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
創(chuàng)業(yè)以來,我沒有再回大學認認真真坐下來聽過課,但是我跑遍了很多國家,很多公司。比爾·蓋茨、巴菲特,只要是全世界今天還活著的那些老大們,我能有機會,都愿意見,因為都是學習。我書確實看得不多,但我從來沒說過讀書無用。
要想不失敗,一定要學習。今天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技術革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這次技術革命是智慧的釋放,是知識的釋放,是大腦的釋放。
每一次技術革命出來,人類往往根本沒有準備。例如第一次技術革命,汽車出來的時候,第一個生氣的是馬車夫,必須把汽車給砸了,那時馬車夫是白領,突然汽車來了,就沒有馬車夫了。馬車夫到政府抗議,最后歐洲曾經出過一個法律,汽車不允許上路。
我小時候,修皮鞋可是技術活,裁縫也是技術活。結果來了一個流水線革命,這些都沒了。我告訴大家,未來三十年全世界今天看來很多技術活的東西都沒了,人類從發(fā)明機器的時候,就要明白機器會比人的力氣大。發(fā)明電腦這一天,就要知道電腦一定比人腦聰明。但是我告訴大家一件悲劇的事情,電腦會越來越聰明,電腦會讓機器變成人。昨天的機器只是我們的工具,未來的機器將會成為人類的合作伙伴。
你怎么討厭都沒用,這是一場革命。任何一場技術革命都要五十年,前面二十幾年,一定是純技術公司的折騰,未來三十年是技術在社會各方面的運用。互聯(lián)網到現在為止剛好二十年上下。五十年后,世界格局重新開始。昨天強的人轉瞬之間就會變得弱。
所以你要多關注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人和機器未來的角逐就是在智慧、使命、價值觀上面。未來三十年是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如果我們不在文化上多花時間,不在比如琴棋書畫這方面努力,最后就會越來越沮喪。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一個挑戰(zhàn)。
(摘自10月20日下午作者在清華EMBA課堂的演講,全文請關注本刊微信公眾號zuowensucai,后臺回復“未來你要拼什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