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包白糖到婆家
“悅悅,你媽媽真能干,這毛衣、帽子織得真漂亮!”每當(dāng)我?guī)е畠旱絾挝?,總有女同事研究她的毛衣花色,發(fā)出陣陣贊嘆。我女兒也總是毫不留情地“揭露”:“媽媽根本不會織毛衣,全是奶奶給我織的,連媽媽身上的毛褲還是奶奶織的呢!”大家便很羨慕:“阿芹,你真是好福氣。碰上了一個好婆婆啊!”
是啊,我確實有個好婆婆。記得梁風(fēng)儀小姐在題為《好丈夫不如好家姑》的文章中,講述她的女友嫁了個好丈夫,兼有好家姑的事,發(fā)出了“好老公也可能不如好家姑”的感嘆,我在認同之余,也感慨萬千!
記得出嫁那天,我的老外婆很神秘地將一小紅紙包塞入我手心,附在我耳邊鄭重地叮囑:“到婆家悄悄倒入水缸里,包你一生一世都甜甜蜜蜜!”這是外婆按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給我的一包白糖。到了夜里,待鬧婚宴的人都散盡了,我按照外婆所囑做了,誰知還是被好奇的鄰居發(fā)現(xiàn),第二天一早便有人告知婆婆。我欲解釋,婆婆卻一擺手笑對鄰人說:“媳婦帶給我們家的一定是吉利之物!”從這開始,婆婆已把我作為家人保護起來,不容外人相疑。也許真是這包糖的作用,婚后的日子真正如飴似蜜。
其實,與丈夫感情的好壞、婚后生活是否美滿,很大程度上都與婆婆有關(guān)?;榍熬驮犅劊骸澳愕钠牌攀莻€厲害的角色呢!”初到婆家的日子,雖沒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的舊時媳婦的勞作,卻也是小心翼翼、察顏辨色。對婆婆敬而遠之,雖也客客氣氣,卻沒有感情上的交流。婆婆除一如既往地操持家事外,總是注意根據(jù)我的生活習(xí)慣,做些我愛吃的東西。直至我們有了孩子,因居住條件有限,家里沒有保姆,婆婆一下班,總是先到我床前照顧我吃點東西,再看看有沒有孩子尿布要洗,晚上,婆婆忙好家務(wù)又坐在燈下給孩子縫制小棉衣。望著婆婆那永不知倦的忙碌的身影,我內(nèi)心早已由“遠之”變?yōu)橛芍缘摹熬粗绷恕?/p>
在這個家里,婆婆確是個“厲害”的角色,絕對的“一把手”。家翁是個“好好先生”,院子里的“孩兒王”。因此家中事無巨細皆由婆婆操心,小到三餐的張羅、兒孫們的衣襪,大到子女的婚嫁。她有4個子女,我夫是她的獨兒子,可她對子女的學(xué)習(xí)、事業(yè)卻是一樣嚴格要求,家務(wù)事則由她全包了。子女們也不負母望,都取得了大專以上學(xué)歷,最小的女兒還在國外讀博士研究生。
婆婆在事業(yè)上是個“厲害”的角色。她是淮陰一所重點小學(xué)的高級教師,從教四十余年,桃李滿天下,她任班主任的畢業(yè)班;歷年都是學(xué)校的尖子班。
前幾年,我們調(diào)至蘇州工作,即使不在她身邊,她也常將那母愛的觸角伸到我們心里,一有人來蘇州,婆婆便托他們帶來丈夫愛吃的各種腌菜,我和孩子愛吃的粽子、咸鴨蛋等。
家里裝起了電話,可婆婆總認為電話里三言兩語表達不清,總要戴上她的老花眼鏡,用她那為孩子改了一輩子作業(yè)的筆,將深深的母愛注入字里行間。盡管信中并無大事,無非一些“下雪別忘穿棉襖,天晴莫忘戴草帽”之類,卻猶如濃濃香蜜,甜透心底。來自遠方的親情是多么的可貴啊!
去年夏天,我騎自行車上班途中被人撞倒,膝蓋跌得皮開肉綻。恰逢婆婆來,她忙不迭地為我擦拭傷口,拿“創(chuàng)可貼”、上藥水,口中喃喃地安慰我:“還好!萬幸沒傷著骨頭,沒福氣的害嘴,有福氣的才害腿呢!”第二天,我跛著腿剛進門,女兒就問:“媽媽,你是不是扶著樓梯上來的?奶奶把樓梯扶手都擦干凈了?!蔽衣犃祟D覺心頭一熱。這一樓到七樓,常年累月扶手上落滿塵埃,婆婆也是60多歲的人了,平時爬個七層樓都累得氣喘,今天卻為了讓她受傷的孩子有個扶靠,端著盆水,來來回回將每層樓梯扶手擦拭干凈?!皨?,我……”“喲,哭什么,還疼得厲害嗎?”我望著慈祥的婆婆淚水奪眶而出……風(fēng)學(xué)院 駱昌芹)
(江蘇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