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勁草,吳中朝△,王京京,陳仲杰,趙曉光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昌平區(qū)中醫(yī)院,北京 100011)
氟骨癥針灸治療概況分析?
周勁草1,吳中朝1△,王京京1,陳仲杰1,趙曉光2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昌平區(qū)中醫(yī)院,北京 100011)
氟骨癥是地方性疾病,以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癥狀,重者關節(jié)變形、骨質破壞。中國古代文獻沒有氟骨癥確切記載,中醫(yī)將此病歸于“痹癥”,采取補腎壯骨、通絡止痛、化瘀祛痰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療效,但其病機和效應機理尚在研究之中。針刺治療此病文獻報道十分稀少,故展示了針刺治療氟骨癥的現狀,對文獻質量進行了總結,對針刺治療氟骨癥的療效、病因、病機等進行了探討,認為針灸治療氟骨癥療效肯定、成本低、毒副作用少,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討。
針刺;氟骨癥;療效;病機
地方性氟中毒(也稱地方性氟病)(endemic skeletal fluorosis,ESF)是人群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過量攝入氟而導致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癥。本課題組以長期飲用含氟量過高的水而引起的氟骨癥為研究目標,治療河北滄州青縣氟骨癥患者共500余例,采用的方法主要為針灸及火針,近年來已發(fā)表數篇相關文獻,本文主要綜述針灸治療此病的概況。
氟骨癥的針灸治療臨床文獻較少,大多研究者傾向于使用中藥治療此病。本研究曾查閱到氟骨癥中醫(yī)藥治療的相關文獻共700余篇,其中使用針灸治療氟骨癥的文獻數量不超過10篇。針灸治療疼痛性疾病的療效是受到醫(yī)學界公認的,也是常用治療多種疼痛性疾病的方法。氟骨癥以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受限、麻木、僵硬、強直等為主要臨床癥狀,所以使用針灸治療氟骨癥應該成為針灸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領域。以下將目前針灸治療氟骨癥的文獻綜述如下。
1.1 時間醫(yī)學針刺治療
陳德榮等[1]采用針刺按子午流注學說治療氟骨癥51例。通過隨機分組的方法將90例患者分為午時針刺組51例,改水組39例。午針組常用穴位有厲兌、大都、中渚、后溪、陽池、神門、通谷、京骨、委中等,于每日中午11點至下午1點期間施針,選取當日所開5個穴位左右進行針刺,中等刺激手法,留針2 h,留針期間可行針2~3次,2 d針1次或隔日針1次,3個月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改飲0.5 ppm低氟水的方法。午針組和改水組的有效率分別為100%和25.6%,2組之間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1.2 火針合竹罐治療
牛文民、劉海洋[2]等采用火針治療氟骨癥120例?;疳樈M取夾脊穴(頸椎至骶椎)、阿是穴。取穴數量因人因癥而異。刺畢在針孔上加拔竹罐(竹罐置于由20余味中草藥配方組成的湯劑中煮沸,始終加溫,隨時取用)。對照組取穴同火針組,用毫針按常規(guī)治療加TDP治療儀照射,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2組治療2個療程共14次以后,對其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火針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1.3 針灸合多法并治
呂金華[3]運用針灸、推拿、中藥(三痹湯合肉蓯蓉加減)、中藥熏洗、西醫(yī)治療(鈣片、維生素、氫氧化鋁凝膠)、手術等聯(lián)合治療氟骨癥。針灸取穴華佗夾脊、足太陽膀胱經穴為主,根據病情配以其他經穴或阿是穴。常用穴位有夾脊頸5~7、胸2~5、10~12、腰1~5及肝俞、腎俞、肺俞。腰痛加用委中、命門、腰陽關或局部取穴;胯痛加環(huán)跳、居髎、秩邊、承扶、絕骨、陽陵泉等穴;膝痛加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陰陵泉等穴;踝部痛加申脈、昆侖、照海、丘墟、商丘等穴;肩痛加肩髃、臑俞、肩井、肩中俞等穴;肘腕痛加曲池、合谷、外關、陽池、腕骨等穴。輕者毫針淺刺,重者深刺留針加用灸法,每次8~10個穴位,10 d為1個療程,體虛者8 d為1個療程。共治療氟骨癥125例,總有效率92.8%。
1.4 毫針組虛實分治
吳中朝[4-7]等將氟骨癥患者辨證分型為脾腎虛、痰瘀阻滯2種不同類型,采取針刺補虛及瀉實2種方法,實證穴位選擇大椎、膈俞、曲池、合谷、血海、陰陵泉、三陰交、豐隆,針用瀉法。虛證穴位選擇脾俞、腎俞、足三里、太溪、手三里、關元、氣海,針用補法。2組均加局部經穴1個(肩部肩髃,肘部尺澤,腕部陽池,頸部大椎,腰部腰陽關,髖部環(huán)跳或居髎,膝部犢鼻,踝部解溪),同時配合使用局部阿是穴1個,采取與西藥鈣爾奇D對照,每周3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結果顯示,毫針組在疼痛、關節(jié)活動度、尿氟排出量、鈣磷代謝、生存質量等方面的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火針組也分為虛實論治,采取自身治療前后對照及治療后1年隨訪對照。實驗結果顯示,火針組不僅能緩解氟骨癥的各種臨床癥狀,而且能增加患者的尿氟值且有長期的治療效果。
2.1 氟骨癥針刺文獻報道少
本課題組查閱國內外文獻共計700余篇,截至本課題結束時,查到氟骨癥針灸治療文獻尚不足10篇。氟骨癥是以疼痛和關節(jié)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癥狀的疾病,針灸對于疼痛及關節(jié)活動的改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8-9]。但為何針灸治療氟骨癥的文獻數量如此之少,究其原因,正是針灸在地方性疾病的治療上所關注和投入的精力遠遠不足,而地方性疾病的流行病區(qū)域十分廣泛,受害群眾眾多。針灸治療此病效果肯定,少有西藥治療的毒副作用,且針刺治療成本較低可以長期運用,應該有更多的相關臨床研究,針刺的治療范圍也應該相應擴大,延伸至地方性疾病。
2.2 氟骨癥針灸治療文獻實驗設計科學性不足
首先,從針灸文獻所采取的科研設計方式,實驗組的治療方法較為復合,采用多種方法聯(lián)合治療,這與氟骨癥臨床癥狀的多樣性、疑難性有關。僅從科研設計的合理性來看,必將導致已有的實驗設計很難真實評價和驗證單純針刺治療對氟骨癥的臨床效果和其作用的相關機制。
其次,在選擇臨床療效的衡量指標上,多采取臨床軟療效指標,如臨床癥狀的改善,其指標較單一,客觀性較差。本課題采取血磷血鈣、尿氟等客觀的實驗室指標,證實針刺可以改變這些指標,對于探索針灸治療氟骨癥的機理有一定的啟發(fā)。但仍然十分有限,后續(xù)臨床研究應該使用更加豐富和有意義的指標,使試驗設計更科學,更具有說服力。
2.3 氟骨癥針灸治療的機理尚待商榷
由于氟骨癥的臨床癥狀和痹癥相似,中醫(yī)多將氟骨癥歸于痹癥,多采用補腎強骨、活血化瘀之法治療。氟骨癥屬于現代醫(yī)學地方性疾病,有區(qū)域流行特點,其病因是氟元素中毒,目前強調這一點的中醫(yī)藥及針灸文獻為數較少。氟元素沉淀于骨骼內部,所導致的人體骨骼及牙齒病變并非單純的感受風寒濕等痹癥之因,所以氟骨癥當區(qū)別于一般痹癥。本課題組建議使用“氟痹”為其中醫(yī)病名。
其病位與腎有關,氟元素主要沉積于骨及牙齒,影響所沉積部位的功能,因為腎的功能包括腎主骨及腎主水,所以補腎壯骨和加強腎的水液代謝,對于改善氟骨癥患者的癥狀有積極的作用。而“腎主水”的功能與增加尿氟的排出,減少氟在體內的沉積,在理論和治療上均應該引起重視。
氟骨癥的疼痛多是休息時痛且痛處固定,甚至關節(jié)腫大、活動不利。就其癥狀來看,與病理產物瘀血、痰濕、寒凝等相關,所以治療過程中不僅應重視補腎強骨,還應注重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針刺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能夠改善病變部位的氣血循環(huán),改善患病部位氣血狀態(tài),增加氟通過尿的排泄量[4-5]。
針刺氟骨癥相關機理研究報道數量稀少,需要后續(xù)更大量及更有質量的實驗研究進行深入的臨床實踐與實驗觀察。針刺治療此病有確切療效,其起效的作用機理仍有待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
[1]陳德榮,仝翠萍,孟云青,等.運用子午流注取穴法針刺治療氟骨癥51例[J].山西中醫(yī),1995,11(1):39-40.
[2]牛文民,劉海洋.火針治療氟骨癥12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1,20(2):28.
[3]呂金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氟骨癥的臨床體會[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1(2):74-75.
[4]周勁草,吳中朝,趙曉光,等.火針治療飲水型氟骨癥長期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地方病防治學雜志,2014,29(5):330-331,370
[5]趙曉光.氟骨癥脾腎論治針刺臨床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2011.
[6]周勁草.氟骨癥痰瘀論治針刺臨床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2011.
[7]王彤,楊旭光,吳中朝,等.火針、電針、碳酸鈣D3治療氟骨癥療效對比及對患者尿氟值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4,34 (3):213-217.
[8]米曉峰,王維峰.針刺鎮(zhèn)痛的機理及取穴原則探討[J].山西中醫(yī),2005,21(4):42-43
[9]楊甲三.針灸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776.
R246.83
A
1006-3250(2017)02-封三-02
2016-07-18
聯(lián)合國婦兒基金會(54.change-groundwater monitoring)-高氟水中毒癥中醫(yī)藥干預研究;吳中朝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周勁草(1981-),北京人,主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從事針灸學的臨床與研究。
△通訊作者:吳中朝(1956-),男,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從事針灸學的臨床與研究,E-mail:wutcm@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