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靜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這門語言工具的作用也得到了凸顯,在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下,對于人才的英語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英語學習中詞匯量過大,沒有規(guī)律,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文主要根據(jù)詞匯記憶的特征來探討高中英語詞匯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分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對于我們詞匯量的掌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中八級要掌握3000左右的詞匯量以及400~500左右的固定搭配。擴大詞匯量并不意味著增加我們的學習負擔,只要我們可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詞匯的記憶也將變得非常簡單。
一、高中英語中詞匯學習的作用
英語英語學習中詞匯量過大,沒有規(guī)律,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且詞匯記憶的難度增加,很多同學都認為英語單詞難寫、難記,即使記住,也很容易遺忘,記憶效果不佳。部分同學由于一時的困難喪失了信心,知難而退,回避詞匯學習。實際上,詞匯與語音、語法相比,無論是數(shù)量、用法還是意義,都最難掌握,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要主動了解詞匯的記憶規(guī)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國外的調查顯示,如果我們有5000詞匯量,那么閱讀理解可以達到56%的正確率,如果要理解一篇中等難度的文章,需要掌握1000個以上的詞匯量,可見,擴大詞匯量是我們學好外語的主要途徑。
二、高中英語的詞匯學習策略
(一)應用分析記憶法
很多詞匯的記憶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可以利用分析詞匯構成來了解詞匯,也可以利用詞義的分析來猜測大意,這就是我們常用的分析記憶法。
首先,我們可以分析詞根以及詞綴的構成,英語單詞都是有源可尋的,它的根源就是詞根、詞綴,這些詞根與詞綴構成了詞庫中80%以上的詞匯,且大多數(shù)單詞都屬于派生詞,由前綴、詞根、后綴組成,分析詞匯結構也是我們擴展詞匯量的有效方式。
其次,分析詞與詞的語義關系。高中英語中有大量的詞匯,一個單詞往往會對應多個反義詞,而一個詞的反義詞并非是這個詞所有同義詞的反義詞,研究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系,可以讓我們對詞義產生深刻的認知。
(二)掌握聯(lián)想記憶法
詞匯與詞匯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我們需要根據(jù)單詞語音、搭配和文化的聯(lián)系來擴展自己的詞匯量,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目的。如,在學習greedy時,可以同時涉獵be greedy to do sth、be greedy of、be greedy for等詞組,這既可以強化我們對于單詞的記憶,還可以利用對比弄清楚其具體的搭配與用法。此外,我們也可以將詞性相似的單詞放在一起進行記憶,如以-eed結尾的breed(養(yǎng))、feed(喂)、deed、(行為)、need(需要)、weed(雜草),這樣記憶起來會更加容易。
此外,我們學習詞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應用,我們在詞匯的創(chuàng)新性與創(chuàng)造性方面,顯然是存在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我們沒有將詞匯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為了記憶而記憶,沒有掌握詞匯的具體用法,導致學習變得事倍功半。為此,我們需要精心設計詞匯練習方法,在復習與鞏固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詞匯,對于難懂復雜的單詞,可以利用字典來查找詞匯的詞性、用法與搭配方式,達到視覺記憶的目的。
(三)結合語境進行學習
英語詞匯的學習離不開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需要結合適宜的語境來學習單詞,與漢語單詞相比,英語詞匯的學習有一定的特殊之處,即放在不同的語境中,統(tǒng)一單詞表現(xiàn)的含義是不同的,甚至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對于詞匯含義的理解需要結合語境開展,一旦這個單詞離開特定的語境,就無法準確表達主旨,我們必須要結合語句意義才能夠將邏輯理清楚,正握詞匯的正確使用方法。
(四)關注負遷移作用
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還要關注母語對英語產生的負遷移影響,在學習時,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很容易將漢語語言帶入到英語學習中,將本民族的文化強加到英語文化中去。對于詞匯學習而言,其不僅僅具有句法功能,還表現(xiàn)出適應著的社會文化民俗特征,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在不同的文化載體中,詞匯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在學習時,部分同學由于對漢語具有過度的依賴性,容易對目標語言詞匯的理解產生偏差,如果長期依賴母語來標注單詞,會嚴重影響我們對詞匯的吸收。
三、結語
語言是交際的必要工具,而詞匯不僅是第二語言習得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要素之一,更是許多第二語言學習者的主要學習障礙之一。在英語詞匯學習的過程中,盡管記憶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但不能只靠單純的機械記憶,而是應掌握一定的科學的學習策略及方法。高中生學習者只要不斷地探索和掌握英語詞匯學習的規(guī)律,并有意識地、主動地運用英語語言知識,那么假以時日,詞匯學習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殷軍林.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2).
[2]馮旭紅.如何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談中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教育革新.2009(12).
[3]張文英.探究影響中學生英語聽力的因素[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6).
[4]陳清霞.“6321”高效課堂下初中學生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知音勵志.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