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胸乳入路腔鏡技術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臨床研究進展*

      2017-01-15 09:46:50任小婷綜述洪曉明審校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7年12期
      關鍵詞:腔鏡甲狀腺癌美容

      任小婷 綜述 洪曉明 審校

      (寧波大學醫(yī)學院,寧波 315100)

      ·文獻綜述·

      胸乳入路腔鏡技術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臨床研究進展*

      任小婷 綜述 洪曉明**①審校

      (寧波大學醫(yī)學院,寧波 315100)

      甲狀腺癌是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甲狀腺癌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尤其是在年輕女性中,其中以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為主。Harach等[1]報道36%的人存在隱匿性PTC,而如此高的隱匿性PTC發(fā)病率與臨床PTC的高發(fā)病率密切相關。甲狀腺外科技術已日趨成熟,但目前國內(nèi)外仍舊沒有統(tǒng)一的甲狀腺外科治療標準。腔鏡甲狀腺手術(endoscopic thyroidectomy,ET)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推廣[2],本文對經(jīng)胸乳入路腔鏡技術(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a breast approach,ETBA)治療PTC的臨床研究做文獻總結(jié)。

      1 ET的發(fā)展及入路選擇

      1.1 ET的發(fā)展

      傳統(tǒng)開放性甲狀腺切除術(open thyroidectomy,OT)會在患者的頸部留下一6~8 cm的手術切口,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不僅僅是美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瘢痕會導致皮膚觸覺功能減退和感覺異常[3]。這些不僅是某些患者難以接受的后遺癥,也正是外科醫(yī)師所面臨的問題。

      年輕女性中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人們不再只是追求治愈疾病,更加注重術后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由于患者對手術的美容效果和微創(chuàng)性要求越來越高,多種入路的腔鏡技術應運而生。

      1.2 ET的微創(chuàng)性

      Gagner[4]和Hüscher等[5]分別在1996年和1997年首次報道腔鏡下甲狀旁腺和甲狀腺葉的切除,均取得了滿意的美容效果。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ET的應用越來越廣泛,ET能使患者達到治療疾病和追求美觀的雙重效果。

      甲狀腺被筋膜緊密包裹,與周圍組織有復雜精細的毗鄰關系,而且不存在天然間隙,手術空間狹小,ET在建立操作空間時需要分離的間隙較大,必然造成巨大的組織損傷。Tan等[6]認為ET對于人體具有較高的侵襲性,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皮膚瘀斑、穿刺隧道出血、術后疼痛等,ET到底屬于“微創(chuàng)”還是“巨創(chuàng)”存在一定的爭議[7]。

      現(xiàn)代微創(chuàng)理念包含生理微創(chuàng)和心理微創(chuàng)兩方面,通過減少生理和心理創(chuàng)傷的總和,從而達到最終的微創(chuàng)目的。ET采用小而隱蔽的切口完成手術操作,頸部不留瘢痕,其良好的美容效果大大減輕術后患者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有利于術后的順利康復和盡快進入工作和社交活動,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zhì)量,顯然具有生理和心理雙重“微創(chuàng)”的效果。

      1.3 ETBA的優(yōu)勢

      合適的手術入路的選擇能讓手術在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的同時所受的創(chuàng)傷最小,術后恢復更快。劉躍武等[8]總結(jié)了經(jīng)鎖骨下(前胸壁)入路、腋窩入路、胸乳入路、胸骨上窩入路及口、下頜下入路等。頸部入路離病灶較近,術中可行甲狀腺觸診,若術中需要中轉(zhuǎn)開放,延長手術切口即可,但在下頸部會留下小的手術瘢痕,美容效果較差。腋窩入路手術瘢痕可被上臂下垂自然遮蓋,美容效果較好,但其建立操作空間時需要分離間隙較大,對于對側(cè)的甲狀腺及甲狀旁腺的處理較為困難,若中轉(zhuǎn)開放常需要另做切口。胸乳入路不僅胸部乳暈區(qū)切口較小,且易被衣物遮蓋,不會在頭頸部等明顯可視區(qū)域留下瘢痕,術后患者對美容效果的滿意度高,而且可在清晰的手術視野下同時處理雙側(cè)甲狀腺病灶。相對于上述幾種入路,性價比最高[9],心理微創(chuàng)效應明顯,因此,受到廣大女性患者的青睞,同時也成為臨床廣泛應用的、最理想的ET入路。

      2 ETBA治療甲狀腺癌的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

      ET最初只用于良性甲狀腺結(jié)節(jié)的治療。手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并不是絕對的,隨著腔鏡手術經(jīng)驗的積累,術者操作水平的提高以及醫(yī)療器械的不斷改進,國內(nèi)外陸續(xù)出現(xiàn)將ET應用于甲狀腺惡性腫瘤(如PTC)根治術的報道[10~12]。

      2.1 ETBA治療甲狀腺癌的適應證

      張偉等[13]對398例甲狀腺疾病施行ET,術中冰凍確診為甲狀腺癌后施行完全腔鏡(腔鏡組,15例)或腔鏡中轉(zhuǎn)開放(中轉(zhuǎn)組,10例)手術,2組腫瘤直徑、手術時間、出血量、中央?yún)^(qū)淋巴結(jié)清掃數(shù)目、術后住院時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腔鏡組隨訪(41.5±22.6)月,中轉(zhuǎn)組隨訪(46.8±22.3)月,均未見腫瘤復發(fā)和轉(zhuǎn)移。Kim等[14]通過對452例ETBA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病理特點、手術范圍、手術時間及其中128例分化型甲狀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臨床病理特點和術后并發(fā)癥進行分析,認為目前ET治療甲狀腺癌的適應證為:①患者年齡<45歲;②高分化的甲狀腺癌直徑<2 cm;③沒有明確的局部浸潤或中央?yún)^(qū)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證據(jù);④腫大的淋巴結(jié)無融合、固定;⑤患者有較為強烈的美容愿望。

      2.2 ETBA治療甲狀腺癌的禁忌證

      馮萍等[15]對ET全乳暈入路與胸乳入路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指出ET的禁忌證為:全身情況較差,尚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既往有甲狀腺炎病史或頸部放療史;伴有嚴重的重要臟器功能不全,難以糾正的凝血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癌術后復發(fā)較大而固定的實質(zhì)性腫物;甲狀腺實質(zhì)性單結(jié)節(jié)最大徑>6 cm 或甲狀腺腫大Ⅱ度以上以及甲狀腺惡性腫瘤需要擴大切除及淋巴結(jié)清掃。王平等[16]綜合文獻提出ET治療甲狀腺癌的絕對禁忌證為:①患者無美容要求;②術前懷疑遠處轉(zhuǎn)移;③甲狀腺癌術后復發(fā)。相對禁忌證為:①頸部手術或放療史;②外側(cè)區(qū)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③甲狀腺外浸潤;④男性;⑤肥胖的女性。

      ET治療甲狀腺癌的手術適應證目前國內(nèi)外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是隨著ET在臨床應用中的不斷推廣,其適應證范圍將是不斷拓展的過程,今天的禁忌證可能成為明天的適應證。

      3 ETBA的治療效果

      ET是在OT的基礎上應用和發(fā)展起來的,要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必須在短期療效上等同于或者優(yōu)于OT,并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這樣才能被廣大醫(yī)師和患者所接受。Lee等[17]對308例PTC分別施行ET和OT,其中ET 75例,OT 233例,2組患者在性別、腫瘤大小、中央?yún)^(qū)淋巴結(jié)陽性率及腫瘤的囊外浸潤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他們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zhì)量核心問卷第3.0版本對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術前262例(OT 200例,ET 62例),術后1個月231例(OT 172例,ET 59例),術后3個月270例(OT 202例,ET 68例),術后6個月210例(OT 160例,ET 50例),缺失病例采用回歸模型方法進行評估,通過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對比,在心理情感功能方面,與OT患者相比,ET患者在術后1個月時就有明顯恢復(P=0.039),在軀體生理功能方面,ET患者在術后3個月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P=0.032),術后6個月2組的恢復情況已無明顯差異。Tan等[18]通過對34例ETBA和30例OT的臨床特點(年齡、腫瘤大小、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情況等),圍手術期數(shù)據(jù)(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清掃淋巴結(jié)數(shù)目、淋巴結(jié)陽性數(shù)目、術后引流時間等),術后并發(fā)癥(術后出血、皮下氣腫、皮下血腫、神經(jīng)損傷、低鈣血癥等)等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顯示ETBA能取得與OT相同的手術效果,隨訪期間2組均未發(fā)現(xiàn)有腫瘤復發(fā)或遠處轉(zhuǎn)移的發(fā)生,5例OT對術后美容效果不滿意。劉洋等[19]對164例CN0期PTC分別施行ET與OT,其中ET組105例,OT組59例,2組術后出現(xiàn)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和低鈣血癥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隨訪時間12~28個月,平均19個月,所有病人均恢復良好, 無胸部皮下積液、皮瓣壞死,未見腫瘤復發(fā)或轉(zhuǎn)移,腔鏡手術后無局部種植轉(zhuǎn)移。張偉等[13]對15例ET和10例中轉(zhuǎn)OT的手術效果進行分析,2組手術時間、出血量、淋巴結(jié)清掃數(shù)目和術后住院時間差異無顯著性;ET組術后 24 h 疼痛評分顯著低于中轉(zhuǎn)OT組(P<0.01),術后3 個月美容評分顯著高于中轉(zhuǎn)OT組(P<0.01),術后分別隨訪(41.5±22.6)月和(46.8±22.3)月,2組均未見腫瘤復發(fā)和轉(zhuǎn)移。因此,ET可以作為PTC患者安全可行的替代性治療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的同時不增加術后腫瘤復發(fā)和遠處轉(zhuǎn)移的風險。徐友標等[20]通過分析130例甲狀腺癌的臨床資料,認為與OT相比,ETBA術中出血量較少(P<0.01),手術切口較短(P<0.01)而且頸部不留瘢痕,患者對術后美容效果的滿意度較高(P<0.01),術后疼痛輕(P<0.01),并發(fā)癥發(fā)生率(P=0.014)也較低,因此,值得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ETBA通過腔鏡的放大功能,能在狹小的操作空間建立清晰的手術視野,在外科醫(yī)師熟練的操作下能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不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且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又因其切口小而隱蔽,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對患者的身心功能影響均較小,患者術后的生存質(zhì)量明顯優(yōu)于OT,為廣大年輕女性PTC患者帶來福音。因此,在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合理選擇病例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4 ETBA特有的并發(fā)癥及預防措施

      4.1 建立操作空間引起的并發(fā)癥

      ETBA并非是在胸腔、腹腔這樣的自然間隙內(nèi)進行,需要在胸頸部的潛在間隙游離隧道建立操作空間,若分離層次不當,可能損傷皮下脂肪層,導致皮下脂肪液化、積液,發(fā)生率為2.6%[21],或損傷皮下小血管或真皮層,導致皮膚瘀斑、血腫等,發(fā)生率為1.8%[22],嚴重者可發(fā)生皮下軟組織感染甚至壞死。Koh等[23]報道皮下分離面積過大可能會引起血清腫。Shan等[24]指出形成血清腫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年齡、BMI、高血壓病史和皮下分離空間。一般不認為血清腫是嚴重的手術并發(fā)癥,但是長期的血清腫會導致切口裂開、肌肉壞死、二次感染等影響術后恢復,還可能形成假性黏液瘤,在前胸壁皮膚上出現(xiàn)瘤樣腫塊,影響ET的美容效果。梁俊杰等[25]報道ET術后穿刺隧道出血發(fā)生率為3.4%(37/1080),其中觀察隧道為2.7%(29/1080),主操作隧道為0.2%(2/1080),輔助操作隧道為0.6%(6/1080)。黃建平等[26]報道在建立操作空間時用3根金屬分離棒經(jīng)穿刺切口處向胸骨切跡方向做直線分離,當金屬棒在胸骨上窩處相遇后,即可停止游離胸前區(qū)的皮瓣,其余胸部皮瓣不需要做過多的游離。當超聲刀出現(xiàn)在胸骨上窩的腔鏡視野中后,開始分離頸部皮瓣,這樣可以使皮瓣游離面積最小化,最大限度地減少組織損傷,同時又能減少皮膚瘀斑、胸部皮膚攣縮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張偉等[27]報道從中央切口經(jīng)長隧道扇形建立3 條皮下隧道,限于乳腺上部胸壁,再經(jīng)2操作孔經(jīng)長隧道與之貫通,做前胸壁及頸前區(qū)皮下組織的分離,減少皮下分離面積,降低皮膚感覺異常的發(fā)生,但是他們認為影響ETBA創(chuàng)傷的主要因素在于正確的分離層面,并不一定是較大的皮下分離面積。故在分離胸部皮瓣時,應在胸大肌淺面深淺筋膜間隙之間的疏松結(jié)締組織進行,分離頸前皮下組織時應沿頸闊肌深面頸深筋膜淺層分離至甲狀軟骨,兩側(cè)至胸鎖乳突肌外緣。操作時應動作輕柔,仔細分離,避免副損傷的發(fā)生。

      4.2 CO2灌注引起的并發(fā)癥

      ETBA在建立操作空間時需要注入CO2來維持。在術中注入CO2氣體時,可因其皮下組織疏松或注氣壓力過大而造成皮下氣腫、縱隔積氣等。殷放等[22]報道ET術后因CO2控制不當造成頸前及面部皮下氣腫的發(fā)生率為0.9%。在手術過程中,氣腔壓力維持在6~8 mm Hg即可;使用超聲刀或高頻電刀等能量器械,會導致組織碳化和油脂蒸發(fā)而產(chǎn)生煙霧,在相對狹小的手術空間內(nèi),廢氣散在CO2氣體中,不僅污染鏡頭,影響手術視野,甚至會導致解剖結(jié)構不能清晰辨認而被迫終止手術。為及時在手術過程中排出產(chǎn)生的煙霧廢氣,除通過穿刺trocar氣孔排氣外,有文獻[28,29]報道可在ET術中設置進氣口和出氣口,進氣口持續(xù)注入CO2維持操作空間,在操作穿刺器設置出氣口,出氣口一端可置于超聲刀上方吸引主動排煙,另一端接負壓吸引器使術中的煙霧廢氣快速排出手術空間。這樣不僅手術視野清晰,保障手術效率,而且也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若CO2在體內(nèi)潴留可能產(chǎn)生高碳酸血癥,從而影響呼吸、循環(huán)功能,嚴重時會導致呼吸性酸中毒。在手術結(jié)束時,應擠壓氣體(包括氣腔內(nèi)殘余CO2氣體及滲入周圍皮下組織內(nèi)的氣體)自穿刺孔道排出,術后負壓引流積氣積液。

      4.3 腫瘤種植

      手術過程中切除的腫瘤標本裝入標本袋中,自乳溝間內(nèi)鏡切口取出。若腫瘤包膜撕破[30]或標本袋外受到腫瘤細胞的污染或標本袋破裂,可能在取出過程中造成穿刺隧道及切口腫瘤種植。朱勵民等[31]報道1例因術中腫瘤標本破碎致誤診及頸闊肌下腫瘤種植?;颊咭蛴覀?cè)甲狀腺腫塊在ETBA下行右葉甲狀腺大部切除術,術后病理為甲狀腺腺瘤,術后1年患者頸部出現(xiàn)小結(jié)節(jié),再次手術做常規(guī)頸部弧形切口,見左右頸闊肌、頸前肌群表面有多個片狀結(jié)節(jié),部分浸潤頸前肌群,遂行頸闊肌下結(jié)節(jié)切除、部分頸闊肌及頸前肌群切除及甲狀腺癌根治術,術后常規(guī)病理示甲狀腺濾泡樣癌。因甲狀腺濾泡樣癌的診斷有時病理上依靠包膜的完整性及浸潤情況來確定,由于腫塊破碎導致誤診未行相應癌的切除范圍,且腫塊破碎導致腫瘤細胞種植,雖屬罕見,但在ET手術中應保持腫塊完整,并充分沖洗防止腫瘤細胞脫落種植。張曉云等[32]報道1例ET術后3個月出現(xiàn)右側(cè)乳暈原置管處腫瘤種植?;颊咴贓T下行甲狀腺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示濾泡性腺瘤,部分區(qū)伴乳頭狀生長。術后3個月患者出現(xiàn)右乳暈原置管處腫塊,影像學提示右乳實質(zhì)不均質(zhì)占位,伴鈣化(BI-RADS 分級 4B),遂行右乳象限切除,術中冰凍病理示(右乳內(nèi)上)大小不一濾泡樣結(jié)構,伴結(jié)節(jié)性增生,細胞具有非典型性,結(jié)合臨床病史,組織傾向甲狀腺病變,濾泡型乳頭狀癌不能排除,進一步行擴大手術。ET術中腫瘤未整塊、完整切除,術畢未充分沖洗導致誤診或腫瘤種植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在手術過程中,精細的解剖分離技術必不可少,嚴格按照手術適應證選擇病例,如腫瘤已侵及甲狀腺包膜不宜行ET[33],并嚴格遵循不切割原則和整塊切除的原則,避免術中器械直接接觸腫瘤,禁止將腫瘤分塊切除,以免造成醫(yī)源性腫瘤播散。此外,采用特制標本袋,取出標本時,在切口處可通過擠壓變形、切割等方式將標本取出。取凈標本后,用蒸餾水徹底沖洗手術野,防止細胞脫落種植,真正做到腫瘤無接觸原則。

      5 ET治療甲狀腺癌的發(fā)展與展望

      隨著彩色超聲、CT、細針穿刺抽吸細胞學檢查及核素掃描等技術的不斷成熟,甲狀腺癌的診斷準確率不斷提高。因甲狀腺癌多數(shù)為惡性度較低的乳頭狀癌,手術仍是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手段。ET作為一項新興的技術,在保證與OT相同的治療效果的同時盡量縮小或隱蔽手術切口,滿足年輕女性患者的美容要求。ET雖然開展時間不長,但具有突出的心理微創(chuàng)效應及良好的美容效果,其優(yōu)勢毋庸置疑,受到廣大甲狀腺癌患者的青睞和普外科醫(yī)師的認可。

      PTC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及早期確診率的不斷提高,為ET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社會基礎,患者強烈的美容意愿為ET的發(fā)展提供動力基礎,外科醫(yī)師對甲狀腺解剖結(jié)構及腔鏡技術的熟練掌握為ET的發(fā)展提供了技術基礎。雖然ET治療PTC操作空間狹小,對術者的要求較高,手術切口遠離甲狀腺,手術過程中不能對甲狀腺病灶進行觸診,其適應證及禁忌證也沒有特定的標準,而且ET也存在其特有的并發(fā)癥,但是隨著醫(yī)療技術、腔鏡器械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操作醫(yī)師對ET的經(jīng)驗積累,這些問題都將逐漸得到控制,ET治療甲狀腺癌的適應證范圍也將逐漸擴大,ET特有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將逐漸降低。

      近十幾年來, 甲狀腺外科無論在基礎理論上還是臨床治療中都取得了重大突破。ET治療甲狀腺癌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因其符合現(xiàn)代人對高質(zhì)量的生活水平的追求,因而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仍需要大宗、長期隨訪報告和RCT研究來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Harach HR, Franssila KO, Wasenius VM. Occult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a “normal” finding in Finland. A systematic autopsy study. Cancer,1985,56(3):531-538.

      2 王 昆,周旭坤.腔鏡甲狀腺手術的應用和進展.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9):1583-1584,1586.

      3 Woo SH. Endoscopic-assisted total thyroidectomy via lateral Keloid scar incision. Clin Exp Otorhinolaryngol,2014,7(4):338-341.

      4 Gagner M. Endoscopic subtotal parathyroidectom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Br J Surg,1996,83(6):875.

      5 Hüscher CS, Chiodini S, Napolitano C, et al. Endoscopic right thyroid lobectomy. Surg Endosc,1997,11(8):877.

      6 Tan CT, Cheah WK, Delbridge L."Scarless" (in the neck)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SET):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published techniques. World J Surg,2008,32(7):1349-1357.

      7 吳慶華,張 偉,單成祥,等.皮下不同分離面積對胸乳徑路內(nèi)鏡甲狀腺手術影響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4,14(3):196-200.

      8 劉躍武,王夢一.內(nèi)鏡甲狀腺手術入路的選擇.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8):580-582.

      9 蘇 磊,桑劍鋒,姚永忠,等.經(jīng)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的手術技巧.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3,20(5):512-516.

      10 仇 明.內(nèi)鏡甲狀腺癌根治術爭議與評價.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3):197-199.

      11 王 維,李海林,王鳳明.腔鏡下甲狀腺癌的療效觀察.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8):226-226.

      12 Chung YS, Choe JH, Kang KH, et 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for thyroid malignancies: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 World J Surg,2007,31(12):2302-2306.

      13 張 偉,仇 明,江道振,等.完全腔鏡與中轉(zhuǎn)開放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比較.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2,12(1):33-35.

      14 Kim YS, Joo KH, Park SC, et al. 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 via a breast approach: a single institution’s experiences. BMC Surg,2014,14(1):49-54.

      15 馮 萍,馬 立,余一平,等.全乳暈入路與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臨床對比研究.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14):2331-2333.

      16 王 平,謝秋萍.腔鏡甲狀腺手術臨床應用爭議和共識.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1):76-78.

      17 Lee MC, Park H, Lee BC, et al. A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open and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for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Head Neck,2016,38(1):E827-E831.

      18 Tan Z, Gu J, Han Q, et al.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 and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breast approach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t J Endocrinol,2015,2015(2):239610-239614.

      19 劉 洋,王 平,王 勇,等.內(nèi)鏡與開放手術治療cN0期甲狀腺乳頭狀癌對比分析.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5):397-399.

      20 徐友標,江友輝,孟 云,等.不同手術式治療甲狀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6,10(5):393-395.

      21 李友西,劉衛(wèi)國,張建立.腔鏡甲狀腺手術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腹腔鏡外科雜志,2014,19(4):275-277.

      22 殷 放,岑 宏,王金羽,等.腔鏡甲狀腺切除手術并發(fā)癥特點的分析.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5,9(1):40-43.

      23 Koh YW, Park JH, Kim JW, et al. Endoscopic hemithyroidectomy with prophylactic ipsilateral central neck dissection via an un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 without gas insufflation for unilateral micro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reliminary report. Surg Endosc,2010,24(1):188-197.

      24 Shan CX, Zhang W, Jiang DZ,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seroma formation after breast approach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World J Surg,2010,34(8):1817-1822.

      25 梁俊杰,胡友主,趙 瓊,等.完全乳暈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隧道出血的分析與處理.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5,15(2):136-139.

      26 黃建平,劉 崗,孔憲誠,等.減少皮下分離的直線型隧道在經(jīng)胸壁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中的應用.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3,13(8):751-754.

      27 張 偉,仇 明,單成祥,等.內(nèi)鏡甲狀腺手術皮下分離面積對手術參數(shù)影響研究.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33(9):778-780.

      28 李進義,王存川,潘運龍,等.1200例完全腔鏡甲狀腺手術及術中煙霧處理技術的應用.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2,33(2):180-182.

      29 黃進團,黃榮輝,曾玉友.持續(xù)負壓吸引排氣法在經(jīng)胸途徑腔鏡甲狀腺手術的應用研究.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5,9(3):213-216.

      30 王 平,燕海潮.完全腔鏡甲狀腺癌手術并發(fā)癥的防治.腹腔鏡外科雜志,2012,17(11):806-809.

      31 朱勵民,錢毓賢,陸 鑒.腔鏡甲狀腺手術標本破碎導致誤診及皮瓣下腫瘤種植1例.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11(8):740.

      32 張曉云,姜 丹,葉媚娜,等.乳暈路徑腔鏡甲狀腺手術腫瘤種植及誤診1例.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4,30(1):112-113.

      33 徐 榮,安 媛,梁秦龍,等.小切口腔鏡輔助下手術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S1):26-27,37.

      A

      1009-6604(2017)12-1121-05

      10.3969/j.issn.1009-6604.2017.12.019

      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一般研究計劃(2015KYA205)

      **

      ,E-mail:xiaominghongnb@126.com

      ① (寧波市鄞州第二醫(yī)院普外科,寧波 315100)

      2016-12-27)

      2017-04-18)

      李賀瓊)

      猜你喜歡
      腔鏡甲狀腺癌美容
      透視環(huán)保美容熱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2:00:28
      機器人在輔助泌尿外科腔鏡手術中的應用體會
      分化型甲狀腺癌切除術后多發(fā)骨轉(zhuǎn)移一例
      分化型甲狀腺癌肺轉(zhuǎn)移的研究進展
      美容
      故事大王(2021年2期)2021-02-04 07:36:01
      GDFT聯(lián)合小劑量甲氧明在胸腹聯(lián)合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干預在婦科腔鏡手術護理中的作用探討
      挽臉美容在臺重獲青睞
      海峽姐妹(2019年5期)2019-06-18 10:40:48
      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在原發(fā)性甲亢外科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癌適應證選擇及并發(fā)癥防治
      广西| 长海县| 马尔康县| 婺源县| 象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资溪县| 北票市| 家居| 石屏县| 治县。| 瑞安市| 惠州市| 巴东县| 达州市| 金秀| 北碚区| 白城市| 兴化市| 柳江县| 吴旗县| 宿迁市| 新龙县| 常山县| 昌宁县| 张掖市| 正宁县| 九江县| 安溪县| 綦江县| 涞水县| 黄冈市| 安阳县| 靖西县| 调兵山市| 杭锦旗| 扬州市| 桓台县| 太康县| 中山市|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