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秦漢簡文字考釋二則*

      2017-01-17 11:15李洪財
      關(guān)鍵詞:段玉裁岳麓傳世

      李洪財

      (湖南大學(xué)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秦漢簡文字考釋二則*

      李洪財

      (湖南大學(xué)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岳麓秦簡中原來被整理作“羛”的字形,實際不從“弗”,并不存在從“弗”的“羛”字。傳世古籍中出現(xiàn)的“羛”和今天岳麓秦簡整理出來的“羛”,只是后人在整理文獻時出現(xiàn)的誤認(rèn),所謂的“弗”只是“我”形的草化訛變。敦煌馬圈灣漢簡中122、133、135簡,原來被釋作“孚”或“軍”的字實際應(yīng)該釋作“單”,讀作“殫”,表示空、竭盡之意。

      羛;岳麓秦簡;敦煌漢簡;單

      一 說“羛”

      《說文解字·我部》:“義,己之威儀也。從我羊。羛,‘墨翟書’義從弗。魏郡有羛陽鄉(xiāng),讀若锜。今屬鄴,本內(nèi)黃北二十里。”段玉裁注曰:“‘墨翟書’,《藝文志》所謂《墨子》七十一篇也。今存者五十三篇,義無作羛者。葢歲久無存焉爾?!?本文第一則完成于2014年9月,呈請陳松長老師指正后一直未公開發(fā)表。后見曹景年《<說文>段注“義”字辨誤》(簡帛網(wǎng)2014年12月6日)與本文觀點有相似處,但曹景年文所舉金文字形尚有不足之處,有待補充,特此說明。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3頁。段玉裁說今存《墨子》并無“羛”形,認(rèn)為這是因為年久而不存。即是說,段玉裁認(rèn)為原本的《墨子》中是有“羛”字的。在傳世文獻中,“羛”字不止一見,比如《后漢書》中就多次出現(xiàn)“羛陽”。《后漢書·光武帝紀(jì)》第一上:“大破五校于羛陽,降之。”顏師古注曰:“羛陽,聚名,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諸本有作‘茀’者,誤也。”*范曄,《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0頁。由于“羛”字源于《說文》所引《墨子》,所以清代學(xué)者對《墨子》所出現(xiàn)的“羛”也有討論?!赌印ば奚淼诙罚骸熬又酪玻殑t見廉,富則見義,”其中的“義”孫詒讓《墨子間詁》轉(zhuǎn)引畢沅和王引之的說法如下:

      可以看出,畢沅與段玉裁的意見是一致的,都認(rèn)為原本有“羛”字。但王引之的說法卻完全不同,認(rèn)為“義”從弗在音義上都講不通,“羛”只是“義”的訛寫。如果段、畢觀點是正確的,就沒什么問題可言了,但如果王引之說法是正確的,那么我們現(xiàn)在所見文獻中所有的“羛”,都是以訛傳訛的誤字遺留至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羛”形。孰是孰非,以往的文獻并沒有直接有力的證據(jù),岳麓秦簡公布后,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契機。

      在岳麓秦簡公布之前我們并沒有在出土材料中看到有從“弗”的“羛”字。王引之只是間接的推測,并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jù)說明。而且,王引之所說的晉姜鼎只是傳世摹本。傳世摹本的字形,訛誤頗多,證據(jù)缺少力度。按照整理者的隸定,岳麓秦簡中出現(xiàn)了很多所謂的“羛”形(見下表,行文用Y來替代這些字形),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找到了突破口。

      根據(jù)我們的統(tǒng)計,所謂的“Y”形在岳麓秦簡(壹)中只出現(xiàn)一次,岳麓秦簡(貳)中未出現(xiàn),而在岳麓秦簡(叁)中出現(xiàn)多次,大多用作人名,整理者全部隸定作“羛”。這種隸定初看沒什么問題,而且似乎可以用來印證段、畢之說,但仔細(xì)推敲字形,問題隨之而出。先對比下岳麓秦簡中的“弗”和“Y”所從之“弗”形,如下表:

      (本表簡號用“冊數(shù)·紅外線圖片頁數(shù)/順序號”表示)

      岳麓秦簡中出現(xiàn)的“弗”比較多,我們作了全面的調(diào)查后,找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字形??偟目矗缆辞睾喼械摹案ァ庇袃煞N寫法,第一種是中間的轉(zhuǎn)折結(jié)構(gòu)寫成“己”形,第二種是中間寫成“弓”形。整個岳麓秦簡幾十個“弗”不外乎這兩種寫法。我們也考察了其他的秦簡,也沒有找出例外。將這兩種字形與岳麓秦簡中所謂的“羛”下部字形對比,雖然很相似,但是差別很容易發(fā)現(xiàn)。而且,仔細(xì)觀察表中“羛”2、3、4的“弓”形筆劃也有區(qū)別,3形的“弓”形下部是順勢牽連出去,而2、4的“弓”形下面是牽連后又補寫的橫畫,這也是和“弗”的又一個明顯區(qū)別之處。

      隸變階段局部草化的字形在秦漢簡中比較常見,隸變在字形上的最大特征就是簡化,目的是書寫簡便快速,而連寫是提高筆劃速度的重要方法。秦簡中已經(jīng)大量的草化連寫現(xiàn)象,如岳麓秦簡(肆)中就不少:

      這些連寫筆劃比其他較固定的習(xí)慣性寫法更能顯現(xiàn)出草化傾向。Y形下面的形體就是局部草化連寫的結(jié)果?!拔摇弊衷陔`變過程中部分筆劃草化連寫后才與“弗”形十分接近,而在書寫過程中由于形近相混而逐漸產(chǎn)生訛變。這個訛變的大致過程如下: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岳麓秦簡中所有Y形下部都不是“弗”形,而是“我”形的草化訛變,都可以直接整理作“義”。同時我們也可以說明,王引之對傳世文獻中的“羛”形意見是正確的,并不存在從“弗”的“羛”字,傳世古籍中出現(xiàn)的“羛”和今天岳麓秦簡整理出來的“羛”,只是后人在整理文獻時出現(xiàn)的誤認(rèn),以訛傳訛,貽誤至今,以至于今人仍重復(fù)前人的錯誤。

      二 釋“單”

      敦煌馬圈灣出土的一批簡中有如下幾枚草字簡,《中國簡牘集成》(以下簡作《集成》)釋文作:

      □□□□□歸,敗矢,崇無以復(fù)戰(zhàn),從尉谷食孚盡,車師因為共奴所(敦133)

      糧食孚盡,吏士饑餧,馬畜物故什五,人以食為命,兵(敦13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漢簡》,中華書局,1991年;文中簡作“敦”。甘肅省博物館等《武威漢代醫(yī)簡》,文物出版社,1975年;文中簡作“武醫(yī)”。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肩水金關(guān)漢簡(壹)》,中西書局,2011年;文中簡作“肩”。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簡》,中華書局,1994年;文中簡作“居新”。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漢簡甲乙編》,中華書局,1980年;文中簡作“居”。魏堅《額濟納漢簡》,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文中簡作“額”。

      以上簡中所謂的“孚”,原簡字形依照順序分別如下:

      理清釋字問題后再看簡文內(nèi)容。《說文》:“單,大也?!卑凑者@個意思上舉三簡中谷食單盡、糧食單盡似可勉強解釋作食物大盡,但這種釋義的“單”在傳世文獻中并無例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說,“大也”“當(dāng)為大言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頁。所以上舉漢簡中的“單”不能理解作“大也”的意思。

      我們認(rèn)為上舉敦133、敦135簡中的“單”應(yīng)讀作“殫”。《說文》:“殫,殛盡也?!倍斡癫米⒃唬骸肮哦嗉佟畣巍癁橹!睗h簡中的“單”用作“殫”,正與段玉裁所說相應(yīng)。而且漢簡中以音旁代本字的通假現(xiàn)象非常多,如蓮作連(武醫(yī)82A)、張寫作長(肩73EJT1:69)、沙寫作少(肩73EJT2:48)、蘭寫作闌(額99ES16ST1:20)等。上三簡中的“殫”寫作“單”也是同樣的情況。

      傳世文獻中就有“殫盡”一詞,如《漢書》卷九九,列傳第六九:“入錢獻田,殫盡舊業(yè),為眾倡始。”殫盡即是完全空竭之義。敦133、敦135中的谷食單盡、糧食單盡,即為“谷食或糧食全盡”。敦122中

      逋不以時到,吏士困餓,毋所假貸。(敦102)

      兵皇張,兵以馬為本,馬以食為命,馬不得食。前郡(敦123)

      吏士饑餧,復(fù)處千里,艱水草,食死畜,因(敦148)

      這幾支簡尤其能反映當(dāng)時軍中缺糧的狀況。簡中說到兵士饑餓,軍馬無食物,甚至已經(jīng)達到了吃死牲畜的程度,可見食物短缺的程度。這些也可與敦122、敦133、敦135中所說情況相應(yīng)。

      Two Textual Research of Characters on Qin and Han Dynasties Bamboo Slips

      LI Hong-cai

      (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The glyph, which used to be interpreted as “羛” in Yuelu qin bamboo slips, is not constitute by “弗”. It does not exist the glyph of “羛” constituted by “弗”. The glyph of “羛”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Yuelu qin bamboo slips was a misinterpretation when later generations arranged documents. The glyph of “弗” is a mistake generated due to cursive. The glyph which used to be interpreted as “孚” or “軍” on 122, 133, 135 slips of Maquanwan Han bamboo slips in Dunhuang,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殫”, meaning nothingness or exhaustion.

      羛;Yuelu Qin bamboo slips;Han bamboo slips in Dunhuang;單

      2016-04-10

      中國博士后科學(xué)基金第57批面上資助項目(2015M570673)

      李洪財(1980—),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湖南大學(xué)岳麓書院中國史流動站博士后.研究方向: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H131

      A

      1008—1763(2016)04—0023—04

      猜你喜歡
      段玉裁岳麓傳世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校訂《古今韻會舉要》探略
      豆腐是怎么來的?
      中國傳世名畫之《搗練圖》
      宋拓岳麓寺碑冊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傳世名畫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xué)研究
      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xué)中的運用*——以岳麓版
      文人知縣段玉裁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一曰”訓(xùn)詁內(nèi)容研究
      东丽区| 金秀| 富川| 云安县| 康平县| 佛冈县| 定安县| 普兰县| 海原县| 台前县| 荔浦县| 浪卡子县| 密山市| 榆中县| 辉南县| 上栗县| 常熟市| 营口市| 治多县| 饶阳县| 乐东| 台州市| 辛集市| 日土县| 武宣县| 顺昌县| 张家口市| 文山县| 贵阳市| 梓潼县| 祁阳县| 林西县| 梁平县| 邵东县| 和田县| 阿坝| 德昌县| 衡山县| 百色市| 彭水|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