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谷
愛美嫌丑是人的天性。誰愿意丑化自己、自家、自國、自政權(quán)?如果事實擺在那里是丑的,你樂意把它照實寫進自傳、家史、國史嗎?站在旁觀者立場說現(xiàn)成話,你當然會說,寫吧,那是事實呀??赡阏镜疆斒氯说牧?,就犯難了吧?
所以,能夠尊重事實(史實)自我“曝丑”者,堪稱俊杰、英雄!
發(fā)此感慨緣于讀了楊建業(yè)先生文章《完美與真實》(《雜文月刊》2016年7月上)。該文有力又有趣。說的是作者前些年寫的一篇文稿中談到,二戰(zhàn)時美軍接二連三敗于日軍而退守丹巴半島,士氣低落的士兵竟有人當面要求最高統(tǒng)帥麥克阿瑟準假讓他們回國。麥帥就召集所有想走的人,很人性化地說:“你們是親人們的唯一期盼和守望。所以有急事想回國的,一律放行?!贝伺e,引起了“我們這邊”有人大為頌揚,說“將軍的智慧在于他讓冷酷的戰(zhàn)爭抹上了人性的光芒”,從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力量。而作者卻揭露出真相:此前,麥帥“丟下部隊坐魚雷艇逃得比誰都快”。此刻他哪有顏面要求士兵固守下去送死,就“做了個順水人情而已”(結(jié)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些人攻擊作者“違背了主流價值觀”。這里略去不提)。
不由得想起,我也在前些年發(fā)過一篇稿子。兩相對照,頗有深意。拙稿中也舉了個美國的實例(依據(jù)《作家文摘》總第1379期提供的資料):華盛頓博物館里的朝鮮紀念館旁,有一組19具栩栩如生的美國大兵不銹鋼雕塑,反映了朝鮮戰(zhàn)爭期間,美軍在朝鮮境內(nèi)參戰(zhàn)的一個真實場面——在叢林中搜索前進。他們個個小心翼翼、謹慎無比,或左顧右盼,或東躲西藏,滿臉不安、驚慌、恐懼,一反美軍英勇無畏的“常態(tài)”!
這組“滅自己威風”的雕像的豎立是有過程的。先是1990年美國軍方?jīng)Q定在華盛頓博物館里建立一組紀念朝鮮戰(zhàn)爭的士兵雕像,并要求刻畫出“正義之師”的英勇神武。這個任務(wù)落在了雕塑家丹弗尼肩上。丹弗尼采訪了47名參加過朝鮮戰(zhàn)爭的美國老兵,傾聽了他們講述的親身經(jīng)歷之后,設(shè)計出來的作品卻完全違反了軍方的意圖,但獲得了老兵們的認同。丹弗尼對強烈反對、要求修改雕像的美國軍方說:如果不能真實地反映歷史,刻畫出這場戰(zhàn)爭的本來面目,那么這些雕塑就是一堆廢鐵!后來,丹弗尼的這組作品得到克林頓總統(tǒng)的默許,與1995年7月27日正式揭幕落成。德國《世界報》評論說:“世界上沒有一處戰(zhàn)爭紀念館能如此真實、客觀、不差毫厘地反映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切,除了這里!”
我在該文中發(fā)的感慨是:丹弗尼出于藝術(shù)家的良知,正視、尊重真相,可敬。美國統(tǒng)治者竟被一名藝術(shù)家的耿直說服而尊重歷史、直面真相,而非固執(zhí)地掩蓋、抗拒,尤其可貴。我們可以譴責美帝國主義一萬個錯、一千項罪,但你無法否認它正視真相和歷史的對!
對照我們對待歷史事實的不嚴謹,是否應(yīng)該深刻反思?別的不用多說,僅舉“文革”中那幅著名油畫《井岡山會師》中跟毛主席會師的居然不是朱德而是林彪這一例,就可說明問題。
可喜的是時代終究在前進!
閱讀2016年第6期《炎黃春秋》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鐵鍵先生《中共建黨第一人陳獨秀》一文(編入“求實篇”欄目),深感欣然!文章一開頭就指出,作者在上海“一大”紀念館看到一組蠟像:13個中國人,兩個外國人,其中14人坐著,一人如鶴立雞群,居中挺立,侃侃而談。他是會議記錄員毛澤東——沉穩(wěn)睿智,胸有成竹,儼然領(lǐng)袖風范。幾乎所有人仰視的目光,都聚焦于他的身上。會議主席、素來傲慢的張國燾,局促在桌端,夾在三人之間,露出半邊臉,竟是一幅肅然聆聽的姿態(tài)。
作者滿心困惑:“一個記錄員在那里指點揮斥,中共‘一大會議的現(xiàn)場情境,原來竟是這樣的嗎?”
文章接著說:毛澤東在湖南創(chuàng)黨活動中,始終是在陳獨秀思想、理論和方法指導(dǎo)下進行的,并取得不小的成績。毛澤東在1945年4月21日中共“七大”預(yù)備會議上說:“他(陳獨秀)創(chuàng)造了黨,有功勞?!币虼?,“一大”紀念館陳列的那一組突出毛澤東個人形象的蠟像,不具備歷史價值。
除了這樣秉承忠誠于歷史真相的指正之外,給人們帶來社會進步、歷史研究進步之喜訊的,是該文最后幾句:
“本文定稿后,從‘一大紀念館有關(guān)人士獲悉,館方已決定撤出那一組群體蠟像,重新布展……”
綜上所述,“丑”的美國士兵群像的矗立,“美”的中共“一大”群像的撤出,都是難能可貴的尊重歷史真相的偉大舉措。由衷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