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瓦子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637654)
中藥組方對豬大腸桿菌病抑菌效果觀察
劉輝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瓦子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637654)
為觀察對豬大腸桿菌病予以中藥組方的抑菌以及臨床效果。自制中藥處方,經(jīng)人工對大腸桿菌病進行防治,獲取最佳中藥組方,且予以臨床試驗。中藥對于大腸桿菌能有效抑菌,臨床治愈率為90%之多。表明:針對豬大腸桿菌病予以中藥組方具有明顯的效果,可以在臨床上進行廣泛試驗及推廣。
中藥組方;豬大腸桿菌病;抑菌
采取中藥茜草以及苦參相關(guān)中藥組方,對仔豬大腸桿菌所引發(fā)的腹瀉予以人工感染的防治試驗,觀察結(jié)果顯示,臨床治愈率為90%之多,具體結(jié)果如下所述。
試驗菌種來自具有較多發(fā)病的某豬場,選取出生約2~3d日齡的仔豬,體重約為1.5kg,比較健康的三元雜交仔豬共100頭,分成10組,確保每組有10頭。在臨床試驗階段之內(nèi),予以相同的飼養(yǎng)及管理條件。
中藥組方:200g茜草、150g苦參、100g穿心蓮、70g白頭翁、60g蒲公英、60g黃柏、60g地榆、60g黃芪、50g白術(shù)、40g訶子肉等。依照配方的比例進行稱量且備用。
中藥制備:取1000g中藥先加至溫水中浸泡1h,約煎煮2次左右,注意第1次為1h,而第2次為40min。而后合并其濾液,待冷卻之后進行濾過,將其濾液加熱且濃縮為1ml的藥液,確保含1g生藥,將3g的苯甲酸鈉加入并混均,再冷卻48h之后進行濾過分裝。
分組:Ⅰ組沒有感染不進行給藥;Ⅱ組大腸桿菌Ⅰ號有感染不進行給藥;Ⅲ組大腸桿菌Ⅱ號有感染不進行給藥;Ⅳ組大腸桿菌Ⅰ號進行中藥治療,接種于大腸桿菌Ⅰ號病發(fā)后,對試驗藥液予以應用,1ml/kg口噴,2次/d共3d;Ⅴ組大腸桿菌Ⅰ號予以8萬IU/kg慶大霉素口噴,2次/d共3d;Ⅵ組大腸桿菌Ⅰ號予以痢菌凈,接種了大腸桿菌Ⅰ號病發(fā)后,5mg/kg口噴,2次/d共3d;Ⅶ組大腸桿菌Ⅱ號進行中藥治療,在接種病發(fā)后予以試驗藥液且1ml/kg口噴,2次/d共3d;Ⅷ組大腸桿菌Ⅱ號予以8萬IU/kg慶大霉素口噴,2次/d共3d;Ⅸ組大腸桿菌Ⅱ號予以痢菌凈,5mg/kg口噴,2次/d共3d[1];Ⅹ組無感染,依照中藥治療6倍劑量進行給藥。
治療:大腸桿菌感染18h之后,各感染組產(chǎn)生腹瀉,糞便顏色異常,持續(xù)用藥3g停藥,而后觀察3d。在用藥期間,每天對所有分組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且將死亡頭數(shù)記錄好,經(jīng)剖檢等方式對死因進行明確,在試驗完畢之后選取于Ⅰ組以及Ⅹ組少許仔豬進行剖殺,對病變狀況進行記錄。
分析抑菌效果經(jīng)臨床試驗,其中藥組方針對其耐抗生素、沒有耐抗生素類大腸桿菌在體外有極好的抑菌效用。
治療結(jié)果:人工感染大腸桿菌約18h之后有臨床癥狀,空白組、安全試驗組卻沒有癥狀。所有感染組產(chǎn)生腹瀉,且糞便為黃色或是灰白色,比較稀薄并帶有氣泡。降低飲食欲,部分仔豬出現(xiàn)脫水。在用藥之后第2天,Ⅳ組、Ⅴ組、Ⅵ組、Ⅶ組較好控制了病情,并減輕了癥狀,活動得以增加,多數(shù)仔豬逐漸恢復飲食欲;但Ⅱ組、Ⅲ組、Ⅷ組、Ⅸ組病情惡化,甚至因脫水而死亡。
中藥組方經(jīng)過體外抑菌試驗,結(jié)果顯示,有極好的抑菌效用,尤其是針對耐藥菌株以及非耐藥菌株。充分說明中草藥在合理化配伍之后,于體外能夠更好抑菌[2]。
以上臨床研究試驗表明,中藥組方針對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藥性以及沒有耐藥性類大腸桿菌所引發(fā)腹瀉進行有效的治療,其治愈率達90%之多。
同時,證實用中藥對畜禽疾病予以治療能夠?qū)⑺帤堃约澳退幘瓿霈F(xiàn)的有效途徑進行防止,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陳華維,楊樹紅,楊圣陶,等.中藥組方對豬大腸桿菌病的抑菌及臨床治療試驗[J].獸醫(yī)導刊,2016(2):77-78.
[2]呂金良,溫偉.白頭翁湯加味治療仔豬大腸桿菌病的試驗研究[J].河南畜牧獸醫(yī)(綜合版),2013,34(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