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探討前路脊髓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術后臨床護理體會
王蕾
目的 對脊髓型頸椎病(CSM)患者接受頸前路脊髓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的術后護理方法及效果進行總結歸納。方法 30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使用前路脊髓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術后采取常規(guī)護理、切口疼痛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功能鍛煉等護理, 對臨床護理效果進行總結。結果 術后隨訪4個月~6年, 30例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或較大程度緩解, 大小便控制情況良好。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術后患者咽痛、咳嗽、咳痰等癥狀在3~7 d均恢復, 喉返神經損傷患者3個月后恢復正常。結論 頸前路椎間盤切除脊髓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接受科學合理的護理能夠提升療效, 降低并發(fā)癥, 恢復更快。
脊髓型頸椎??;脊髓減壓;前路手術;植骨融合;內固定
頸椎病發(fā)病主要是>40歲的群體, 患者因脊髓壓迫可能會有癱瘓、大小便障礙等癥狀, 應該盡早接受治療[1]。前路椎間盤切除以及次全切脊髓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是比較可靠的方法, 也是脊髓型頸椎病前路手術的金標準[2,3]。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對該種手術方法的護理方式進行研究分析, 現(xiàn)進行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開展研究分析, 其中男13例, 女17例。年齡最小52歲, 最大70歲, 平均年齡56歲。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患者均采用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或椎體次全切除+脊髓減壓+植骨融合+鈦板內固定術。植骨融合方式:自體髂骨塊、鈦網或cage植入, 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植骨融合方式。所有患者均實施全身麻醉, 氣管內插管。
1.2.2 術后護理方法 及時嚴格執(zhí)行術后醫(yī)囑, 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氧氣吸入,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注意保持正確的體位,積極防治切口疼痛, 注意觀察和處理傷口引流、言語和吞咽變化、神經系統(tǒng)臨床表現(xiàn)變化及心理變化, 保持呼吸通暢,適度制動頸椎, 積極指導功能康復等。具體方法如下。
1.2.2.1 術后常規(guī)護理 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 預防并發(fā)癥。①生命體征的觀察:使用全身麻醉能減少患者痛苦,但是對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一定的影響, 而患者多數(shù)都是中老年, 還伴有基礎疾病, 因此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監(jiān)控心率、血壓、呼吸等指標, 如果患者呼吸困難, 應該通知醫(yī)生緊急處理。②傷口引流護理:手術切口小, 局部滲血少, 可以使用引流管引流。術后對引流管堵塞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引流液顏色性質, 預防感染。③言語和吞咽功能的觀察:該手術對患者的喉上神經可能會造成損傷, 患者喉上神經受損后, 吞咽會有障礙, 容易嗆咳, 發(fā)聲也比較困難。術后和患者交談, 觀察患者的聲音變化和吞咽情況。如果判斷存在喉返神經損傷, 應該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
1.2.2.2 切口疼痛護理 疼痛對患者會產生應激反應, 導致患者術后康復速度變換, 影響呼吸、泌尿、循環(huán)系統(tǒng), 術后早期需要積極的處理, 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傳統(tǒng)處理方式是為患者使用鎮(zhèn)痛藥物, 但是在患者疼痛強烈時使用效果不佳, 應該采取提前預防的措施。
術后隨訪4個月~ 6年, 30例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或較大程度緩解, 大小便控制情況良好。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術后患者咽痛、咳嗽、咳痰等癥狀在3~7 d均恢復, 喉返神經損傷患者3個月后恢復正常。
頸椎病屬于中老年人常見病, 其中脊髓型頸椎病地位重要, 因此當前大多數(shù)學者已經達成共識, 認為脊髓型頸椎病一經明確診斷就應考慮及早手術治療, 手術后患者功能康復又與眾多因素有關[4]。頸椎病是因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fā)性改變刺激或壓迫臨近組織并引起各種癥狀和體征的一類頸椎退變性疾病, 多以運動障礙受累為主, 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麻木以至行走活動困難, 胸腰部有束帶感, 嚴重者可致四肢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等[5,6]。早期手術對其恢復有很大幫助, 但手術后仍會有癥狀殘留, 如何能夠更大程度地改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運動功能, 很多學者認為康復鍛煉是一種良好的輔助手段[7-10]。臨床中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接受前路脊髓減壓植骨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比較好, 但是手術復雜, 存在風險, 需要結合優(yōu)質護理, 除基礎護理, 監(jiān)控生命體征、觀察引流情況、保持呼吸通暢、觀察患者語言和吞咽情況、鎮(zhèn)痛、鍛煉等均是能夠改善患者預后的有效護理內容。
[1] 鄒文杰, 崔志遠, 王志杰. 脊髓型頸椎病前路手術并發(fā)癥的觀察. 齊魯醫(yī)學雜志, 2012.27(6):513-515.
[2] 呂衛(wèi)新, 竇銳, 金秀均, 等. 胸椎管狹窄癥椎板切除術后硬膜外血腫并發(fā)脊髓損傷的術后護理.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4, 9(1):78-80.
[3] 尹繼蘭. 頸椎前路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圍術期護理干預.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1, 8(17):116-117.
[4] 陳正香, 張曉玲, 陳琳, 等.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矯形術后神經功能的評估和護理. 中華護理雜志, 2015, 50(5):567-569.
[5] 張英姿. 壓縮性老年腰椎骨折術后舒適護理對緩解患者疼痛的作用.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5, 12(32):146-149.
[6] 杜天平, 孫志波, 鮑海琴, 等. 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前后聯(lián)合入路手術治療嚴重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應用.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28):3169-3172.
[7] 竇銳, 曹艷霞, 金秀均, 等. 前路脊髓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術后臨床護理.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4.11(1):136-138.
[8] 何明鳳, 代義春. 經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護理體會. 醫(yī)學信息, 2012.25(12):276-277.
[9] 李春紅. 脊髓型頸椎病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術后護理分析.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 32(11):165.
[10] 李競, 周亞昭. 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手術護理. 現(xiàn)代醫(yī)學, 2008, 36(2):110-111.
Postoperativ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anterior spinal decompression with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NAG Lei. Liaoning Liaoyang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Liaoyang 111000, 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anterior spinal decompression with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as treated with anterior spinal decompression with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along with postoperative routine nursing, incision pain nursing, respiratory tract patency,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other nurs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was summarized.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 months to ~6 years.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30 patients disappeared or relieved to a great extent, and the defecation and defecation were well controlled. 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cough, sputum and other symptoms were recovered in 3~7 d.Patients with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returned to normal in 3 months. Conclusio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nursing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patients treated by anterior spinal decompression with bone grafting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n improve efficacy,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recovery.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Spinal decompression; Anterior approach; Bone grafting;Internal fix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91
111000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1.2.2.3 保持呼吸道通暢 患者可能會有呼吸障礙, 呼吸物理, 咳嗽反射減弱。喉上神經受損后還容易引起誤吸, 術后引起呼吸道堵塞, 危及生命。需要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觀察, 如果患者有呼吸障礙, 應該緊急處理。
1.2.2.4 功能鍛煉 早期功能鍛煉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醫(yī)護人員要為患者制定鍛煉計劃, 從簡到難, 循序漸進。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