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被罰巨款“騙補王”
●吳之如
《北京青年報》報道,因騙取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開始陸續(xù)受到處罰,財政部將追回迄今被查金額最大的“騙補王”蘇州金龍汽車2015年中央財政補助預撥資金5.19億元,并對其作出違規(guī)問題金額的50%即2.59億元的罰款,這意味著蘇州金龍將一下“吐”出近8億元。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實行財政補助,根本意圖當然是為了科技進步和環(huán)境保護。但是,一些汽車制造企業(yè)卻為了撈取巨額補助款,不惜違反法律、違背公德,大肆弄虛作假,把一個好的政策當作了可以白吃的“唐僧肉”。蘇州金龍汽車就是這一伙公司中的“佼佼者”,竟然騙得中央財政補助預撥資金5.19億元。然而,隨著依法治國大政方針的步步落實,以往那種“不騙白不騙”的荒唐狀況漸漸行不通了。如今,騙了不白騙,誰都無法逃脫法律的懲處。金龍汽車不但得將騙吞的5億多元財政補助款全部吐出來,還得交納2億多元的罰款,真是嘗到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苦澀滋味。有道是:
被罰巨款“騙補王”,
聰明過頭品悲涼;
從來法規(guī)非飾物,
違者受懲正應當。
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犯了錯勇于改正就好。新聞報道稱:對此,蘇州金龍表示放棄陳述和申辯的權(quán)利,并將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進行整改,以盡快恢復蘇州金龍公司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zhì)。無疑,這才是不幸誤入歧途的企業(yè)敢于正視錯誤痛改前非的正確態(tài)度。人們期待在推廣新能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事業(yè)中,“金龍”將展現(xiàn)騰飛之志,而不會成為一蹶不振的爬蟲。■
(本欄目責任編輯: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