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
《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叢書》以馬克思主義的獨特視角縱向梳理了國家治理的歷史源流,在構建“國家治理”的中國話語體系和理論框架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
作為一名地方人民社的編輯,做好主題圖書的出版工作,是職責所致,也是使命使然。但如何讓主題圖書“叫好又叫座”,卻是一件非??简灳庉嬔酃獾氖?。
記得剛入社時,社領導曾經傳授“竅門”:“每天打開電腦的時候,先花五分鐘瀏覽一下人民網、新華網等門戶網站,要做到對國家大事心中有數(shù)?!泵刻於潭痰?分鐘,也許不能立竿見影,但日積月累卻足以培養(yǎng)和鍛煉一個編輯對于時事熱點的敏感度。入社之初培養(yǎng)的這個習慣,讓我在選題策劃,特別是主題圖書的策劃中受益匪淺。今年,由我策劃的《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叢書》順利出版,該叢書以馬克思主義的獨特視角研究國家治理問題,堪稱主題出版的另類嘗試。
播種:一次研討會引發(fā)的主題出版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其中,“國家治理”的提法讓人耳目一新?!爸卫怼痹臼且粋€具有工具理性屬性的概念,將“國家治理”作為一種政策語言,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更是黨的治國方略的重大轉型。編輯的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主題出版熱點。
2014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的研討班上專題講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賦予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國特色的核心內涵。當時,恰逢《之江新語》再版重印,在社會上掀起了閱讀熱潮。浙江人民出版社正與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lián)合籌備一個以《之江新語》為主題的研討會。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把“國家治理”的概念和《之江新語》對接起來?!吨抡Z》是習近平同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所撰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圖書,可以說是治理思想在省域層面的探索和思考,而從地方治理到國家治理,本來就具有一脈相承的延續(xù)性。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認同。
有了思路,還得有方向?!皣抑卫怼笔且豁椇甏蟮墓こ蹋瑢@樣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主題進行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越是大命題,越要找小切口。經過討論,我們認為,“國家治理”思想有別于西方治理理論的新思想,也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獨特知識理論體系,對于它的解讀和探索,應該立足于我國的國情和理論現(xiàn)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雖然沒有治理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但他們留下了豐富的國家學說理論,所以,從“馬克思主義視野”切入,是研究國家治理問題的一個獨特視角。
2014年5月20日,“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學術論壇(2014)——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暨《之江新語》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編譯局、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著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在研討會現(xiàn)場,我發(fā)現(xiàn),對于“國家治理”這個主題,大家表現(xiàn)出了充分的熱情和言說的欲望,15分鐘的發(fā)言時間往往被一延再延,雖經主持人數(shù)次提醒,很多人還是意猶未盡。會場上的熱烈討論也給了我們做好“國家治理”這個主題出版的信心。會議結束后,我們社立即與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簽訂了《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叢書》出版協(xié)議。
開花:三個大膽的嘗試
圖書的出版就像建房子一樣,找對了選題方向,只是打好了地基,至于房子牢不牢固、漂不漂亮,還得靠編輯一磚一瓦用心打造。當下的中國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主題圖書的出版,不僅要回應時代,更要呼應群眾的期待。不僅僅要傳遞執(zhí)政黨的思想,還要將這種思想“轉譯”為普通民眾能夠接受的通俗語言?!皣抑卫怼边@個命題尤其如此,它標志著由政府一元單向管理向政府、市場、社會和個人的多元交互協(xié)同治理的轉變,這種轉變,連接著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牽引著大眾對于未來的期待。因此,我們把這套叢書定位為:接地氣的思想智庫,大眾化的政策讀本。經過數(shù)次艱難的抉擇,最終我們確定了“國家治理理論的馬克思主義源流”、“治國理政原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國家治理體系”、“文化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國家治理與和諧社會”、“國家治理與公共服務現(xiàn)代化”等7個主題。在這些主題中,既有理論溯源,也有現(xiàn)實解讀;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國家治理”這樣回應于時代的大命題,也有文化、公共服務、市場經濟等呼應于群眾現(xiàn)實生活的小布局。
同時,我們還打破了傳統(tǒng)主題圖書的出版模式,進行了3個大膽的嘗試:
在作者隊伍的構建上,我們打破了傳統(tǒng)的邀請學界名家撰稿的方式,而是由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主導,組建了一支“60后”牽頭,以“70后”、“80后”為主力的年輕作者隊伍。這些青年作者接受過系統(tǒng)而專業(y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訓練,在各自的領域也深耕多年,在思想上有表達的訴求,在寫作上有表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維開闊,與年輕一代和普通民眾有種天然的親近感,由他們來闡釋“國家治理”這個主題,更能引起大眾的共鳴。此外,主題圖書講究時效性,和名家大牛相比,青年作者的寫作進度也更容易掌控。
在文本的表達上,我們打破了以往主題圖書一本正經的話語表達方式,要求作者用活潑的文風和接地氣的表述方式將“廟堂之高”的政策語言傳遞給“江湖之遠”的普羅大眾。因此,才有了《治國理政原動力》中“胸中要有墨水”、“不怕流汗水”、“腿上要沾滿泥水”這樣口語化的表達,有了《國家治理與公共服務現(xiàn)代化》中用24張圖、37張表來解讀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差異的圖文式表述。跳脫了傳統(tǒng)的學術思維路徑,反而彰顯出文本原生的質樸活潑。
在營銷方式上,我們打破了叢書整套售賣的傳統(tǒng)銷售方式,將一套7冊圖書進行了拆分,允許分冊出售。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整套購買的對象往往以單位居多,而普通讀者若僅對其中的一本或幾本感興趣,并不會購買整套書。拆分銷售,讓讀者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分冊,既符合這套書的出版初衷,從零售終端反饋的情況看,也確實帶動了銷售。
結果:喜獲國家出版基金
2016年2月,《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叢書》正式出版了。從籌備到出版,這套叢書花了兩年時間,這對于追求熱點的時政類圖書而言,并不算短。在這兩年里,叢書的編輯團隊為了核實一個個馬列原著的注釋,曾在陰暗悶熱的資料室里“喂蚊子”;為了呈現(xiàn)理想的封面效果,曾“釘”在印刷車間一遍遍調色;為了一個用詞、一個標點,大家在小小的編輯室里爭得面紅耳赤;為了保證書稿進度,周周不落對作者的“奪命連環(huán)call”……所有的甘與苦、心血與付出,都是因為,我們希望打造的是一套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
不久,好消息傳來,《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叢書》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這也是其中唯一一個關于“國家治理”的主題出版項目。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是一個動態(tài)演進的過程,“國家治理”也是一個不斷豐富、發(fā)展、完善的體系?!恶R克思主義視野下的國家治理叢書》的出版意義,在于以馬克思主義的獨特視角縱向梳理了國家治理的歷史源流,通過經濟、文化、社會學等橫向維度初步總結了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中國經驗,在構建“國家治理”的中國話語體系和理論框架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同時,還嘗試應用大眾化的文本為讀者提供一種理解當下國情和社會變革的思路與邏輯。
不少編輯認為主題圖書往往是枯燥的,受題材和文本所限,不能充分體現(xiàn)編輯的價值。然而,主題出版記錄的是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每一次重大變遷和每一個重要歷程,作為編輯,如果能夠自覺匯入時代的洪流之中,記錄時代的足跡、回應時代的呼聲,成為中國國情的觀察家和推動者,這何嘗又不是編輯的價值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