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呂東達 撫順礦務局總醫(yī)院 (遼寧 撫順 113008)
口腔種植術中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的應用價值觀察
劉磊 呂東達 撫順礦務局總醫(yī)院 (遼寧 撫順 113008)
目的:觀察口腔種植術中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口腔種植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研究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翻瓣口腔種植術進行治療,研究組采用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情況和手術效果的差異。結果:兩組種植成功率比較,研究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腫痛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比較,研究組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口腔種植術選擇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可顯著縮短治療時間,緩解疼痛,提高種植成功率。
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 口腔種植術 應用價值
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醫(yī)學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很多手術類型都朝向微創(chuàng)的趨勢發(fā)展,口腔種植術亦如此。以往主要采用切開并翻瓣牙槽嵴粘骨膜的方式,待形成適宜的窩洞后再進行種植體植入,盡管其不會對鄰牙造成損傷,且具有美觀穩(wěn)固的優(yōu)點,但具有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術后疼痛、腫脹較明顯等不足。鑒于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時間短、且術后不需拆線操作等優(yōu)勢,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倡在口腔種植術中選擇此種治療方法[1]。本文選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口腔種植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現(xiàn)作以下報告。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口腔種植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60例)和研究組(60例),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6.3±5.2)歲。研究組男36例,女24例,患者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7.2±5.4)歲。統(tǒng)計處理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術前給予患者X射線拍攝,測量并確定缺牙區(qū)的牙槽骨寬度、高度、骨密度,待確定其結構無任何異常后利用黏膜探測器記錄牙槽骨的性狀、寬度、咬合及鄰牙狀況等信息。術前予以7d左右的全口潔牙處理,抗生素口服,并予以0.2%氯已定液進行含漱消毒。
研究組采用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進行治療,進行口腔種植術時涉及到的主要器械包括手術剪、各類持針鉗、上頜竇提升工具、外提升器械、骨磨、骨刀、種植體鑷子、牽引器、手術刀、拉鉤、吸唾管等。種植牙體主要包括根管內種植體、黏膜下種植體、骨內種植體以及骨膜下種植體等,其中骨內種植體最為常用。種植牙涉及到兩大手術步驟,其一,對患者病史、健康情況進行詳細咨詢,并進行口腔和全身全面檢查,通過檢查血常規(guī)、測血壓、口腔全景X射線片的方式,對缺失的骨量和骨質進行了解,決定適宜的手術方案。其二,確定手術方案后,必須在專門的無菌室中進行操作,給予患者局部麻醉,使用特制種植機于牙槽骨上進行孔洞制備,在上頜或下頜缺牙的牙槽骨內放置人工材料制作而成的種植體,嚴密縫合牙骨床。進入愈合期后,等待進行第2次手術。4~6個月后與局麻下使用特制手術器械在種植體相應牙齦上旋切一個相應的手術切口,待種植體上段暴露后,將愈合基臺安裝進去,無需縫合傷口,3周內軟組織可自行成形。予以必蘭進行口腔局部浸潤麻醉,利用引導模板定位口腔,以口腔具體情況對環(huán)型黏膜切開器進行選擇,并將口腔內黏膜去除。暴露種植體骨脊面后,對骨脊進行平整,使用球鉆定位,逐級予以擴孔鉆預備實施相關工作,鉆孔期間濾過回收處理骨屑,判定孔壁內無任何骨缺損后將種植體植入。采用適宜的愈合帽進行封閉,無需縫合創(chuàng)口。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翻瓣口腔種植術進行治療,進行常規(guī)消毒、麻醉處理后,于口腔種植部位作切口,直至骨膜下位置,剝離骨膜,確保定位準確,逐級預備后成型機鞏絲,將種植體常規(guī)植入。采用適宜的愈合帽進行封閉,對創(chuàng)口進行縫合。術后兩組患者均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并連續(xù)7d采用漱口水對口腔進行清潔。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術后腫痛時間予以觀察和記錄,評定手術效果,其中種植成功:牙齦處于健康狀態(tài),骨吸收量比較少,齦袋比較淺,鄰牙未受任何影響,恢復正常牙齒功能;種植失?。嚎谇还δ芑謴托Ч患?,未恢復正常牙齒功能。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21.0處理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手術相關指標使用±s進行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手術效果使用(%)進行描述,對比予以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手術時間為(38.96±4.14)min,術后腫痛時間為(72.35±5.47)h,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為(180.25±9.87)h,研究組分別為(23.44±3.56)min、(22.77±5.67)h、(35.85±10.49)h,組間對比,對照組手術時間、術后腫痛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均長于對照組(t=54.0217、48.7463、77.6566,P 值均為 0.0000)。
對照組種植成功率為86.67%(52/60),種植失敗率為13.33%(8/60);研究組種植成功率為98.33%(59/60),種植失敗率為1.67%(1/60),組間統(tǒng)計比較,研究組種植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其種植失敗率低于對照組(χ2=5.8859,P=0.0153)。
目前口腔種植術已經(jīng)在臨床口腔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種植牙植入手術過程中需要多種設備和器械共同配合,第一次手術將種植體植入,第二次手術時進行X射線拍攝,對種植體情況進行確定。其不僅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固位良好美觀等優(yōu)點,且不會對天然牙造成損傷,深受廣大患者的青睞與肯定。隨著義齒種植理論和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臨床方面對義齒種植修復的認識不斷提升,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為臨床更好的開展口腔種指術提供了新的選擇。微創(chuàng)不翻瓣口腔種植術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且操作步驟方便簡單,無較大創(chuàng)傷,術后不需要進行拆線操作,可進一步提高手術成功率,緩解術后脹痛現(xiàn)象[2]。
根據(jù)本組試驗結果可知,研究組患者的種植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手術時間、術后腫痛時間、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由此充分說明,口腔種植術選擇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可顯著縮短治療時間,緩解疼痛,提高種植成功率??偠灾谇环N指術選擇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可在降低并發(fā)癥風險的基礎上,對種植體周圍牙齦、鄰近牙健康狀況進行改善,值得臨床優(yōu)先選擇和積極推廣。
[1] 趙坤祥,徐翠蓉,余勤,等.微創(chuàng)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30):57-58.
[2] 鄭德春,林建業(yè),謝君騰,等.微創(chuàng)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31):3909-3910.
Application Value of Minimally Invasive non - flap Technique in Oral Implantation
LIU Lei LV Dong-da General Hospital of Fushun Mining Bureau (Liaoning Fushun 113008)
1006-6586(2017)15-0117-02
R783.6
A
2017-06-05