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厲山德羅娃,1913年出生于莫斯科,上大學讀的醫(yī)科專業(yè),畢業(yè)之后在部隊做了一名女軍醫(yī),與隊伍中的福特·伊萬諾夫相戀結婚。1933年,阿厲山德羅娃與丈夫和孩子來到中國,參與新疆的革命戰(zhàn)斗。
很不幸,在小女兒拉麗莎剛剛足月時,丈夫在戰(zhàn)場中犧牲。隨后的生活中,阿厲山德羅娃受到中國軍官的關心和照顧,并與中國人軍人再次組建家庭。在戰(zhàn)爭面前,作為個體人的命運并不受自我操控,阿厲山德羅娃再次失去丈夫。
當戰(zhàn)爭結束,政府征求她的意見,是回俄羅斯還是留在中國。阿厲山德羅娃說,我的兩任丈夫躺在這片土地上,我就留在中國。1999年,阿厲山德羅娃那年86歲,走完了這一生,曾經(jīng)的戰(zhàn)火硝煙,生活磨難也隨著蘇維埃世界的完結而告終。
如今拉麗莎已經(jīng)69歲,和丈夫生活在新疆的伊犁。拉麗莎一生沒有生育,這對俄羅斯夫婦收養(yǎng)了一名中國女孩。在新疆伊犁還有許多像拉麗莎一樣的蘇聯(lián)紅軍后代,他們自發(fā)形成一個獨立的生活圈,成員人間互助友愛,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他們一起興建了東正教堂,修葺美化了墓園。
“我們在教堂旁和墓園里種著丁香、紫薇,春夏時,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香味,我們來到這里相聚,來到這里思念母親和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