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十代王朝青花瓷瑰麗紋飾迷人眼

      2017-01-04 09:02:35閻萍
      收藏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官窯青花瓷青花

      □ 閻萍

      Yan ping

      十代王朝青花瓷瑰麗紋飾迷人眼

      □ 閻萍

      Yan ping

      清代自1644年順治帝入關并遷都北京,至1912年宣統(tǒng)帝退位,歷時268年,經(jīng)歷了從順治到宣統(tǒng)共十代帝王。我國陶瓷業(yè)發(fā)展在這個時期臻于鼎盛,雖然晚期趨于低迷,但就清代早、中期的突出成就而言,仍不失為我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在這一時期,清代最名貴、最精美的青花瓷器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作為清代眾多珍奇異寶中的奇葩,其璀璨絢麗的紋飾為青花瓷器的驚世駭俗增添了無與倫比的瑰麗。探討清代十個王朝青花瓷器的紋飾藝術風格,對于深化研究清王朝乃至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與深遠意義。

      順治朝紋飾特點為明末影響猶存,畫風還在延續(xù);風格粗獷豪放,畫面趨于飽滿;分水技法出現(xiàn),技法尚不成熟。

      清政權(quán)初立之際,各地戰(zhàn)爭尚未平息,以景德鎮(zhèn)為中心的瓷業(yè)生產(chǎn),從晚明時已趨衰落,到清初更加頹敗,一度陷于停滯狀態(tài)。因而在順治朝遺存的青花傳世品中,署官窯款的青花器物十分罕見,常見的多為民窯生產(chǎn)的日常用具和供器之類。

      順治朝青花瓷器的裝飾工藝,有印、刻、畫、繪等技法,圖案紋飾演變較為明顯。順治前期,基本延續(xù)了明代晚期崇禎青花紋飾特點,工筆、寫意并用,明時有的清晰明麗,有的激越奔放,有些隨意創(chuàng)作的紋飾寥寥數(shù)筆,生動傳神。順治后期晚明時富有民間氣息的繪畫題材,如捕魚、牧牛等已經(jīng)消隱,代之以粗獷豪放的怪石花卉與工麗瀟灑的人物故事,呈現(xiàn)了較為典型的時代風格。一些逃避現(xiàn)實的紋飾也在此間出現(xiàn)。如所畫鳥雀多是單只的,而不是成雙成對的,抒發(fā)了人們一種孤寂無助的心態(tài);一些高僧、仙道瀟灑活動的場景比較多見,表現(xiàn)了人們一種逃避現(xiàn)實、追求夢境的生活情趣;“詩畫”一體的裝飾形式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即一般在紋飾空白處用隸書書寫格言或題詩一首,說明有一些知名文人書畫已作陶瓷紋飾大行其道。

      順治青花紋飾構(gòu)圖飽滿,繪畫一反過去單線平涂的方法,而采用雙勾填色的技法,勾勒的線條流暢穩(wěn)健,填色準確,很少溢出輪廓線,與明萬歷以來的隨意填色有明顯區(qū)別;山水、人物紋多寫實,見披麻皴、斧劈皴、涂、染等技法,也有單線白描的畫法。一些瓶、罐上使用皴染分水技法描畫,層次色階不很明顯,渲染不是很成熟,精品出現(xiàn)的不夠多。

      清順治 青花洞石花鳥紋蓋罐(圖1)通高16.5、口徑4、底徑6厘米,罐直口,圓腹下收,平底無釉露胎。蓋平頂,直壁。白釉泛青,以青花為飾,青花藍中閃灰。蓋頂繪怪石紋一組,蓋璧繪花草紋,腹部繪洞石花鳥圖,圖中玉蘭花盛開,鵲鳥有的棲于枝干,有的在空中展翅飛翔。

      圖2 清順治 青花荷蓮紋花觚

      圖1 清順治 青花洞石花鳥紋蓋罐

      圖3 清康熙 青花云龍紋蓋罐

      圖4 清康熙 青花人物紋花觚

      清順治 青花荷蓮紋花觚(圖2)高38、口徑18、底徑13.5厘米,觚敞口微撇,口沿施醬釉,筒式腹,腹部凸起一周,砂底無釉。青花藍中泛灰。外壁紋飾共有三層,上層繪荷蓮,水草,洞石花鳥紋,中層繪洞石三組,下層繪蕉葉紋一周。此觚是清初的典型式樣。

      康熙朝紋飾特點為:早期,明末遺風尚存;中期,中西技法滲透;后期,畫風臻于成熟。

      康熙時期,青花瓷器造型多樣,品種豐富。繪畫技法工細精麗,造型典雅優(yōu)美。在繪畫技法上采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繪畫,一種顏色能表現(xiàn)出濃淡深淺多種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種色階。民窯青花完全突破了歷代官窯圖案規(guī)格化的束縛,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充滿生活氣息。最能體現(xiàn)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風格上模仿名畫家的筆法,立體感強,畫法精細,分色層次鮮明,濃淡相宜。人物紋中以耕織圖、漁家樂圖等最具代表性,畫面生活情趣盎然??滴醭嗷òl(fā)展大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主要指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前的產(chǎn)品。畫風較為粗獷,尚存明末遺風,技法采用單線平涂,填藍處往往擴散外溢不工整,青花呈色深沉、灰暗??滴醵辏?681年)以后青花色澤開始出現(xiàn)濃淡深淺的變化,逐步向高峰期那種翠藍色過渡。

      圖7 清雍正 青花一束蓮大盤

      中期: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1706年)之間的產(chǎn)品。其特點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潔,呈現(xiàn)出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繪畫技法則借鑒中國紙絹水墨畫“分水”皴染與西洋畫的透視技法,畫面的立體感增強,粗獷的紋飾,已經(jīng)達到歷代青花之冠,并成為后世的楷模。

      后期:康熙晚期主要指康熙四十年以后的產(chǎn)品。題材廣闊、包羅萬象。繪畫技法流暢,工更為細膩,點藍用山水畫的披麻皴。青花的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性淺淡灰暗過渡,有的似呈色不穩(wěn),出現(xiàn)暈散現(xiàn)象。

      清康熙 青花云龍紋蓋罐(圖3)通高11.4、口徑3.5、足徑4.7厘米,罐唇口,短頸,圓腹,足內(nèi)凹,足內(nèi)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蓋圓頂,寶珠形鈕。以青花為飾。腹部主題圖案繪雙龍戲珠,蓋面繪朵云與雜寶紋。青花發(fā)色鮮艷,透亮,畫工細致,兩條立龍張牙舞爪,氣勢兇猛,充滿活力。是康熙青花的精美作品。

      清康熙 青花人物紋花觚(圖4)高45、口徑21、足徑16厘米,觚撇口,長頸,鼓腹,腹上下各凸起一周弦紋,臺階式圈足,足內(nèi)青花雙圈無款。上下繪有人物,空間襯以洞石,蕉葉。此觚為康熙朝的典型器。

      清康熙 青花花鳥蓋罐(圖5) 通高57、口徑22、足徑 24.5厘米,罐唇口,短頸,豐肩,腹部下斂,近底微外撇,圈足,足內(nèi)砂底無釉,蓋拱頂,折沿,寶珠鈕,俗稱“將軍罐”。以青花為飾。蓋面與頸部分繪折枝花三組,腹部四組開光,開光上下繪如意云頭紋,開光內(nèi)分繪荷蓮鴛鴦,松石圖,喜鵲登梅,牡丹花鳥圖。此器形體高大,繪畫精致。

      雍正朝紋飾特點為布局與造型完美結(jié)合,疏朗明快;主題與線條交相輝映,新穎獨特;規(guī)范與隨意緊密融合,典雅優(yōu)美。

      圖5 清康熙 青花花鳥蓋罐

      圖10 清乾隆 青花云龍紋大盤

      圖9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扁瓶

      圖12 清嘉慶 青花御制詩文海棠式洗

      圖6 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燈籠瓶

      圖8 清雍正 青花纏枝紋盤

      雍正一朝,為時雖僅13年,但制瓷工藝卻發(fā)展到了歷史的新水平。早期雍正朝青花瓷器紋飾接近康熙時的作品,部分瓷器色調(diào)艷麗明快,中期則具有本朝特點,一部分仿永樂、宣德朝青花瓷器,有暈散,紋飾上有人工點出的小黑色斑點;一部分仿嘉靖、萬歷的青花瓷,呈深藍色艷,呈色穩(wěn)定,還有仿成化時的青花瓷,顏色淡雅閃灰。雍正官窯青花瓷器總體上瓷質(zhì)瑩潔,工藝精細,器型俊秀,紋飾多樣,在清代青花瓷器中非常突出。

      從布局上看,雍正青花注重紋飾布局與造型的完美結(jié)合,能夠按照器物的形體,配以適當?shù)膱D案。構(gòu)圖疏朗,簡潔明快,人物面目清秀,花卉細膩纖巧。無論什么器型,線條都非常柔美、秀麗,比例協(xié)調(diào),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設計最完美的瓷器。

      從技法上看,雍正用筆精細纖柔,官窯青花以繪龍鳳及纏枝蓮花為代表。民窯青花不拘一格,運筆熟練,追求自然隨意的畫風,具有很強的民間風格。雍正青花的裝飾題材十分豐富,有植物花紋、動物紋、人物紋、吉祥圖案等。這時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層層的苔點,所繪人物從康熙時的大人小景變成小人大景,人物只是居于景中的一角。

      從畫風上看,雍正青花瓷器畫風工麗,花式一致,繪畫技術法多樣化,紋飾中大量使用團花、皮球花、過枝花,圖案整體感強,規(guī)矩中富于變化,達到很好的裝飾效果。常用的皮球花、過枝華、過墻龍、八桃、蝠桃等紋飾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或流行的。

      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燈籠瓶(圖6)高25.2厘米,圓口,短直徑,直腹,臥足。通身細致繪纏枝青花花卉,花葉婉轉(zhuǎn),姿態(tài)嫵媚,此瓶因狀似燈籠而得名,雍正朝始創(chuàng),工致細膩,主要的特點腹大,口小,線條優(yōu)美,燈籠瓶是雍正時期景德鎮(zhèn)官窯創(chuàng)燒的。

      清雍正 青花一束蓮大盤(圖7)盤口徑51.8厘米,撇口,圈足,砂底,器身內(nèi)外壁繪青花纏枝紋,器內(nèi)心繪束蓮紋,俗稱“一把蓮”。此器造型,青花畫法是雍正所常見的,“一把蓮”是明朝宣德期青花器上常用的圖案,取其諧音“一生清廉”以是為官清廉,尤以雍正時期最為精致,此器青花色澤濃艷,器形大而規(guī)整。

      清雍正 青花纏枝紋盤(圖8) 盤口徑15.5厘米,盤口圓形,盤形周正,淺弧腹,圈足,通體青花裝飾,口沿內(nèi)兩條弦紋,盤內(nèi)飾纏枝紋,盤外壁滿飾相同樣式的纏枝蓮紋。器底中央落“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

      乾隆朝紋飾特點為題材選擇更加豐富多彩,圖案繪制更加新穎亮麗,技法運用更加規(guī)范工麗,紋飾出新更加雍容奢靡。

      乾隆一朝,清代社會發(fā)展處于鼎盛時期。景德鎮(zhèn)薈萃了一批能工巧匠,青花瓷器在傳承康熙、雍正瓷器藝術的基礎上,把清代青花制瓷業(yè)推向創(chuàng)造性階段,也是清代瓷器制造業(yè)盛極而衰的轉(zhuǎn)折點。

      題材的選擇更加廣泛。乾隆青花紋飾主要是以植物花卉為主,富麗繁密,細致精巧。吉祥圖案增多也其特點之一,用各種動物或植物及物品的諧音,畫出象征吉祥或祝福寓意的紋飾,如蝙蝠與“?!蓖?,魚與“余”通,松鶴表示長壽,鴛鴦表示成雙成對等??烧f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圖案的繪制更加新穎。乾隆青花最引人注目的是纏枝蓮、云龍、八寶紋等大量出現(xiàn)。還有荷蓮紋、三果圖、勾蓮、折枝蓮、把蓮、纏枝牡丹、折枝桃、四季花卉、花蝶、花果等紋飾,在一些特殊瓷器上還運用了仿古銅器紋飾,如回紋、夔紋、獸面紋、饕餮紋等。人物紋也出現(xiàn)在一些青花瓷器上,有山水人物、漁家樂、八仙過海、山水牧樵、人物樓閣、嬰戲紋等。人物頭部多采用渲染手法。

      紋飾技法的運用更加規(guī)整。每件器物都有多層圖案裝飾,有的多達數(shù)十層,無論是寫意還是變形,都畫工嚴整細膩,紋飾清晰,排列整齊,具有圖案畫的效果。

      紋飾的創(chuàng)新更是登峰造極。無論是數(shù)量與質(zhì)量都達到了清代歷史的頂峰。新奇的器物不勝枚舉,只要皇帝龍顏大悅,不惜工本、窮盡技能;小件青花玩賞品紋飾繪制更是精美纖巧,令人愛不釋手。一些青花瓷器圖案繁瑣堆砌,呈現(xiàn)出乾隆時典型的奢靡與張揚。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扁瓶(圖9)

      高22厘米,撇口,長頸,垂腹,圈足,瓶口一周飾云紋,以下分飾蕉葉,貫套,靈芝紋,圈足一周回紋,中心主圖繪以纏枝蓮紋,整器色澤鮮明,濃淡錯落,頗有層次感,筆觸細致,為乾隆時期的精品。

      清乾隆 青花云龍紋大盤(圖10) 盤口徑44.7厘米,敞口,弧壁,盤心一周雙弦線。內(nèi)繪云龍紋,龍心抱一壽字,內(nèi)壁為四組飛云騰龍,用筆精湛,風格華麗,氣勢磅礴,胎體輕薄,是典型乾隆官窯精品。

      圖14 清咸豐 青花云鳳紋盤

      圖16 清光緒 青花嬰戲圖碗

      圖13 清道光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圖11) 高66.5厘米,此瓶為六方型瓶體,這種瓶體始于雍正,造型周正,釉質(zhì)肥厚潤澤,青花色澤青翠,紋飾以肩為界,上部繪折枝花卉紋,下部繪折枝佛手,石榴,壽桃及花卉紋,寓意“福祿壽”三多之意,繪畫工藝精湛,圖案雍容華貴,是乾隆時期官窯青花的典型器物。

      嘉慶、道光、咸豐三朝紋飾特點為嘉慶朝畫風雖仍維持茂密縟麗,但奢靡激越漸失;道光朝技法雖仍保持工整細致特點,但藝術活力減弱;咸豐朝布局雖仍延續(xù)構(gòu)圖疏朗遺風,但水平下降明顯。

      在經(jīng)過康乾盛世的高水平發(fā)展之后,到清代嘉慶、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紋飾題材內(nèi)容日漸匱乏,咸豐時更趨平庸。紋飾布局松散,即使精細之作,其人物的神采及背景層次均遠不及乾隆時期,無論從質(zhì)量、數(shù)量還是花色品種自嘉慶朝已經(jīng)開始下滑,民窯作品尤其如此。

      嘉慶朝早期,乾隆帝為太上皇,盡管青花瓷器品種已不如以前豐富,但紋飾畫風仍基本維持前朝茂密縟麗的基本特征,與乾隆青花瓷紋飾較為近似。官窯器多繪云龍紋、海水龍紋、夔龍紋、雙鳳紋、龍鳳紋、錦雞、牡丹、花鳥等。但所繪圖案層次減少,一般僅二三層,整體感較平淡,立體感較差。

      道光朝青花瓷器紋飾逐漸摒棄了乾隆官窯繁花縟麗的宮廷風格,官窯器仿康熙山水工致而精美。但花卉、龍鳳等紋飾圖案化趨勢嚴重,特別是白描纏枝蓮在許多器物上繪制,大小千篇一律,缺乏藝術情趣,少創(chuàng)新之作?;ɑ芗y飾主要采用單線平涂,勾勒線條均勻,但用筆拘謹,構(gòu)圖簡單,缺乏活力。民窯器仿康熙刀馬人紋飾多見,白描技法成為民窯青花的主要裝飾方法。所繪纏枝花卉多用單線條勾畫,花葉多為三角形,淡描勾蓮紋飾比較常見,所繪線條纖細淺淡。

      咸豐朝青花瓷器總體上布局疏朗,層次清晰,但呆板不活潑,繪畫技巧上缺乏功力,整體藝術水平不高。官窯青花器主要有纏枝蓮、鴛鴦蓮花、竹石芭蕉、蘭草、勾蓮、折枝花、松竹梅三友圖、竹石芭蕉、雙龍戲珠等紋飾。寓意紋飾有太平有象、三羊開泰、五子奪魁、五谷豐登、蝴蝶探花等。民窯器題材有花鳥、云龍、團龍、云鳳、蘷鳳、云蝠、云鶴,山水,八卦、壽星、八仙、嬰戲等。

      清嘉慶 青花御制詩文海棠式洗(圖12) 長15.7厘米,海棠式口,淺腹,平底,內(nèi)底心為海棠形開光。開光外繪纏枝花卉。開光內(nèi)書《御制詩》一首,署“嘉慶丁已小村”,“丁已年”為嘉慶二年,屬嘉慶早期之作。

      圖11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

      圖15 清同治 青花纏枝蓮盤

      清道光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圖13) 瓶口微撇,長頸,腹豐滿,圈足,主題紋飾為青花繪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圍欄,輔以蕉葉、忍冬、變形如意云頭、頸體蓮瓣、雜花紋等邊飾,底有青花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楷書款。

      清咸豐 青花云鳳紋盤(圖14) 直徑26.8厘米,口沿繪一周雙弦紋,盤中央繪雙鳳,周圍繪有云朵紋飾,紋飾外沿同樣繪一周雙弦紋,底書“大清咸豐年制”楷書款。

      同治、光緒、宣統(tǒng)三朝紋飾特點為同治朝花紋清晰,而層次感趨弱;光緒朝紋飾多樣,技法有所進步;宣統(tǒng)朝紋飾沿用傳統(tǒng),創(chuàng)新產(chǎn)品不多。

      進入晚清,隨著中國社會進一步半殖民化,民族工業(yè)日漸衰退,景德鎮(zhèn)御窯廠的生產(chǎn),較前時更趨萎縮,工藝低下,制作粗糙。這個時期的繪畫內(nèi)容多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并從此成為同治、光緒、宣統(tǒng)三朝瓷器裝飾的共同風格。瓷器裝飾上多用福、祿、壽、喜等吉祥如意寓意的圖案作為主要裝飾。

      同治青花瓷器以承襲前朝為主。官窯器有云龍、云鳳、夔龍、纏枝蓮、勾蓮、折枝菊花、竹石、蕉葉、葡萄、折枝果、松竹梅三友圖等。還有很多吉祥寓意的內(nèi)容,如五谷豐登、狀元及第、壽山福海、麒麟送子、萬壽無疆、年年有余等。紋飾風格已經(jīng)圖案化,書意較為庸俗,筆觸呆滯拘謹。除少數(shù)仿明代器型產(chǎn)品制作較為精致外,一般器物和民窯青花紋飾都顯暗淡。民窯有龍鳳、云鶴、山水人物、嬰戲、花鳥、獅球等,畫法無章法,畫工較粗,缺少生氣。

      光緒晚期,在經(jīng)過所謂“同光中興”以后,社會局面有所穩(wěn)定,陶瓷業(yè)也有所復興,雖不及康乾舊貌,相對而言,屬于晚清比較繁榮的時期。光緒時青花紋飾多樣,凡是在清代能見到的紋飾,光緒朝都有繪制。咸豐、同治青花瓷大多僅濃淡兩個層次,光緒青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咸豐、同治時期,與康熙時期青花一樣,青花濃淡可以達到多個層次。紋飾題材有纏枝蓮、八寶勾蓮、云龍、團龍、團鳳、雙鳳、纏枝寶相花等幾十種。除此傳統(tǒng)紋飾之外又出現(xiàn)了綬帶鳥、杏林春燕、松竹梅、纏枝蓮、三星人、王秋獻瑞、野壑圍獵、水仙、壽桃、八哥、游園仕女、金石文字等。光緒民窯有不少寓有吉祥福壽之意的內(nèi)容,如麒麟送子、富貴白頭、連生貴子、多子多福、“福祿壽”等,這些紋飾盡管俗氣,但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

      清代宣統(tǒng)一朝,歷史雖短,卻仍在燒造官窯瓷器。就常見的宣統(tǒng)各類官窯器來說,其制作可謂少而精。宣統(tǒng)朝的青花瓷色調(diào)濃艷明快,不暈散。胎體極細極白,瓷化程度很高,胎輕體薄,非常勻稱;釉面勻薄,顏色很白很亮,高度玻璃化。因是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所以胎體很規(guī)整。所繪紋飾也比較精細,官窯青花紋飾仍以傳統(tǒng)紋飾為主,如龍鳳、八仙、八寶、八卦、云蝠、云鶴、團花、纏枝蓮、壽字等,構(gòu)圖嚴謹,繪畫都很精致,畫工更細膩,可同前朝相媲美。宣統(tǒng)民窯青花紋飾基本上是繼承光緒紋飾的傳統(tǒng),創(chuàng)新產(chǎn)品不多。

      圖17 清宣統(tǒng) 青花纏枝花卉賞瓶

      清同治 青花纏枝蓮盤(圖15) 口徑15.7厘米,撇口,盤口一周飾纏枝紋,中心主圖繪以纏枝蓮紋。此盤器形規(guī)整,胎質(zhì)細膩、潔白,釉面光潤,青花色澤純正,底書“大清同治年制”青花款,此器是同治時期的官窯精品。

      清光緒 青花嬰戲圖碗(圖16) 碗敞口,弧壁漸收,圈足,青花繪嬰戲圖,一群頑童,或舉荷花,或持長笛,或玩水,空間視以洞石,欄桿,花草,流云和遠山,足墻飾回紋,底青花書“大清光緒年制”楷書款。此器青花濃翠鮮艷,紋飾生動逼真,為晚清官窯中的佳品。

      清宣統(tǒng) 青花纏枝花卉賞瓶(圖17)

      高39厘米,器呈撇口,長頸,圓腹,圈足,多用青花纏枝蓮為飾,取其寓意“清廉”專用于皇帝賞賜臣下,意在令其“為政清廉”。

      (責任編輯:郭彤)

      猜你喜歡
      官窯青花瓷青花
      瓷上賞青花
      青花賦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青花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銅官窯陶瓷
      幼兒畫刊(2023年5期)2023-05-26 05:50:40
      煥活青花瓷國風之美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0:50
      青花
      心聲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3:52
      西夏官窯瓷器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22
      純凈的青花瓷
      此“官窯”非彼官窯
      青花瓷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7
      宽城| 四子王旗| 馆陶县| 潜山县| 墨江| 深州市| 渭南市| 武定县| 南和县| 望江县| 新闻| 桃园市| 彭州市| 当阳市| 平湖市| 厦门市| 大兴区| 贵港市| 宣化县| 黑龙江省| 孟连| 固原市| 集贤县| 雅安市| 大理市| 贵定县| 科技| 张家界市| 安图县| 荣昌县| 绿春县| 岑巩县| 类乌齐县| 冕宁县| 阿拉尔市| 阜新| 米脂县| 西藏| 贵州省| 随州市|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