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王云儀*,2, 王竹君
(1.東華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1;2.東華大學 現(xiàn)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51;3.安徽工程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男褲號型表示方法的優(yōu)化
劉飛1, 王云儀*1,2, 王竹君3
(1.東華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1;2.東華大學 現(xiàn)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51;3.安徽工程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服裝號型表示方法是消費者購買服裝的尺碼參考標準。針對現(xiàn)行褲裝號型表示方法中存在的體型特征標識模糊、控制部位標識籠統(tǒng)等問題,以詳細的人體測量數據為基礎,分別從圍度和長度兩個角度對現(xiàn)行褲裝號型表示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在現(xiàn)行褲裝號型表示方法的基礎上提出優(yōu)化路徑,得到一種新的褲裝號型表示方法,使褲裝產品更具識別度,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并為服裝號型的修訂提供參考。
男褲;號型規(guī)格;細部規(guī)格;優(yōu)化
我國現(xiàn)行的服裝號型標準是以1981年和1986—1988年間的人體測量數據為基礎建立的[1]。號型標準中規(guī)定成品褲裝必須標明號型與體型分類代號,如“170/72A”,稱為號型制。服裝號型作為服裝規(guī)格的表示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對所要購買的服裝尺寸有一個直觀了解,使得選購的服裝能滿足適體性要求。然而,近些年來,我國人體體型不斷變化,與過去相比有著相當大的差異[2-3];另一方面,定性的體型分類標準存在難以識別的弱點,原有服裝號型標準表示方法已不能滿足消費者對服裝適體性的要求[4-5]。文中對現(xiàn)行男褲號型表示方法進行分析,探討了優(yōu)化的可能性,以期更好地對褲裝進行更加細化和準確的表征,為服裝設計及生產企業(yè)進一步明確目標市場提供參考。
1.1 男褲號型調研
為了全面了解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男褲號型表 示方法,通過簡單抽樣的方法對商場內的男褲號型進行實地調研。調研對象主要包括男士休閑褲、牛仔褲、西褲和運動褲。
經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男褲號型表示方法主要有號型制、歐碼號數和腰圍/內長制3種形式。其中,號型制是使用最普遍的表示方法,如:170/72A;歐碼號數是用英寸表示腰圍大小的一種褲裝號型表示方法,如:32,34等;腰圍/內長制即采用腰圍和內長結合的形式,如:34/32。調研中,歐美品牌和日本品牌主要采用號型制與歐碼、內長制或英文字母相結合的方式表示不同類別的褲裝規(guī)格;而國內品牌普遍采用號型制表示褲裝規(guī)格。
1.2 存在的問題
現(xiàn)行的號型制包含身高、腰圍及體型3個特征指標。針對這一表示方法,有學者通過對消費者進行問卷調研,發(fā)現(xiàn)僅有76%的人能在市場上買到適合自己體型的服裝,概率并不高[6]。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體型特征的標識含義不清晰。在號型標準中,人體體型根據胸腰差被分為Y(偏瘦)、A(正常)、B(偏胖)、C(胖體)4種。用字母表示體型特征的含義相對比較抽象和概括。通過對普通消費者進行網絡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消費者對體型分類代號缺乏足夠了解,對自身屬于何種體型沒有明確概念??梢?,現(xiàn)行的體型分類對消費者不具現(xiàn)實的指導作用。
此外,在前期的市場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當前市場上各類褲裝均未覆蓋人體全部4種體型,男褲主要銷售正常體型A和少量B體型的產品,這顯然就形成了一部分目標市場盲區(qū)。
2)身高/腰圍的標識方法仍顯籠統(tǒng)。盡管身高和腰圍是有明確指向的數據,但其中仍然存在細分不足的問題。圖1為褲裝號型表示方法示例與優(yōu)化思路。
由圖1很容易理解,相同身高、相同腰圍的兩個人體,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圍度和長度尺寸上并不可能完全一致。就褲裝而言,主要涉及到圍度方面的臀圍、大腿圍,以及長度方向的直檔長、腿長等規(guī)格尺寸。
由此,文中擬基于詳細的人體測量數據,從圍度和長度兩個角度對現(xiàn)行褲裝號型表示方法進行分析討論和優(yōu)化探討,嘗試引入新的特征部位尺寸,替代現(xiàn)有的體型特征標識字母,使褲裝產品更具識別度,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2.1 測量樣本
選取不同體型的大學男生作為受測對象,依據樣本量的計算公式[7]確定測量所需樣本量。
(1)
式中:N為樣本量;α為顯著性水平;Zα/2為統(tǒng)計量;E為誤差值;π為概率值。
通常工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取置信度為95%, 即α取0.05,則Zα/2取1.96;概率值未知時通常取π=0.5,以獲得最大樣本量;一般取E<0.10[8]?;诰纫?、工作量和時間限制,本次取樣中,取E=9.8%,π=0.5,Zα/2=1.96,計算可得N=100。實際共測量了101位年齡處于22±2歲且身體健康的大學男生的尺寸。
2.2 測量部位與要求
在測量部位的選取上,主要考慮本研究的具體目標。有學者在對服裝號型基礎控制部位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臀圍對褲子圍度影響最大、腿內側長對褲子長度影響較大[9]。同時,考慮到普通消費者對人體部位的了解情況、對各部位測量的難易程度,本次測體選擇了身高、體質量、臀圍、腰圍、腰圍高和襠底高6個部位進行數據采集,其中襠底高是指自然站立時襠底部位到地面的距離。
所有的測量工作均在同一地點由同一人進行操作[10],對被測者連續(xù)進行3次測量求得平均值作為最后的錄入數據。測量時要求被測者僅穿內衣,光腳站立,保持自然姿勢,呼吸自然,雙臂自然下垂,無多余的動作。
2.3 數據預處理
為了清除異常數據并檢查數據的分布是否服從正態(tài)分布,運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的預處理[11]。通過SPSS莖葉圖和箱圖檢驗數據中是否有異常值,通過Q-Q圖直觀檢驗樣本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最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和分類。
2.3.1 正態(tài)分布檢驗及奇異值檢驗Q-Q圖檢驗結果顯示各個樣本變量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對整體樣本進行奇異值檢驗后得到的異常樣本見表1。對異常樣本進行二次測量和分析后,發(fā)現(xiàn)異常數據均為個體體型差異所致,排除測量誤差的可能性。其中39和63號樣本異常部位較多且與各部位整體均值差異較大,參與后續(xù)數據分析會降低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增大誤差,因此予以剔除。
2.3.2 數據標準化與分類 人體測量中,不同測量部位的數據單位不一樣,需要對測量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將各個變量的原始值標準化為新的數值,標準化后變量仍然采用初始變量名稱,方便后續(xù)的分析工作。數據預處理后,將體質量、臀圍和腰圍劃分為圍度因子組,將身高、腰圍高和襠底高劃分為長度因子組。
表1 異常樣本
3.1 圍度因子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中,皮爾遜相關系數P的范圍在[-1,1]之間,絕對值越大,表明關系越緊密,相關性就越大;反之,則表明關系疏遠,相關性較弱。一般相關系數|P|≤0.3時,表示低度相關;當0.3<|P|≤0.8時,表示中度相關;而當|P|>0.8時則表示高度相關[12]。為了消除長度因子對圍度因子的影響,選擇SPSS中的偏相關分析進行局部相關分析??刂崎L度因子后,對3個圍度因子的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圍度因子相關性
注:**表示在 0.01 水平(雙側)相關性顯著。
結果顯示,在0.01水平上,腰圍、臀圍、體質量三者之間兩兩呈顯著相關關系。腰圍與體質量的相關系數為0.769,相關性較強;腰圍與臀圍的相關系數為0.69,相關性相對較弱;臀圍與體質量的相關性高于腰圍與體質量的相關性。腰圍作為褲裝號型基本控制部位需要滿足與其他下肢主要部位尺寸有較高的相關性[13],初步的分析結果滿足這一要求。
通過腰臀差數據進一步對腰圍與臀圍的關系進行分析。我國號型標準根據胸腰差將人體分為Y,A,B,C 4種體型,參考該方法,對人體臀腰差進行分析研究。依據臀腰差對樣本進行聚類,結果見表3。根據聚類中心臀腰差值的大小進行排列,相鄰兩類中心距離均為3.5 cm。以各類樣本臀腰差與中心值差值為依據,相鄰兩類各取1.5 cm作為邊界值。綜合分析所獲體型類別和臀腰差覆蓋范圍,結果顯示,2類體型和3類體型占比較高,其次是4類體型,且各類體型臀腰差劃分范圍存在一定差異。根據此體型分類結果,對照原始測體數據發(fā)現(xiàn):具有相近身高和腰圍的樣本會被歸類于不同的體型類別中。
可見,雖然前期分析顯示腰圍與臀圍具有顯著相關性,但是進一步的腰臀差聚類結果卻表明,僅依據腰圍這一項規(guī)格尺寸,無法直接反映人體體型的實際差異。因此,由圍度因子層面觀察,在褲裝號型中添加臀圍這一規(guī)格尺寸,有助于提供更為清晰明確的產品分類標識,是優(yōu)化路徑之一。
表3 樣本聚類結果及體型分類
Tab.3 Clustering of sample and character classification by body typed
系統(tǒng)聚類類別聚類中心/(臀腰差/cm)樣本數/個尺寸范圍/(臀腰差/cm)占總體百分比/%123414.518.021.525.0630422111~1616.5~19.520~2323.5~276.130.342.421.2
3.2 長度因子分析
對長度因子進行相關性分析的結果見表4。在0.01水平上,身高、腰圍高、襠底高3者之間兩兩呈顯著相關關系。身高與腰圍高相關系數為0.845,呈高度相關;身高與襠底高相關系數為0.695,呈中度相關。
表4 長度因子相關性分析結果
注:**表示在 0.01 水平(雙側)相關性顯著。
身高作為目前褲裝號型中的長度因子,理論上應與其他長度尺寸具有高度相關性。實際分析結果也顯示,身高與腰圍高呈高度相關,后者是褲長的直接反映,但身高更易獲取,因此,當前用身高替代腰圍高進行褲裝號型標識比較合理。但是,身高與襠底高僅呈中度相關,后者則影響著褲裝中的核心尺寸直檔長??梢?,僅用身高標識褲裝在長度方面的特征存在不足。
襠底高在服裝中稱為內長,是歐美各國比較流行的褲長測量方法。就細分表示而言,內長尺寸對于褲長是一個有效的補充,可以使褲裝在長度層面的表示更為全面合理??梢?,在長度因子中引入內長規(guī)格,可以更為全面地反映褲裝的長度特征,是優(yōu)化路徑之二。
針對當前褲裝號型中體型特征模糊和規(guī)格較為籠統(tǒng)的問題,基于測體數據的分析結果,文中提出對現(xiàn)行男褲號型表示方法的優(yōu)化方案(見圖2)。即:①在圍度上添加臀圍規(guī)格;②在長度上添加內長規(guī)格作為基礎控制部位。優(yōu)化后的男褲號型表示方法為:“腰圍/臀圍/身高/內長(W/H/L/IL)”。
由圖2可以看出,優(yōu)化后的褲裝號型表示方法中增加了褲裝的控制部位,即臀圍和內長,其中褲子的內長對應人體的襠底高。參考優(yōu)化后的褲裝號型表示方法挑選褲子時,身高和內長可以更好地避免褲子出現(xiàn)長度不合問題,而腰圍和臀圍可以準確控制人體圍度與褲子圍度的匹配關系,避免出現(xiàn)圍度過大或者過小的問題。因此,優(yōu)化后的褲裝號型表示方法更能體現(xiàn)人體下體尺寸與褲裝相關部位的匹配關系,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褲裝的適體性要求。
現(xiàn)行褲裝號型表示方法由于體型特征標識含義不清晰、控制部位標識籠統(tǒng),從而導致消費者無法獲得明確的產品選擇指導。文中基于人體測量的數據分析結果,從圍度和長度兩個層面展開分析討論,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腰圍與臀圍尺寸相結合、身高與襠底高尺寸相結合,能夠更為確切地反映人體體型特征,由此提出褲裝號型表示方法的優(yōu)化方案,即:“腰圍/臀圍/身高/內長(W/H/L/IL)”。優(yōu)化后的褲裝號型表示方法中增加細部規(guī)格參考部位替代現(xiàn)有的體型特征標識,可以更為全面地反映褲裝的尺碼特征,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服裝適體性的需求,為服裝設計及生產企業(yè)進一步明確目標市場提供參考。
[1] 許亭玉,莘月,張龍琳,等.我國現(xiàn)行服裝號型標準的優(yōu)化[J].紡織導報,2014(10):116-118.
XU Tingyu,SHEN Yue,ZHANG Longlin,et al.Optimization of existing Chinese garment size standards[J].Textile Leader,2014(10):116-118.(in Chinese)
[2] 梁素貞.基于三維人體測量的福建地區(qū)男性大學生體型特征[J].服裝學院,2016,1(2):152-156.
LIANG Suzhen.Characteristics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area based on three dimensional human body measurement[J].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2016,1(2):152-156.(in Chinese)
[3] 孟慶光,邢尊明,陳洪淼,等.2000—2010年我國成年人體形動態(tài)變化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3):43- 46.
MENG Qingguang,XING Zunming,CHEN Hongmiao,et al.Analysis o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dult body size in China during 2000—2010[J].Sports Culture Guide,2014(3)43- 46.(in Chinese)
[4] 齊靜,李毅,張欣.我國西部地區(qū)青年男性體型描述與體型分類研究[J].紡織學報,2010,31(5):107-111.
QI Jing,LI Yi,ZHANG Xin.De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young men's body type in the west China[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0,31(5):107-111.(in Chinese)
[5] 王建農.論我國現(xiàn)行服裝號型標準的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8):293.
WANG Jiannong.Analyze on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current standard of garment size[J].Commodity and Quality and Academic Observation,2013(8):293.(in Chinese)
[6] 李艷梅.改善我國服裝號型標準的對策研究[J].上海紡織科技,2006,34(6):70-72.
LI Yanmei.Study on improving the standards of apparel type and size in our country[J].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4(6):70-72.(in Chinese)
[7] 蔣蕾,朱奕,周琪瑤.服裝市場調查樣本容量確定方法探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2):89-94.
JIANG Lei,ZHU Yi,ZHOU Qiyao.Determination of sample size in apparel market survey[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0,10(2):89-94.(in Chinese)
[8] 賈俊平,何曉群,金勇進.統(tǒng)計學[M].6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9] 沙莎.東北地區(qū)青年女子服裝號型應用細分的研究[D].大連:大連工業(yè)大學,2013.
[10] 張文斌.服裝結構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11] 薛薇.基于SPSS的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12] 孫逸敏.利用SPSS軟件分析變量間的相關性[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7,23(2):120-123.
SUN Yimin.Using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ables[J].Journal of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2007,23(2):120-123.(in Chinese)
[13] 戴鴻.服裝號型標準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邢寶妹)
Optimization of Size Representation Method of Men's Trousers
LIU Fei1, WANG Yunyi*1,2, WANG Zhujun3
(1. College of Fashion and Design,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China;2.Key Laboratory of Cloth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China;3.College of Textile and Fashion,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China)
Size representation method i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for consumers to buy clothing. However, the body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part is unclear for men's trousers. In terms of these problems, the size representation method was studi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based on the human body measurement data. Finally, an optimized representation method was suggested, which could make men's trousers to be much more easily recognized and sele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could help the manufacturers supply better products to meet the consumers' demand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of garment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men's trousers,size specification,detail specification,optimization
2016-06-28;
2016-09-08。
劉飛(1993—),男,碩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王云儀(1972—),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舒適性與功能設計。 Email:wangyunyi@dhu.edu.cn
TS 941.718;TS 941.79
A
2096-1928(2016)05-04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