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依+汪建華
【人物簡介】
李小韜先生,世界華人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中國藝術(shù)攝影學會會員、中國名家書畫院特聘一級畫師、深圳市企業(yè)家攝影學會最高榮譽顧問。在國內(nèi)外報刊、雜誌發(fā)表藝術(shù)、新聞攝影作品一千多幅(組),亦有多幅油畫作品被國內(nèi)外畫廊、收藏家、國內(nèi)政府購藏,獲獎無數(shù),作品入選《二十一世紀世界華人攝影經(jīng)典》,入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中國藝術(shù)攝影年鑒》等大型畫冊,曾隨國家文化代表團出訪美國、比利時等國,並多次舉辦展覽及藝術(shù)交流。
“這里不要用明亮的色調(diào),應(yīng)該用暗的、沉穩(wěn)的色調(diào)?!?、“這種構(gòu)圖是不正確的,懸崖峭壁,鳳崗沒有懸崖峭壁,繪畫終究是要講究生活的?!?、“感覺、視覺、表現(xiàn)的處理要這樣……”採訪的當天,李小韜先生正在給繪畫愛好者們上課,這一天不是既定的上課時間,但是仍舊有不少繪畫愛好者前來學習,而李小韜先生總是不辭辛苦地教授他們,因為“在藝術(shù)、文化中找到樂趣,通過藝術(shù)、文化潛移默化地提升鳳崗人的素質(zhì),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是他的心愿,亦是他作為鳳崗本土藝術(shù)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辭教學育藝辛惟愿鳳崗藝飄香
中國著名油畫大家曾這樣評價李小韜先生——“個頭不高,穿著隨意,在匆忙的深圳龐大的人流中絕不會引起任何注意,當他那天賦的藝術(shù)頭腦,鷹一樣的敏銳眼睛,閃爍著睿智光芒的藝術(shù)作品卻一次次震撼了人們的心靈,吸引了專家們的目光?!倍@一次,李小韜先生的又一舉動再次震撼了鳳崗。原來攝影家、油畫家出身的他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藝術(shù)導師,教授油畫藝術(shù)。
李小韜先生愛鳳崗、畫鳳崗、拍鳳崗,寫鳳崗,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在鳳崗生,在鳳崗長,鳳崗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也希望將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通過藝術(shù)將美傳遞出去?!苯倘死L畫,借助藝術(shù)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提升鳳崗人的文化素養(yǎng)與個人修養(yǎng),他說:“我是鳳崗人,總覺得應(yīng)該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為鳳崗做些事?!?/p>
鳳崗,當?shù)卣岢龃蛟炜蛢S魅力小鎮(zhèn),李小韜先生認為魅力小鎮(zhèn)既有高樓大廈,亦不乏人文精神。鳳崗如畫,樹入畫,山入畫,水入畫,人入畫,萬事萬物皆可入畫,如果能夠一一通過藝術(shù)來表達,如果鳳崗人人能夠拿起畫筆畫出自己眼中的鳳崗,將是一件十分美好且讓人期待的事情,“如果能夠讓鳳崗包括家庭婦女在內(nèi)的人拿起畫筆畫他們的生活,是最好不過的了,這也是一道客僑魅力小鎮(zhèn)獨特的風景線”。李小韜先生滿懷憧憬地說。他教授的學員為成年人,儘管他們的繪畫基礎(chǔ)為“零”,但因為他們對於生活有自己的解讀和感悟,因而更能夠理解藝術(shù)“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特點。
他所招收的學員只有一個要求——真的愛好,愛好生活,愛好藝術(shù),“藝術(shù)的成就天分只佔百分之十,而勤奮卻佔了百分之九十?!崩钚№w先生說,“興趣讓他們勤學苦練,愛好讓他們努力向上?!崩钚№w先生每周三、六、日在鳳崗教學,然而,平常日子仍有不少人前來求教,在藝術(shù)氛圍濃鬰的畫室中,熏陶自己,提升自己,改變自己。
“為什麼我的眼里、心里一直裝著鳳崗?是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睆V州美院畢業(yè)的李小韜先生工作後,一直從事的是紀實性攝影創(chuàng)作。臨近退休,他把創(chuàng)作重心,轉(zhuǎn)回當初自己的專業(yè)——繪畫。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有兩大主題,一個是大西北,新疆、西藏、四川西部,都是他經(jīng)常去採風的地方,而另一個主題,就是鳳崗本土風光。為了獲取新的靈感,李小韜每天用手機記錄鳳崗的一草一木,點滴變化,再用油畫富有的獨特光影效果,將這種變化展示出來,前幾年,他完成了一組近二十張以反映客僑風貌的碉樓油畫在鳳崗展出,受到很高的評價,2015年,他應(yīng)鳳崗鎮(zhèn)政府邀請為政府大堂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反映僑鄉(xiāng)改革開放長11米,高2.3米的巨幅油畫《春到僑鄉(xiāng)》。對於鳳崗這片養(yǎng)育了他的土地,李小韜先生有一生都割捨不了的情誼,千絲萬縷一般,縈繞在他的心頭,緊縮成他心口的朱砂痣,留著溫熱的紅。
多方涉獵成大家藝苑盡風華
李小韜先生早在80年代初便已經(jīng)開始畫油畫,並有著優(yōu)秀的學院派功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然成為了大師級藝術(shù)家。他曾舉辦過十次個人油畫,攝影展。近年來,他的一百多幅油畫被國內(nèi)外人士,機構(gòu)收藏。
他的畫意寫實為主,卻不失意境,寫實處蘊藏思想,意境處盡顯真實,正如他一直所定義的藝術(shù)“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一般,技術(shù)與藝術(shù)比肩,思想深度、生活的氣息滲透其中,畫面的協(xié)調(diào)駕輕就熟,色彩的把握恰到好處,如《碉樓遺韻》,色彩沉著,表現(xiàn)出碉樓的滄桑,喚起人們對往昔的追憶,對故土的眷戀;《雪地上的歌》、《風吹草低見牛羊》等一組高原風情畫卻又用明快的色彩將視者帶入雪域世界和蒼茫的草原,美好而富有生機。透過他的作品,走進了一個個令人振奮、愉悅的精神家園。
李小韜先生說:“好的作品是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崩L畫藝術(shù)如此,攝影亦是如此。1997年香港回歸那日,天空下起了大雨,卻未能澆滅大家的熱情,在沙頭角的中英街,當?shù)厝罕娕e行了特別熱鬧的慶?;顒樱松饺撕V?,李小韜先生組織的、來自於全國各地數(shù)百位攝影家穿梭其中,拍攝這個讓人振奮的慶祝場面,同時作為這次活動的參賽者,李小韜先生的相機一直不曾歇著,在一支舞獅隊伍正從他的面前經(jīng)過,跳躍的瞬間,他捕捉到了這個具有中華民族文化元素的鏡頭,按下快門。同行的不少人亦拍攝了這個鏡頭,然而唯有他將其視為這次活動的亮點,他以此作品——《界碑前的歡慶》參賽,在幾萬張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穫得特別獎。此外,他的另一幅作品——《婚宴》入編“20世紀華人攝影經(jīng)典作品”,他曾隨國家文化代表團出訪美國、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並舉辦展覽及藝術(shù)交流。1989年,他在北京舉辦“南國小鎮(zhèn)沙頭角——李小韜攝影展”、1998年在深圳市舉辦“異國風情——李小韜攝影展”、2005年在深圳舉辦“李小韜攝影回顧展”、2009年兩次在深圳市舉辦“李小韜油畫、攝影展”,並出版《中國攝影家李小韜作品集》、《李小韜油畫、攝影作品集》;主編《亞洲少兒藝術(shù)花會攝影作品集》、《印象鳳崗》……
李小韜先生是藝術(shù)路上認真的行者,從13歲入藝術(shù)行業(yè)至今,一絲不茍、精耕細作,在國內(nèi)外的響亮名聲,滿倉的收穫,那是藝術(shù)沉淀的美麗。畫美、照片美,於是他的人生也跟著美了。
意韻長遠 歲月靜好
藝術(shù)的陪伴,他走過了春的明媚,夏的蔥翠,秋的靜美,冬的寧靜。眼光處,處處皆美好,貼在心里,那是歲月流轉(zhuǎn)亦改變不了的永恒芬芳。李小韜先生極為享受這樣的生活,他追求的亦是這樣意韻飄香,歲月靜好的生活。
“所謂‘生活,一為‘生,即為了生存而拼搏,即使所做的工作自己並不喜歡,依然很努力;二為‘活,是在解決了溫飽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人生多姿多彩?!崩钚№w先生如此詮釋“生活”的定義。在他的概念里,人之一生,必然有些愛好,有些追求,如此才不至於碌碌無為,抱憾終生,他一直在努力地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嶄新如斯。
在工廠林立的鳳崗一隅,李小韜先生的畫室顯得別具一格,走進一看,更是讓人驚訝的別樣風景,只要人在鳳崗,每日他都早早起床,來到畫室創(chuàng)作三四個小時。樓上,李小韜先生栽種了幾十種蔬菜和果樹,檸檬、楊桃、青棗,家寶果,神秘果……這是他從天南地北收集來的,那里儼然成為了微百花園,春夏秋冬各有風景,他的許多創(chuàng)作素材便來源於此,幾乎每天,他都會上來“逛逛”,給這些處處透著生機的生命澆澆水,好不愜意,他直言:“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藝術(shù)家,而是一個生活的愛好者。”
他將生活過得精緻而明凈,用藝術(shù)點綴,陽光普照,生機盎然。
杰出人物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