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華
(新疆沙灣縣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新疆 塔城 832100)
心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實施效果觀察
李愛華
(新疆沙灣縣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新疆 塔城 832100)
目的 觀察心內科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心內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再實施風險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fā)生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心內科患者在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可以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降低患者風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患者滿意度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在臨床護理中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心內科;護理管理;風險管理;護理效果
心內科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較嚴重,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風險因素,使得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對心內科患者采取全面護理管理措施,并加強風險管理,有效減少護理中風險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護理模式,讓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1]。我院現(xiàn)對收治的心內科患者在護理管理中實施了風險管理措施,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內科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49~76歲,平均年齡為(64.3±4.9)歲。按照隨機平均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再進行風險管理,主要包括:①建立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體系:結合心內科護理工作的實際特點以及潛在的風險,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考核制度與搶救制度,將其落實到實際護理工作中;②樹立護理風險意識:護理人員要樹立現(xiàn)代化的先進風險管理意識,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護理管理觀念,確保護理操作行為的安全性與合理性,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發(fā)生醫(yī)療糾紛事件的可能性;③加強護理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護理技術培訓和法律知識教育,在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再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④合理排班:心內科的護理管理要實行輪班制,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防止因為護理人員的不充足導致患者發(fā)生意外;⑤重視病房環(huán)境建設:對患者病房進行合理布置,保持地面的干燥,設置相應的警示牌,同時還要在患者病床旁設置護欄,防止患者墜床摔傷,一些危險物品要盡量遠離患者[2]。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發(fā)生風險事件的幾率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用卡方來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表示本次研究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對照組43例患者中,在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為23.26%(10/23);觀察組43例患者中,共有1例患者發(fā)生風險事件(2.33%),觀察組患者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明顯較對照組患者低P<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43例患者中,非常滿意為9例(20.93%),一般滿意21例(48.84%),不滿意13例(30.23%),護理滿意度為69.77%;觀察組43例患者中,對護理非常滿意17例(39.53%),一般滿意24例(55.81%),不滿意2例(4.65%),護理滿意度為95.35%,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
由于心內科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而且復雜多變,加上預見性較差,導致心內科患者的死亡率相比其他疾病明顯偏高[3]。因此也就對心內科患者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護理人員要樹立起充分的風險意識,對于患者護理中存在或者潛在的風險加以準確識別與判斷,采取積極措施防止患者發(fā)生不良風險事件,通過對患者實施風險管理來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為患者的預后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4]。在對患者實施風險管理的時候,護理人員要秉承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嚴格按照相應護理制度來進行護理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與應急能力,并樹立起充分的法律意識,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將護理中的風險隱患降到最小,促進患者病情的有效恢復。
根據(jù)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風險事件發(fā)生率2.33%明顯低于對照組23.26%,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35%水平較對照組高69.77%,P<0.05。因此,對心內科患者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風險管理,其臨床護理效果良好,能有效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風險事件的幾率,患者滿足度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在臨床護理中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 孫迎琪,張亞同,邵 宏,劉 蕾,楊麗萍,孫春華,史錄文.我院心內科病房2005-2009年抗高血壓藥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1,06:504-508.
[2] 王曉亭,王曉梅,鄭英花,徐 晶,王 悅,張 臻.心內科住院患者人性化護理問題的分析與對策研究[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9:3734-3737.
[3] 張 翩,倪兆慧,王 玲,何 奔,王肖龍,邱建平,鄭昌柱,楊光敏,朱愛國.多中心住院心內科冠狀動脈造影患者造影劑腎病發(fā)生情況[J].中國血液凈化,2010,07:375-379.
[4] 劉智慧,鄭玉建,孟 軍,劉吉文,張志偉,薛仲華,李白艷,任偉新.心內科放射介入診療輻射場的劑量測量[J].中國輻射衛(wèi)生,2010,04:422-423.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0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