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馬秋平
早期康復護理對脊髓損傷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
于洋 馬秋平
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脊髓損傷患者功能恢復以及并發(fā)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脊髓損傷患者,根據(jù)患者開始康復治療的時間分成研究組(1個月)與對照組(3個月),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功能恢復的情況,使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結果 通過康復護理,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和FIM評分均有提高(P<0.05),研究組治療后Barther指數(shù)和FIM評分分別為(80.01±9.99)分和(98.59±10.26)分,對照組分別為(67.10±11.05)分和(89.42±10.58)分,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日常的生活活動能力與其功能獨立性,對患者康復功能恢復具有重大意義。
早期康復護理;脊髓損傷;功能恢復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屬于世界醫(yī)學的難題之一,越來越受到國內(nèi)外相關學者的重視[1]。盡管脊髓的再生和移植以及基因治療等多個方面均有所發(fā)展,但相對現(xiàn)在醫(yī)療水平而言,完全性脊髓損傷仍是難以恢復的[2];即使不完全性脊髓損傷也會相對遺留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礙[3],因此正確而又及時地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早期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脊髓損傷患者,根據(jù)患者開始進行康復治療的時間分成研究組(1個月)50例與對照組(3個月)50例。研究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齡19~55歲,平均年齡(32.4±8.98)歲,其中頸脊髓損傷13例,胸脊髓損傷17例,腰脊髓損傷20例;對照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齡17~57歲,平均年齡(33.4±9.01)歲,其中頸脊髓損傷10例,胸脊髓損傷21例,腰脊髓損傷1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損傷程度等一般資料經(jīng)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受傷3個月后接受康復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受傷1個月內(nèi)就接受康復訓練,讓康復科提前參加到對患者的治療中,并跟隨骨科一同進行查房和病例研究,有針對性的對患者制定康復評定與康復計劃,同時要與患者和其家屬進行溝通,告知康復流程。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和損傷程度,在患者術后病情穩(wěn)定后立即對其進行康復治療,其治療周期為3~6個月。此外,要配合心理療法與其他物理因子治療方案[4]。
康復治療方法如下:
臥床期的訓練主要包括良肢體位擺放、呼吸順暢訓練、肌力與其殘存肌力的訓練、傳遞沖動治療方法、維持各關節(jié)活動程度訓練、針灸與推拿、功能性電刺激療法、二便訓練以及神經(jīng)促通技術等[5]。
患者的初期訓練包括對截癱肢體的綜合訓練、針灸與推拿以及中藥熏藥和電刺激等。
中后期訓練主要有ADL訓練、轉移訓練、斜床站立訓練、輪椅操縱訓練、殘存肌力增強訓練、平行杠內(nèi)站立訓練、翻身起坐動作訓練、步行訓練、坐位平衡訓、輔助支具的使用和指導訓練以及支撐訓練等[6-7]。
1.3 療效評定標準[8]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和出院前1天分別用ASIA脊髓損傷評定量表、Barthel指數(shù)和FIM量表進行評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計量數(shù)據(jù)使用()表示,采用t檢驗,并對計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康復效果的研究可知,研究組治療前的Barther指數(shù)和FIM評分分別為(42.32±10.23)分和(55.47±8.76)分與對照組(47.9±15.44)分和(67.69±11.75)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在接受早期康復治療后,其Barther指數(shù)和FIM評分分別為(80.01±9.99)分和(98.59±10.26)分,未接受早期康復護理的對照組分別為(67.10±11.05)分和(89.42±10.58)分,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Barther指數(shù)和FIM評分均高于治療前的數(shù)值(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脊髓損傷作為一種能夠?qū)е禄颊呓K身殘疾的嚴重損傷,雖然近些年對于脊髓損傷的診斷以及臨床治療都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相對于現(xiàn)有的醫(yī)療水平而言,脊髓損傷仍難以完全性康復,而不完全性康復大多都給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9-10]。因為,正確且及時的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對脊髓損傷患者具有重大意義。通常情況,脊髓損傷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應在受傷后立即進行,但是因為患者觀念及其條件的限制,康復治療往往被認為是簡單的臨床治療的延續(xù),多數(shù)患者都是在其受傷很長一段時間后才開始接受康復護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情況。
本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早期介入康復訓練,能夠最大程度的預防和減少多種并發(fā)癥與后遺癥的發(fā)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身心康復,同時最低限度的減少患者功能障礙的情況。根據(jù)相關資料表明,患者受傷后兩周內(nèi)開始進行康復治療的其FIM評分最多可增加41分,患者在受傷3個月后開始接受康復的,其FIM評分最多可增加22分。
由此可知,脊髓損傷患者正確而及時的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促進患者的康復,臨床效果顯著。
[1] 王曉紅,喬彩利,徐秋燕.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85): 254,258.
[2] 于洪利. 早期康復干預對脊髓損傷后康復時間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5): 96.
[3] 張勇,宋宇鋒,趙斌. 早期康復訓練對脊髓損傷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 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6,26(2): 26-28.
[4] 董秀明,李曉梅,王園媛. 頸脊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及效果[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22): 88-89.
[5] 羅緋,劉建成,李艷波,等. 運動想象療法對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肢體功能及ADL的影響[J]. 中國康復,2015,(305): 364-365.
[6] 郭曉紅.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血脂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3):260-262.
[7] 吳文廣,王曉亮,張澤. 脊髓損傷患者早期綜合康復治療38例效果觀察[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7(26): 3642-3644.
[8] 王玉明,武永剛,段力軍. 脊髓損傷后的康復實踐結果[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37): 6042-6047.
[9] 張軍衛(wèi),孫天勝,海涌,等. 早期康復干預對脊髓損傷后康復時間的影響[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5,25(2): 115-121.
[10] 桑田. 早期康復護理應用于膝關節(jié)損傷關節(jié)鏡術后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8):207-209.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Functional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YU Yang MA Qiupi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in Jilin City, Jilin Jilin 132013,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1 month) and control group (3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unctional recovery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analys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Results The Barthel index and FIM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the Barther index and the FIM score were (80.01±9.99) and (98.59±10.26) in the study group, (67.10±11.05) and (89.42±10.5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aily life activities and their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covery of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pinal cord injury; functional recovery
R473
A
1674-9316(2017)15-014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5.084
吉林市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吉林 吉林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