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張玉清
2016年全球化肥行業(yè)概覽及2017年前瞻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張玉清
2016年對于肥料行業(yè)而言絕非平凡的一年,整個行業(yè)面臨需求疲軟、經濟前景不明、谷物價格低迷、行業(yè)競爭激烈。能源異常波動等諸多因素的困擾,多重挑戰(zhàn)給行業(yè)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肥料產品價格跌至過去五年的最低點,極大的影響了從業(yè)者的收益。面對如此情形,整個行業(yè)積極調整應對,企業(yè)生產成本開始趨于合理,并有一部分產能暫時或永久性退出;同時,產品貿易顯現出巨大的驅動力,肥料的生產和進口水平保持了意想不到的彈性,一些產品的貿易額已經達到創(chuàng)記錄的水平。
根據國際肥料協(xié)會的統(tǒng)計,2016年世界范圍內,化肥產量約為2.50億噸(折純),與前幾年大致持平;由于2015年產量較大,結轉庫存量偏高,2016年化肥銷量約2.51億噸(折純),同比增長1%。農業(yè)用量占到總銷量的75%,約為1.87億噸,同比增長2.2%。用于工業(yè)方面的肥料數量共計0.64億噸(折純)。
全球范圍內產品供給主要是靠國內交易支撐,2016年已達到1.89億噸,占全部產品交易量的79%。除少數例外,全球主要產品貿易均比較疲軟,約為5200萬噸,同比下降1%~2%。
2017年,世界肥料需求預計會溫和增長,世界總需求約增長1.8%,達到2.53億噸。約有近100個新的生產裝置或擴建項目會在2016─2017年間投產,新增產能1900萬噸/年(折純),主要是合成氨、磷酸和鉀肥等產品。
全球范圍內合成氨的產量在2016年保持穩(wěn)定,相比之前幾年,主要生產地區(qū)天然氣原料供給短缺稍顯緩和。由于煤價上漲,尿素出口競爭力下滑,中國的合成氨產量同比下降5%。全球合成氨的海運交易量下跌6%,至1480萬噸,東西海岸全部區(qū)域的貨運量均有下滑。
2016年全球氮肥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但由于供應增速加快而需求僅保持溫和增長,供大于求的趨勢日漸明顯。2017年,氮肥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會進一步加劇,預計會出現1100萬噸(折N)的過剩,企業(yè)開工率將出現進一步下滑。據統(tǒng)計,大部分在2017年新增的氮肥產能,其產品主要用于出口,會對氮肥產品的出口構成更大的壓力。
2016年全球尿素產量凈增長2%達到1.78億噸(實物量,本段同),開工率約為84%,但中國的尿素產量則出現5%的下滑,這為其他尿素生產國和出口國創(chuàng)造了貿易機會。2016年全球尿素國內交貨量連續(xù)三年增長,達到1.28億噸,而全球的出口量同比增長2%,達到5050萬噸,其中中國的尿素出口量下降28%,而世界其他地區(qū)出口量增長近13%,達到4100萬噸。尿素貿易獲得意想不到的支撐,巴西、孟加拉國、泰國和澳大利亞有大量進口尿素的需求,而美國和印度的進口量有所下降。
全球尿素產能在2016年平穩(wěn)增長,達到2.11億噸,增量主要來自非洲和西亞,而中國則出現150萬噸的負增長。2016年全球尿素供應量約1.85億噸,需求量為1.79億噸。
2017年全球尿素產能預計將增長5%達到2.23億噸,主要增量在北美和非洲,全球尿素供應量增長4%達到1.93億噸,需求量增長2%達到1.83億噸。
受到磷酸一銨高產量的支撐,2016年全球加工磷肥(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和重鈣)的產量同比增長2%,達到6700萬噸(實物量),折3200萬噸P2O5。全球加工磷肥的交貨量達到6800萬噸(實物量),折3240萬噸P2O5,這主要依靠國內交易的強力支撐,2016年國內交易量同比增長9%,達到1840萬噸P2O5。
全球加工磷肥的貿易量在2016年下滑1%,達到2900萬噸(實物量),折1400萬噸P2O5。出口方面最明顯的特征是磷酸一銨船運量急劇增長,而中國的一銨和二銨出口則出現了顯著下滑。二銨進口貿易在2016年依舊低迷,印度對二銨的需求持續(xù)減少,其它主要市場也相對疲軟。
2016到2017年間,磷肥主要的新增產能將出現在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其項目已經在過去的四年陸續(xù)開建,而其它地區(qū)產能增長有限。
全球磷酸產能在2016年保持不變,約5800萬噸P2O5,預計在2017年將增長5%達到6130萬噸P2O5。
2016年磷肥需求復蘇,產能過剩狀況有所緩解,預計潛在的地區(qū)性過剩會出現在非洲和西亞;地區(qū)性短缺的地區(qū)則是拉美、南亞和東南亞,這些地區(qū)需求仍將持續(xù)增長。
進入2017年,磷肥供應主要的不確定因素包括中國出口貿易的盈利情況、摩洛哥和沙特新增產能進展以及硫磺、合成氨和磷礦石的市場價格趨勢。2017年,全球磷酸二銨產量預計增長10%達到3900萬噸,而貿易量則增長5%,到1700萬~1800萬噸。大部分地區(qū)磷酸二銨的進口將保持穩(wěn)定,預計到印度、拉美、巴基斯坦的貨運量會出現增長,而東南亞、中西歐和大洋洲的銷售將會保持穩(wěn)定。
2017年全球磷肥產能將會達到4870萬噸,產能增長主要會出現在中國、摩洛哥、俄羅斯和沙特,由于供應增長迅速而需求增長緩慢,供應過剩的現象會進一步加劇。潛在過剩地區(qū)主要為非洲和西亞,預計增長10%,其他出口地區(qū)將保持穩(wěn)定。供應短缺地區(qū)主要是非洲和大洋洲,需求將保持穩(wěn)定;印度和拉美對磷肥的需求將出現增長,這些變化會刺激2017年的磷肥進出口貿易。
2016年的鉀肥出口價格走低卻伴隨著高波動和不確定性。由于一些生產商暫時性減產,全球氯化鉀產量同比下降2.8%,僅為6270萬噸KCl。生產商的開工率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全球的鉀肥銷售卻比預計的要堅挺,雖然上半年需求疲軟,價格走低,但由于2016年下半年貿易頻繁,全球鉀肥銷量仍穩(wěn)定在6330萬噸KCl左右。
全球鉀肥出口量約為4800萬噸KCl,占全部銷量的76%。鉀肥價格走低,而農產品價格則出現復蘇的跡象,一些主要鉀肥消費國的需求也開始出現反彈。
巴西和美國對鉀肥的進口需求仍舊強勁,而中國的進口量卻有所下降,印度鉀肥銷量稍有增長,而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進口則保持穩(wěn)定。這六個國家占全球鉀肥進口量的72%,約合3460萬噸KCl。
2016年全球鉀肥產能增長4.8%,達到5510萬噸K2O,產能增長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而美國和西歐的產能則出現下降。2017年預計全球鉀肥產能同比增長4.6%,達到5760萬噸K2O,增長仍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全球鉀肥供應量預計將同比增長4.5%達到4580萬噸K2O,同時受到中國、印度和巴西對鉀元素的不斷增長的需求,全球鉀肥需求量在2017年預計增長2.5%,達到4060萬噸K2O。
全球肥料行業(yè)在2016年遭遇了嚴峻的考驗,而2017年情況依舊不容樂觀,供應量將以3%~4%的速度增長,而需求量則預計增長2%~3%。面對如此情形,在整個行業(yè)鏈條中的每個從業(yè)者都應采取更加積極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革新優(yōu)化、降低消耗以提高競爭力,不斷改善和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以獲得持續(xù)穩(wěn)定的增長。
烏茲別克斯坦私有化、反壟斷和競爭發(fā)展國家委員會和新加坡Indorama公司于2017年1月4日宣布成立合資企業(yè)——Indorama Kokand化肥公司。新裝置將建在烏茲別克斯坦Kokand,總投資額為8000萬美元。
該合資企業(yè)將由Indorama收購Kokand超磷酸鹽廠的75%股權,后者是氨化過磷酸鹽的生產商,收購之后,Indorama將持有合資企業(yè)75%的股份。
合資企業(yè)將實現Kokand生產基地現代化,引進新技術以提高現有產量。同時,新工廠還將生產烏茲別克斯坦不生產的化肥產品,如磷酸二鈣、硫酸鉀和硝酸鉀。該項目將在未來五年內分階段進行。
2016年12月28日,CF工業(yè)公司宣布位于美國愛荷華州Neal港新的合成氨和尿素裝置業(yè)已投產并開工。
該合成氨裝置于11月下旬開始生產,其運行能力大約為2425噸/天。合成氨裝置的前端繼續(xù)操作并產生二氧化碳,用于供給新的尿素裝置作原料。該尿素裝置生產合乎規(guī)格的顆粒尿素。
Neal港的合成氨年總能力已從之前的38萬噸提升到目前的120萬噸。新的合成氨能力的產出將大部分用于升級尿素。Neal港的尿素總能力從之前的5萬噸/年提升到現在的140萬噸/年??偟哪蛩叵跛徜@年生產能力基本不變,保持在80萬噸。
(錢伯章)
日前,烏克蘭國際貿易委員會表示,計劃對來自俄羅斯的進口化肥征收反傾銷稅,并提議在烏克蘭政府通過特別法案之前暫時推遲從俄羅斯進口化肥。烏克蘭國際貿易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將通過減少常用化肥,如硝酸銨、尿素和尿素硝酸銨溶液(UAN)的進口稅為化肥企業(yè)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反傾銷稅能否最終實施尚未有確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