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宏+汪建華
一幅攝影作品的“美”
並非膚淺的顏色搭配與外在的和諧構圖
而在於其所帶給人們對人生、對世界的感知與啟發(fā)
在環(huán)境日益污染的當下
在多種珍貴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當下
岳鴻軍先生毅然肩負起守衛(wèi)之責
通過鏡頭揭秘來自海底世界的生命震撼
希翼通過一幅幅作品記錄生命之影像
喚起全世界人的尊愛之心
加入到海洋環(huán)境保護之列
此時,攝影不僅僅是一項愛好或技術
更是一種保護海洋之大愛
呵護地球母親之大義
獨辟蹊徑 轉戰(zhàn)海底
根據一萬小時定律,一個人若要掌握一項技能成為專家需要10000小時的練習,而折算過來大概也就是7年的時間。時光的飛逝從來都是不經意間,能堅持談何容易,更何況十年的堅守,這必然是尋得了靈魂的共鳴。而岳鴻軍先生便是如此,近十年來稍有閒暇便全情投入於上山下海的攝影採風之中。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生活的改善,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已達到一個爆發(fā)層面,數以萬計的民眾投身於攝影愛好大軍之中,陸地上的名勝景點早已被攝影愛好者們的“長槍短炮”層層疊疊地包圍了,埋沒在無限次閃光、快門聲之中。在大家都著意於尋找唯美的畫面之時,岳鴻軍先生卻獨辟蹊徑,鍾情於深藍海底。
雖然水下攝影作為攝影行業(yè)里涉足人群不太多的門類,但岳鴻軍先生從小就喜歡游水,而其定居於深圳這座濱海城市也有三十年之久。最終引導他選擇水下攝影緣於六年前的一次西藏珠峰拍攝之旅,在海拔5千多米的高原居然有很多藏民在叫賣各種海底生物化石,高原之上出現的化石,滄海桑田的變遷對他產生了極大的觸動,人類對於宇宙空間的不斷探索,實際上海洋里一樣充斥著眾多的未解之謎,而國內外從事海洋攝影的華人更是少之又少。追根自身若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攝影師,必須要有個人符號的作品和個性,因與水的不解之緣及對海底世界的好奇心,便大膽的將攝影方向轉到了水下。
至美瞬間 危機四伏
世界凡事都有其決定性瞬間,而攝影藝術家們則是以鏡頭捕捉那短暫的幾分之一秒的精彩。當我們駐足於閱覽色彩斑斕的珊瑚群及各色海底生物的奇幻姿態(tài),亦或聆聽從海洋中傳來的私語,甚至感悟著來自海底的深藍靜謐……這一幅幅神秘絢爛的海底攝影作品卻並非如其表象這般寧靜,更多的卻是危機遍佈。
有異於陸地攝影,水下攝影由於所處環(huán)境的限制,首先對於水下攝影知識和水下攝影器材要有一定的認識,其次潛水方面的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考取潛水資格證書,這既是對自己生命負責,也是開展水下攝影的第一步。再者,水下攝影雖然對於攝影師身體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必須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潛水經驗,處變不驚地應付水下突發(fā)事件往往是救命的關鍵因素。
例如,3年前岳鴻軍先生在達拉灣的一次夜?jié)摻洑v,潛水的深度大概是28米,由於當時的呼吸調節(jié)水平並不是很好,用氣量會比較大。當時由於他反復拍攝,太過投入,而此時他的潛導在前面大概5、6米的地方尋找其他拍攝物,他一個人的時候突然發(fā)現吸不到氧氣,便當機立斷迅速向他的潛導游過去,因沒有時間溝通,他直接將潛導口中的呼吸頭一把抓過塞入自己嘴中,好在他當時作了冷靜的判斷,如果當時驚慌失措馬上升水,到了水面,肺部肯定會受到極大的損傷,對攝影師而言非死即傷。所以在投入拍攝的過程中一要保持冷靜,而要保持警惕,隨時關注氣壓表,到了警戒線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規(guī)定安全升水。
除此之外,水下攝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陸地攝影所沒有的難題。在時間上,陸上的風景可以等,但在水下拍攝的時間受到環(huán)境和氣瓶儲氣量的限制,不可能長時間等候,一次潛水時間一般只能在1個小時以內,一天最多潛4次,也就是說必須要在4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攝影目標。對於拍攝計劃的要求要比陸上更高,而且海底沒法換鏡頭,這就更需要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才能確保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拍攝計劃。
在攝影技巧方面,相機在水下的操作不如陸上操作方便,往往會受到潛水衣或手套的阻礙,提前做好預案是非常重要的。在陸上拍攝按下快門時,會習慣性的屏住呼吸,但是在水下攝影,由於呼吸產生的水泡會驚動拍攝對象,攝影師為達到拍攝目的,經常會長時間屏氣,這樣做其實很危險,因為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在光線方面,水下的光線取決於水的深度和水質的好壞,把握水下拍攝參數一般來說事先會了解能見度,在水下攝影參數很多時候取決於相機。好的相機感光度和速度都比較好,在海底拍攝的光線遠不比陸地,高級相機的優(yōu)勢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它的高感,這在不用閃光燈拍攝一些畫面時尤為重要。
岳鴻軍先生介紹到:“在閃光燈方面,閃光燈在水下的使用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水的波長會吸收光,有效的投射面積和陸地上相差很大,離被攝對象太近了則會過曝,稍遠又曝光不足。所以在水下用好閃光燈是成為一個合格的水下攝影師的關鍵。水下被攝物體在不斷運動,閃光燈和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都是有配比關係的,根據拍攝手法的不同,如何控制得恰到好處還得不斷再練習。如何保持與拍攝物體的恰當距離,控制閃光燈輸出,是水下攝影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