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運動成“時尚”,尤其在一些“將老未老”的50歲左右年齡段人群,跑步、爬山、騎行、健身……樣樣都是拼勁“洪荒之力”。專家表示,不斷挑戰(zhàn)極限是為了證明自己“還行”,但此舉早已與健康相背離。
過度運動 傷害比你想象的大
近年來,運動猝死現(xiàn)象頻發(fā)。研究人員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運動過量對身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大量運動的人可能死于心臟病或中風的幾率是普通人的2倍。跑步過量會造成一部分心肌壞死,增加了發(fā)生心臟病的可能。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但過度暴走則會導致膝蓋、骨關節(jié)受損受傷。此外,過度運動會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頭暈、頭痛失眠等現(xiàn)象。還可出現(xiàn)資助神經(jīng)紊亂癥狀,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惡心、汗出、眩暈及耳鳴,甚至導致意志喪失,肌張力喪失而突然暈厥的現(xiàn)象。過度運動還會導致免疫力機能降低,增加機體對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感染的易感性。
運動雖適量 也要當心“運動成癮”
當然,專家們也明確表示,出現(xiàn)身體傷害的前提都是“過度”,正常運動、鍛煉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不應懷疑,更該堅持。但在“堅持”的同時,還要當心“運動成癮”。
運動本是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有一部分人非常頻繁地鍛煉身體,一旦停下來,就會出現(xiàn)沮喪消沉、睡眠質量不高和焦慮不安等癥狀。對他們來說,鍛煉成了強制性的任務,只要不鍛煉就會有愧疚感,而且情緒低落,焦躁易怒。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便在身體有傷病或者很累的時候,他們也不愿意停止鍛煉,對身體造成傷害,這就是“運動成癮癥”。
避免運動成癮,要制定一個合理的健身計劃;運動的時候要適可而止,不要天天運動,要做到有張有弛。要去選擇多種形式的運動,不要過分依賴一種形式,同時培養(yǎng)對其他活動的興趣。
因時制宜 舒適自然才健康
“流水不腐戶樞不蛀”,中醫(yī)也講運動養(yǎng)生,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認為人應該符合不同時間的特點去養(yǎng)生、去運動。春天上陽氣生發(fā),氣候溫暖,風和日麗,正是鍛煉的最佳季節(jié),鍛煉的最好時間為太陽初升普照大地的時刻,也就是6至7點的時間;夏天主生長,天氣炎熱,萬物生長最茂盛,人體的氣血也最為充沛,可以做各種各樣的鍛煉,通過出汗來排泄體熱,最好的鍛煉時間為早晨5-7點,或者傍晚5-7點;秋天上主收斂,氣溫逐漸下降,人體的陽氣向內臟收斂,不易做劇烈、大強度的鍛煉項目,最好的鍛煉時間是下午3-5點;冬天主收藏,不適合做太多力量運動,最適合鍛煉的時間在下午5-7點。
專家表示,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松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人們才愿意堅持實行。在健身方面,疲勞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輕輕松松地漸次增加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