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西的繪畫與雕塑

      2017-01-06 09:49:54歐陽昱
      華文文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雕塑藝術繪畫藝術佛教

      歐陽昱

      摘 要:本文就繪畫藝術,主要是雕塑藝術,以及中西文化對比和佛教進入雕塑等問題,對求學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現(xiàn)任上海油畫雕塑院的女雕塑家陳妍音進行了訪談。

      關鍵詞:陳妍音;中西文化對比;繪畫藝術;雕塑藝術;佛教

      中圖分類號:I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16)6-0044-05

      歐陽:妍音你好!我因為來自澳大利亞,所以,我們就從澳洲談起好嗎?你是何時去澳洲的?為什么?

      陳:原因是認識了一位英國藝術家,他住在悉尼,因愛上了他,在1995年去了澳洲。

      歐陽:請問他也是搞雕塑的嗎?

      陳:他是搞攝像。

      歐陽: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人體,但似乎都是中國人。既然你跟西人走得如此之近,也在澳洲生活過,那我想唐突地問一下,是否也表現(xiàn)過白人?

      陳:目前做的主題是關于我母親及她們那一代人在幾個年代中的狀態(tài),所以都是中國人。接下去的一個主題是關于我先生及他們的家族,會是歐洲人在澳洲的狀態(tài)。

      歐陽:我這么問是因為,很多去澳的畫家,包括去美和去西方的藝術家,除少數(shù)之外,基本上帶去的還是中國身體和中國大腦,題材和思維似乎都與中國文化分不開,對當時當?shù)匾约爱數(shù)厝藳]太大的興趣,也不關注,藝術不予觸及,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陳:你提到的這種現(xiàn)象,在我認為它不普遍,藝術家對事物的敏感度是很強的。關鍵要看藝術家的呈現(xiàn)是否有價值,因為每位藝術家必須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而藝術跟習氣和生活背景分不開,沒有勇氣超越自己的人,只能用習慣來做作品,所以讓你看到了這種現(xiàn)象。還有一個外來原因造成這種現(xiàn)象,有些西方人想爭取到一些話語權拿中國人說事,藝術家誤認為要有區(qū)域文化,民族特色,一些急于求成的人花了大把時間追求表面的特色,而失去了真正的思考。

      歐陽:你說的“真正的思考”是什么?能具體一點嗎?

      陳:真正的思考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大,我個人認為作為藝術家,首先要考慮的是藝術的本體語言與本人的習氣,心靈,和生命的關系,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個性的語言),其次個性的語言與共同的人性及社會學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前提下再去分析每位藝術家的興趣點在那里,是與所謂的西方主流一起進步還是強調(diào)本土文化的特點來豐富世界文明,藝術家總是在追求與眾不同的表達和新的視點,無論是純藝術語言還是精神上的思想角度,藝術家應該有責任用他們的作品來豐富美術史和人類學上的空白,這是最基本的一個特質(zhì)。思考得越深呈現(xiàn)得越自在,自在的呈現(xiàn)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們的現(xiàn)狀往往不是這樣,所以也就有大浪淘沙這一說。

      歐陽:在悉尼大學讀碩士是雕塑專業(yè)嗎?

      陳:視覺藝術系的雕塑專業(yè)。

      歐陽:西方的雕塑藝術大師中,男性居多,羅丹、摩爾、戴維·史密斯、喬爾·夏皮羅等。為什么選擇一個男性比較集中的專業(yè)?

      陳:原因一,發(fā)現(xiàn)本人對三維空間形體的明感度很強,它讓我有喜悅感。二,喜歡挑戰(zhàn)。

      歐陽:“明感度”,還是“敏感度”?如果是前,請解釋。

      陳:對不起經(jīng)常寫錯別字,是敏感度。

      歐陽:哦,沒事。你說具有“挑戰(zhàn)”,指什么方面的“挑戰(zhàn)”?能否具體說明。

      陳:對自己的能力,對社會現(xiàn)象,對美術史的挑戰(zhàn),我有一種想超越同類的感覺,但往往讓我對自己很失望。

      歐陽:你指的“同類”是中國人、華人,還是白人?據(jù)我所知,雕塑在中國并無傳統(tǒng),也無震撼世界的力作。是這樣嗎?

      陳:我們的傳統(tǒng)雕塑是一種相對集體意識形態(tài)的現(xiàn)象,如佛教造像,墓地雕塑,不像西方文藝復興后有個體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出現(xiàn)很多的大師。我們在中國的美術學院中的雕塑專業(yè)技法上的學習是基于西方雕塑技法,再加上中西方的美術史課程。我所說的同類是指雕塑家們不管是白人還是黃種人。

      歐陽:也就是說,你更傾向于從中國傳統(tǒng)雕塑(佛教、墓地等)中汲取養(yǎng)料,那為何要去屬于西方一部分的澳大利亞學習呢?何況還有一個語言障礙問題。在中國學習不就行了嗎?

      陳:對中國的傳統(tǒng)雕塑已很了解,對西方的傳統(tǒng)雕塑也很了解,在來到澳大利亞之前,我在歐洲待了大半年,在這大半年里,我?guī)缀趺刻煸诓┪镳^,美術館,當代美術展覽里漫游,把歐洲重要的與藝術有關的地方都去看了看。而澳大利亞的文化知道的很少,他們的地理環(huán)境與我們相反,很想搞清楚他們的狀態(tài)。我感興趣的是,他們對形和色彩的認識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是否有地域的差別?而且土著繪畫很吸引我,而且這里的氣候讓我感到自在,這里的人讓我感到很容易交往,所以當時選擇了在澳大利亞學習。

      歐陽:以你在澳的經(jīng)驗,這個國家從藝術角度來講,跟歐亞有何重大區(qū)別?

      陳:澳大利亞的文化有兩個現(xiàn)象,最初有土著文化和西方的邊緣文化,1993年開始創(chuàng)立了《亞太地區(qū)三年展》計劃至今,澳大利亞的文化發(fā)展很國際化,很移民感,還有一個感覺是陽光下沒有陰影感,也可以說沒有美術史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從我的專業(yè)角度來講,這個國家更注重繪畫和當代多樣的形式,最近幾年有個別的很優(yōu)秀的當代雕塑家出現(xiàn),但整體上對雕塑的認識和喜歡不深入。

      歐陽:你畢業(yè)后在澳住了多久?有沒有在澳舉行過雕塑個展或與他人集體展出?

      陳:1996年我的裝置作品參加了第二屆《亞太地區(qū)三年展》,在昆士蘭美術館。2000年我在悉尼美術學院畫廊做了個展,有裝置,雕塑和繪畫。2001年參加了一個《玫瑰異香》的群展及聯(lián)展。畢業(yè)后拒絕了悉尼美術學院院長的提議即在他們的雕塑系代課,回到上海油雕院做純粹的雕塑家。但因丈夫是澳洲人,所以每年中有幾個月的時間在悉尼。

      歐陽:好玩。為何拒絕?不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嗎?另,你說的《玫瑰異香》,英文是不是Rose Crossing?如果是,那次畫展的翻譯都是我做的,好像叫做《玫瑰異緣》。

      陳:應該是玫瑰異緣,時間太長了,有點記不住??磥砦覀儜撛缇驼J識了,只是沒有碰面。關于拒絕一事,首先我的英語能力很差,語言對我來說學起來很慢,是我的一個心理障礙。其次教學生我沒有興趣,但回到中國后,由于朋友的邀請在2001年到2004年我在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分院教了三年的學生,后來還是因為不喜歡教學生的工作,回到了原來的單位繼續(xù)做雕塑家。

      歐陽:你在澳洲參展的這些作品,如裝置和雕塑,在澳洲評價怎樣?賣得如何?有專業(yè)畫廊代理嗎?

      陳:社會反映很好,至今常常被人提起。沒有賣出一件,在澳洲沒有畫廊代理。

      歐陽:你在的這段時間,澳洲有幾個華人畫家搞裝置和雕塑,如阿仙和小仙兄弟倆。你認識他們嗎?了解他們的作品嗎?

      陳:不認識,對他們的作品不理解。

      歐陽:你原來在中國讀的哪家大學?學的是什么?

      陳: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雕塑系)。

      歐陽:我們都是50后,既然如此,我假定,可能像我一樣,你也走過文革、下放、進工廠、上大學這些必經(jīng)之路?

      陳:是的。我經(jīng)過文革,中學畢業(yè)后進了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后進了工廠,再考入大學,大學畢業(yè)后進了上海油畫雕塑院,很老派。

      歐陽:也就是說,你沒有下放,那你算是幸運的。但這些文革題材,在你的作品中有無反映?

      陳:有。母親系列里有一件是文革期間的內(nèi)容。 歐陽:我看到了這個系列。此處我有一個疑問。男畫家也好,男雕塑家也好,甚至哪怕男同性戀畫家或雕塑家,作品中總是男女都有,但我看到的很多女畫家或雕塑家的作品,幾乎清一色地只表現(xiàn)女性,如悉尼的華人女畫家呼鳴等,是自限嗎?還是女性性別使然?這難道不是某種局限?

      陳:可能是女性的眼界比較小,總是盯著自己的那些情感結節(jié),很自我。如果要劃分男女有別,女性更感情型,男人更社會型一點,所以關心的問題就如你所說的女藝術家很局限。很同意你的觀察,那么你是否也注意到,女藝術家的特點在藝術表達上的真誠、直接和感人?

      歐陽:是的,甚至更細膩、更動情。我只是在想,既然女性在生育方面并不只生女孩,而是男女都生,女藝術家在作品中也應該二者都有,這樣,這個藝術世界不就會較為平衡一些嗎?我從男寫作者的角度問這個問題,也是發(fā)現(xiàn)有些女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也有這種排男現(xiàn)象,似與女藝術家的表現(xiàn)適成平行。我覺得猜不透這個謎。比如,女藝術家特別關心表現(xiàn)自己的母親或其他女性,卻特別不會去表現(xiàn)自己的父親等。所以只好就教于你。

      陳:一般人會選擇自己熟悉的東西來表達,因為自然流露出來的藝術形態(tài)容易感人,不被感動的物體是沒有興趣去塑造它的,女人可能自然而然地去描述被她感動的事物,女人天性中的自我欣賞感相比男人強,所以欣賞自己,感嘆自己的情緒就會沒完沒了地體現(xiàn)在女性藝術家的作品里。我表現(xiàn)我母親題材的原因,我了解她的感情世界,我愛她,被她感動,為她嘆息。在她的身上我看到個人與社會的艱難交流關系,人性在集體中的消耗和損傷,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我父親與我的交流方式?jīng)]有母親與我那么親密,甚至有時我覺得我不了解他。

      歐陽:有意思。澳大利亞女權主義作者Germaine Greer曾于1991年寫過一本書,叫Daddy, We Hardly Knew You(《爹地,我們幾乎都不認識你》),說的也是你這個情況,但西方作家或畫家可能正是在這一點上,與中國藝術家不同,也就是他們或她們表現(xiàn)的,往往正是自己不太熟悉、不太了解的事物,比如Greer就專門就這個問題,寫了一本關于父親的書。而且,女性作家或藝術家只表現(xiàn)女性,是否也多少受到西方女權主義的影響。這種女權主義,有時讓人感到,這個世界最好男性都死光,只留女性才好。你怎么看?

      陳:這是我們的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更講究社會實質(zhì)性的變化,表面上的理性實際上的人性化,人性化的結果人就變得開放及個體的個性強烈。中國女人們不善于直接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我不是太同意女權的一些觀點,藝術在視覺上講究絕對的審美,我認為在人類的問題上不應該持極端的態(tài)度。人與人之間是很不同的。你問的我們的女性藝術家是否受到西方女權的影響,回答是肯定的。

      歐陽:你其實跟其他女藝術家還是有所不同,也有限地表現(xiàn)了男性形象,因為你的《母親系列》中,那個男的實際上是她的男友。這很有意思。請問為何如此構思?想說明什么?為何如此表現(xiàn)?

      陳:因為他在我母親的精神生活中占著很重要的位置,我母親的生命軌跡是與他分不開的。

      歐陽:你還有一個作品,叫《給玫瑰花輸液》,很有名,這個網(wǎng)上介紹得很多,展出也很多,評價也很高,但大多都把它理解為“給生命輸液”,可我怎么覺得,它不是給生命,而是給死亡輸液,因為剪下來的玫瑰花,再鮮艷,從剪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死了。請問你的用意是人們理解的那樣嗎?

      陳:人也是一樣從生下來就是走向墳墓的開始,萬物如此。表面上是生死,實際上是轉換。

      歐陽:網(wǎng)上那篇介紹你作品的文章說,你之所以離開澳洲,不想在那兒教書(你前面實際上已講過),是因為“中國文化的命脈只有在這塊土地上才能體會并轉化成雕塑藝術的內(nèi)容”(http://shszx.eastday.com/node2/node5368/node5382/node5401/u1

      ai70052.html)。請問是這樣嗎?

      陳:從我的角度來理解是這樣的。

      歐陽:一個藝術家最可貴的品質(zhì)之一,就是獨立性。你現(xiàn)在是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似已從政,這是否會影響到你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創(chuàng)作思想上的獨立性?

      陳:沒有錯,藝術家必須具有獨立思想和形式的品質(zhì),但不等于對政治和社會不關心,就如,一位畫家想畫人體,但從來不了解人體,他如何能利用人體來表達出人體可以散發(fā)出的各種情緒。如果我對我的生存環(huán)境,及營造這個環(huán)境的來龍去脈都很無知和沒有深層的理解和關心,我又怎么能清楚的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參加社會活動是增加我認識厚度的一個途徑。當然有很多藝術家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很陶醉,我曾經(jīng)就是這樣,但是我覺得一直這樣下去是不夠的,不想一輩子只畫小鳥。

      歐陽:因此,你也做了很多城市雕塑。我,以及我的藝術家朋友,看了不少國內(nèi)的城市雕塑,對此頗有微詞,認為缺乏創(chuàng)意,沒有想象力,如果說是給老百姓做的,那么,老百姓對之如此沒有感覺,竟然無人在它前面拍照留影,如我們最近在上海一個地鐵站門口看到的那個翹起大拇指的那座就是如此。相比之下,西方(我不想諂媚西方)的不少城市雕塑就很好玩,也很創(chuàng)意,如悉尼就有一個豬的銅雕很好玩,還曾留過影。對此,你有何看法?

      陳:從大學畢業(yè)的前幾年我參與過幾個項目,比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但2000年后就很少,幾乎沒有做過。只為一家開發(fā)商做過幾件,前提是用了我的創(chuàng)作作品。傳統(tǒng)中城市雕塑的意義:它是城市精神的詩。

      歐陽:這又提到了我之前所說的“獨立”,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否參政或不參政,作為一個雕塑家,卻無法在這個國家的城市雕塑中,獨立地一展身手,創(chuàng)作出受眾(包括國外受眾)歡迎的好作品,你覺得有何解決辦法嗎?能夠抵制官員和商人的垃圾作品嗎?

      陳:在城市雕塑這個領域,哪怕在西方也存在這種現(xiàn)象,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我們的政府也在不斷的進行調(diào)整,城市雕塑對我們來說是個年輕的專業(yè)。

      歐陽:你也教書。你教的是雕塑,還是繪畫?你覺得現(xiàn)在的80后、90后學生,跟以前我們那一代有什么重大的區(qū)別?

      陳:我油雕院沒有學生。

      歐陽:哦?那主要工作是做什么呢?

      陳: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參加展覽,到處看看。

      歐陽:那么,你自己創(chuàng)作的雕塑作品,在國內(nèi)會有市場嗎?還是主要面對海外?請具體點,能避免三言兩語,盡量避免三言兩語。

      陳:國內(nèi)和國外都有市場,國家博物館,國家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州美術館一些私人美術館,都收藏我的作品。還有一些個人收藏。另外香格納畫廊代理我的作品,在歐洲也有些市場。

      歐陽:你最近創(chuàng)作了跟佛有關的雕塑作品。能否具體談談創(chuàng)作動機以及接受情況?

      陳:從小對佛教有濃厚的興趣,很自然的會去表現(xiàn)它的內(nèi)容,沒有動機,只是享受再表現(xiàn)的過程。你指的是觀眾的接受情況嗎?如是觀眾的反應很好。

      歐陽:藝術界(我指的是藝術評論界)的反應如何?

      陳:我的觀眾大部分來自藝術界的朋友,有人說很驚訝,看后有意外的收獲,我把抽象的哲學觀念形象化了。藝術家不可能全面了解到自己的作品如何被別人評論,所以,很抱歉,我無法給你全部的確切消息。

      歐陽:我之所以提到藝術評論界,一方面與我剛剛完成翻譯的書有關,即《絕對批評》,是澳大利亞藝評家休斯寫的,它令我痛感,當今中國已經(jīng)沒有批評了,只有點贊、只有說好話,連藝術家都不敢說話,說了就要自審,這似乎與藝術的本質(zhì)大相徑庭。我不知道你對此有何看法。

      陳:你關心的這一領域我不是很了解。

      歐陽:換個話題。你平??磿鴨??都看些什么方面的書?

      陳:看一點書,以前看文藝,歷史書,現(xiàn)在大部分時間看有關佛學的書。

      歐陽:看佛學,主要是跟目前做的藝術有關,是嗎?

      陳:跟心識有關。

      歐陽:能舉幾個具體的例子,如書名嗎?

      陳:《顯觀莊嚴論》,《入菩薩行論》,《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解脫掌》,《三主要道》,等等。

      歐陽:能解釋一下,看這些書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系嗎?

      陳:與我心靈有關的都與我的創(chuàng)作有這關系,一切唯心造。

      歐陽:感覺是,與你在西方所受的教育漸行漸遠,是這樣嗎?你對傳統(tǒng)和走向世界如何況看?

      陳:佛學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tǒng)。

      歐陽:我不了解,請詳述。

      陳:它源于印度,流傳于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尼,泰國等國家,到漢時期引入中國后到日本等國,近幾十年來世界上很多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等一些重要大學里都有研究和提倡,是一門時髦的課題。

      歐陽:那么,它與當代中國的關系如何?為何要用藝術表現(xiàn)?想說明什么問題?僅僅只是自娛?

      陳:自娛。

      歐陽:好吧,好玩。能否談談藝術與金錢的關系。記得曾有藝術家說,搞雕塑的比繪畫更可怕,因為假如賣不出去,小型的還好說,大型的簡直沒地方放。你在這方面的情況能夠介紹一下嗎?

      陳:搞雕塑比繪畫有錢的說法不確切,現(xiàn)在一張畫的拍賣上千萬,如果你看到一件雕塑被拍到上千萬的話,繪畫的成本是幾百元,而雕塑的成本就是幾十萬元。

      我的小雕塑大部分被人收藏,大雕塑大部分被美術館收藏外,還有幾個留在工作室,占了很大的空間。

      歐陽:這么說來,作為雕塑家,還是有望成為當代梵高的可能的。是嗎?

      陳:梵高是個特例,他是個精神不健康的藝術家。就像現(xiàn)在西方研究弱智人群的藝術家一樣,有著生動的一面。藝術可以是情緒發(fā)泄的一種手段,但更是個體和群體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表現(xiàn)。

      歐陽:藝術與金錢的聯(lián)姻,似乎使藝術家進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面。你想搞純粹的藝術,沒人買你,你活不下去。你若媚俗,面向市場,如Damien Hurst和Jeff Koons那樣,你大賣特賣,卻被藝評家看得一錢不值。你自己怎么看這個問題。

      陳:有這么極端嗎?

      歐陽:你每年都去澳大利亞,有沒有在那兒舉辦畫展或個展的計劃?

      陳:以后會的。

      歐陽:好的。我想我的問題已經(jīng)基本問完了。謝謝你。請問你是否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

      陳:想知道,你做訪談的目的是什么?

      歐陽:我原籍中國,現(xiàn)籍澳大利亞,目前在中國上海一所大學任教。我本人用中英文雙語寫詩、寫小說、翻譯、搞文學批評。在澳大利亞,與很多澳華藝術家很熟,本人對藝術也很喜歡。這幾年,我為汕頭大學主辦的《華文文學》雜志,對一系列澳華藝術家進行了采訪,其中有呼鳴、子軒、關偉、趙葆康,以及你,等。

      陳:知道了,謝謝!又看了你的簡歷,很崇拜。

      歐陽:你過獎了。謝謝你。

      (訪談通過電子郵件進行,于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下午完成于松江,特向陳妍音女士致謝)

      (責任編輯:黃潔玲)

      猜你喜歡
      雕塑藝術繪畫藝術佛教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天中學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佛教藝術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50
      后工業(yè)時代繪畫藝術的身份嬗變
      藝術評鑒(2016年19期)2016-12-24 20:13:27
      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的相關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32:52
      從欣賞的角度略談雕塑藝術的特點
      以東方的視野展現(xiàn)我國古代雕塑永恒之美
      出版廣角(2016年14期)2016-12-13 02:11:25
      論童年經(jīng)驗對張愛玲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芻議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
      絲綢之路上的西域佛教雕塑
      絲綢之路(2015年8期)2015-08-28 16:10:09
      論佛教與樸占的結合
      漯河市| 抚松县| 赤城县| 镇雄县| 龙山县| 绥阳县| 丽水市| 札达县| 台中县| 绥滨县| 岚皋县| 凌海市| 乌鲁木齐市| 阆中市| 来安县| 凯里市| 诏安县| 武功县| 嘉黎县| 连江县| 玉山县| 芦溪县| 兴化市| 田东县| 横山县| 洱源县| 元江| 大名县| 南部县| 禄丰县| 双柏县| 桂阳县| 科尔| 哈尔滨市| 武陟县| 蓝田县| 禹州市| 宿松县| 思茅市| 右玉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