processes in blowing and carding further improves the yield of blow-card combination.
blow-card combination;single blow unit;card;air blowing;blowing efficiency;fiber damage;cotton linter growth;short fiber growth;intelligentization;energy consumption;stability
2016-06-15
徐豐軍(1975—),男,山東青島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梳棉機設計開發(fā)、棉紡工藝及分梳器材方面的研究。
TS104.7
B
1001-9634(2016)06-0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