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胸懷千里志 不居一寸功

      2017-01-11 14:28:45李英雄
      杰出人物 2016年12期
      關鍵詞:澳門

      李英雄

      在紀念柯正平誕辰一百周年的活動中,澳門、香港及內地各界與主流媒體,發(fā)出一個共同的呼聲:柯正平先生是一位忠於祖國,忠於民族,信仰堅定,立命為公,不計個人得失,不謀私利,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富強貢獻畢生精力的革命者。六十多年來,他推動著澳門社會的歷史車輪,參與書寫澳門近代史,與澳門同呼吸,共命運。

      (一)

      柯正平,又名柯平,出生在廣東省海豐縣城高田媽祖附近的葫蘆肚村一個工商業(yè)者家庭。這裡,曾以一個池塘為中心,俗稱葫蘆肚塘。周圍居住著柯、張、李、陳等人家。在葫蘆肚塘北、東、東北居住著柯姓人家,由於柯姓人多,所居范圍廣,故將葫蘆肚稱為“葫蘆肚柯”。柯家族世世代代,祖祖輩輩,在這裡繁衍生息。

      追溯歷史,柯氏則出自姬姓,始成於春秋。黃帝後裔仲雍的五代孫吳國國王名叫相,因與諸侯會盟柯山,故號柯相。吳國柯盧是柯相的曾孫。他的後代遂以“柯”字承接作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吳國公子之後,柯氏稱盛南方??率铣錾盱豆艜r的吳國,這可以從《廣韻》一書中找到證據(jù),該書是這樣說的:“吳公子柯盧之後。”另外,姜太公的後裔,以及歷史上許多被中華文化所同化的外族的後代,也都有以柯為姓的?!堵肥贰飞纤f的“齊太公後有柯氏”;《姓氏考略》上所記載的“姜及鮮卑俱有柯姓”,以及《魏書官氏誌》所指出的:“柯拔氏改為柯姓”等文獻所載,正是柯氏家族組織龐大緣由的最佳說明??滦盏纳鸯赌戏礁鞯兀瑲v史上的柯氏名人錄記載,早在1100年前的唐昭宗天復年間,就有一位閩籍人士柯崇,以卓越的才華而被朝廷任為太子校書,光宗耀祖。

      “葫蘆肚柯”英雄輩出,從政、從商,從醫(yī)、從教,從工、從農(nóng),各行各業(yè)人才濟濟,活躍在世界各地。由於宗親外出者眾多,柯氏宗祠已殘破不堪,雜草叢生。2011年,幸得知名人士張鴻鎮(zhèn)先生慷慨解囊投資300多萬,重建葫蘆肚池塘,重新設計柯氏宗祠,才使得葫蘆肚池塘舊貌換新顏。望著那清澈的池水,石椅石桌,雕樑畫棟,綠樹青草,讓人浮想聯(lián)翩,更銘記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為社會主義中國的輝煌作出卓越貢獻的柯麟、柯正平,他們永遠值得後人景仰,他們的功績永載史冊。

      (二)

      柯正平曾回憶說,正是在三哥柯麟的影響下,他才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0年,柯麟在海豐中學畢業(yè)後,受“五四”新思潮的影響,為擺脫舊婚姻,作出離開家鄉(xiāng)決心,到廣州廣東公醫(yī)大學求學。1927年,柯麟隨“南昌起義”隊伍回到廣州參加“廣州起義”,負責救護傷員。大革命失敗後,柯麟在周恩來的領導下開展中央特科工作,從此拉開長達25年的潛伏生涯。

      大革命時期,第一個中華蘇維埃政權在彭湃的領導下,於海陸豐建立起來,柯正平初中畢業(yè)後,便在海豐縣參加了工農(nóng)革命軍。1927年“廣州起義”失敗後,哥哥柯麟讓柯正平回海豐找彭湃,參加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nóng)民赤衛(wèi)隊,配合紅軍跟敵人斗爭。1929年,柯正平輾轉來到香港,一邊學著做生意,一邊從事愛國進步活動。柯正平開了一家柯記煙絲店,煙絲從海豐運來,薄利多銷,生意興旺,以經(jīng)商來掩護自己的身份。

      1929年彭湃被叛徒出賣,在上海犧牲後,大革命處於低潮。哥哥柯麟奉命來到香港,計劃開藥店坐診營生,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黨的地下工作。要開藥店卻沒有經(jīng)費,柯正平將自己開業(yè)不久的煙絲店以3000元的價格賣掉,柯正平的父親得知兒子的難處,深明大義,賣了祖?zhèn)鞯娜句仯瑩Q了幾千塊銀元支持兄弟二人的行動。

      “南華藥房”開張,柯麟坐堂行醫(yī),柯正平內外張羅,這裡是中共中央在香港的重要單線聯(lián)絡點。1935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為了照料在澳門的葉挺將軍,柯麟舉家移居澳門,開辟新的潛伏工作,藥店交給柯正平負責。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後,柯正平在香港從事抗日救亡活動,為當時的東江縱隊提供後勤服務。他參加了東江華僑回鄉(xiāng)服務團香港辦事處的工作,協(xié)助海外華僑回鄉(xiāng)參加抗戰(zhàn),並按照八路軍駐港辦事處的指示,將“保衛(wèi)中國大同盟”捐贈給八路軍的物資由香港運往內地。1941年底,香港淪陷後,柯正平參加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活躍在抗日前線,一大批來不及從香港撤退的幹部和進步文化人士,在柯正平等人的幫助下取道澳門轉移。這是就歷史上的著名“省港大營救”。

      (三)

      1943年初,柯正平受命輾轉來到澳門。從此,他的一生與澳門緊緊地連在一起。

      在澳門,柯麟利用鏡湖醫(yī)院慈善會這一機構,廣交各界朋友,特別是與何賢、馬萬祺、林炳炎等經(jīng)濟界實力人物成為至交,得到他們的支持。葉劍英、張云逸、廖承志、李一氓、陽翰笙等到澳門都曾在此落腳。而柯正平則“潛伏”在澳門商界,柯氏兄弟兩人在澳門各自開展著地下工作。

      柯氏兩兄弟雖然都是由香港過來,但兩兄弟的背景卻不同??瞒朐谥泄仓醒胩乜乒ぷ鬟^,是直屬中央並單線聯(lián)繫,由潘漢年指示從香港轉進澳門,其主要的任務之一是照顧葉挺將軍。他在奉調來澳門時,是由曾生、林平、連貫等領導與他談話的,而此三人分別是中共東江特委和港澳工委的負責人??抡皆讲┝_縣羅浮山參加廣東省臨委擴大會議,曾生指示他不要跟隨東江縱隊北撤。他到了澳門之後,在先期到澳的哥哥柯麟的幫助下站穩(wěn)腳後,恢復和加強東江抗日根據(jù)地與南路、海南島等抗日根據(jù)地的聯(lián)繫;開辟澳門經(jīng)廣州灣(即今湛江市)至重慶南方局的交通線;按上級指示將電臺和東縱報務人員安全送往瓊崖縱隊,使其恢復與中央的電訊聯(lián)繫。一九四六年六月,東江縱隊北撤山東解放區(qū),曾生指示他不要北撤,繼續(xù)留在澳門工作,指出:“你在澳門大有可為”,歷史驗證了這個預言。

      國共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後,為支援前線的戰(zhàn)事和解放區(qū)的經(jīng)濟恢復與建設,柯正平、柯麟兄弟二人與馬萬祺組建中共在澳門公開合法的商貿公司——新中行。新中行當年代理的是英商屈臣氏藥品、飲料、洋酒。香港淪陷時,中共廣東東江縱隊拯救了屈臣氏高層負責人,戰(zhàn)後,這位英國人特以此表示感謝。由於新中行以合法的進出口商行作掩護,成為中共一個新的工作據(jù)點。

      1948年,周恩來、陳毅相繼派遣朱慎修、蘇樹德等同志來到澳門,在柯氏兄弟和馬萬祺的全力支持下,開辟了一條從山東、蘇北解放區(qū)至澳門的海上秘密航線,將解放區(qū)的大豆、花生、中藥材等土特產(chǎn)運抵港澳,再購進解放區(qū)急需的西藥、布匹、紙張、儀器設備、大小五金器材。航線開通後,供求兩旺,運輸繁忙,有力地支援了北方解放區(qū)的經(jīng)濟重建工作。

      (四)

      柯正平是原中共港澳工委的主要負責人,澳門分委的第一把手。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柯正平參與並領導了澳門歷史上社會政治的一切大事件,從組建澳門的抗日救亡隊伍,到組建東江縱隊的港澳支隊。1949年新中國成立,柯正平發(fā)動澳門的社團在澳升起五星紅旗,比廣州升起五星紅旗還要早一個多月。1951年澳門各界發(fā)起“慶祝十一國慶活動”,主要發(fā)起人就是柯正平。1955年澳葡企圖借“澳門開埠四百年紀念活動”宣佈澳門改稱“葡萄牙澳門省”,是柯正平領導澳人舉行大規(guī)??範幮袆?,使之不能得逞。

      在澳門歷史上維護澳門人民的利益,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影響較大的三個事件:1922年的捷成事件;1952年的關閘事件;1966年的12·3事件,其中有兩個項目是柯正平親自參與和領導的。

      1952年的關閘事件: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佈,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莊嚴申明香港、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在條件成熟時,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在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xiàn)狀。鑒於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對香港、澳門實行“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姑涝瘧?zhàn)爭爆發(fā)後中共在澳門有組織活動逐步半公開化了。在澳門成立中共澳門分工委,直屬港澳工委領導,港澳工委的上級則是葉劍英為第一書記的華南分局。澳門分工委的對外活動由南光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柯正平出面。葡萄牙澳門當局承認柯正平是中國政府在澳門的代表??抡矫看螐陌拈T回到廣州,葉劍英都與他共餐面談,聽取匯報,詳細詢問澳門方面的情況,給予具體指示。

      從內地去澳門經(jīng)過拱北海關,迎面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筑,被稱為關閘。關閘始建於明朝萬歷二年(即1574年),像我國內地許多古代城樓一樣。城樓正中處開一大門,上有“關閘門”碑石一方。關閘兩邊,分別建有兵營,也立有圍桿。這座古關閘,是當時的中國政府為了限制澳葡當局再向北擴張而修建的。

      關閘每月只開放6次,供內地向澳門輸出糧食,平日卻用6張封條封閉著,這是中國四大海關之一。1849年3月13日,葡萄牙人頭目亞馬騮驅逐了管理海關的中國官員,拆了城樓,砍倒圍桿,毀了關閘。由於清政府軟弱無能,使中國在近代史上又蒙受了一次屈辱。

      20世紀50年代初期,葡萄牙在澳門駐軍約為1500多人,以僱傭的黑人士兵為主。當時在澳門關閘兩邊,中葡雙方都設有四五個哨兵把守。

      1952年7月25日下午6時10分,澳門政府派在最前哨的一名黑人士兵從關閘口移至與中方哨兵相距約一米左右處站崗,將橫置在雙方哨位間的“木馬”向前推移。中國邊防軍哨兵趙學登按中央軍委“既不主動惹事,也不示弱,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指示原則,打手勢令該黑人葡兵將“木馬”往後移。葡兵不服警告,召來九名葡兵,氣勢洶洶將木馬再推向中方警戒線內,該黑人葡兵又越過警戒線一米。趙學登再次打手勢向他提出警告,該葡兵置若罔聞。中方哨兵當即嚴厲制止,三名葡兵竟用槍刺傷中方哨兵左臂及右中指,還回營房搬出機關槍。解放軍邊防軍戰(zhàn)士向澳方空地擲了一枚手榴彈,以示警告,葡方士兵向中國境內開槍,於是沖突發(fā)生,(還有一說:出事前站崗的哨兵,不少是中國軍隊換防不久的北方人,從來沒見過外國人。那天一名黑人葡兵“內急”,在炮樓外拉開褲子就隨地撒起尿來,兩位解放軍哨兵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那黑兵惱羞成怒,拿起步槍“啪”的一槍就打過去。兩名解放軍士兵進行還擊,雙方開戰(zhàn)。)晚上8時,澳門方面向中方拱北一帶開了幾十炮,炮轟拱北民房。中國軍隊開炮還擊。中葡雙方都進入緊張戒備狀態(tài),關閘關閉。

      事件發(fā)生後,中共澳門工作組組長柯正平即專程趕到廣州。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立即在廣州珠島賓館接見他,了解真實情況後,遂請示中央,在得到毛澤東“大國從嚴,小國從寬,葡國是小國,可以寬大處理”的指示後,向柯正平等交代政策,說:“你放心,要相信我們的力量,相信我們的政策,只要我們工作做到了,事態(tài)不會擴大?!?/p>

      根據(jù)葉劍英的指示,柯正平迅速返回澳門,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原則,繼續(xù)進行工作。

      7月26日、29日、30日,一部分葡方士兵又向中方開槍、開炮,面對挑釁,中國邊防官兵發(fā)射迫擊炮給澳葡當局以應有的懲罰。在雙方的軍事較量中,澳葡方面死亡2人,傷7人;中國方面邊防官兵犧牲2人、傷30人,市民2人死亡,9人受傷,民房數(shù)間被毀,部分農(nóng)民的耕具家畜也受到損失。8月2日,中方宣佈封鎖關閘通道,致使依賴中山縣提供糧食、水、蔬菜、水果供應的澳門,斷絕了生活物資來源,澳門即刻變成一座死城。那時,中葡雙方?jīng)]有建立外交關係。澳督托經(jīng)濟局局長羅保全權處理這件事。羅保通過澳門賢達崔樂其,請澳門中華商會代表何賢、馬萬祺等出面調處。黃施民(時任港澳工委副書記)、柯正平迅速報告在廣州的葉劍英。

      中葡雙方經(jīng)過15輪談判,8月23日下午5時,談判獲得成功。澳葡政府在道歉書內保證今後不再有同樣事件發(fā)生,向中方賠償損失44,393.3元人民幣。

      在葉劍英、柯正平的正確處理和何賢、馬萬祺先生的積極斡旋下,中方取得了勝利,這場沖突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新中國第一次取得邊境對外事件的勝利。

      發(fā)生在1966年12月3日事件:史稱“12·3事件”。

      1966年11月15日,氹仔坊眾因辦學需擴充校舍,以解決子女入學的問題,在6月份已向海島市行政局申請工程凖照,但久未獲批復。校方代表雖前後24次往見局長交涉,但不給予明確答覆,於是依慣例在等候動工許可的同時,先行搭棚施工。澳葡當局認為未辦理建設報批手續(xù),出動數(shù)十名警察,強迫停建,拆除已建成的圍墻,工人們阻止,雙方發(fā)生沖突,24名澳門工人受傷,拘捕6人和在場採訪的1名《澳門日報》記者。22日,澳門親北京社團代表舉行座談會,譴責事件,並“要進行斗爭”。

      11月25日新任總督嘉樂庇抵澳履新,並於29日下午接見工商界代表,表示動用警員處理建校一事失當,也承諾成立一個由官方和民間中立人士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徹查有關事件。然而,幾天了卻沒有實際行動,使親北京社團代表的抗議行動繼續(xù)升級,澳門總督府每天都有抗議的人群。

      12月3日中午12時許,總督府門前終於發(fā)生沖突。警員先使用警棍,後出動防暴水車,驅散示威人士,並開槍射擊,造成2人死亡。傍晚6時總督頒佈戒嚴令,並實行宵禁。其後幾天又有數(shù)人在街上遭亂槍射殺,一名居民甚至因伸頭窗外觀望被流彈擊中。此次事件,共有8人被打死,212人受傷,逮捕62人。

      12月10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外事處奉命對澳門葡萄牙當局提出強烈抗議和4項要求,包括立即無條件接受澳門居民提出的要求,向中國賠禮、道歉,嚴懲主要肇事者,保證今後不允許中國國民黨勢力在澳門進行任何活動。同一天,澳門的親北京社團組織也向嘉樂庇總督致抗議書,同時提出類似要求,並提出“立即向澳門同胞當面認罪和具簽認罪書,同時將認罪書在報章和電臺公佈,並保證今後不得再有任何迫害澳門中國同胞的事件發(fā)生”等6項要求。

      澳葡政府秘書處於12月12日晚上11點半發(fā)出通告,表示“全部接受”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外事處以及澳門社團所提出的要求,並邀請澳門的親北京社團代表12月15日到澳督府會面,予以正式答復。然而,澳門的親北京社團代表認為澳葡當局沒有具體列出對有關要求的答復,並未允約前往。

      12月16日,嘉樂庇總督將陸軍司令兼市政廳長施維納、警察廳長傅基利撤職,而海島市代理行政局長晏德地和警察廳副廳長顏端尼則於13、14日分別離澳返葡。12月17日,澳門親北京社團為事件中的死難者舉行公祭,要求澳門政府在出殯行列經(jīng)過關閘時,閘上葡萄牙國旗下半旗致哀,市政廳亦將市旗下半旗。

      12月22日,澳葡政府派出一個代表團,前往拱北與廣東省外事處代表談判。經(jīng)過一周的談判,里斯本政府並未接受“認罪書”的內容。於是雙方繼續(xù)就認罪書文本磋商,但經(jīng)4次修改仍未達成協(xié)議。澳門的親北京社團在1967年1月20日舉行大會,決定成立“制裁澳葡小組”,並且在1月24日確定制裁方案,包括不向澳門政府繳納一切稅項、不售賣物品給澳門政府及其官員,以及一律不為葡萄牙官兵提供服務。在澳門的葡人也大多躲入加思欄兵營,也有人排隊等候簽證赴港。澳門元開始貶值,銀行出現(xiàn)擠兌,市面一片蕭條。

      迫於壓力,澳門政府於1967年1月2日發(fā)出公告,禁止在澳門進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敵對的活動,禁止懸掛被視為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國旗幟、徽章、標誌等。”臺灣政府和國民黨在澳門設置或支持的機構和團體,接著也被查封,在澳勢力被全面清除。

      1月27日,澳葡政府發(fā)表聲明,對“此次事件的死難者遺屬、受傷者、被捕者和遭受各種損失的受害者,以及全體澳門中國居民認罪、賠禮,並表示深切的歉意”,又“全部接受澳門中國居民代表所提的6項要求”,承擔死難者的全部喪葬費和撫恤費以及其他受害者的一切損失,共計澳門幣2,058,424元。

      “12·3事件”以後,澳門實際上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個解放區(qū),澳葡政府除涉及葡人和土生葡人(混血兒)利益事項外,所有社會事務皆採取放任不理之態(tài)度,眾多之社團、商界、工會網(wǎng)絡、其他個人勢力抬頭與建立,全面影響澳門社會除澳葡政府勢力以外之各個方面的政治架構。

      1966年12月3日發(fā)生的事件令葡萄牙在澳門的管治威信喪失,也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勢力實際控制澳門,也因此令臺灣政府在澳門的勢力被完全肅清。

      柯正平親自領導這場抗議斗爭,充分發(fā)揮了澳門傳統(tǒng)愛國愛澳社團組織和傳統(tǒng)的愛國愛澳工商業(yè)社團組織凝聚力及作用??抡竭\籌帷幄,利用此次事件成功的全面清除了國民黨在澳門的勢力。澳門愛國愛澳的人們表現(xiàn)出空前的團結,澳門各街坊會等愛國社團在此事件中普遍建立起來,這次事件教育了澳門同胞,提高了民族覺悟,提升了華人民眾的地位與威嚴。

      當時的葡國外交部長羅基勒後來評論“12·3事件”表示“實際上,我們從來沒有成為澳門的主人,我們一直得以生存,全賴中國的良好意愿,而我們也總是分享這個權威”。

      (五)

      前澳葡總督(亦是澳門歷史上的“末代總督”)韋奇立將軍,曾對葡萄牙總統(tǒng)說過:在澳門,只要是涉及社會民生稍微大點的政策,都必須與柯(正平)先生通傳知會,否則就無法貫徹施行。

      澳門人稱讃柯正平生性爽朗,待人誠懇,喜好結交朋友。在澳門,無論哪個行業(yè),哪一階層,都有他的好朋友,就連餐廳的小老闆、服務員對他也是“柯生”長、“柯生”短的。人們親切的稱呼他“柯老闆”、“柯伯”、“柯老”。這些信賴的稱呼,在半個多世紀的澳門社會中成為一個永恒的符號,深深扎在澳門人的心中。

      1975年1月葡國與臺灣斷交;年底撤走駐澳門軍隊,解散葡國駐澳陸軍和海軍司令部;1976年葡國公佈《澳門組織章程》,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1977年葡國開始與北京進行建交談判;1979年2月8日中葡正式建交。整個七八十年代的所有有關中葡、澳葡的政治大事,全部有柯正平作幕前幕後的參與推動。1984年開始中葡談判澳門回歸問題,1986年中葡正式談判,這其中的中方官方代表團名單中,第一名就是柯正平。經(jīng)過三輪談判,中葡兩國於1987年3月26日正式簽署《中葡聯(lián)合聲明》,柯正平在場見證此歷史時刻。1988年開始起草《澳門基本法》,1993年3月31日正式頒佈《澳門基本法》中柯正平是主要的立法者,其地位和作用,遠超那些“法律專家”、“草委”。

      柯正平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也是為澳門社會進步繁榮鞠躬盡瘁的一生??抡絹戆拈T與在香港的情況不同的是,在香港的幾家中方機構,如香港新華社、華潤公司等,是分別由喬冠華、錢之光等人奉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命令,攜帶資金到香港創(chuàng)辦的。而在澳門,則是柯正平奉東江縱隊指示到澳門開辟工作後,以個人在香港和澳門的經(jīng)商所得,先後創(chuàng)辦了南光行、南通銀號、中旅社等商號,以經(jīng)商為掩護,進行中共的地下工作的,這些商號的收入全部用來支援當時的解放戰(zhàn)爭和澳門人民的生活需要。在新中國成立後,柯正平把上述商號都無條件奉獻給國家,使之成為中央或國務院的駐澳機構,成為國有企業(yè)。其中的“南光行”,後為“南光公司”,回歸前“新華社澳門分社(如今的中聯(lián)辦)”及現(xiàn)“南光集團有限公司”,都是出自於“南光公司”。有部分職能即是當今的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qū)聯(lián)絡辦公室(澳門中聯(lián)辦)所行使的職能,是中共中央及國務院的派駐機構;另一部分則是現(xiàn)在的南光集團公司。僅就此而言,柯正平的貢獻,有其特殊的性質,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其高風亮節(jié),立命為公,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操永遠讓人們學習、崇拜。

      (六)

      澳門三面環(huán)海,是個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qū),水荒一直威脅著澳門同胞的生活。上世紀50年代末,柯正平與當時澳門自來水公司負責人之一、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何賢及澳門著名愛國人士馬萬祺一起商量,決定以中華總商會的名義致函廣東省人民政府請求援助,終於促成珠海竹仙洞水庫及銀坑水庫向澳門供水工程的勝利完成,解決了澳門食水供應問題。柯正平為澳門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積極為內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牽線搭橋”。為推動廣東基礎建設發(fā)展,1981年,柯正平多次與廣東省長劉田夫同志磋商,決定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合作,參與投資興建廣珠公路的沙口、洪奇、容奇等大橋。為此成立了澳門聯(lián)合發(fā)展公司,向廣東方面投資港幣1.5億元,柯正平被推舉為董事長。1984年11月,4座大橋全部竣工,全長137.6公里的廣珠公路暢通無阻,不僅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經(jīng)濟的繁榮與騰飛,同時也在全國創(chuàng)立了“集資建橋、過橋收費、以橋養(yǎng)橋”的范例。同時,柯正平曾為了澳門機場的建設,積極促進和協(xié)調中央政府批凖澳葡政府提出建設澳門機場的建議。

      他心繫祖國的一舉一動也受到國家的肯定,1956年,他在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84年春節(jié),鄧小平同志視察廣東,在中山溫泉賓館聽取他和有關人士匯報澳門工作;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再次接見他;1999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江澤民總書記與他親切握手。從1975年到2003年,他先後擔任第四屆至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參與國家政務活動,長達六屆共28年,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年齡最長、代表時間最長者之一。

      1988年到1993年,柯正平出任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以充分熟悉澳門社會的特殊視角,為這部根據(jù)“一國兩制”方針規(guī)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制度的重要法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他還擔任新華社澳門分社顧問、澳門特區(qū)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區(qū)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副主席,為妥善處理澳門過渡期重大問題以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籌備特別行政區(qū)新興政權,運籌帷幄,其特殊作用也非他人可以替代。

      198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籌委會上柯正平提出澳門要排除一切困難建設“形成一個多元化經(jīng)濟體系”的設想。澳門回歸祖國已十七個年頭,打造澳門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社會經(jīng)濟多元化已成為特區(qū)政府長遠的建設發(fā)展目標,其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柯正平高瞻遠矚,為澳門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社會長期穩(wěn)定與安寧,在1993年10月,提出:1.公務員當?shù)卣Z系化;2.中文官方地位;3.法律當?shù)卣Z系化;被各界稱為“三大問題”。為澳門平穩(wěn)過渡取得了良好的進展,1995年9月他再次關心“三大問題”的工作進展,並指出,這對行政機構和法律方面的平穩(wěn)過渡、落實基本法將產(chǎn)生重大的、長遠的意義。目前澳門在落實“三大問題”還不夠理想。特別“法律當?shù)卣Z系化”方面,進展緩慢。有輿論指出,澳門回歸多年,至今還使用著葡國的法律法規(guī),法律文書使用葡文和英文而沒有中文。澳門已回歸祖國17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使用漢語的華人,可在“法律當?shù)卣Z系化”方面卻沒有進展。在度量衡方面雜亂無序,有的還在使用古老的“十六兩制”,適用於中華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規(guī)寥寥無幾?;貧w後澳門人自己定的法甚為罕見。讓有識之士深感遺憾,讓在天之靈的柯老難以瞑目。

      (七)

      柯正平為祖國的經(jīng)濟建設,為澳門的繁榮發(fā)展,創(chuàng)建了眾多的企業(yè)與社團,“本土中資企業(yè)”南光公司、南通銀行、澳門中國旅行社、澳門日報等,都是由他創(chuàng)辦並任法人。澳門的“傳統(tǒng)愛國愛澳基層社團組織”──街坊總會、工會聯(lián)合會、婦女聯(lián)合會、中華教育總會等;澳門的“傳統(tǒng)愛國愛澳工商業(yè)社團組織”──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鏡湖慈善基金會等;澳門的大大小小不勝枚舉的政治社團、學術團體、工商諮詢組織等;全是柯正平在澳六十餘載所親手創(chuàng)建,或親自改造重組,或親自安排掌控,或親力親為參加的。

      柯正平創(chuàng)立了眾多社團組織,他沒有忘記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1965年在國內外形勢極其復雜的情況下他創(chuàng)建了“澳門海陸豐同鄉(xiāng)會”,並親自制定了“聯(lián)絡響誼,愛國愛響”的宗旨。由於使命在身,柯正平不能親自參加澳門海陸豐同鄉(xiāng)會會務工作,指定德高望重的高振武先生任首屆會長。澳門海陸豐同鄉(xiāng)會成立之初,得到了澳門社會名流何賢、馬萬祺、崔德祺及林炳炎的大力支持與資助?!鞍拈T海陸豐同鄉(xiāng)會”成為海陸豐赤子愛國愛鄉(xiāng)的基地?!奥?lián)絡響誼,愛國愛鄉(xiāng)”成為聯(lián)絡內地與海外海陸豐愛國民族人士的共鳴之聲。第二任會長黃國典能文能武,處事果斷,然而病魔纏身英年早逝。吳利勳博士被推選為第三任會長至今。2005年,柯老在彌離之際將吳利勳博士傳到床榻前,叮囑到:澳門海陸豐同鄉(xiāng)會要有自己的後代,要在第三代中找出能全心全意,盡心盡力的人參與澳門海陸豐同鄉(xiāng)會,讓海陸豐愛國精髓世代相傳??抡綖橹腥A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為祖國的強大做了大量工作,身前雖然創(chuàng)立了澳門海陸豐同鄉(xiāng)會,卻不能公開地支持而深感遺憾。

      柯正平在澳門六十多年,與十三位性格迥異的澳葡總督打交道。他是最了解澳門上中下社會脈搏的人,最知曉不斷變化國內外形勢對澳門影響的人。因而處危難之中而神定,臨重壓之下而不亂,居高位之上而自清,成為澳門各界人士心中的豐碑。

      柯正平有著堅定的信念與堅貞的信仰,神圣不可動搖,被世人所嘆服;他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沒有將金錢、勢力、地位傳給自己至親至友,讓人們由衷的敬服;他不計榮譽,不爭名利的操守,讓人們發(fā)自內心的景仰。

      按資歷,講貢獻以及在海外工商界的影響力,柯正平可以與廖承志、榮毅仁平起平坐。比霍英東、馬萬祺、曾憲梓等海外華人領袖更有影響力??伤玫降臉s銜卻遠不及他們。他培育的人才已官至“國家部級幹部”甚至“國家領導層”,但他自己六十多年始終處在澳門這個地方,忠誠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卻從沒有聽說過有“上調”的傳聞。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上,在海外工作的中共幹部,沒有第二個人;他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在他身後,遺體也不送內地擺上“神臺”,而是葬在澳門舊西洋墳場。柯正平——生,與澳門共命運;逝,與澳門同呼吸。他要求自己和子女們,終生“利萬物而不爭”並立為座右銘。

      2003年1月,特區(qū)為表彰他對澳門社會的卓越貢獻,特頒授他澳門特區(qū)大蓮花榮譽勳章,這是對他終身成就的最高嘉獎。

      2005年9月30日晚,94歲的柯正平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翌日,香港、澳門、內地以及葡國的主要報章均刊登柯正平逝世的消息;北京中央黨政軍、粵港澳主要的機構,都發(fā)來唁電,表示哀悼。葡國也有不少官方單位或政壇名人發(fā)來唁電。

      10月13日,柯正平葬禮送別儀式在澳門鏡湖殯儀館舉行,胡錦濤等九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澤民等近百位時任和前任的黨與國家領導人,均發(fā)唁電悼念。廖暉、喬曉陽、黃躍金等北京高官,中央組織部、統(tǒng)戰(zhàn)部、商務部負責人專程飛赴澳門主持或出席柯正平葬禮。澳門特區(qū)行政長官何厚鏵與澳門中聯(lián)辦主任白志健等八人親自為柯正平扶靈柩。

      柯正平歷任:澳門南光公司總經(jīng)理、南通銀行董事長、新華社香港分社領導成員、澳門中國旅行社董事長、新華社香港分社顧問、南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常務董事、新華社澳門分社顧問、澳門中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柯正平是中華民族的精英!英靈永存,光照千古!

      2011年12月12日,澳門各界舉行《紀念柯正平誕辰一百周年》的大會。會上,澳門多位社會名流指出,澳門的馬路以人名冠名的不少,但以葡國人居多,而為澳門作出特殊貢獻的華人極少,倡議在澳門要命名一條馬路為“柯正平大馬路”。這一建議導出了澳門人的心聲。

      現(xiàn)在正在修繕,位於南灣馬路的舊法院,特區(qū)政府計劃改建為澳門圖書館,吳利勳博士呼籲,請將這座圖書館命名為“柯正平圖書館”,昭示後人,永世紀念。

      柯正平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讓眾多長者回憶柯老的豐功偉績,講述給青年人;讓眾多中年人品味柯老的人格魅力,教育其子女;讓眾多青年人領略、學習柯正平的品德與精神。

      參考資料:

      1·《柯正平百年回眸》——新華澳報——特載(無日期)

      2·《緬懷我的爺爺柯正平》——柯海帆

      3·《柯正平先生生平》——柯正平追悼會上派發(fā)資料

      4·中國共產(chǎn)黨網(wǎng)、人民網(wǎng)《不能忘記澳門的柯氏兄弟》的文章2011年3月18日,文章來源:廣東省柯麟醫(yī)學教育基金會

      5·中旅社五十周年特刊——《印跡》

      6·《從柯老仙遊談到搶救中共在澳活動史料》——網(wǎng)頁文章

      7·《柯世平大事年表》作者:盧荻,選自《紅巖春秋》

      8·《不能忘記澳門的柯氏二兄弟——柯麟與柯正平》樂業(yè)於2009年12月19日編輯

      9·《紀念柯正平誕生100周年座談會在澳門舉行》新華新聞——港澳頻道,2011年12月19日

      10·百度百科“關閘事件”

      11·柯正平天堂紀念館——《由霍英東逝世想到柯正平》2010年9月27日

      12·人民網(wǎng)《柯正平遺體告別儀式今在澳門舉行》2005年10月13日

      13·澳門流動社區(qū)——《柯正平,繞不過的澳門當代史》2011年12月12日

      14·《各界人士座談紀念柯正平》——《澳門日報》2011年12月12日

      15·《柯正平遺體告別儀式》——《澳門日報》2005年10月13日

      16·《差點讓澳門提前“回歸”的兩事件》2009年10月30日,Liberdade的博客

      猜你喜歡
      澳門
      澳門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的回溯與思考
      澳門:“一帶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華人時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0
      澳門復式住宅
      澳門歌劇“三聯(lián)篇”之旅
      歌劇(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23
      澳門回歸日
      三生 星耀澳門
      澳門醫(yī)改難題也很多
      澳門最低工資立法述評
      澳門的小荷花
      校園歌聲(2009年9期)2009-12-31 00:00:00
      發(fā)生在澳門的幾場微型戰(zhàn)爭
      軍事歷史(1999年6期)1999-08-21 02:17:04
      莎车县| 岳西县| 德保县| 荔波县| 资源县| 吉隆县| 鲜城| 德江县| 山阳县| 余庆县| 蚌埠市| 佛冈县| 石泉县| 遵义县| 阳新县| 洛南县| 恭城| 宿松县| 阿拉善左旗| 嘉兴市| 临泽县| 永新县| 沧州市| 洛阳市| 会东县| 绥德县| 克拉玛依市| 中方县| 和政县| 米脂县| 布尔津县| 府谷县| 伊吾县| 宝应县| 乳山市| 溆浦县| 垣曲县| 惠安县| 门头沟区| 堆龙德庆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